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制定防控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骨科手术患者切口部位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防控干预措施。结果该医院2006-2010年共实施骨科手术17 040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3例,感染率0.19%。Ⅰ、Ⅱ、Ⅲ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依次为0.08%,0.70%和1.80%。结论该医院骨科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率以Ⅲ类切口最高,可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小儿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手术部位感染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目标监测和资料分析方法,对某儿童医院住院外科手术患儿手术部位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该医院手术患儿6 819例,其中手术部位感染54例,感染率为0.79%。Ⅰ、Ⅱ、Ⅲ类手术部位感染率依次以为0.83%、0.84%和0.40%。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3.33%和18.09%。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植入物和NINS指数等为小儿手术部位感染的高风险因素。结论该医院儿科手术部位Ⅰ、Ⅱ类切口感染率高于Ⅲ类切口值得关注,应寻找其中的关键性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乳腺手术患者切口部位感染情况和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下半年实施乳腺外科手术患者切口部位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在半年时间内共实施乳腺手术1 230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1例,感染率为2.52%。以乳腺癌手术切口感染率最高,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较II~IV类切口感染率低近10倍。结论乳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与乳腺病种、切口类别及危险指数等因素关系密切,应有针对性地展开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主刀医生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引起感染的原因,研究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 采取前瞻性调查的方法,选择4项感染危险因素作为每组主刀医生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据,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普外科5组主刀医师收治的l 344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率跟踪调查分析.结果 1 344例择期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9例,切口感染率4.39%.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全麻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的监测是将监测和控制结合起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提高了医疗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此监测方法是一种降低术后医院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816名患者,对其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总切口感染率为1.54%。老年患者(P<0.01)、Ⅲ类手术切口(P<0.01)、手术部位在腰腹以下(P<0.05)、手术耗时长(P<0.01)等因素可导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科手术治疗时,应给予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b>研究医院外科骨关节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以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b>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综合医院外科住院实施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b>该医院连续监测骨关节手术患者621 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为0.64%。Ⅰ类切口感染率0.66%,关节置换(深部组织)手术切口感染率1.16%。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06%,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率57.62%。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b>该医院骨关节手术切口感染率较低,关节置换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手术切口感染防控应实施手术全程质量管理,对危险指数高的手术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琼 《护理学报》2009,16(4):64-65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提出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前瞻性调查的方法,预先设计调查表,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普通外科实施手术的1 344例患者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调查,并比较4项感染危险因素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 344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9例,切口感染率4.39%,较开展调查前的7.82%明显下降.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全麻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手术时间<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能有效控制切口感染.污染类切口、手术持续时间长、大手术和易污染手术均是术后切口感染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加强皮肤及胃肠道准备、密切手术配合、改善住院手术环境等护理对策预防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医院骨科清洁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SSI)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某医院2020年1—12月骨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患者实施SSI目标性监测,将可能影响SSI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和手术持续时间等12项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发生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814例骨科清洁手术患者中发生SSI共9例,感染率为1.11%。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和麻醉风险(ASA)评分为骨科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性别、手术持续时间和ASA评分为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7.011、21.913和69.953,P<0.05)。结论 该医院发生骨科清洁手术SSI感染率较低,有多种感染危险因素,通过实施目标性监测能发现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监测,对医院骨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调查。结果连续3年共监测骨科手术患者4 869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117例,感染率为2.4%。骨折、手术种类、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植入物等构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控制手术时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伤口无菌化护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监测,对医院骨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调查。结果连续3年共监测骨科手术患者4 869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117例,感染率为2.4%。骨折、手术种类、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植入物等构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控制手术时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伤口无菌化护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为降低感染率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照组)和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组),分别对本医院2009年和2010年所有住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回顾性调查表明,2009年住院手术患者共881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9例,平均感染率为7.83%。2010年实施手术患者共930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3例,平均感染率为3.55%。2009年与2010年度手术患者中I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6.06%和1.16%。结论该医院2010年度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2009年度,以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66-3668
目的探究PDCA循环用于降低骨科手术Ⅰ类切口感染率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骨科应用PDCA循环管理,统计我院应用PDCA管理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及管理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骨科手术Ⅰ类切口感染率情况及医护人员感染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管理前,骨科Ⅰ类切口感染率为2.25%,管理后为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医护人员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Ⅰ类切口感染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并分析其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84例)和观察组(578例),收集对照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等详细情况,总结引起患者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室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5.14%;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约为2.25%,观察组手术室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5)。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7.87%,高于择期手术患者的感染率;手术室内有参观人员的感染率为11.11%,高于手术室内无参观人员的感染率;手术时间≥3 h患者的感染率为6.44%,高于手术时间<3 h患者的感染率;接台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8.97%,高于非接台手术患者的感染率。结论手术室切口感染与急诊手术、手术室内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小时、接台手术有关,及时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建立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了解2009-2010年某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度骨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2009年进行骨科手术1 645例,发生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为2.6%;2010年进行骨科手术1 628例,发生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1.8%。2011年开展骨科手术1 596例,发生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为0.9%。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实施全过程管理,使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郊区医院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以采取有效控制感染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 对2008-01-2008-12普外科手术进行登记,并回顾性调查1 a中其手术切口感染状况.结果 该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75%.其中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切口感染年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急诊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手术持续时间≥120 min与<120 min者切口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住院时间≤7 d、8~14 d、≥15 d者切口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其发生与患者切口类型、年龄、手术性质、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及基础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层流手术室对手术切口感染防护的意义。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层流手术室与非层流手术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层流净化空气预防切口感染的意义。 结果 在层流手术室实施择期手术9 025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00例,感染率为1.11%;在非层流手术室实施择期手术8 094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95例,感染率为1.17%。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比值为1.06,95%可信区间为0.80~1.40。 结论 手术室层流净化系统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未显示出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及其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院小儿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008-2011年,该医院小儿外科共进行儿童手术3 419例,发生切口感染75例,感染率为2.19%。手术切口感染患儿≤3岁、Ⅲ类手术切口、颅脑手术、急诊手术和手术时间超过3 h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结论儿童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低龄、切口类型、脑部和急诊手术以及手术持续时间过长等,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HT5”H〗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 分两阶段对百级层流手术间内骨科Ⅰ类手术进行监测,2018年1月1日-6月30日主要搜集干预前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2018年7月1日-9月30日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的主要因素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阶段手术切口的感染率。结果 干预前阶段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34%,干预阶段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87,P=0.049)。结论 加强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保证物品及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重视术前外科手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及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提高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外科I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I类手术切口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外科I类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本次共监测I类手术患者1 447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9例,切口感染率0.62%。I类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1.13%;手术时间75百分位,显著影响切口感染率。乳腺改良根治术单侧比乳腺单纯切除术单侧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类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指数对手术部位感染中存在相关性,提示要加强术中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与相关危险因素,为普外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普外科2017年度9 872例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该医院普外科9 872例手术患者中,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05例,感染率为1.06%。经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BMI≥24、急诊手术、手术切口长度≥10 cm、手术Ⅲ类切口等因素是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 普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有多种因素影响,可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