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急诊患者就诊特点及护理人力配置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线,也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窗口。急诊护理是一门用最少数据、最短时间和最佳技能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护理。本研究对我院急诊科2006年1-9月就诊患者的相关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急诊患者就诊特点及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改进急诊护理管理模式,确保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一年内急诊科就诊患者的就诊量特点,为合理配置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急诊科就诊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年内急诊就诊患者118 554例次,其中4月份、3月份、10月份就诊患者较其他月份多;19:00-20:00时段就诊量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结论不同月份、时段急诊科就诊量不同,应根据患者流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急诊患者就诊时段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根据急诊患者的就诊时段,合理安排人力。方法 对急诊科就诊患者的普通人数、观察人数、危重人数、治疗区 治疗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留院观察和危重抢救患者仅占急诊就诊总人数的7.52%;午夜及清晨是急诊患者就 诊低谷;治疗区日平均治疗量312人次。结论 急诊护理人员的管理应根据不同区域患者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合理增补急诊 护理人员、优化护理人员层次、合理安排人员培训和休假、按需调整护理班次以及制定适宜的工作流程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就诊特点以及临床急救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经综合急救护理后,47例保守治疗,57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组治愈及好转45例(95.74%),因癌性穿孔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2例(4.26%);手术治疗组治愈及好转57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腹症发病后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急救护理时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救治护理.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急腹症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无助急诊患者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城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无助患急诊也越来越多。我科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无助患21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90%。对无助急诊患及无助普通急诊患的救治,在患物品及医疗费用管理等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管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急诊护理是跨多专业学科的医疗活动,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全面的临床护理知识和经验,技术水平高,抢救技术熟练。急诊护理服务的人群稳定性差,多为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在急救常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实施特定有效的护理.为了提高急诊观察室的护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笔者对2005年以来的患者收治情况做了相应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14岁以上急诊危重患者的就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急诊危重患者来院时间不确定,需要医务人员早做准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能力往往体现了一个地区、一家医院的急救水平.总结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急诊救治的14岁以上危重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以期了解其发病特点,保证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薛宁宁  杜岳  魏可云 《全科护理》2021,19(24):3425-3427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诊病人的就诊特点及规律,为更好地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确定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上半年急诊就诊的69 66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信息中心计算机系统,采用计算机病例管理系统对2018年1月-2018年7月急诊病人的就诊时间、就诊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9 662例急诊病人中,就诊前三的科室为内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占31.51%、21.85%和13.84%;就诊高峰时间为08:00~12:00、16:00~20:00和19:00~22:00;就诊数量最高月份为1月份.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急诊科病人不同的就诊节律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加强急诊护士专业技能培训,让急诊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高效的诊治.  相似文献   

9.
急诊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门急诊服务质量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及医院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准,护理工作又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护理工作以急、危、多学科、易感染性、涉及暴力事件多为特点[1].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诊病人就诊现状调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目的:了解急诊病人就诊特点与规律,探讨其对急诊护理专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合理使用与科学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确定北京急救中心2001年全年急诊就诊病人941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病例管理系统对2001年的全部急诊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411例急诊病人中,主要病种以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类创伤为主要急诊人群,高发年龄为40~50、70~80岁年龄组,高峰就诊时间为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结论:急诊专业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应根据主要急诊人群、高发年龄段和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就诊病人的特点,合理的配备与管理。倡导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培训与继续教育的科学运作方式,提高急诊病人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急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及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急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等方法分析长海医院急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结果 长海医院急诊就诊人数逐年上升,且存在显著性季节差异(P<0.05),一年中高峰日期为8月9日,高峰期为4月10日至12月9日。结论 根据急诊就诊人数逐年上升的趋势,采取适当措施增加急诊护士总人数,同时合理配置各护理单元护士;针对不同季节急诊就诊人数的差异,分别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达到护理资源的最佳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急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月强  张燕  金岚 《护理学报》2009,16(2):57-58
