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肺复苏中碳酸氢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肺复苏时,常规应用碳酸氢钠至今已有30多年。传统的观点认为,碳酸氢钠可逆转心跳骤停时降低的动脉血 pH ;对先前有酸中毒的动物复苏有利。但近10年来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则提示,心跳骤停时主要是呼吸性酸中毒,适当的通气即可使 pH 恢复正常,而短期内反复应用大量碳酸氢钠尚有潜在危险性。本文介绍近10年来心肺复苏中应用碳酸氢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就其本身而言,只是一种维持基本生命的措施,以争取抢救时间。1956年,报导了第一例在手术室外心肺复苏术的成功。但只有在1960年Kouwenhouven等发明胸外心脏按压术之后,CPR才被广泛应用。在全世界几十年来,从医院以至社会上各团体使用CPR挽救了不少垂危的生命。它是医护必需掌握的急救技术。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 (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以循证医学 ( evidenced basedmedicine,EBM)的研究方法为准则演变而来的。美国心脏协会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在 2 0 0 0年制定出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此指南较以前有较大的变化。作者将按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标准 ,简略介绍一下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 1 )确认有无意识 :轻拍患者肩膀 ,呼唤患者 ,确认有无意识。( 2 )确保气道通畅 :如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气道通畅。对于口腔和气道有异物所致闭塞者常用提下颌法。提下颌法即医务人员站于…  相似文献   

4.
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对心脏骤停者所采取的恢复人体意识活动的一种急救措施。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心脏骤停,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发生心脏骤停的概率每年约为(36~128)/10万。国内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为54.4万人,发生率达41.84/10万。  相似文献   

6.
关注心肺复苏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现代心肺复苏术(CPR)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是最为简单有效、廉价、易于学习、易于掌握的救命技术,使成千上万名心搏骤停患者"死而复生".正因为仅仅用医者的双手创造这样神奇的效果,也就成为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几次国际指南的修订,使CPR无论从机制还是操作技术的研究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毋庸置疑的是CPR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心搏骤停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救治"时间窗"窄、施救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不同、难以随机对照、可供循证医学借鏊的研究少之又少等因素.除此之外,CPR后存活率低还与下列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7.
开胸心肺复苏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一镗 《新医学》1995,26(1):6-7
开胸心肺复苏术南京医科大学(210029)王一镗两种心肺复苏术自1056年Zoll首先应用胸外除颤获得成功,1958年Safar倡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及1960年Kouwenhoven创用胸外按压建立人工循环,至此,于1960年即诞生了现代心肺复苏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现场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己从医务人员的专业领域发展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因而使病人有机会接受进一步的心脏急救,患者的生存机会可达25%。早在1985年美国接受正规CPR训练人口达4000万,我国香港地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技术(CPR)是院前急救工作常用的、重要的抢救技术.及时、正确和有效的现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有关资料证明[1],发生心脏骤停后,复苏时间开始愈早,存活机会愈大,预后愈好.目前我院引进多功能监护型急救车,在院前进行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取得了很好的抢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术(CPR)时按压胸部不当,有可能引起肋骨骨折、血胸、气胸、心包积血、骨髓血栓、脾破裂、肝破裂等。作者报道一例凝血病态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心肺脑复苏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镗 《急诊医学》1993,2(3):150-155
  相似文献   

12.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诞生已经40多年,随着全球性复苏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渐对心肺复苏发展演变的历史渊源产生兴趣并给予关注。欧美学者就此的研究已追溯到古代埃及和希腊的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甚至在讨论《圣经》中有关复苏的文字纪录。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中国心肺复苏的悠久历史。在我国,历代医书典籍均有一些复苏相关的专门记载和论述,积累了应用心肺复苏术的历史经验和朴素理论。仅从历代名医现场救治自缢者的复苏技术的不断演变过程(自缢为我国古代急症“五绝之首”),就可以看出中国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史迹与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3.
儿童淡水溺死心肺复苏术韩会民,鲁铭新,王德全,王树春全世界每年淡水淹溺死亡约14万人,美国每年约7000人,为意外致死的第4个主要原因,占意外死亡总数的1/15,找国尚未见统计。由溺水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处于临床死亡状态称为“溺死”;呼吸停止、心跳未...  相似文献   

14.
2005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急诊科结合临床急诊需要进行专题培训.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培训中,强调解剖学的重要性,在操作训练中结合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进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应急能力和工作效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培训熟练的心肺复苏技术常用模型人进行模拟操练,时间过长则这种技术的熟练程度会逐渐减退。所以应该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复训。但间隔多长时间最佳,为此作者调查了教学医院非心血管病房的141名护士,按训练间隔时间分为3组。A组间隔时间为3个月,B组为6个月,C组为12个月。复训前每人均要求在模型人标本上进行2分钟复苏操  相似文献   

16.
吴莉  彭蔚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0):1953-1954
目的 探讨心肺脑复苏术教学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届护生各80名,2002届为对照组,2003届为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法即理论授课和演示;观察组行改进法即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做好教学设计.具体方法是根据护生操作考核主要扣分依据,重点指导胸外心脏按压、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时吸呼比时间的掌握;并课堂设置情景教学或护生互为模特,观察2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护生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改进心肺脑复苏术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师、护生更易接受,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为临床培育合格人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心肺复苏术相关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临床抢救心脏暂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已被临床广泛接受[1-4].CPR由Kouwenhoven等于1960年首次提出,其能借助外力建立通气及实施胸外按压早期除颤,以提高心脏暂停患者的生存率[5].然而,有学者发现CPR过程中会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损伤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损伤是否会影响复苏成功率及复苏成功后患者生存期、健康状况等越来越多地被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行CPR后损伤发生率、损伤部位及类型、损伤后果及病理学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的实施CPR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急诊科结合临床急诊需要进行专题培训。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培训中,强调解剖学的重要性,在操作训练中结合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进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应急能力和工作效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肺复苏术147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2001-10~2003-10由护士参与施行的心肺复苏(CPR)147例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83例,女6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8岁,平均41.6岁.其中有机磷中毒4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46例,脑血管意外25例,脑外伤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例,心源性肺水肿2例,心源性猝死15例.  相似文献   

20.
吴莉  彭蔚 《现代护理》2006,12(20):1953-1954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术教学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届护生各80名,2002届为对照组,2003届为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法即理论授课和演示;观察组行改进法即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做好教学设计。具体方法是根据护生操作考核主要扣分依据,重点指导胸外心脏按压、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时吸呼比时间的掌握;并课堂设置情景教学或护生互为模特,观察2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护生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进心肺脑复苏术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师、护生更易接受,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为临床培育合格人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