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基因511C/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102例,健康对照12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DNA测序法检测LCAT 511C/T基因多态性。采用氧化酶法检测受试者血脂水平。结果脑出血组CT基因型频率为6.87%,对照组为1.67%,脑出血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3.43%,对照组为0.8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11CC组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511CT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t=2.524,P=0.013;t=1.871,P=0.049)。在脑出血组中,511CC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511CT亚组(t=1.954,P=0.047)。结论 LCAT基因511C/T多态性与脑出血无关,而T等位基因与HDL-C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基因608C/T和511C/T多态性与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0例脑梗死、150例脑出血患者以及122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和限制性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家族聚集性脑出血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分析法检测湖南地区汉族人群10个有家族聚集现象脑出血家系126例成员、100例散发性脑出血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608C/T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608C/T的CT基因型分布在三个人群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家系患者及各级亲属组、散发性脑出血组608C/Tc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家族聚集现象脑出血组和散发性脑出血组608CC亚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608CT亚组(P<0.05).结论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608C/T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家族聚集性脑出血无关,T等位基因可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基因511C/T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ACI患者150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122例(对照组)LCAT511C/T多态性。根据基因多态性将ACI组分为2个亚组,511CC组(135例)和511CT组(15例)。结果LCAT第四外显子511位点存在多态现象,此多态位点C/T在ACI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ACI组CT基因型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11CC组HDL-C水平高于511CT组(P<0.05)。结论LCAT第四外显子511C/T多态性可能为中国汉族人群ACI易感因素,T等位基因可能与HDL-C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是一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缺陷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的分子病。根据其生物化学和临床表现分为鱼眼病和家族性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症,导致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陷的基因突变包括碱基置换、缺失和插入。其突变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6.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是血浆脂蛋白中催化游离胆固醇酯化的关键酶,在高密度脂蛋白代谢和胆固醇逆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LCAT研究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LCAT生物化学特性、在脂代谢中的作用机制、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及准确测定存在的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年女性患者,尿检异常2月,肾功能正常、轻度贫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患者及其二哥有鱼眼状角膜混浊。血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明显降低。肾活检组织学肾小球基膜及系膜区广泛空泡变性,电镜下肾小球基膜及系膜区亦见广泛空泡化,少数空泡残留嗜锇性物质。访患者最终诊断为遗传性LCAT缺乏症肾损害。  相似文献   

8.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LCAT)作为参与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提高对CHD发生、发展的认识,为CHD的诊治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浆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比值比较恒定,约为1:3。虽然血浆总胆固醇值经常发生变化,但这一比值基本不变。早在三十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肝脏疾病时血浆胆固醇酯往往降低,当时认为与肝脏合成胆固醇酯减少有关。但近年研究证明胆固醇的酯化反应主要是通过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简称LCAT)催化下进行的。此酶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入血,在血浆中由高密度脂蛋白中载脂蛋白A激活。在此酶催化下,血浆游离胆固醇3′位的羟基接受卵磷脂β位上的脂酰基,生成酯键而分别转化为胆固醇酯和溶血卵磷脂(附图)。由于卵磷脂β位上结合的脂酰基多为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人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在骨骼肌细胞表达的可能性,构建了一个由人巨细胞病毒早期增强子和促进子驱动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cDNA表达质粒。以阳离子介导其转染小鼠肌源性细胞株C2,获得成功表达,并在细胞培养液内测得有生物活性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提示有可能通过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转移至骨骼肌细胞的方法来提高人体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比色法对不同月龄大鼠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0月龄组LCAT活性明显低于4月龄组(P<0.05),表明血清LCAT活性在老年时降低。LCAT活性下降可导致胆固醇酯化和HDL_3向HDL_2转化障碍,影响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人载脂蛋白AI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在肌源性细胞中异源共表达的可能性,构建含上述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多顺反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以此制备重组病毒颗粒并转染小鼠原代肌母细胞及C2C12肌源性细胞株。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转染后的细胞均具有异源共表达人载脂蛋白AI与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能力,经G418筛选则获得稳定转化的C2C12细胞株,60天后仍能有效共表达人载脂蛋白AI与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显示人载脂蛋白AI cDNA与IRES序列均有效整合于靶细胞基因组中,提示以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对肌源性细胞进行遗传修饰,再移植回骨骼肌使之在体内长期高效表达载脂蛋白AI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可能是一种值得探讨的通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途径来防止或减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8例对照的Connexin37基因C1019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冠心病组的Connexin37基因TT和T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4.9%比39.2%,P<0.05),同样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3%比23.6%,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T等位基因携带者(TT+TC)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的2.34倍(95%的CI为1.03-5.32,P<0.05)。