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围绝经期或绝经期,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甚至丧失,以至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面色潮红、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等神经、精神状态的失常,同时可伴发生殖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或免疫功能的异常等。本病多发于45~55岁之间,发生率约为85%,是妇科常见病。笔者应用妇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如月经紊乱和闭经、潮热汗出、头晕耳鸣、烦燥易怒、失眠多梦、情志  相似文献   

3.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常表现为:眩晕耳鸣、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月经紊乱、情志不舒等,亦称绝经前后诸证。这些证侯往往轻重不一,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一年半载,长者迁延数年,更甚者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潮热是一阵突然而至的体热的强烈感觉,据调查显示,75%的妇女在绝经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症状。那么更年期妇女该如何来应对潮热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俗称更年期,是妇女生育旺盛期步入老年期的生理性过渡阶段,一般发生在45~55岁,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更年期妇女出现不同症状,如心悸、潮热、忧虑、骨质疏松,由于多数妇女医学知识缺乏和更年期知识认识欠缺,给生活、工作和个人健康带来了不良因素,所以通过健康教育了解有关知识,注重自我保健,提高生活质量,顺利地适应和度过这一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雌激素替代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 68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更年期是指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和性生活正常逐渐衰退到老年,即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停止的阶段,是妇女一生中的必然过程,更年期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激素缺乏性疾病,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萎,雌激素水平呈波动性下降[1],伴随而来的是更年期相关意识和行为的改变,激素补充疗法可使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从中受益,但补充疗法需长期用药,部分患者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2]。本研究通过对更年期综合征激素补充治疗依从性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作者通过对尼尔雌醇片治疗因雌激素下降而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从医学角度上探讨提高更年期,老年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有下降途径,方法: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通常嘱其口服或从阴道塞入尼乐雌醇片5mg,每月1次,有阴道干燥闰状并发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嘱其从阴道塞药,每月1次,结果;应用尼尔雌醇片治疗潮热出汗,下腹胀痛,外阴干燥症状,疗效可这100%,对性欲减退,失眠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尼尔雌  相似文献   

9.
异黄酮是最常见的一类植物雌激素,它们能与体内的雌激素受体选择性结合,并在相应的靶组织产生与雌激素相似的活性作用.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与其大豆摄入量高有关,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异黄酮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异黄酮可以预防或减轻更年期妇女的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以及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并未观察到这些作用.异黄酮对妇女乳腺癌预防作用的研究结果至今仍然是相互矛盾或不确定的.鉴于异黄酮对妇女健康作用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不建议更年期妇女服用含有异黄酮或其它植物雌激素的制剂.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6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Brisdelle(帕罗西汀)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的更年期潮热症状(血管舒缩性症状)。Brisdelle是目前FDA唯一批准的治疗潮热的非激素类药物,其主要成分是具有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作用的甲磺酸帕罗西汀。此前,FDA批准了多种用于治疗更年期潮热症状的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均添加雌激素单独成分或添加雌激素和孕酮的复合成分。  相似文献   

11.
更年期综合征药物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各器官系统症状的综合症侯群如潮热、出汗、骨质疏松症、萎缩性泌尿生殖道炎、心血管系统症状、骨折等,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在我国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更年期妇女也不断增多,如何指导更年期妇女顺利渡过更年期,减少更年期症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潮热汗出、烦躁易怒、胸闷心悸、腰膝酸疼、肢面水肿、郁闷易哭、失眠健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方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豪 《家庭医药》2007,(12):16-17
进入更年期,约有80%的女性会出现轻重不等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包括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汗出、心慌等;躯体症状,如乏力、关节疼痛、肢体麻木或异常感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易怒、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多疑、惊恐等.再加上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骨失去保护,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4.
更年期失眠是更年期情绪异常的触发因素之一。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和失眠同时伴有紧张、烦躁、焦虑、头晕、心悸、汗出、月经紊乱、遇事容易想不开,爱钻牛角尖。通常因家庭矛盾、单位同事关系紧张,加上承受不了工作和生活压力,开始烦躁易怒,看什么都不顺眼,易怒,甚至经常夜间惊醒,浑身出冷汗,恐惧害怕,是困扰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症。更年期情绪异常也可算是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只是有的人表现严重,有的人没有表现或表现轻微。有研究报道影响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婚姻状况、生育年龄、经济收入等[1]。有人认为更年期情绪障碍临床特点是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共存,而且相当一部分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处方药》2002,(6):12-13
激素补充治疗的历史最早可追踪至19世纪初,当时已有医生提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概念,并且也推测可能是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妇女在绝经后一段时间内出现潮热出汗、烦躁、多疑、抑郁、阴道干燥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6.
邵敏漪  黄寅平 《江苏医药》2005,31(12):934-935
更年期妇女绝经期一系列相关疾病包括抑郁症,可能与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性激素紊乱密切相关。46%的绝经期妇女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约30%表现为中、重度。本研究旨在探讨米氮平联合雌激素补充治疗及单纯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韦丽君  陈惠民 《安徽医药》2008,12(2):168-170
更年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减低,雌激素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的下降,致使心血管疾病成为绝经后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心血管疾病常以活血化瘀通阳药物配合补肾方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中药治疗更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pheral Menopause Syndrome,PMS)又称"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月经紊乱、眩晕、激动易怒、抑郁、心悸、胸闷、失眠、尿频、外阴干涩、皮肤感觉异常、骨关节疼痛等。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绝经前后诸症从脾胃论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前后诸症是妇女更年期常见疾病,现行中医院校《妇科学》教材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均认为是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衡,而致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月经紊乱或绝经,烘热汗出,潮热面赤,皮肤有蚁行感,情志异常等多种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辨证分型多分为肾阴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肾阳虚、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肾虚血瘀等证型,治疗大多以补肾为中心,或滋阴,或扶阳为法。笔者临床发现很多患者常伴有短气,潮热面赤,潮热过后又怕冷恶风,或身乍寒乍热,背膂四肢疼痛有灼热感。  相似文献   

20.
半夏厚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或其他原因造成卵巢功能衰退、神经内分泌失调,所出现的生殖系统变化和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心烦易怒、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等。其发病是生理变化、神经内分泌、社会文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中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早有探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