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总结引起视力减退的鼻窦囊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2010年间收治的伴有视力下降的鼻窦囊肿患者23例,其中累及额窦或额筛窦10例,单纯累及筛窦6例,累及蝶窦或蝶筛窦7例。患者常以眼部症状为主,因此大多数首诊于眼科。因蝶窦与视神经紧密相邻,蝶窦和蝶筛窦囊肿引起严重视力障碍较其他窦腔囊肿更严重。CT和MRI是确诊鼻窦黏液囊肿的重要手段。对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开放鼻窦开口,清除窦腔内囊肿及行视神经减压。术后均使用激素治疗并常规行鼻内镜复查。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眼部突出、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好转,但视力恢复程度不一,与手术时机和视力下降严重程度有关。未及时手术者视力恢复效果较差,而视力完全丧失无光感者,即使行视神经管减压术,预后仍明显低于有残余视力者。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伴视力减退的鼻窦囊肿的有效手段,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早期影像学检查对于其诊断非常重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恢复患者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窦囊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1例鼻窦囊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81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面部肿块、突眼、视力下降、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CT扫描提示病变位于上颌窦者27例、筛窦者26例、额-筛窦12例,蝶-筛窦10例、蝶窦4例、额窦2例。所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无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鼻窦囊肿大多表现为鼻外症状,应引起临床重视;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鼻窦囊肿的诊断;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囊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38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35例行鼻窦CT(其中5例同时行MRI),3例行单纯鼻窦MRI,1例行脑池CT造影。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其中有33例采用经鼻腔嗅裂径路,5例采用经前筛一后筛径路(即Messerklinger技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34例病情完全控制,4例部分控制。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鼻部检查多无阳性体征,仅有以头痛为主诉的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常难以确诊。鼻窦CT和MRI是诊断孤立性蝶窦炎的最佳手段,而鼻内镜手术则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鼻窦黏液囊肿是一种缓慢生长的囊性病变,囊肿的持续膨胀生长可侵及整个窦腔,甚至多个窦腔,向周围延伸出现并发症。蝶额筛区黏液囊肿可向颅底及眼部侵犯,如不及时诊断、引流,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我院2007—01—2010-01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侵及眼眶的鼻窦黏液囊肿1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蝶窦和筛窦真菌球性病变急性发作时的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及时性。方法:回顾分析18例真菌球性蝶窦炎和筛窦炎患者资料,急性发作时症状以头痛、发热为主,鼻内镜检查、鼻窦CT与MRI可以协助诊断。13例患者药物抗炎治疗后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5例患者拒绝手术,随访观察。结果:13例患者病理证实为真菌病变,完全去除病变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前CT与MRI显示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1例未手术者2.5个月后发生头痛,应用抗生素及鼻腔药物后症状改善。结论: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蝶窦和筛窦真菌球性病变急性发作的鉴别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治疗额、筛窦囊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鼻内镜手术和鼻内镜与鼻外联合进路手术治疗额、筛窦黏液囊肿的疗效。方法37例鼻内镜手术和鼻内镜与鼻外联合进路治疗额、筛窦黏液囊肿患者及随访14个月~3年,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26例采用鼻内镜手术,11例采用鼻内镜与鼻外联合进路,均能够较好暴露术野,术后囊腔得到充分引流;34例获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额、筛窦黏液囊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及经颅脑MRI、鼻窦CT检查及鼻内镜术中探查,确定漏口,并手术修补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2000年3月~2010年3月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患者16例,所有患者给予保守治疗1月,保守治疗无效者经鼻内镜检查定位漏口,取自体大腿外侧阔筋膜及肌肉为修复材料,手术修补瘘孔.