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癌症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一般说来,恶性肿瘤是会扩散和转移的。癌细胞除了在发源地无节制地繁殖生长外,还十分贪婪。时时觊觎别的器官的“领地”,一有机会就会“攻城掠地”。甚至占领你意想不到的遥远的地方,在那里继续干坏事,叫人不得安宁。癌症的这种在医学上叫“远处转移”的能力,是癌症难以治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2002年的晚秋,一件令人惋惜不已的事发生了:著名影星李媛媛因为患子宫颈癌,不得不撇下两岁的儿子与世人永别,年仅41岁。生命无可挽回,李媛媛在“宝宝日记”上无限遗憾地写道:“妈妈不能给你喂奶了,妈妈对不起你!妈妈要走了!” 相似文献
3.
4.
5.
个别癌细胞就像是社会上的“坏孩子”,它们的出现常常是难以避免的;而癌症恰是许多“坏孩子”聚众而成的“黑社会组织”,对生命及健康造成致命危害“坏孩子”之所以能聚众成为“黑社会”,自然有其复杂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乔治·约翰逊是美国著名科学记者,他的妻子南希曾因发现大腿有一个肿块去医院检查,查出了子宫癌。幸运的是,南希战胜了癌症,约翰逊根据南希的抗癌经历写了新书《癌症编年史》,阐述了病变的细胞如何发展为致命癌症。 相似文献
7.
医学专家有研究表明.连续驾车两小时从上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长时间连续驾驶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软骨病、脊神经炎.男士易患前列腺炎.女性则会导致予宫附件发炎。
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彭作出这样的预言:21世纪将是预防医药学发展的时期。“21世纪初的新药研究将分为治疗药物和预防药物两个门类。而且后者的比重会不断增加,与20世纪末的状况相比,准确地讲,21世纪的新药研究将扩大到治疗药物、预防药物和预警物质三大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城镇人口的死因排列,恶性肿瘤已经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升到了第一位,居城镇人口死亡原因首位。我国每死亡5个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市每年新增癌症患者2万名,发病率为179/10万,在每4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全国每年 相似文献
10.
11.
癌变的基础有二:一是机体免疫监视和清除功能下降,不能识别、修复或及时消灭自然突变的细胞,突变细胞大量和无序生长则为癌,这属于“内部监管能力减退”;二是外界存在很多致癌物质。过多接触或摄入可诱导正常细胞恶变,恶变细胞突破机体免疫清除机制,失控生长,这属于“外来侵略势力过强”。两个“基础”并非截然独立,一旦内联外合,癌症就很难避免。 相似文献
12.
患肿瘤的孩子,不是他生了癌以后变得非常乖,而是他本身就很乖。精神因素和肿瘤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想,也许是这类个性使得他们的免疫系统发育迟缓或有某些缺陷,从而使他们容易患癌吧。 相似文献
13.
<正> “如果这个疫苗早些研制成功,如果梅艳芳接种了这一疫苗,这位演艺巨星也许不会年仅40岁就撤手人寰。”这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第四次工作会议上,一些专家发出的感叹。由美国默沙东公司(在美国称默克公司)研发的宫颈癌疫苗(即“四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的重组疫苗”),已经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评审,疫苗预防宫颈癌、癌前病变及生殖道其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确认,疫苗即将上市。 相似文献
14.
15.
16.
患上晚期癌症的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难以忍受的疼痛会让其变得异常脆弱,有的会因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走上自杀这条路。那么。如何加强这些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避免他们可能出现的自杀行为?如何为这些有自杀倾向的癌症患者寻找一条出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我国著名肿瘤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 相似文献
17.
据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进行估算,过去5年,每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260万例,因恶性肿瘤死亡约180万例,且这一数字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现阶段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采用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年前,一旦患上肿瘤,就等于陷入无尽的绝望,疾病的折磨、金钱的耗费、沉重的精神负担以及即将逝去的生命,对患者及其家庭而言都是巨大的打击。现如今,肿瘤患病率上升了,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但他们的寿命和生存质量反倒有所上升。肿瘤从夺人钱财毁人性命的恶魔,到成为与人长时间“和平”共处的慢性病,这一切都离不开肿瘤的预防早筛。 相似文献
19.
梅尼埃病,又称为梅里埃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等,是一种以眩晕、耳鸣、耳胀、波动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疾病。1861年,法国医生梅尼埃首次报告典型病例,证实患者反复发作眩晕是由于负责人体平衡的内耳器官(迷路)失常所致。为了纪念这位医生,将此病名定为梅尼埃病. 相似文献
20.
现在。人们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还是引发胃癌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因子。是否能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成为防治消化性溃疡的关键。疫苗的研制是从根本上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措施,这一次,人类要从源头上彻底“打击”消化性溃疡。[编者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