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心胸血管外科采用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18例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均获得成功,共植入带膜支架38枚。术后当时出现内漏10例,其中Ⅰ型内漏6例(近端2例,1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接主体延支后内漏消失;远端4例,2例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2例接延长髂腿后消失),Ⅱ型内漏2例,未予处理;Ⅲ型内漏2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结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覆膜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内漏是其主要并发症,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正确处理并发症以及伴随疾病的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应用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李富骊  韦成信  曹健斌 《吉林医学》2013,34(21):4323-4324
目的:分析降主动脉瘤治疗中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降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stanford B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52例,真性动脉瘤患者5例,假性动脉瘤患者3例,此外,还有主动脉壁间血肿合并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患者15例,对这些患者实行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手术。结果:75例患者接受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都比较成功,并发症较轻,2例Ⅰ型内漏但在近端添加cuff之后得到了纠正,有2例Ⅱ型内漏。对69例患者进行1~35个月的随访,每例患者的随访时间平均为(24.3±10.7)个月,并对随访结果记录与整理。结论:在降主动脉治疗中,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用于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5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AAA)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均行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 56例IAAA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即刻造影7例发生即时内漏,未观察到双下肢缺血情况。术后第三个月CT复查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支架完好且未观察到位移、内漏及动脉瘤等情况,下肢动脉供血恢复正常;56例患者Cr及BUN等肾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病人应用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同时,该术式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是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10例的效果。 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6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外科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10例Debakey III型胸腹降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采用增强CT进行随访。 结果 10例患者成功植入Medtronic Valiant直型支架10枚。支架直径为30-36mm,长度为100-200mm。随访3~24个月,所有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II型内漏1例,6个月时复查内漏消失。所有病例近端内膜破口封闭,胸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缩小。 结论 腔内隔绝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Debakey III型胸腹降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Talent支架移植物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例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瘤颈长20~39mm,直径17~21mm,累及腹主动脉分叉处和/或髂动脉,均植入Talent分叉型支架移植物治疗。结果 7例支架移植物植入术均获得成功,术后住院8~10d。2例动脉瘤腔即刻完全隔绝,5例出现原发性内漏,其中4例于1个月内CT复查,内漏自行封闭,1例出现移植物向下滑移,6个月复查内漏仍存在。5例动脉瘤体直径缩小,2例动脉瘤大小无改变。结论 Talent支架移植物治疗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治疗的适应症,围手术期细节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13例患者采用经双侧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对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 13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例术后出现单侧下肢缺血;随访3~24月,13例均生存良好,未发生支架移位、内漏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腔内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高龄及高危腹主动脉瘤患者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一体式覆膜支架在分叉部狭窄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使用特点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8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采用一体式覆膜支架治疗的19例腹主动脉瘤伴分叉部狭窄患者的资料、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支架植入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0.0±2.3)min,3例患者出现术中内漏(其中Ⅰ型内漏2例,Ⅱ型内漏1例),术后15 d复查消失。19例患者随访9~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无支架移位、远期内漏、下肢缺血。结论: 一体式支架的结构设计更适合腹主动脉瘤伴主动脉分叉部狭窄的患者,且可避免术后支架远端移位,中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血管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20例。结果:20例患者腹主动脉瘤均成功隔绝,术后3~6月CT复查,无支架移位、狭窄变形、内漏,被隔绝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外科开腹手术的缺点,为老年高危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SCTA(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检查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诊断及腔内支架隔绝(endovascular stent-graft exclusion,EVE)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患者经DSCTA检查诊断为AAA,其中16例肾下型患者EVE术后行DSCTA随访。在工作站上完成患者的图像后处理及分析工作,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等。AAA患者重点观察AAA的类型、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并按照腔内隔绝术的要求对肾下型AAA进行相关参数测量并分型;行EVE治疗患者重点观察AAA的转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86例患者包括4例肾上型、82例肾下型。2依据腔内隔绝术的要求,82例肾下型患者分为Ⅰ型9例、ⅡA型6例、ⅡB型12例、ⅡC型42例、Ⅲ型13例。3DSCTA图像能准确显示每位患者瘤体的形态、部位、大小,与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的关系及附壁血栓,能准确测量AAA的相关数据。416例EVE治疗患者术后AAA均不同程度缩小或保持稳定,支架覆盖区支架外瘤体均基本血栓化、内膜下未见血栓形成。12例腹主动脉内支架形态正常、4例支架稍变形。所有患者均未见支架内漏发生。结论 DSCTA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且无创等优点,可以作为AAA诊断与监测、术前评价及EVE术后随访的重要影像学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成功置入支架。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动脉栓塞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1例术后第2d出现牙龈出血外,未发现支架移位、内漏、股动脉切口血肿和主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腔内隔绝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细致的准备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87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  结果  87例患者均成功植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成功率100%。