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及三次手术经过。患者女性,16岁,农民。入院主诉为四肢肌肉萎缩,双下肢行走困难6个月,现大小便困难,外院脊髓造影发现C_5处阻塞,疑为硬脊膜下髓外肿瘤转我院。检查:C_5以下感觉消失,四肢肌肉萎缩,双上肢更著,四肢肌张力均较高,两上肢肌力Ⅳ°,下肢肌力Ⅱ°,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椎管探查于C_(4-5)处硬脊膜下找到肿瘤,呈卵圆形,约 3×8×2(cm~3),灰白色。另可见肿瘤向右椎间孔延伸至硬脊膜外呈哑铃状,扩大椎间孔后完整摘除肿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6岁。因双下肢无力8月,进行性加重2月于1999年6月16日入院。查体:T7平面以下感觉减迟,双下肢肌力II级,肌张力增高,双例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Babinski(十)、Chaddock( )、Kemig( )、踝阵挛( )。腰部CT示L2-L4硬脊膜外肿瘤;椎管造影示L2-L4、T11硬脊膜外多发占位;MIR示C1-L5硬脊膜下巨大呈节段性分布、不规则、囊状(CSF、信号)占位病变,脊髓明显受压前移。X线示胸硬腰椎正常。入院后行惟管探查术,术中打开T6-T11右侧半椎板,见硬脊膜外有一灰白色囊状物,下界位于T11,上界位于T6,长约15cm。在T7平面有一直径约1cm的裂口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仅有CSF出入,无神经通过。囊肿与硬脊膜易分离,切除囊肿,用囊壁修补硬脊膜裂口,并用508生物胶粘涂。上下探查惟管无占位病变发现;术后诊断为T6-T11硬脊膜外囊肿。病理报告为玻变的结缔组织囊壁伴出血。术后两周出院,感觉基本恢复正常,肌力Ⅳ级,病理征消失。半年后复诊,肌力V级,无胸背部畸形与疼痛。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0岁。1984年元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住院。外院曾做静脉法肾盂造影:左肾正常,右肾拟为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入院体检:左侧甲状腺有3cm×2cm肿块,质硬。B超示右肾上极有实质性光团4cm。右侧逆行肾盂造影为右肾上盏破坏,其内有透亮区,拟右肾上极肿瘤。胸片:右肺第2~3肋间有2.2cm×3.5cm球形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整。元月18日全麻下行右肾癌根治术。肾上极3cm×3cm×4cm包块,未穿过肾包膜。病理报告: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15天,行左侧甲状腺全切术。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癌、切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1984年8月在外院行右肺叶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肺结核球。术后配合每日口  相似文献   

4.
<正> 患男,1岁。以背部肿块1年之主诉入院。1胎1产,足月顺产,生后发现背部上方有鸡蛋大肿物,后肿物稍有增大,入院时达儿拳大小。查体:头颅无明显异常,前囟已闭合。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背部上方正中有5cm×5cm×4cm 大小囊性肿物,皮肤外表稍紫,四周有少许毛发。四肢活动自如。X 线片示胸4、5椎板未愈合,并有外突性软组织肿块影,按脊髓脊膜膨出症手术,术中打开囊腔后见有一蜈蚣样物,近端稍膨大,长5cm,两侧有细纤维样组织,切除结扎近端缝合硬脊膜,用两侧棘肌膜修补骨缺损区,术后痊愈出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1岁.因颈项强直、疼痛2年,加重伴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潴留8 d入院.查体:双上肢近端肌力Ⅱ级,双上肢远端及双下肢肌力0级,四肢腱反射消失,T2以下痛觉减退.颈椎MRI提示:C3~6占位,T1WI信号稍低,T2WI信号高,腹侧蛛网膜下腔增宽,横断面上包块有向后压表现.手术采用C3~7后正中入路,切除C3~7棘突及椎板,见椎板明显变薄,有些部位薄如纸,硬脊膜张力高,无搏动,切开硬脊膜,脊髓腹侧面有一囊肿,表面光滑,壁完整,壁厚0.5 mm,前面与脊膜无粘连,后面与脊髓侧面有粘连,与神经根轻度粘连,肿瘤大小约3 cm×2 cm×1 cm.术后病理报告为肠源性囊肿.术后13 d大、小便失禁,T2平面以下对疼痛稍有反应,四肢肌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例1 女,42岁。患卵巢囊肿,1984年6月4日在本院行术前硬膜外穿刺,T_(12)间隙进针,穿刺5次后注入2%利多卡因10ml,术后第一天主诉双下肢痛,触觉消失,呈完全性截瘫,当时考虑麻醉反应,继续观察2天后,症状无改善,急诊行T_(12)椎管探查,术中见硬脊膜外凝血块6cm×2cm×  相似文献   

