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识别高危患者、消除应激因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腹部手术后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5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基础护理、预防性护理、胃管护理、早期进食和心理护理等。结果:65例患者中,术后1周内发生应激性溃疡2例,发生率为3.1%,其余保守治疗后均未发生应激性溃疡。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16例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采取安全有效的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及早有效的防治感染,应用抗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严密病情监护,心理支持等措施。结果:本组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合并败血症死亡,余14例痊愈。结论:对重度烧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应激性溃疡的康复,提高烧伤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16例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16例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采取安全有效的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及早有效的防治感染,应用抗酸刺和胃黏膜保护剂,严密病情监护,心理支持等措施.结果:本组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合并败血症死亡,余14例痊愈.结论:对重度烧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应激性溃疡的康复,提高烧伤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杨艳辉  周宗敏 《家庭护士》2009,7(13):1165-1165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癌术后预防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 40例70岁以上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进行预防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液及排便颜色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咖啡色胃液和黑便例数均多于对照组.[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高龄食管癌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损伤前进餐与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以便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损伤前进餐与空腹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损伤前空腹,观察组30例为损伤前进餐,两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测两组患者的胃液隐血试验、胃液pH值和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液隐血试验、胃液pH值和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损伤前进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更易并发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应激性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对照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于爱琴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4):2439-244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72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59例治愈,治愈率为81.94%,其中50例在1周内治愈,9例在2周内治愈;死亡7例;6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预见性护理、早期胃管置入及周到的护理观察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发生率,加快患者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吴双敏 《妇幼护理》2022,2(18):4266-426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32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56 例TH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术后17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0.90%.观察组4 例(5.13%),对照组13 例(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7,P=0.021).结论:围术期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THA术后DVT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创伤患者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急诊接收的136例创伤急诊患者按护理方法分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68例创伤急诊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68例创伤急诊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院前院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创伤患者急诊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曲薇 《护士进修杂志》2014,(15):1384-138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颅脑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2例经颅脑手术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行综合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止血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应激性溃疡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复发应激性溃疡例数为2例,复发率6.45%;对照组复发应激性溃疡例数为8例,复发率25.80%。实验组应激性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9,P〈O.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缩短颅脑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截瘫患者压疮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5例老年截瘫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3);均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对照组行常规压疮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整体护理模式为理论框架,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有8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5.38%,观察组中有2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3.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截瘫压疮患者恢复与难免压疮的预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DVT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1):I0001-I0002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重要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个月。采用危险行为简易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病史中及实施预见性护理2个月末存在的危险行为进行评定分析。结果两组危险行为简易量表评定,研究组人组时危险行为发生率为86.67%,实施预见性护理2个月末为15.00%;对照组分别为90.00%、56.67%。研究组预见性护理2个月末危险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22.65,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是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据《患者安全目标》制定的针对人工耳蜗植入术低龄患儿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89例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按照基础资料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依据《患者安全目标》制定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耳蜗植入术低龄患儿实施依据《患者安全目标》制定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患儿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入院后即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观察组腹胀发生率6.0%,观察组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和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61-116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干预后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罗彩梦 《妇幼护理》2022,2(12):2870-2872
目的 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行动研究法构建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心 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 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6):2917-29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全麻患者复苏期气管脱管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麻醉复苏室收入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气管插管脱落情况及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躁动率为78.18%,对照组患者躁动率为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脱落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患者躁动发生率及气管插管脱落率,且能改善患者复苏期呕吐、呼吸抑制及误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