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腔、上颌窦恶性血管内皮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5 8岁 ,以“反复左鼻出血 7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7个月无诱因出现左鼻反复出血 ,量多少不等 ,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自行用草纸填塞均能止住 ,伴有进行性鼻塞 ,嗅觉减退 ,涕少有臭味 ,偶有左侧头痛 ,于入院前三个月以“左鼻腔肿物”在我院行手术摘除 ,但肿物生长迅速 ,又给予激光治疗 ,病理报告 :左鼻腔血管瘤。出院后仍时有左鼻出血 ,逐渐出现鼻塞 ,复诊我院门诊 ,行“CT”检查示 :左上颌窦占位。以“左鼻 ,左上颌窦血管瘤”收住入院。体检 :T36 .7℃ ,P84次 /分 ,R2 0次 /分 ,BP12 /8kPa。面色苍白 ,贫血外观…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40岁.右侧颜面浸润性斑块及肿物6月余.患者于半年前发现右侧面颊部出现一指甲大小暗红色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迅速扩大至同侧下颌及耳后,呈浸润性生长,并在右额发际处出现二处紫黑色肿物似血疱,近1月来肿物发展至手掌大小,时觉瘙痒及轻度灼热感.曾在当地医院诊断:皮肤血管瘤;Koposi肉瘤?未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及诱导血管生成等功能。对VEGF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体肿瘤,直到1993年后,才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VEGF和其他血管形成因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与实体瘤相似,现有研究证实大部分血液系统肿瘤细胞高表达VEGF,血管新生亢进。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肖洁  尹松梅 《广东医学》2007,28(6):1006-1008
近年来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恶性血液病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VEGF能刺激血管内皮的增生,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瘤细胞增殖、迁移,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MH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对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6例初诊和复发难治性MHD患者以及24例初诊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并以1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水平为对照。结果初诊和复发难治MHD患者血清VEGF分别为(210.17±97.54)ng/L和(251.71±141.34)ng/L,均高于对照组(98.13±45.36)ng/L和治疗有效组(120.48±77.36)ng/L(P<0.01);VEGF低于初诊平均值(207.35±119.43)ng/L的15例初诊患者化疗均有效,其余9例初诊患者VEGF水平高于平均值(207.35±119.43)ng/L的有效率为44%。结论检测MHD患者VEGF水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报告6例侵及颅底的鼻窭、鼻咽恶性血管内皮瘤的手术治疗,其中5倒手术前进行化疗,4例术后行放疗。经随访术后存活6年1例,术后4年仍健在1例,术后1年、2年及2年半死亡各1例,1例术后已1个月,局部情况良好。对该病的病理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于翠珍  李胜水  张凤梅  赵亮 《疑难病杂志》2007,6(6):370-371,F0003
患者,女,49岁。因左上腹阵发性疼痛5d,于2005年9月20日入院。患者自2005年5月自觉腹部胀满,自服助消化药后略有好转,5d前出现上腹阵发性疼痛,未经治疗。入院查体:T36.6℃,P69次/min,R19次/min,BP16/11kPa(1kPa=7.5mm Hg)。上腹部肌紧张,质硬,压痛明显。肝脾触诊可及肿物,界限不  相似文献   

9.
张俐雅  赵保华 《上海医学》1993,16(6):358-359
恶性血管内皮瘤(malignant hemangio-endothelioma),又名血管肉瘤(angiosarco-ma),甚少见。我院自1978~1988年间,从外检标本中共收集到4例。通过光镜及免疫组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0岁。左侧背痛20d入院,做牵拉背部的运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减轻。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轻度漏斗胸,双侧呼吸动度正常、对称,肋间隙正常,胸廓无压痛,于左肩第7肋肩胛外侧可触及一局部隆起的肿块,质硬,直径约3cm。局部皮肤无改变,无红肿、发  相似文献   