结果 16例患者一次性治愈,保守治愈2例,手术治愈14例.结论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修复,鼻内镜结合颅脑MRI、鼻窦CT,能够明确瘘孔部位,经合理选择修补材料进行手术修补,成功率高,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瘘孔可行愈合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眶尖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鼻窦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使其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01-2012-03期间收治6例以眶尖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鼻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真菌性蝶窦炎2例,蝶窦囊肿2例,筛窦囊肿2例。所有病例术前行鼻内镜、CT或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结论:以眶尖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鼻窦病变临床上少见,临床医师尤其是眼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易致误诊、漏诊。CT或MRI检查对本病诊断有较高价值,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尽早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径路与经鼻内镜径路额筛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额筛眶占位性病变患者34例,18例行经鼻内镜额筛眶占位切除术,其中脓囊肿16例,侵袭性血管脂肪瘤1例,骨瘤1例;16例经头皮冠状切口径路手术,其中脓囊肿11例,皮样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1例,侵袭性血管脂肪瘤复发1例;术后随访2~4年.结果:18例行经鼻内镜径路患者术后5例仍有头昏或鼻腔胀痛症状,侵袭性血管脂肪瘤1例2年后复发.16例经头皮冠状切口径路手术患者,3例有头昏症状,12例头顶部皮肤麻木,无一例复发.结论;经头皮冠状切口径路与经鼻内镜径路额筛眶占位性病变切除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证,不能盲目夸大其中一种术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侵犯眼眶及颅底的鼻窦囊肿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侵犯眼眶及颅底的30例鼻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其中4例加用了辅助切口。术后均使用激素治疗并常规行鼻内镜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50-150ml。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复视、眼球运动障碍、头痛、鼻塞等症状明显改善或痊愈。随访2年以上,除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出现复发外,其他均未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囊肿的有效方法,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手术难度的估计和器械的准备非常重要。为将囊肿内容物彻底清除及改善外观,合适的辅助切口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囊肿的方法及优势。方法 在导航鼻内镜下对121例鼻窦囊肿施行手术,其中上颌窦黏液囊肿12例,上颌窦黏膜囊肿5例,筛窦黏液囊肿43例,额窦黏液囊肿29例,蝶窦黏液囊肿32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手术中的需要标定探针或吸引器作为术中的定位设备,在鼻内镜下使用导航定位设备以判断囊肿的准确位置,根据术中探针的指引通过最短的距离到达囊肿,完整或部分切除囊壁,通畅引流。结果 121例手术均准确定位了囊肿的位置,完成手术, 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结合鼻内镜治疗鼻窦囊肿具有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疗效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003-01-2011-09期间收治的无明显鼻部症状的17例眼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引起对上颌窦黏膜囊肿的重视,从而减少漏诊与漏治的机率。方法:全部病例均行眼位、视力、屈光、视野、眼压、眼底等眼科检查均排除眼病,经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排除鼻中隔偏曲、泡状中甲、Haller气房,显示上颌窦有囊肿。经鼻内镜行中鼻道或下鼻道联合路径手术,术后应用抗生素,24h后取出鼻腔内填塞物,术后1周出院,继续局部使用鼻用激素喷鼻。均随访6个月,了解眼痛消失及是否复发,在内镜下对术腔各情况进行处理。结果:17例中,14例眼痛在术后消失,3例症状缓解,随访期无复发。结论:上颌窦黏膜囊肿可以引起眼痛,经排除眼病且确诊为上颌窦囊肿者,不论囊肿位置与大小,常规应用激素治疗无效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蝶窦囊肿诊治47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提高对蝶窦囊肿的认识,以利于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蝶窦囊肿47例,总结其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蝶窦囊肿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约占64%;其次为眼部症状,再次为鼻部症状。蝶窦囊肿最易易及视神经,影响者视力,早期手术有利于神经力的恢复。