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宁德市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为今后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福安、蕉城、周宁3个县(市、区)进行回顾性调查手足口病相关感染因素,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进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散居儿童、饭前便后不洗或少洗手、近1周手足口病病例接触史、近1周共用玩具史、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缺乏为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OR=11.620、7.227、5.013、4.669和5.606,P均0.05)。结论手足口病影响因素众多,强化医院预检分诊、托幼机构晨、午检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性和卫生习惯,以及家长的卫生保健意识,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慈溪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对慈溪市72例手足口病病例与120例对照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散居看护方式、流动户籍、洗手习惯差、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缺乏、近一周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和去过医院就诊等6个因素是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089、2.663、6.099、7.090、7.699和4.848。结论慈溪市手足口病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叶晓玲  杨贵清  黄敏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28-1629,1633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幼儿手足口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选取深圳市某区2013年1-9月全部经粪便检测为EV71或CoxA16阳性的103例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幼儿作为病例组,同时根据病例组选取年龄相差1岁以内、无手足口病症状和体征的幼儿作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对手足口病患病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散居儿童、早产儿、低收入家庭、不能独立排便、保姆育儿、过敏性体质、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薄弱、发病前7d与他人共用玩具、父母一方学历低于小学、饭前便后不洗或少洗手、发病前7d因其他疾病就诊11个变量为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B值分别为1.24,1.23,1.39,1.17,0.93,1.43,1.40,0.87,1.13,1.41,1.69,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散居儿童、不能独立排便、过敏性体质、家长卫生防病意识薄弱、发病前7d与他人共用玩具、饭前便后不洗或少洗手、发病前7d因其他疾病就诊等7个因素可能提高发生手足口病的风险(B值分别为1.04,0.76,1.13,1.16,1.08,1.19,1.15,P值均<0.05).结论 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间接接触.通过强化幼儿及其护理人员的卫生防病知识,使易感人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为今后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深圳市两家区级医院选择经临床确诊的309例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并按年龄、性别频数匹配选择前往该区接种点接种疫苗的538名对照儿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轻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托幼儿童(OR=4.2,1.9~8.8)、非小区住宅儿童(OR=3.8,2.1~7.1)、有手足口病病例接触史(OR=11.3,4.7~27.1)、有手足口病史(OR=18.1,7.3~45.1)、近10 d内有医院就医史(因其他疾病)(OR=4.4,2.0~9.7)、居住环境差为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OR=7.0,2.4~19.8)。结论手足口病影响因素众多,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强化医院预检分诊、严格执行托幼机构晨午检制度,以及增强家长卫生保健意识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虎门地区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虎门地区600例手足口病流动患儿作为研究组,选择600例非手足口病健康流动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儿童带养类型、儿童生病频率、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居住地有生活垃圾堆积现象、无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的习惯等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有吮咬手指的习惯(OR=1.269)、散居儿童(OR=1.382)、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OR=1.989)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OR=2.147)。结论有吮咬手指的习惯、散居儿童、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是引起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可以预防和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桥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36月龄以下社区散居儿童中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营养不良、看护人洗手频率、口对口喂食、日常看护者是否了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近一周奶瓶消毒情况、近一周手足口病接触史、规范接种疫苗、近两周是否有腹泻和呕吐症状是高桥社区散居儿童发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口对口喂食、近一周接触手足口病病人、近两周有腹泻和呕吐症状是危险因素,而看护人洗手频率高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众多,社区手足口病的预防应以散居儿童为重点,加强对其家长或看护人员的健康宣教,从多方面实行预防措施,进而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佛山市均安镇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报告的300例手足口病流动患儿作为病例组,并以1∶1配对方式选择300例非手足口病健康流动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带养类型、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无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的习惯、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居住地有生活垃圾堆积现象、儿童生病频率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散居儿童(OR=1.196)、手足口病接触史(OR=2.130)、有吮咬手指的习惯(OR=1.252)、居住地有人粪堆积(OR=1.986)是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减少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是预防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市河西区2011年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以患儿组成病例组,同时选取未发病儿童组成对照组,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经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托幼儿童、前6 d到过医院、手足口患病接触史等为手足口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581、3.701、4.752,95%CI分别为:1.202~3.124、2.463~5.325、2.006~6.771;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和生活用品经常消毒等为手足口病可能的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683、0.628,95%CI分别为:0.614~0.886、0.436~0.915。