7.
<正> 硬脊膜膨出症合并骶尾部畸胎瘤在临床上非常少见,我科发现1例报告如下。 患儿女性,9个月。生后发现骶部肿物,随年龄逐渐增大。查体:一般状态良好,骶尾部可见14cm×12cm×5cm之肿物,表面不规则,中部有4cm×3cm×3cm红色粘膜样组织。压迫肿物时,囱门明显隆起。x线检查:骶尾部肿块内有钙化影,边缘不规则。超声检查:提示硬脊膜膨出和囊性畸胎瘤。  相似文献   

8.
肺高分化胎儿型腺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6岁。入院前 1年受凉后出现发热、哮喘伴咳嗽、咳痰 ,当地医院胸部平片发现“纵隔包块”。给予青霉素等抗炎治疗两周后症状缓解 ,复查胸片包块无变化 ,疑为“肺门淋巴结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抗痨治疗 8月后复查胸片 ,纵隔包块呈长大趋势 ,即来我院检查。胸部 CT示 :左上肺前段心缘有一约 4cm× 3 cm× 2 .3 cm分叶状肿块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 ,肿块下份内缘与纵隔内血管分界不清 ,向上分成数个边界清晰的小结节影。手术探查 :见左上肺叶前段肿块大小为 5 cm× 4cm× 4cm ,边界不清 ,包膜不完整 ,质地中等 ,与周围组织粘连 ,…  相似文献   

9.
1 病例简介例 1 :男性 ,68岁 ,因右小腿后上方胀痛 1月 ,于 2 0 0 3年 6月 1 8日收住院。查体见右小腿后上方明显肿胀 ,局部可及一包块 ,质硬 ,表面光滑无分叶 ,固定 ,轻压痛。入院行MRI检查示右小腿软组织内实质性包块。诊断右小腿占位性病变。术中见肿瘤位于皮下肌肉组织内 ,大小2 0cm× 1 5cm× 1 3cm ,胫后动静脉穿行于其中 ,肿瘤表面呈灰色 ,无被膜 ,剖面为鱼肉状 ,分出胫后血管 ,完整切除肿块 ,见动静脉管壁明显增厚 ,质硬。术后病检示 :血管平滑肌肉瘤。拟行扩大切除 ,患者拒绝。半年后患者死亡。例 2 :男性 ,60岁 ,于 2 0 0 3年 …  相似文献   

10.
例1,女性,31岁.因左腹壁肿块进行性增大8月余入院.查体: 左中下腹触及15 cm×10 cm×4 cm包块,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差,内侧界限未超过中线.外院CT示左腹壁肿瘤.术中见肿块位于腹直肌鞘之间,约15 cm×10 cm×6 cm,表面光滑,色泽灰白色,与腹直肌之间粘连,肿块下缘靠近左耻骨结节旁亦有2个孤立性结节,分别约3 cm×3 cm×2 cm及2 cm×2 cm×1 cm,完整切除肿块.术中冷冻及术后病理均确诊为左腹壁韧带样纤维瘤.术后10天痊愈出院,未行任何治疗.1年后,原切口下方再次出现4 cm×3 cm×2 cm肿块,切除后病理同上.  相似文献   

