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甲酸X受体α(retinoid X receptor α,RXRα)在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上调肝细胞癌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s 3a,DNMT3a)表达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12例正常肝组织、56例HBV阳性的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DNMT3a、RXR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在培养的SMMC-7721细胞中,转染HBx基因和RXRα基因,观察对其DNMT3a表达的影响;在转染HBx基因的SMMC-7721细胞中,分别加入信号通路阻断剂,观察何种信号通路在HBx调节RXRα的表达中发挥作用.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DNMT3a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RXR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在SMMC-7721细胞中,HBx的过表达使RXRα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DNMT3a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而RXRα与HBx共转染,则可降低HBx升高的DNMT3a蛋白表达量(P<0.01);MKK/MEK抑制剂PD98059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可显著升高HBx下调的RXRα基因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 HBV产生的HBx蛋白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降低RXRα表达,引起促癌基因DNMT3a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乙肝HBx蛋白对转录因子Nrf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分析,转染HBx重组质粒,运用RT-qPCR和WB实验检测HBx对Nrf1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实验分析肝癌临床病例组织乙肝感染对Nrf1表达的影响。结果 TCGA分析结果提示HBV阳性组织Nrf1低表达。转染HBx重组质粒诱导Nrf1低表达,HepG2. 2. 15细胞Nrf1低表达。HBV阳性临床肝癌组织Nrf1低表达,癌组织相比癌旁组织Nrf1低表达。结论乙肝HBx蛋白下调转录因子Nr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沉默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alpha,LXRα)对HepG2.2.15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质粒)、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HK质粒)、shLXRα转染组(转染LXRα质粒)。构建针对LXRα基因的shLXRα质粒,转染HepG2.2.15细胞,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质粒24~96h绿色荧光蛋白和LXRα蛋白的表达以确定质粒的最佳干扰时间,根据结果予油酸钠刺激细胞,甘油三酯(TG)检测细胞脂肪变程度,RT-PCR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及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shLXRα质粒并转染HepG2.2.15细胞;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hLXRα转染组LXRα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于转染后48~72h表达最低[(0.43±0.03) vs (0.61±0.03),(0.33±0.03) vs (0.69±0.0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油酸钠处理时间延长各组TG含量、SREBP-1c mRNA水平、HBx和FAS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加,同一时间点,HBx蛋白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TG含量、SREBP-1c mRNA水平、FAS蛋白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 shLXRα转染组中表达较低[TG:(21.21±3.39)μg/mg vs(32.61±5.09)μg/mg];SREBP-1c:(0.418±0.051 vs 0.516±0.037;FAS:0.48±0.03 vs 0.63±0.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x对脂代谢的调控是通过LXRα/ SREBP-1c /FAS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否增加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的脂质沉积。方法将质粒pIRES2-eGFP-HBx瞬时转染入HepG2细胞中,建立表达HBx的细胞模型(HepG2-HBx);以转染空载体pIRES2-eGFP(HepG2-pIRES2)和HepG2细胞(HepG2)作对照。观察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转染后16 h开始用油酸钠处理各组细胞24、48 h(分别命名为HBx/OA组、空/OA组、G2/OA组),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测定及油红O染色了解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在油酸钠处理细胞24 h,RT-PCR法检测SREBP-1和LXR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HBx、LXRα及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16 h HepG2-HBx细胞和HepG2-pIRES2细胞中开始有GFP的表达,提示转染成功;仅在HepG2-HBx细胞内有HBx表达,表明HepG2-HBx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相同油酸钠处理的条件下,HBx/OA组细胞内脂质含量和T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在油酸钠处理细胞24 h,HBx/OA组细胞内LXRα、SREBP-1的mRNA表达量和LXRα、FAS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0.05)。结论 HBx通过上调HBx-LXRα-SREBP1/FAS通路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可能增加HepG2-HBx细胞对外界脂代谢紊乱因素的易感性,从而增加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8例经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中HBx和HIF-1α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HepG2及稳定转染HBx基因的HepG2(HBx-transfected HepG2)细胞中HIF-1α的表达.结果78例肝癌组织标本中,HBx和HIF-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4.23%(58/78)和69.23%(54/78);免疫荧光检测表明:正常氧状态下,HeptG2中HIF-1α的表达阴性而HBx-transfected HepG2中表达阳性,主要位于细胞浆,部分位于细胞核.在缺氧状态下,HeptG2和HBx-transfected HepG2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结论HBx及HIF-1α在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广泛表达,二者存在明显相关(P<0.01),在正常氧状态下,HBx可诱导HIF-α在HepG2细胞中表达.提示:共同表达可能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x 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l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8例经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中HBx 和 HIF-1α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 HepG2及稳定转染 HBx 基因的 HepG2(HBx-transfected HepG2)细胞中 HIF-1α的表达。结果78例肝癌组织标本中,HBx 和 HIF-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4.23%(58/78)和69.23%(54/78);免疫荧光检测表明:正常氧状态下,HeptG2中 HIF-1α的表达阴性而 HBx-transfected HepG2中表达阳性,主要位于细胞浆.部分位于细胞核.