结论加强托幼机构管理,尽量避免儿童接触手足口病人,提高个人卫生防护,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用品定期消毒,防止公共场所的交叉感染,可以预防儿童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州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2011年1-8月广州市发生过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20所托幼机构为病例组,按1∶2频数匹配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60所托幼机构,其中公立的占5.00% (3/60),私立占95.00%(57/60).病例组各校非广州户籍占33.50%(2684/8011),对照组各校非广州户籍占34.32%(3052/8892),两组的生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人均午休室面积≥2.7 m2、儿童洗手规范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托幼机构应增加室内人均面积、教育儿童规范的洗手方法,预防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江阴市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江阴市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4年江阴市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手足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10-2014年江阴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4291例,重症370例,死亡2例。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为5-7月且流动人口聚集的乡镇发病较多,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动人口、白细胞升高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是患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99(95%CI:1.28~7.00)、1.51(95%CI:1.19~1.91)和4.72(95%CI:2.00~11.10)。结论 做好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医疗机构针对性的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监测,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常住北京市丰台区且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非重症患儿254例和未患过手足口病的儿童255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北京市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调查表》开展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P〈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有医疗费用承担方式,现住地类型,10日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10日内是否去过医院,卫生习惯,孩子主要养育人及职业,母乳喂养时间,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家里是否有宠物(P均〈0.10);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在城乡结合部(OR=2.52),10日内去过医院(OR=1.88),孩子主要养育人为父母(OR=2.00)为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10日内未接触过手足口病类似症状者(OR=0.24),卫生习惯好(OR=0.64),主要养育人职业为教师(OR=0.12)、医务人员(OR=0.04)、家政家务及待业(OR=0.35)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应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区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各项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2.
范晖  张正东  陈曦  龚胜  李群 《职业与健康》2014,(22):3244-3246
目的通过分析自贡市城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选取自贡市2013年1—8月现住址为城区、年龄在0~5岁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63例,按照1∶2的比例进行匹配,对照与病例生活在同一社区、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今年内没有发生过手足口病。进行问卷调查之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0的因素纳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饭前便后洗手是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x^2=14.131,P〈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幼托儿童(OR=11.49,95%CI=1.92~66.67)、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过(OR=11.11,95%CI=2.67~45.46)、经常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OR=4.37,95%CI=1.46~12.99)是儿童发生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接受过儿童保健(OR=0.09,95%CI=0.02~0.40)则是儿童发生手足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幼托儿童、与手足口患者接触过、经常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接受过儿童保健是儿童发生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应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提醒患病儿童的家长在孩子患病期间避免接触其他儿童;经常对儿童用的玩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及积极推动儿童保健工作是控制手足口病发展和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健康信念模型(HBM)分析社会心理因素与手足口病预防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天津市塘沽地区幼儿园中530名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对原有的HBM进行校正,应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手足口病知觉到严重性和到易感性有较强信念的人为46.92%和30.82%。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得分低的人群的预防行为得分低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得分高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P〈0.05)。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户籍(t=-1.962)、手足I:1病相关知识(t=2.020)和知觉到障碍(t=-22.220)对预防手足口病预防行为有直接效应;家庭月收入(t=2.872)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t=1.990)对预防行为有间接效应;手足口病相关知识(t=2.866)和知觉到障碍(t=-22.220)对预防行为有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正后的健康信念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社会心理因素与手足口病预防行为的关系。良好的个人预防行为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建立健康信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河北区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患儿生活习惯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患者的皮疹主要集中出现在手、足、口腔占60%,手足口伴随其他部位的占29%,单纯的手或口或足占11%。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流动人口(OR=4.507),吮吸玩具的习惯(OR=3.220)。结论手足口患者的皮疹主要集中出现在手、足、口腔;幼儿是流动人口、有吮吸玩具的习惯为患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家长饭前洗手、患儿饭前洗手,晾晒被褥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及幼教人员对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11名幼教人员和196名儿童家长。结果89.3%的儿童家长听说过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基本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1.1%。