11.
[例1]男性,34岁。1982年3月起右下肢无力,随后四肢肌力下降,7个月后不能行走,并出现排尿困难,症状缓慢加重。1985年4月1日入院。体检:C2以下痛、温觉减退,四肢深感觉障碍;四肢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腹壁反射减弱,提睾反射、肛门反射消失,自发性髌阵挛、踝阵挛,双侧巴彬斯基征、戈登征、奥本汉征均阳性。腰穿检查:CSF蛋白为1.8g/L,Queck-enstedt试验提示椎管完全梗阻。椎管内注入Omnipapue后CT扫描见C1平面髓外占位。于5月3日全麻下手术,术中见C1~2硬脊膜外偏左侧边界清楚的暗红肿瘤,约2cm×1.5cm×1.5cm大小,并侵…  相似文献   

12.
例1 男,20岁,因颈痛3年,3肢体功能障碍逐渐加重5个月于1976年10月28日入院。查体:右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高。腱反射(+++),郝夫曼氏征双(+),巴彬斯基氏征双(+)不能行走,大小便困难,腰穿压力1.9mmHg,csf蛋白82.5mg%,X线颈4~5左椎弓根破坏,椎体右缘不清,后缘有压迹椎间孔扩大,局部有钙化,行C_(3-5)椎管探查术。术中发现硬脊膜外有一个质硬2.2×1.2cm包膜完整肿物,硬脊膜下有一个质硬、壁圆形包膜完整1.5×1.0cm大小肿物,均完整切除,病理诊断:骨缘化脊膜瘤,同年12月11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女性,57岁。因下腹部陈发绞痛,恶心呕吐,无肛门排便排气5天,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可闻及肠鸣音亢进和气过水声。X线腹部平片示有多处气液平面。术前诊断:肠梗阻。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大肠和回肠末端扩张,肠壁增厚水肿充血,于直肠壶腹部肠管外可触查角及肠腔内约有12cm×8cm×8cm肿块,质硬,不活动,盆腔淋巴结不肿大,术中诊断,直肠癌,肠梗阻。因肿块大,肠道准备不充分,切除肿块较困难,仅行乙状结肠造瘘,术后7天出院。患者出院后半个月体重增加0.5公斤。术前既往有  相似文献   

14.
例1,女,45岁。左上腹胀痛伴左肩痛月余,偶有牙龈出血。脾肋下刚及,质软。脾B超于脾实质内见直径4~6mm强光团数枚,散在分布,示脾实质性占位。术中见脾约20cm×10cm×6cm大小,下极和脾门附近有多个结节,1~2cm大小,质中,暗红,行脾切除。病理报告为“脾海绵型多发性血管瘤”。术后10天痊愈出院。随访三年,术前症状消失,血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H-J小体均正常,脾窝区B超未见副脾。  相似文献   

