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SOM)在病因、病程、临床特征和听力学等方面的异同。方法:对42例(74耳)儿童和34例(43耳)成人SOM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听力学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SOM平均病程较成人短,以腺样体肥大多见,成人以中耳乳突炎多见。C型鼓室导抗图的成人患者鼓室负压大于儿童(P〈0.05)。儿童与成人SOM各频率气导听阈均提高,并且都可出现骨导听阈提高,以高频2、4kHz为主,且成人高频4kHz骨导听阈提高较儿童明显(P〈0.05)。结论:儿童病程一般较成人短,以腺样体肥大多见,易引起中耳积液。儿童SOM与成人一样都可以引起感音神经性聋,以高频损害为主,但高频下降没有成人明显,但由于可造成儿童学语与认知方面的不良后果,应及时干预和诊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入强的松龙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强的松龙鼓室内注射的155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结果1556例病例中(2155耳),治愈1681耳,占78%;好转323耳,占14.99%;无效151耳,占7.01%;有效率92.99%。结论强的松龙注射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OM)疗效水平的方法。方法:120例(202耳)小儿SOM均行鼓膜置管术。对有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患儿同时行腺样体作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有鼻窦炎者行抗炎引流治疗。结果:120例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106例听力明显改善(占88.3%),纯音听阈声导抗检查基本恢复正常疗效。结论:对小儿SOM及时行置管等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显著。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3例(72耳)NPC放疗后SOM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全身和局部抗炎,神经营养,扩张血管,激素治疗;加强鼻腔、鼻咽局部清理,治疗鼻腔鼻窦疾病;咽鼓管置管、冲洗并向鼓室注入麻黄碱、氧氟沙星、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混合药液。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有耳鸣、耳闷塞感、听力下降等症状,鼓室导抗图均为“B”型。经综合治疗后,耳鸣消失45耳(62.50%),好转17耳(23.61%),无效10耳(13.89%),总有效率86.11%;耳闷塞感消失57耳(79.17%),好转11耳(15.28%),无效4耳(5.55%),总有效率94.45%;声阻抗检查鼓室曲线“A”型38耳(52.78%),“As”型25耳(34.72%),“B”型4耳(5.56%),“C”型5耳(6.94%);0.5、1.0、2.0kHz气导听阈均值从治疗前的(46.0±5.0)dBHL提高到治疗后的(25.8±3.5)dBH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分析NPC放疗后SOM的发病机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因治疗,是非常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对提高NPC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鼓室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鼓室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科1997年~2001年经鼓室置管治疗的45例(78耳)儿童SOM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随访1-2年,85%耳(35例,66耳)听力明显改善,鼓室导抗图恢复成A型。结论 积极改善咽鼓管功能并适当延长留管时间,防止过早脱管对提高儿童SOM的治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评估成人分泌性中耳炎(SOM)乳突气化程度与病因的关系。收集近期发病者,平均年龄49岁,采用Sohuller位投射片测量乳突气房的面积。结果:72例102耳中,双侧SOM30例(41.6%),单侧42例,于双侧SOM中,双耳乳突大小无显著差异,右耳6.23cm2,左耳为5.86cm2,相关系数0.74,但在单侧SOM中,病变例气化面积4.59cm2,健侧为7.88cm2,二者有显著差异(P<0.001)。SOM病人102耳乳突气房平均值为5.41cm2,SOM与非SOM病人的气房均值有显著差异(P<0.0001)。由此可见,SOM病人的乳突气房形态小于对侧健耳,亦小于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鼻咽部内窥镜观察结果与分泌性中耳炎(secretary otitismedia,SOM)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150耳正常儿童(对照组)和92例152耳SOM患儿(SOM组),在纤维鼻咽镜下观察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及周围病变,比较两组结果。结果①对照组咽鼓管咽口形态椭圆形30耳(20.00%)、喇叭形30耳(20.00%)、三角形44耳(29.33%)、缝隙形46耳(30.67%),SOM组上述各型耳数分别为28(18.42%)、27(17.76%)、47(30.92%)、50(32.89%)耳,两组咽鼓管咽口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OM组儿童咽鼓管咽口周围病变主要是鼻咽部炎症(74耳,48.68%),其次是腺样体肥大(46耳,30.26%)、咽鼓管扁桃体肥大(20耳,13.16%)及咽口水肿(12耳,7.89%);对照组则主要是咽口周围水肿(80耳,53.33%)、腺样体肥大(40耳,26.67%)、鼻咽部粘脓性分泌物(20耳,13.33%)以及咽鼓管扁桃体肥大(10耳,6.67%)。结论儿童SOM发病与咽鼓管咽口形态无关,而与咽鼓管周围病理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对鼻咽癌(NPC)放疗后的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对27例、39耳NPC放疗后的SOM患者进行鼓膜置管和随访。结果:随访3个月~3年,治愈9耳(23.1%),有效25耳(64.1%),总有效率87.2%。结论: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治疗SOM创伤小,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科常见疾病,以中耳积液、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有报道SOM亦可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本文回顾性研究80例(158耳),探讨SOM对各频率听力阈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对儿童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544耳)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2~12岁,平均6.3岁,分为主诉无听力下降组(A组)94例(188耳)和主诉有听力下降组(B组)178例(356耳),均于腺样体摘除术前行鼓膜镜、声导抗和中耳CT检查。结果CT显示272例(544耳)中有鼓室积液209例(396耳)(72.79%,396/544),其中,A组37例(65耳),占34.57%(65/188),B组172例(331耳),占92.98%(331/356),以上均经手术证实鼓室有积液;两组中B型鼓室导抗图377耳,其中,经CT及手术证实鼓室有积液的共373耳(98.94%,373/377),其中A组61耳(93.85%,61/65),B组312耳(100%,312/312),B组B型鼓室图对中耳积液的阳性预测值高于A组(P〈0.01);C型鼓室导抗图73耳中,峰压值小于-200daPa的14耳及镫骨肌反射未引出的51耳中23耳经CT及手术证实鼓室有积液,镫骨肌反射可引出的22耳鼓室均无积液。CT发现B组有2例(4耳)前庭水管扩大和1例(2耳)耳蜗畸形。结论对于腺样体肥大儿童.B型鼓事导抗图对中耳积液的预测值高,C型鼓室导抗图峰压值负于-200daPa不排除鼓室积液,应以CT作最终确认。  相似文献   