幼教人员全部听说过手足口病,总知晓率为82.1%。7项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卫生行为,儿童家长中有5项的正确率超过90%,幼教人员均达90%以上。日常生活的健康卫生行为形成率中,儿童家长10项有7项达90%以上,幼教人员11项均达90%以上。不同儿童家长手足口病基本知识的知晓与防控行为情况,居住城镇的高于居住在农村的,45岁以下的高于45岁以上的,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高于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的。公办园教师的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和个别教育孩子的正确卫生行为率高于民办园教师。结论萍乡市儿童家长及幼教人员掌握了一定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但手足口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正确卫生行为率仍较低,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大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健康宣教力度,对民办幼儿园、农村、低文化水平、老年监护人要采取针对性的、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与重型手足口病对比,探讨深圳市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以2012年1—8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治的38例危重型手足口病例作为危重型组,以同期该院的75例重型手足口病例为作为重型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居住在非住宅小区、未参加医疗保险、自然分娩、发病至诊断重症间隔2d以上、曾去个体(民营)医院就诊和曾去社康中心就诊等为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8.40(2.95~23.89);10.72(2.40 ~48.00),3.40(1.24~9.33),3.48(1.47~8.27),3.57(1.16 ~10.94)和4.50(1.06~19.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在非住宅小区、未参加医疗保险为其危险因素.危重型组、重型组EV71检出率分别为87.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为减少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发生,对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的儿童和EV71感染者应给予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疫苗通”预防接种短信提醒系统目前运行状况,并评价其对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 河南省每个县(市、区)随机抽查城市和农村预防接种门诊各2个(不足4个均抽取),预防接种门诊从最近一个接种日所接种儿童中随机抽取有“手机号码”的儿童家长,回访至少有20条有效电话.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访电话15 004条,电话接通13 109条(87.37%),短信收到率为82.95%(10 874条),短信内容正确率为94.58%(10 285条),93.80%(10 200条)的儿童家长收到短信后会采取与预防接种有关的行为.城市地区电话接通率高于农村(P=0.000),但是接通电话后不同地区短信收到率相同(P=0.098),农村地区家长接到短信后采取预防接种有关行为率高于城市地区(P=0.004).不同通信公司之间短信接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两两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河南省2岁以下儿童手机号码填写率为83.87%,城市地区(87.19%)填写率要高于农村地区(8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疫苗通”短信系统有助于提高儿童监护人对疫苗接种的依从性,它不仅有效提高了儿童疫苗预约通知效率,而且进一步拉近了免疫规划工作与儿童家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合肥市0~6岁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态度和行为.方法 抽取0~6岁儿童家长,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74.96±17.10)分,平均知晓率为75.0%,来自合肥市区的家长知晓率得分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家长,知晓率得分较高;家长户籍可能是影响儿童按时接种的因素(χ2=16.778,P=0.000);儿童性别可能是影响家长带儿童全程接种的因素(χ2=4.874,P=0.027),也可能影响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χ2=6.481,P=0.011).结论 我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重点应加强农村地区和低文化程度父母的免疫规划教育工作,同时应关注女性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提高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及完整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率、重复发病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4年江北区手足口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接种资料来自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筛选多次感染的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重复发病发生率为5.40%,手足口病患者发病月龄中位数单次发病为33.77(20.03,47.83)月,重复发病为38.26(22.05,54.75)月,第一次发病为23.93(15.87,36.87)月;重复发病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0.27(5.23,16.06)月。3~岁组的重复发病发生率最高(χ2=37.51,P<0.001)。职业分布主要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性别为女性是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保护因素(OR=0.73,95%CI:0.57~0.92),职业为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危险因素(OR=1.46,95%CI:1.16~1.84)。重复发病病例所在街道7 d内罹患率中位数为10.36(9.29,11.44)/10万,对照组街道同期罹患率中位数为8.95(8.16,9.74)/10万,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P<0.001)。重复发病儿童(病例组)与对照组接种针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P=0.17)。结论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疫情较严重,应重点关注男童、幼托儿童等人群,减少其与患者接触,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淮安市清浦区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的流行趋势和发病危险因素,为防控HFMD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淮安市清浦区2009年1月1日一2012年12月31日期间报告的HFMD病例为对象,用卡方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特征和趋势分析。结果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年均发病率为197.37/10万,城区人口年均发病率为217.19/10万,农村人口年均发病率为174.5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682,P〈0.00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242.15/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52.28/10万,性别比为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35.475,P〈0.001)。1—3岁组发病率最高,6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较低(P〈0.001)。4~6月份最高,1~2月最低(P〈0.001)。淮安市清浦区2009—2012年间的手足口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吸吮手指、有HFMD接触史、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低是HFMD的发病危险因素,饭前洗手则是HFMD的发病保护因素。结论淮安市清浦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逐年上升,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应全面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HFDM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