15.
麻育源  刘喜文  杨开创  张卫华  雷兵  卢刚 《浙江医学》2021,43(17):1870-1873,1877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合并硬脊膜骨化(DO)的影像学表现及颈椎前入路显微手术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颈椎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椎OPLL合并DO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影像学特征、显微外科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2例患者骨化的后纵韧带和硬脊膜累及范围涉及1~4个颈椎节段,所致的椎管狭窄率为32%~70%;根据颈椎节段形态分为局限型4例、节段型3例、连续型4例和混合型1例;骨化物呈单层征5例,双层征7例,其中有4例合并钩状结构。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9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采用浅层硬脊膜切开+半层硬脊膜保留技术切除骨化物7例,漂浮技术减压2例,骨化物切除+硬脊膜修补技术3例。术后3个月X线片检查示颈椎椎间融合器和钛网位置良好,内固定钛板位置准确,椎体间固定融合效果良好;CT和MRI检查示骨化的后纵韧带及硬脊膜全切除10例,“蛋壳化”薄层骨化物残留2例,脊髓及神经根减压效果均满意。3例因手术致硬脊膜破裂而发生脑脊液漏,经硬脊膜缝合或修补、术后引流及颈部加压包扎后消失。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双层征、钩状结构是OPLL合并DO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颈椎前入路显微手术可安全有效地切除短节段颈椎骨化的后纵韧带和硬脊膜,达到直接减压的目的,但应注意预防和处理硬脊膜破裂伴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2 2岁。因“发热伴胸闷 2 0天”于 2 0 0 1年 4月 2 6日收入院。查体 :右下肺叩诊实音 ,右侧呼吸音消失。CT示 :纵隔左移 ,右上纵隔有一 15cm× 12cm× 12cm肿块 ,CT值 4 8 5Hu ,胸腔积液。胸水未查到癌细胞。 2 0 0 1年 5月 5日手术。术中见右胸腔内有血性胸水约 10 0 0ml。右肺完全萎缩 ,中上纵隔有一约 2 5cm× 2 0cm× 2 0cm巨大囊肿 ,剪开包膜后吸出约 80 0ml浑浊液体 ,内一约 15cm× 12cm×12cm肿块 ,呈鱼肉样。包膜外完整切除肿块 ,肺膨胀良好 ,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示 :未成熟畸胎瘤。病人康复出院后至今未出现…  相似文献   

17.
显微手术处理硬脊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处理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和疗效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计划手术节段前X线定位,采用后正中入路切除半侧椎板,切开硬脊膜,显微镜下探查硬脊膜动静脉瘘口,在硬脊膜内灼闭血管瘘口并剪断,缝合硬脊膜。结果11例术后症状改善,其中运动功能改善最明显,感觉障碍改善次之,1例无改善。无手术并发症,无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创伤小、方法简单、效果肯定,可作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9岁。以“胃癌术后2年6个月,外阴肿物1月”为主诉于2005年3月20日入院。患者因上腹部疼痛伴乏力消瘦于2002年10月在我院肿外科行胃镜检查示:胃窦小弯溃疡型癌;行胃窦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小弯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及深肌层,大弯及幽门下淋巴结转移,下切缘(+)。术后半年内在我科以FOLFOX4、TAXOL+CF/5-FU方案化疗共6个周期,后一直随访。2005年2月发现右侧外阴有一黄豆大小肿物,并逐渐长大至蚕豆大小。入院查体:右侧外阴有一2.5cm×2.0cm大小肿物,质地硬,活动;右侧腹股沟触及一1.0cm×1.5cm大小淋巴结,质硬,固定。行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程海兵 《广西医学》2002,24(8):1322-1322
患者男性 48岁 ,1 993年 5月因左腰背部肿物伴疼痛不适而入院。无畏寒 ,发热 ,解大小便无异常 ;肿物质硬不可移动。完善有关检查后在硬外麻下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中所见 :肿瘤位于腹膜后肾上缘 ,与肾脏无粘连 ,大小 1 0 cm× 1 2 cm×1 3 cm,组织呈鱼肉样物。病理诊断 :腹膜后恶性肿瘤 ,组织来源不明。术口愈合后出院。 1 996年 8月 ,患者因原手术部位再生肿瘤而入院。CT检查示 :肿瘤位于肾后间隙 ,大小 1 5 cm× 1 2 cm× 1 0 cm,与肾脏有一间隙。行肾旁肿瘤切除术。术后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 :肾上腺皮质腺癌。同年 1 1月患者再因左腹膜…  相似文献   

20.
脑结核瘤4例     
例1 男.13岁。因头痛2日伴呕吐,复视1月入院.检查:精神萎蘼.眼底视孔头水肿,四肢腱反射消失.右侧颈内动脉造影示脑积水,脑室Connay造影,第四脑室以上脑室系统扩大,中脑导水管部份堵塞。考虑后颅窝占位病变。行后颅窝开颅,见右例小脑半球增大,外侧份皮质下肿瘤约4.5×3×3cm~3,包膜完整。病理报告为右小脑半球结核瘤。术后抗痨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