鼻内窥镜下蝶窦囊肿摘除了术有损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手术时间短、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论:CT、MRI和鼻内窥镜的应用,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蝶窦非垂体源性病变的诊断及鼻内镜治疗方法。方法:53例蝶窦非垂体源性病变患者均经CT扫描发现蝶鞍区病变并提示了病变范围。8例局限性病变者经蝶窦前壁自然口入路完成手术,2例鼻咽纤维瘤侵犯蝶窦者经鼻中隔中线入路,其余经上鼻道或蝶筛入路暴露病变。结果:53例蝶窦非垂体源性病变中,蝶窦囊肿及脓囊肿23例、蝶窦真菌感染8例、蝶窦出血性息肉2例、垂体瘤切除术后蝶窦炎性肉芽肿1例、蝶窦乳头状瘤5例、蝶窦脑脊液鼻漏1例、蝶窦骨化纤维瘤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侵犯蝶窦2例、筛蝶窦脑膜瘤1例均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切除病变或修补脑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蝶窦内血肿并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仅作鼻内镜检查,经DSA证实并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治愈;蝶窦恶性肿瘤3例,经蝶筛入路切除蝶窦内大部分肿瘤后辅以放化疗;鼻咽癌侵犯蝶窦2例病理检查证实后行放化疗。结论:蝶窦鞍区病变以头痛、眼部症状为常见症状,CT、MRI及DSA检查对蝶窦病变的及早发现和诊断起着重要作用,鼻内镜下处理蝶窦病变径路多样,选择适当径路可达到直接、安全、微创等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首诊准确率和治愈率,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本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和视力损害;影像学检查见蝶窦占位,部分可有骨质破坏;病理检查显示蝶窦炎症8例,真菌病19例,囊肿10例,息肉9例;全部患者经鼻内镜蝶窦开放手术.随访6个月以上,绝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检查蝶窦开口通畅,窦腔无分泌物,窦壁光滑.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症状无特异性,鼻内镜和CT或MRI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率,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蝶窦及鞍区更直接的手术径路,结合影像学资料对超越蝶窦范围的相关疾病进行适当处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鼻内镜下,分别采用经前筛-后筛-蝶窦、经上鼻道-后筛-蝶窦、经鼻中隔-蝶窦以及直接以后鼻孔上缘为标志经蝶窦前壁自然口进入蝶窦等途径,对46例蝶窦占位并蝶窦骨壁破坏的病变进行处理。结果:蝶窦囊肿及脓囊肿21例,经上鼻道径路处理后痊愈;蝶窦内血肿机化1例,经上鼻道径路清除;蝶窦内血肿并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1例术中探查发生致命性大出血,后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痊愈,其余2例仅作鼻内镜检查,经DSA证实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治愈;蝶窦乳头状瘤4例,均行蝶窦自然开口径路,3例治愈,1例因广泛侵犯蝶窦外侧壁仅部分切除;蝶窦胆脂瘤2例,经上鼻道入路完整切除;蝶窦内脑膜脑膨出1例,经蝶窦前壁自然口打开蝶窦,经穿刺抽出脑脊液,手术停止并加固修补暴露脑膜;蝶窦真菌病1例,经上鼻道径路清除蝶窦内病变并联合抗真菌治疗后痊愈;蝶窦恶性肿瘤3例,经前后筛径路切除蝶窦内大部分肿瘤,后辅以放化疗;鼻咽癌侵入蝶窦5例,病理检查证实后行放化疗;垂体瘤术后蝶窦脑脊液鼻漏并肉芽增生5例,经上鼻道或鼻中隔径路均一次修补成功。结论:鼻内镜下处理蝶窦及蝶窦相关疾病径路多样,适当选择径路可达到直接、安全、微创等目的。术前蝶鞍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以及DSA是防止超越蝶窦范围病变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蝶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认识蝶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鼻内镜及影像学表现、误诊疾病及治疗效果,以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9例蝶窦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为头痛8例,视力下降3例,涕中带血、鼻塞3例,脑神经麻痹2例。误诊为蝶窦炎3例,鼻咽癌2例,脑梗塞、脑积水各1例。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7例,单纯放射治疗1例。结果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随访6年无复发;1例神经内分泌癌随访3年生存;4例治疗后2~3年内死亡,其中1例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后3年死于心肌梗塞,1例腺样囊性癌治疗后3年死亡,2例鳞状细胞癌治疗后2年内死亡:1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和1例恶性黑色素瘤随访1年生存;1例低分化腺癌失访。结论蝶窦恶性肿瘤早期无特殊症状,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对不明原因头痛、视力下降、涕中带血的患者应及早行鼻内镜和鼻窦CT、MRI检查,鼻内镜检查发现蝶筛隐窝小息肉,应及时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75岁,17年前“感冒”后出现右面颊部肿胀及疼痛,当地医院行鼻窦CT检查示鼻腔肿物,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3年前出现右眼视力下降,渐至失明;1年前在当地行经口“抽脓”治疗,疼痛缓解;半年前开始上述症状再发并加重。我科于2013年10月以“鼻腔鼻窦占位”收住院。体检:右侧面颊部隆起,质硬;右眼突出,向外上移位,瞳孔散大,无光感;鼻中隔偏左,右侧鼻腔外侧壁内移,中鼻道及以上看不见;张口略受限,右侧硬腭稍隆起,软腭明显隆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