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云 《吉林医学》2011,32(26):5526-5527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膀胱冲洗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9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冲洗液温度30~38℃)、对照1组(冲洗液温度20~30℃)、对照2组(冲洗液温度10~20℃)、对照3组(冲洗液温度为室温),每组均进行膀胱冲洗,观察各组不同留置导尿时间菌尿发生率情况。结果:在留置导尿第1天、第2天、拔管前、拔管后各个时间点,观察组菌尿发生率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菌尿发生率低于各对照组。结论:在适宜温度下(30~38℃)进行膀胱冲洗能较好地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效控制和预防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并探讨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256例置入导尿管前,取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的需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产生的尿路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与尿管留置时间、导尿术操作、膀胱冲洗以及滥用抗生素等综合因素有关.本文256例患者中有98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38.28%.其中76例尿路感染与尿管留置时间成正相关关系.结论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正确的操作和置管后的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有效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两种导尿方法(留置导尿与无菌间歇性导尿)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留置导尿及无菌间歇性导尿56例的临床资料,按尿管留置时间、无菌间歇性导尿的时间进行分组,对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前期病情危重的情况下,采用留置导尿,但应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待病情稳定后,可采取无菌间歇性导尿,帮助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正常,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易发因素及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导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的易发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08例患者在导尿前均行尿培养证实无尿路感染。108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包括A1组和A2组,A1组(24例)更换引流袋1次/d,A2组(30例)更换引流袋1次/3d。B组包括B1组和B2组。B1组(23例)接受膀胱冲洗2次/d。B2组(31例)不行膀胱冲洗。全部病例均于导尿后第4天和第7天进行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更换引流袋的时间和患者的菌尿明显相关,每3d更换引流袋的菌尿发生率低于每天更换者(χ2=6.89,P<0.01);膀胱冲洗组菌尿的发生率高于不冲洗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8,P<0.05);留置尿管的时间越久,菌尿的发生率越高(χ2=7.99,P<0.01)。结论:导尿后不膀胱冲洗,引流袋更换2次/周,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等能降低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导致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尿路感染及无感染患者在性别、年龄、患者及家属留置导尿知识、膀胱冲洗、预防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管时间等的差异。结果80例患者发生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20例(25.00%),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尿路感染因素包括:女性、年龄≥60岁、留置导尿知识认知度差、预防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管时间≥10 d (OR值分别3.78,3.34,2.97,2.67,4.12)(P〈0.05),与是否进行膀胱冲洗无统计学差异(P&gt;0.05)。结论影响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复杂,管理好老年患者,加强女性患者尿管护理,尽可能缩短留置时间,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强化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倪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341-1341
骨科骨盆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需留置尿管,且时间较长,易造成尿路感染.因此,及早训练膀胱功能,拔除尿管成为留置尿管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采用常规拔尿管法易导致拔管后排尿困难,其中以尿痛,排尿困难最为常见,甚至需再次导尿.为此,我们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了在拔尿管之前进行膀胱冲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金小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358-2359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2例无尿路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60岁女性患者、留置尿管≥7 d、实施膀胱冲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影响因素复杂,加强老年患者的管理,增强其免疫功能;保持女性外阴部清洁;减少膀胱冲洗;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膀胱冲洗防治长期留置导尿所致菌尿症及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病区、荣军休养区留置导尿30天以上[平均置管时间(10.4±8.85)个月]并伴有菌尿症、急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患者30例为实验组,采用鱼腥草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250ml行膀胱冲洗,每月连续冲洗7天,每月冲洗前及冲洗后第3、7、101、5天冲洗前留取标本做尿细菌定量培养,评价鱼腥草注射液膀胱冲洗后菌尿症改善程度。统计冲洗6个月期间患者急性尿路感染发作次数。选择研究前这两个病区长期留置导尿、生理盐水膀胱冲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6个月期间急性尿路感染发作次数,并与实验组对照比较。结果:实验组菌尿症有改善,细菌菌落数<105/ml和无细菌生长在4~8例之间(P<0.01)。实验组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膀胱冲洗对长期留置导尿导致的难治性尿路感染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截瘫病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临床上需通过留置尿管来解决排尿问题,由于尿管长期留置,其感染率相当高。通过对50例外伤性截瘫尿滞留留置导尿病人在膀胱充盈后,进行了膀胱功能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了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汪敏  邓洁  吴玉玲 《广东医学》2003,24(6):674-675
