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与纤维蛋白原(Fbg)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什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AT-Ⅲ、D-D与Fbg变化及其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率。结果 术前观察组AT-Ⅲ低于对照组[(82.82±9.17)% vs(101.4±7.66)%],D-D与Fbg高于对照组[(23.49±14.82) g/mL vs(0.37±0.12) g/mL]、[(4.65±1.12)g/L vs(2.52±0.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d AT-Ⅲ高于术后3 d[(90.61±7.68)% vs(89.13±29.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与Fbg低于术后3 d[(2.80±0.95) g/mL vs(12.35±8.01) g/mL]、[(2.75±1.01)g/L vs(3.58±1.0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率高于AT-Ⅲ、D-D和Fbg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AT-Ⅲ、D-D和Fbg是判断机体抗凝水平和血栓形成较为简便且快速的方法,可以作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指标,且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3例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组),应用颗粒增强型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1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比较。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D-二聚体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卒中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1.97±0.1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34±0.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佳临界值为1.53mg/L,此时的敏感度为83.26%,特异度为66.32%。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作用后形成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医学应用上将它作为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1]。与纤维蛋白破坏有关的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均可导致体内D-D水平升高[2-6]。近年来D-D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除 相似文献
5.
赤峰市健康人群血浆凝血酶原片段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酶原片段1+2(F1+2)是Xa因子介导裂解凝血酶原产生的,Xa因子作用于凝血酶原分子的精氨酸273-苏氨酸274(Arg273-Thr274)部位,导致F1+2从凝血酶原分子的NHz释放。D-dimer系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血浆水平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本文检测赤峰市55例正常人不同年龄组血浆F1+2、D-dimer的浓度,并探讨相关因素与血浆F1+2、D-dimer浓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性大鼠血浆蛋白C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模型组,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血浆蛋白C活性和D-二聚体浓度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血浆蛋白C不是垂体后叶素致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主要因素,而D-二聚体增高参与了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诊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于治疗前、治疗后1h、6h、12h检测D-二聚体水平。并选择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超声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节段性室壁异常,梗死区对应的心室壁运动幅度降低,室壁变薄或消失,心室壁回声异常(表现为增强或减弱),心内膜回声不均匀。有42例被诊断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肌梗死,检出率为84%。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6h达到峰值,12h时有所回落。溶栓前心肌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溶栓前及溶栓后不同超声诊断结果的心肌梗死患者其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定量的D-二聚体检查和定性的超声检查结合起来,验证了超声诊断心肌梗死血栓的可靠性,对于辅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足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方法:选取本院疮面修复科2012年4月~2013年3月107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其严重程度分为0~2级(A组)、3~4级(B组)两组,另选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C组),检测以上对象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比较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B组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C组;B组AT-Ⅲ活性显著低于A组,更低于C组。结论:血浆D-D、Fbg水平和AT-Ⅲ活性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糖尿病足患者体内高凝状况及监测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对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D-D水平和不同Fg水平将患者分组,其中D-D0.5 g·kg-1组共47例,D-D≥0.5 g·kg-1组共35例,Fg4 g·L-1组共44例,Fg≥4 g·L-1组共38例,采用QOL-C30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观察记录术后1年内结直肠癌复发率以及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结果:D-D0.5g·kg-1组QOL-C30量表评分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D-D≥0.5 g·kg-1组(P0.05),而生存率显著高于D-D≥0.5 g·kg-1组(P0.05)。Fg4 g·L-1组QOL-C30量表评分和复发率低于Fg≥4 g·L-1组(P0.05),生存率则高于Fg≥4 g·L-1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D-D≥0.5 g·kg-1,Fg≥4 g·L-1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低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DD和Fg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复发率以及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在骨创伤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在骨创伤及手术造成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骨创伤患者100例(骨创伤组)、DVT患者15例(DVT组)、正常人30例(对照组)及DVT患者用药前后进行分组,用PT导出法及散色比浊法测定Wog、D-Dimer含量。结果:骨创伤组、DVT组与对照组比较,Fbg、D-Dimer显著增高。不同骨创伤部位,尤其是下肢骨折、多发伤、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Fbg、D-Dimer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同一组DVT患者用药前后Fbg、D-Dimer也有显著差异。结论:Fbg、D-Dimer检测对骨创伤及手术造成的DVT具有排除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D-二聚体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肾脏生物学标志物如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及D-二聚体水平,根据ACR数值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3例(ACR<3.4mg/mmol)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组47例(ACR≥3.4mg/mmol),另选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这3组D-二聚体水平并且分析ACR与D-二聚体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组的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D-二聚体与ACR呈显著正相关(r=0.794,P<0.001)。结论 D-二聚体与早期肾损伤标志物ACR具有显著相关性。D-二聚体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孙国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3):340-34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临床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和隐匿性冠心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浆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3年1月至6月来我院就诊和体检的人群分为3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60例、有器质性心脏病但心功能正常的患者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对三组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肽和D-二聚体进行比较并判断其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B型利钠肽联合D-二聚体检测能反映慢性心力衰竭的程度.结论 血浆B型利钠肽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动态检测对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采用紫外免疫比浊法于入院时、术后2h和术后1、2、3、4、6、8、10、15 d动态测定本院9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髋关节置换术28例、膝关节置换术40例、髋部周围骨折手术24例)血浆D-二聚体浓度,分析其动态变化特点.按照彩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与非DVT组,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 与术前相比,92例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升高,术后2h即达2000 μg/L以上,其中有10例D-二聚体浓度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升高,术后1d达高峰(3588±512)μg/L,并呈持续升高状态,术后15 d仍有(2494±394)μg/L,而其他82例患者D-二聚体值能较快地下降,其峰值仅持续3d,术后4d即降至500 μg/L以下.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后确认10例持续升高患者发生DVT(DVT组),82例D-二聚体水平迅速下降患者未发生DVT(非DVT组),DVT的发生率为10.87%.与非DVT组比较,DVT组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接近,术后2h和术后1、2、3、4、6、8、10、15 d 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 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动态监测对术后并发DVT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纤维蛋白原(FS)的含量在冠心病及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病变患者中的差异。方法 将入选的1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94例与正常对照组36例,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再将冠心病组按CAG结果分为轻度病变组24例,中度病变组27例,重度病变组43例。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DD,FS含量。结果 AMI、UAP两组DD、FS含量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AP和对照组(P〈0.05),AMI组的DD、FS含量明显高于UAP组(P〈0.05),重度病变组DD,FS含量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DD与Fg在冠心病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且临床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62例,根据检查分型结果分为Stanford A型30例(A组)和Stanford B型32例(B组).分别于患者入院后1、6、12、24、72 h及14 d检测患者血清D-dimer水平,分析其与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在入院后1、6、12、24、72h及14 d时检测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1例死亡,19例生存;B组治疗后12例死亡,20例生存.A组死亡及生存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且A组、B组死亡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二聚体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截断值为1 258.4μg/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灵敏度为73.46%,特异性为89.68%.D-二聚体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截断值为989.7μg/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灵敏度为70.27%,特异性为88.47%.结论 D-二聚体在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不同时期血清水平均不同,整体呈现Stanford A型高于Stanford B型.通过检测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可辅助判断主动脉夹层分型,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