回顾性分析总结285例老年患者的急诊特点,发现老年患者全身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夜间就诊多.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疼痛症状常常缺失;肺部感染患者无明显咳嗽、略痰症状,而以神经、精神、消化系统症状或仅以发热就诊;部分脑梗死患者无神经系统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熟悉老年急诊患者不同于年轻患者的症状特点,尤其是耍敏锐识别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症状,密切、细致观察病情;不断学爿新知识,提高急诊急救技术;向清醒的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自身疾病的知识及特点,指导其识别病情突变的先兆表现、发病时的简单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强化安全责任意识;重视沟通,注意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科就诊患者就诊体验的影响因素,以寻求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的措施,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树立医院良好的服务形象。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随机选取2016年3~5月在本院就诊的15例急诊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资料收集以现场录音和手写记录相结合,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患者照护体验提炼出4个主题:技术娴熟;注重人文关怀;服务流程改进;决策困难。结论通过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促进护士主动、自觉工作局面的形成,为护理管理者进一步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护理程序在急诊人力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急诊人力资源分配的影响。方法根据急诊工作量及现有人力资源,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结果人员配置更趋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了服务质量。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分配人力资源,保证了急诊护理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为急诊患者的及时治疗与抢救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在急诊科中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在急诊科实行的效果。方法 统计及分析急诊科各护理组一天中各时间段工作量 ;根据工作量采取弹性排班与实行调整人力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及建立监控网等措施。结果 院前救护 1min内出车率达50 % ,2min内出车率 1 0 0 % ;高峰期病人等候治疗平均时间从原来的 2 0min下降至 1 2min ;急症病人等候治疗时间平均 1 5min ;急诊科病人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从 85 2 %上升至 1 0 0 %。结论 实行定岗、定员、定责与机动替位相结合 ,弹性排班与实行调整人力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是实现对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急诊科工作量大、内容繁多、情况紧急,因此要求急诊护士具有更广泛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技巧。在短暂的时间内给患者以高质量的护理,给家属以恰当的安慰。维持一个安全的就诊秩序。现就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把握急诊护理管理特点优化急诊护士素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结合临床实践分析急诊科工作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即护理人员面对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实施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在管理方面应建立灵活、快捷的人力调配机制,重视急诊护理质量的监控,并对急诊护理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及对护理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才竞争,特别是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卫生服务需求层次增多、要求提高,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出现分化,卫生人力的需求也发生变化;现代医院中出现各类卫生技术岗位专业化与合作型工作关系,社区(基层)卫生保健需要大量全科型卫生人才。经济全球化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人才竞争和流动加快,新技术与服务性工作的挑战加强,环境变化与管理变革更加迫切,医疗安全和经济效益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些发展和变化趋势对护理管理的重要启示是,要更新观念,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抓住重点,培养护理核心人才队伍;机制创新,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法制,实现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节假日就诊的时间分布规律,为医院管理和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冬季期间节假日(双休日、元旦小长假及春节七天长假期间)与正常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急诊患者就诊的人次和时间特点,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急诊患者的就诊时间规律,比较节假日与正常工作日患者就诊人次、高峰时段的差异性.结果 节假日期间急诊患者以50~79岁人群最多,男性居多;急诊流量在节假日明显高于平时,其中春节7天日均流量最高(P<0.01),元旦小长假3天与双休日日均流量相当;正常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急诊高峰时段为13:05-0:28,而节假日半天门诊时,高峰提前至10:05出现,持续到21:05,没有门诊的情况下,高峰进一步提前至9:16出现,持续到21:26.结论 急诊患者节假日就诊人群、就诊高峰及就诊人次均有别于正常工作日,应根据其特点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值班.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748-5749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物品完好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缺陷发生率、质量评分、物品的完好情况、护理合格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急诊内科护理,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护理工作的水平提高非常有利,同时可消除护理的风险,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