11.
上颌窦恶性血管内皮瘤一例成璞,李兆基1.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因左鼻塞伴回吸涕带血3年,加重5个月,以"左上颌窦出血性病变"收住院。X线鼻窦鼻颏位片示:左上颌窦良性肿瘤(血管瘤可能性大)。体检: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外鼻无畸形,左鼻腔内充满荔枝状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淋巴瘤的发生、分期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及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VEGF测定.结果:初发及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VEGF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缓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组高于A组(P<0.01);HL与NHL的VEGF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VEGF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的评定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端粒酶在恶性腹水中的表达及与恶性腹水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的恶性腹水住院患者4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入院的确诊良性腹水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制片,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各样本VEGF和端粒酶,并对相关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VEGF和端粒酶在恶性腹水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腹水,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端粒酶与恶性腹水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5.730和12.724。VEGF和端粒酶诊断恶性腹水与临床最终诊断之间比较,经一致性Kappa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17和0.762。结论VEGF、端粒酶与恶性腹水呈正相关,在恶性腹水诊断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腹水VEGF、端粒酶检测可作为临床恶性腹水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王雪飞  于振山 《北京医学》2001,23(4):241-241
患者,女,45岁.主因右膝痛1年于2000年4月13日入院.患者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部疼痛,呈针刺样,限局于髌内侧一点,不敢触摸,接触冷物时疼痛加重,遇热好转,疼痛不向它处放射,严重时伴有膝屈伸受限,疼痛呈渐进性加重.既往体健.查体:一般状况可.双膝无内外翻畸形,右膝无肿胀及异常出血点.右股四头肌内侧头深部可及一黄豆大小肿物,质韧,表面光滑,与皮下无粘连,界限不清,压痛明显.Tinel征阴性.右膝关节活动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肌肉中心可见一实质肿物,中强回声为主,其内可见细点状管道,点状血流.治疗过程:患者于入院第7日在腰麻下行右膝切开探查术.做右膝内侧弧型切口,长约8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浅筋膜,向两侧游离皮瓣,显露股四头肌内侧头,用剪刀剪开肌筋膜,钝性分离股内侧肌,见其深层近关节囊处肌肉呈脂肪变性,肌膜间隙侧可见一椭圆形实质性肿物,1.0cm×0.6cm大小,暗红色,质韧,头尾侧有隐神经与其相连,不能确定神经轴索是否与其相连.游离周围,在两端切断,取下肿物后送病理.病理检查见肿物呈暗红色,外有结缔组织膜包裹.镜下可见卵圆形的血管球细胞和大量柱状细胞,血管球细胞被基底层所包围,在血管球和柱状细胞间有神经纤维,证实为血管球瘤.  相似文献   

16.
农青 《医学文选》2003,22(2):200-200
恶性血管内皮瘤又称为血管肉瘤 ,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或其前身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罕见。国内文献至今仍为零星报告 ,发病率占软组织肉瘤的 0 .8%[1] 。近年来我院收治血管肉瘤 9例 ,现就其诊断及治疗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例中男女比例为 1∶ 3。年龄为1 4~ 63岁。肿瘤生长部位 :腹后腔 1例 ,肝脏 1例 ,肢体 2例 ,下腹腔 2例 ,头部 3例 ;肿瘤生长在体表5例 ,体腔内 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 :最长 2 0年 ,最短 1 0天。1 .2 临床表现 本组大多数肿瘤为无痛性肿物 ,突然增大或增长迅速。体表肿物常被无意中发现 ,而…  相似文献   

17.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是一种与结节性硬化症基因突变相关的肿瘤性肺病,主要影响育龄妇女,可引起弥漫性囊性组织重塑和进行性呼吸衰竭,LAM细胞的来源和细胞特征及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胸部高分辨率CT(HRCT)为本病最具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检查,其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囊腔影,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水平可见异常增高,最终的确诊往往需要依赖病理检查结果。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尚有限,西罗莫司已成为首选药,行肺移植患者未来仍有复发可能。因PLA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罕见,常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肝上皮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罕见的以上皮样细胞为特征的血管内皮肿瘤,其恶性程度介于血管瘤与血管肉瘤之间,属于中低度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HEHE,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29岁.体检发现肝内多发占位1周入院.既往无口服避孕药及接触氯乙烯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血压120/73 mmHg(1 mmHg=0.1333 kPa),心率72次/min,呼吸18次/min.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注射液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恶性腹腔积液患者36例,均采用腹腔内局部治疗,随机分为4组:恩度单药间断用药组(A组:60 mg/次,第1、4、7天);恩度单药连续用药组(B组:30 mg/次,第1~6天);恩度间断应用联合化疗组(C组:恩度60 mg/次,第1、4、7天;顺铂40 mg/次,第2、5、8天);恩度连续应用联合化疗组(D组:恩度30 mg/次,第1~6天;顺铂40 mg/次,第2、5、8天)。各组完成上述治疗1~2个周期。按照WHO癌性积液疗效评价标准和NCI CTC AE 3.0版分级标准分别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腹腔积液治疗前后腹水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 A、B、C、D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3%、44.4%、44.4%、6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腹水VEGF浓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乏力,发生率分别为13.9%(5/36)、11.1%(4/36)、16.7%(6/36)及22.2%(8/36),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恩度单药腹腔内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有效,联合顺铂腹腔内化疗疗效更佳;恩度连续用药的疗效优于间断用药,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