11.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危症之一,因发病急且进展迅速,如控制不力,随时可发生急性喉阻塞,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急性会厌炎如未及时控制可并发会厌脓肿,其病情更凶险,短时间可致患者呼吸道梗阻。近年来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抢救2例急性会厌炎伴会厌脓肿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35岁。因"咽痛伴吞咽疼痛5d,加重伴吞咽、呼吸困难1d"为主诉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同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点多位于鼻腔后端。采用传统的鼻腔填塞止血法治疗顽同性鼻出血须行后鼻孔栓塞,该方法易损伤鼻腔黏膜,常不能彻底止血,多需反复填塞,易导致鼻腔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我科2007-01-2012-12应用鼻内镜对鼻腔填塞止血失败的64例顽同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并止血治疗,术后应用钠吸绵填塞,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颞骨解剖结构复杂,中耳发生畸形及病理改变的情况较为多见,了解术前中耳的解剖结构十分重要。为更形象地显示中耳结构,常采用后处理技术对中耳结构主要是听骨链进行三维重建,锤、砧骨显影较容易,但提高镫骨的显影则需特殊处理,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信息并作出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4.
鼻窦黏液囊肿是一种缓慢生长的囊性病变,囊肿的持续膨胀生长可侵及整个窦腔,甚至多个窦腔,向周围延伸出现并发症。蝶额筛区黏液囊肿可向颅底及眼部侵犯,如不及时诊断、引流,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我院2007—01—2010-01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侵及眼眶的鼻窦黏液囊肿1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危急症,国外调查显示1岁以内意外死亡的患儿中40%系呼吸道异物所致。  相似文献   

16.
手术切除外耳道新生物是外耳道皮肤缺损最常见的原因。传统的方法是取大腿内侧中厚皮片修复缺损,由于移植片固定困难,加之局部血供建立较慢,常有皮片不成活或愈合不良引起外耳道狭窄。我科2005-04-2013-04应用耳后穿支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区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1例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24~68岁,平均42岁。均为外耳道新生物需切除的患者。新生物病理诊断:乳头状瘤6例,黑色素瘤2例,血管瘤、耵聍腺瘤、瘢痕增生各1例。  相似文献   

17.
鼻腔水蛭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如何快速、有效地取出鼻腔水蛭是临床医生努力的方向。2006-07-2012-07期间笔者根据工作经验采用自制可控式吸引管吸取鼻腔水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者,男76例,女44例;年龄4~70岁,其中4~14岁90例,〉14~40岁15例,〉40~55岁5例,〉55~65岁10例。1.2方法1.2.1可控式吸引管制作采用临床常用的一次性橡胶可控式吸痰管,根据患者年龄、鼻腔腔隙情况而制作。长度以患者耳垂至鼻尖部为宜,儿童采用8~12号管,一般不超过12号;成人采用12号以上吸引管,最大不超过18号。  相似文献   

18.
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声嘶的主要原因,成人多见,男女均可发病。声带息肉常发生于一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边缘,有蒂或广基,也可双侧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持续性声嘶,不能发高声,说话费力,增生巨大者可引起憋气,甚至呼吸困难。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显示屏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旨在消除或缩小气骨导差的中耳重建技术起自20世纪初,Matte(1901)首先报道的鼓膜一镫骨连接技术(nlyringostapediopexy)被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此后”j现了很多旨在建立鼓膜和内耳淋巴液间联系的方法。直到20世纪50年代,Zollner(1955)和Wullstein(1956)的工作使之成为公认的现代听骨重建技术的奠基者。与之相伴的外科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进步,使得中耳重建手术的效果逐步提高。虽可明品改善患者听力水平,但欲获得稳定的远期疗效仍面临许多问题。术后感染、局部粘连、排斥反应以及耳咽管功能障碍等成为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类型之一,发病率高达30%以上〔1〕。对此类患者睡眠状态的客观判定主要依靠睡眠过程中PSG监测〔2〕。无捆绑、无粘贴的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诊断技术,它可以监测患者睡眠时的逐拍心动周期、呼吸、体动等生理信号,以此为依据判别呼吸事件以及分辨不同的睡眠时相。其优点是检查时方便、舒适,监测过程中患者的睡眠更接近自然状态,适用于临床诊断、病情评价和临床科研〔3〕。我科自2013年5月与大连市精神病医院合作,对失眠患者同时进行2种方法监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