术中仅置入1个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15例,接1条腿支架36例,接2条腿支架29例,接3条腿支架4例,接4条腿支架3例。因腹髂动脉角度大、扭曲,于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髂支内置入裸支架5例,远端接裸支架3例,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上方接直筒Cuff覆膜支架1例,先行髂内动脉栓塞术14例,保留双侧髂内动脉13例,保留一侧髂内动脉51例,双侧髂内动脉均封闭23例。术后均使用球囊扩张支架两端及接头。手术时间35~122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10~50 mL,平均23 mL。8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因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后死亡,其余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85例2~24个月,均健在,失访1例。术后3~6月复查CTA:支架形态位置良好,无内漏、移位,病变封闭良好  。结论  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具有微创、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期、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及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准直器宽度0.75mm,床进15mm/圈,由两名观察者分析图像,判断术后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转归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产生。结果19例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假腔或腹主动脉瘤支架外瘤体内均有血栓形成,但1例腹主动脉瘤支架内膜下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瘤体均较术前缩小;4例出现内漏,其中Ⅰ型内漏3例,Ⅲ型内漏1例并合并支架变形;1例右肾恢复灌注;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溶解。结论MSCTA以其无创、快速等优点已成为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术后复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多种后处理方法能对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的疗效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在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8例患者中,合并结直肠癌21例,胃癌6例,肝癌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分期手术治疗,其中21例选择先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期行肿瘤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动脉瘤破裂、肠缺血、肠瘘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存在Ⅱ型内漏,无腹主动脉瘤相关性死亡。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由于微创、不改变腹腔内解剖结构等特点,缩短了分期手术时间间隔,降低了消化系统肿瘤手术难度,是治疗方案中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原则.方法 采用Zenith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8例,手术中8例均使用Zenith分叉形带膜支架移植物系统,8例均采用经双侧股总动脉途径置入释放.结果 所有患者腹主动脉瘤瘤体均成功隔绝,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中转外科手术治疗,无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3.2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0d.术后3~6个月多排螺旋CT随访,瘤体内均见血栓形成,无支架移位及内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具有技术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但患者的手术指征及禁忌证需严格掌握、治疗需全面仔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国产支架型人工血管行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方法的价值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国产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DeBakeyⅢ型22例夹夹动脉瘤。行主动脉造影明确瘤体和夹夹破口位置及大小,标记破口位置。准确选定支架型移植物,DSA监控下将支架移植物导入瘤腔及裂口位置,完全封闭破口,使瘤腔与真、假腔隔绝。结果:本组病例中1例患,因其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约1.3cm,为避免封闭锁骨下动脉开口形成内容,放置第二个支架。另2例因双髂动脉严重扭曲并狭窄,放弃支架型植物置入。其它19例均1次行腔内隔绝术成功。术后7d-15个月复查CT,支架型移植物内通畅无血栓形成,无移位、扭曲及内漏,破口完全封闭,夹层内血栓形成,并部分机化。结论:采用国产支架型移植物行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0年2月腔内隔绝术治疗10例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人工血管支架,2例将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口,1例支架未能完全封闭漏口、内漏明显。随访12~18个月,患者全部存活。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人工血管支架式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行、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0年2月腔内隔绝术治疗10例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人工血管支架,2例将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口,1例支架未能完全封闭漏口、内漏明显。随访12~18个月,患者全部存活。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人工血管支架式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行、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方法对17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术,术前行CTA影像学检查,判断主动脉夹层裂口位置与数量及胸主动脉瘤范围、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胸主动脉直径、近端裂口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真腔直径以及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来源,选支架规格及输送路径,然后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切开,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释放系统,定位准确后释放覆膜支架,完成腔内修复术.结果 176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均获得成功,出现内漏9例.随访1~24个月,复查CTA后内漏完全消失,未行再次介入或手术治疗.全部病人术后无截瘫发生,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的方法,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3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护理重点。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1±1.5)d,手术均成功置入支架。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动脉栓塞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外,未发现支架移位、内漏、股动脉切口血肿和主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腔内隔绝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后,可以提高腔内隔绝术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AD)的经验。方法:对40例AAD患者行EVGE术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行EVGE术治疗。术后即刻造影证实夹层近端破裂口封堵完全,其中2例出现Ⅰ型内漏,1例出现Ⅱ型内漏,13例出现Ⅳ型内漏。术后无截瘫、支架移位发生。随访6~24个月,1例复查CTA提示降主动脉远端继发破口未愈合,假腔进行性增大,再次手术置入一枚锥形支架移植物,破口成功封堵。余病例原假腔明显缩小,真腔增大接近正常,未发生再次夹层及死亡病例。结论:局部浸润麻醉下行EVGE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技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