结论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醛固酮合酶基因-344 C/T的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 -344 C/T的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包括120例Af患者,120例非Af者.采用成组配比研究,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2组人群CYP11B2基因-344 C/T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CYP11B2 -344 CT+CC基因型频率在Af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4%:37.5%,P=0.037),等位基因在2组间亦存在同样的趋势(C/T=28.8%:19.6%, P=0.019).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T+CC基因型频率患Af的危险性高(OR=1.82,95%CI 1.02~3.22, P=0.04), 排除混杂因素后, CT+CC基因型与人群患Af的风险呈弱相关(OR=1.73,95%CI 0.99~3.02,P=0.056);排除混杂因素后,左房内径与人群患Af的风险总是呈显著相关(OR=8.14,95%CI 3.43~19.31,P=0.000).结论: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 CYP11B2 -344 C/T的点突变与Af的发病呈弱相关性,有可能是Af的遗传危险因素,左房内径的增加与Af的发病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PPARD -87T→C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基因PPARD-87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63例上海地区中国人(其中糖耐量正常者376名,新诊断糖尿病患者287例),用PCRRFLP检测PPARD基因-87T→C变异,并检测所选人群的临床指标。结果PPARD基因-87T→C多态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相关(P<0.05)。在糖尿病患者中,此多态与肥胖相关(P<0.05);在正常糖耐量人群中,此多态与血脂紊乱发生相关(P<0.01)。此外,在正常糖耐量人群(P<0.01)及糖尿病患者(P<0.05)中,C等位基因在胰岛素抵抗亚组频率高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在中国人群中PPARD基因-87T→C变异是正常糖耐量人群中血脂紊乱(OR=0.498,P<0.01)及糖尿病患者肥胖(OR=0.465,P<0.01)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PPARD基因-87T→C变异与代谢综合征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LCAT)与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在北京医院行冠脉造影的425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CAD组(341例)和非CAD对照组(84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LCAT活性,分析LCAT活性与CAD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CAD组中LCAT活性显著高于非CAD组[(37. 3±9. 7)n Kat/L比(34. 8±8. 8)n Kat/L,P=0. 03],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 AI和随机血糖等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 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CAT活性与体质指数(r=0. 09)、TG(r=0. 30)、Apo B(r=0. 22)和随机血糖(r=0. 09)呈正相关;与HDL-C(r=-0. 26)呈负相关(均为P<0. 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CAT活性升高是CAD危险因素(OR=3. 11,95%CI:1. 40~6. 91,P=0. 005),在校正年龄、性别、HDL-C、Apo AI、随机血糖等危险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CAT的活性升高仍是CAD危险因素(OR=3. 28,95%CI:1. 27~8. 50,P=0. 014)。结论 LCAT活性升高与冠心病独立相关,但仍需更多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与早发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重测序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19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和316例对照者进行检测,分析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三种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在早发冠心病组分布频率分别为48.0%,43.2%和8.8%,在对照组分别为43.7%,44.6%和11.7%,两组间的基因型分布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T等位基因在早发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4%和34.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68)。按性别进行亚组分析,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早发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发病可能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VEGF基因-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单倍型与ACI易感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单倍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联.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165例ACI患者和198例健康对照者VEGF基因-460T/C与634G/C多态性.并利用PHASE2.3软件构建其单倍体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并进行单倍型与ACI对患者及其他风险因素的统计学分层分析.结果 VEGF基因-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VEGF基因-460C与-634C组成的C-C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OR=3.86;分层分析中发现:合并高血压(P<0.001,OR=4.16)、高脂血症(P<0.001,OR=6.42)的患者其易感性更为显著.结论 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倍型C-C与ACI有着明显的易感关联,而合并有高血压或者高脂血症的患者使易感性关联更为增强.  相似文献   

19.
提取100例冠心病(CHD)患者和73例非CHD患者的基因组DNA,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方法检测血栓调节蛋白(TM)基因1418位C/T多态性.发现我国北方地区人群中TM 1418位存在C/T两态,且以基因型T/C为主;CHD患者与非CHD患者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认为TM 1418位C/T多态性与CHD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299例,根据是否合并ACS分为糖尿病合并ACS组(DM+ACS)179例、单纯糖尿病组(DM)12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名为正常对照组(NC)。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ELISA检测LCAT水平。另根据LCAT水平将DM+ACS组由低到高分为低分位(27.46~35.25mg/ml)亚组55例、中分位(35.26~43.06mg/ml)亚组67例及高分位(43.07~50.86mg/ml)亚组57例。分析不同水平LCAT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采用多元性线性回归分析LACT水平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1)DM+ACS组胰岛素、阿司匹林、钙离子拮抗剂(CCB)使用率高于DM组[141(78.77%)vs 65(54.17%);179(100.00%)vs 114(95.00%);88(49.16%)vs 40(33.33%),P0.05]。DM+ACS组和DM组WC、BMI、FPG、2hPG、HbA_1c、TC及LDL-C水平高于NC组,HDL-C和LCAT水平低于NC组,且DM+ACS组FPG、2hPG、HbA_1c、TC及LDL-C高于DM组,HDL-C和LCAT水平低于DM组(P0.05或P0.01);(2)随着LACT水平升高,FPG、2hPG、HbA_1c、TC及TG降低,HDL-C升高(P0.05)。6个月内,高分位亚组和中分位亚组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低于低分位亚组(0.49 vs 0.83 vs 1.84次/例,P0.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PG、HbA_1c及HDL-C是LCAT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LCAT水平降低,合并ACS患者降低的更明显,LCAT水平可能是糖尿病合并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之一,年龄、FPG、血糖控制水平及HDL-C可能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