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途径和对策。方法 对 10 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尿路感染情况 ,收集尿液送细菌培养 ,当尿培养细菌数 >10 5/ml时定为尿路感染。结果 随插管时间的延长 ,每天更换尿袋 ,及膀胱冲洗 ,尿培养细菌阳性率逐日增加。结论 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每周更换尿管 ,生理性膀胱冲洗会大大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发生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8-01~2010—12留置尿管病人30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生留置尿管相关并发症及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针对并发症发生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常见并发症有:尿路感染、尿道裂伤、尿道狭窄、膀胱痉挛、膀胱结石、拔尿管困难。并发症发生原因有:操作者导尿技术不够熟练、使用气囊导管相关知识缺乏,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对长期留置尿管病人的个性化护理及入水量不够,尿量减少未起到生理冲洗膀胱的作用。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导尿技术及使用气囊导尿管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无菌观念,病情允许前提下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并鼓励病人多饮水,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应进行个性化放尿,保证膀胱充盈度,是预防留置尿管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留置尿管易发生尿路感染,而导致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影响因素很多。在进行置管操作和护理时,严格执行手卫生,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选择适合材质及型号的尿管,注意保持导尿装置的密闭性,选择合适的尿管更换周期,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严格掌握留置尿管指征,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开展CATUI的目标性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林英 《中外医疗》2009,28(11):169-170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措施对引起院内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的影响,以确定对留置尿管患者是否需要给予膀胱冲洗。方法将6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留置尿管后不常规行膀胱冲洗,对照组留置尿管后按医嘱常规给予膀胱冲洗每日2次,2组观察拔除尿管后尿液以及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细菌培养结果,对比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置尿管不行膀胱冲洗不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直接原因,对留置尿管为预防尿路感染而常规给以膀胱冲洗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导尿及改进膀胱冲洗方法与尿路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华  苏垂勇 《华夏医学》2000,13(2):222-223
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因其操作简单 ,具有不需做外固定 ,患者可以较自由活动 ,易于会阴部清洁 ,免去对胶布过敏者的痛苦 ,减少漏尿现象及不易脱落等优点。但因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在医源性感染中占有较大比例 ,占医院内感染的 4 0 %左右 ,其发病率为 2 %~ 5% ,其中约 75%~ 80 %患者的尿路感染由导尿引起 [1 ] 。为了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改良导尿管的材料 ,采用无菌密闭式引流系统及适当膀胱冲洗等措施。我科对膀胱冲洗的方法进行改进 ,使用一次性输液器 ,对 80例留置尿管患者作观察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向冲洗式气囊导尿管在预防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三组,实验组24例用单向冲洗式气囊导尿管,呋喃西林500m1持续膀胱冲洗;对照组共47例,用普通双腔气囊导尿管,其中一组24例不进行膀胱冲洗,二组23例使用常规膀胱冲洗。三组患者均在拔管前进行尿液、尿管细菌培养,并观察拔管后尿路刺激症。结果:实验组拔管前尿液、拔除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尿路刺激症发生率均低于不冲洗组和常规冲洗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单向冲洗式气囊导尿管进行小量持续膀胱冲洗可降低结直肠癌术后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的危险因素,并讨论其预防措施。方法:对11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分别在不同时间对尿道口和膀胱尿(或中段尿)采样做细菌培养,了解发生菌尿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尿管留置期间共有44例发生菌尿症,发生率为40.0%。不同导尿管留置时间UT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尿道口的细菌与UTI有关;导尿所致UTI与尿管留置时间有关。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并做好留置期间的护理是预防UTI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膀胱冲洗频率与尿路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C)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有报道其感染率与留置尿管时间呈正相关。为减少尿路感染,国内开展了多项膀胱冲洗的临床观察阻。然而膀胱冲洗也可增加尿路感染的危险。为了寻求膀胱冲洗频率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本文就本院收治的68例长期留置尿管病人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留置尿管患者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是否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方法 随机将98例留置尿管患者分成治疗组50例(常规行膀胱冲洗)和对照组48例(非膀胱冲洗).所有留置尿管患者均排除泌尿系感染,治疗组常规给予膀胱冲洗,每日2次,对照组不进行膀胱冲洗.对比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液及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治疗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3例(6%),阴性47例(94%);对照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2例(4%),阴性46例(96%),两组患者比较X2=1.386,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留置尿管,常规给予膀胱冲洗不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9.
留置尿管是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是解决患者排尿困难的重要手段。然而留置尿管属于侵入性操作。尿路感染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位居医院感染的第2位。据了解,在医院内尿路感染比例中,75%~85%由于长期留置尿管引起,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180例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通过增加尿量、膀胱冲洗、非膀胱冲洗等方法与尿路感染的关系,以期为长期留置尿管甚至带尿管出院患者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护理操作的角度分析留置导尿管引发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和查找资料的方法。结果:留置导尿引发泌尿系感染与操作是否规范、导管留置时间、引流系统是否密闭紧密相关。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规范操作,加强护理管理,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应尽量避免膀胱冲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