在缺氧状态下,HeptG2和 HBx-transfected HepG2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结论 HBx 及 HIF-1α在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广泛表达,二者存在明显相关(P<0.01),在正常氧状态下,HBx 可诱导 HIF-α在 HepG2细胞中表达。提示:共同表达可能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X protein,HBx)是否增加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的脂质沉积.方法 将质粒pIRES2-eGFP-HBx瞬时转染入HepG2细胞中,建立表达HBx的细胞模型(HepG2-HBx);以转染空载体pIRES2-eGFP( HepG2-pIRES2)和HepG2细胞(HepG2)作对照.观察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转染后16 h开始用油酸钠处理各组细胞24、48 h(分别命名为HBx/OA组、空/OA组、G2/OA组),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测定及油红O染色了解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在油酸钠处理细胞24h,RT-PCR法检测SREBP-1和LXR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HBx、LXRα及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后16 h HepG2-HBx细胞和HepG2- pIRES2细胞中开始有GFP的表达,提示转染成功;仅在HepG2-HBx细胞内有HBx表达,表明HepG2-HBx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相同油酸钠处理的条件下,HBx/OA组细胞内脂质含量和T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在油酸钠处理细胞24h,HBx/OA组细胞内LXRα、SREBP-1的mRNA表达量和LXRα、FAS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 <0.01/0.05).结论 HBx通过上调HBx-LXRα-SREBP1/FAS通路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可能增加HepG2-HBx细胞对外界脂代谢紊乱因素的易感性,从而增加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其复制对肝癌细胞中抑癌基因Arid2(AT-rich interactive domain 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携带HBV基因组1.1倍体的复制型重组腺病毒Ad-HBV1.1感染Huh7细胞,或者四环素诱导的HBV复制细胞模型Hep AD38细胞,观察HBV瞬时或稳定复制细胞模型中Arid2的表达变化;进一步采用HBV各元件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hepatitis B virus S protein,HBs)、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HBV-pol)、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 B virus core protein,HBc)、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的过表达质粒转染Huh7细胞,明确病毒自身编码蛋白对Arid2表达的调控作用。在上述细胞模型中,运用Southern-blot、ELISA、real-time PCR的方法验证HBV的感染与复制情况,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抑癌基因Arid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BV瞬时转染或稳定复制细胞模型中,Ad-HBV1.1感染的Huh7细胞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rid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了46.10%(P<0.05);在HBV稳定复制的Hep AD38细胞中,Arid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了37.63%(P<0.05)。转染HBV 4种病毒编码蛋白过表达质粒的Huh7细胞中,过表达HBs、HBx组较其他实验组Arid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rid2蛋白表达水平在HBs组降低了54.55%(P<0.05),在HBx组降低了46.38%(P<0.05)。结论:HBV的感染和复制导致肝癌细胞中Arid2的表达水平下调,Arid2基因的表达与HBV复制水平呈负相关,其中HBs、HBx对Arid2的下调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哺乳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参与调控单核细胞(U937)源性泡沫细胞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移出信号通路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模拟限制泡沫细胞移出的条件下检测泡沫细胞中SIRT1、肝X受体(LXR)α、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转录核因子(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在SIRT1激动剂SRT1720激活下,SIRT1、LXRα和CCR7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NF-κb表达下调。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可阻断SRT1720的调节作用。结论:SIRT1可能通过上调LXRα-CCR7信号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正向调节泡沫细胞的移出作用。  相似文献   

10.
Yang LL  Wang M  Liu T  Song HY  Li DF  Zheng PY  Liu P  Ji G  Ji G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9):998-1004
目的:研究降脂颗粒(Jiangzhi Granule,JZG)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大鼠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组和JZG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PIO组及JZG组给予高脂饲料(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造模4周后药物干预4周,留取肝脏组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检测肝组织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肝组织LXR-α和SREBP-1c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LXRα和SREBP-1c的表达。结果:模型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大泡性脂肪变性,JZG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JZG与PIO均可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FFA、TAG含量及LXRα、SREBP-1c的表达水平。结论:JZG可调节模型大鼠脂肪酸代谢紊乱,其作用可能与下调肝组织LXRα和SREBP-1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Ras相关的C3 肉毒底物1(Racl)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肝组织20 例、肝硬化组织42 例及肝细胞癌组织58 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组织中HIF-1α和Racl 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F-1α主要为胞核或胞浆着色,Rac1 为胞浆着色。HIF-1α蛋白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0/20),肝硬化组织为45.2%(19/42),原发性肝癌组织为81.0%(47/58),其中高分化阳性表达率为53.3%,中分化为83.3%,低分化为100.0%。HIF-1α蛋白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依次升高(p <0.05)。且原发性肝癌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Rac1 蛋白表达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0/20),癌旁肝硬化组织为40.5%(17/42),原发性肝癌组织为77.6%(45/58),其中高分化阳性表达率为60%,中分化为73%,低分化为94.7%。Rac1 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依次升高(p <0.05)。肝癌组织Rac1 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Rac1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 <0.05)。结论HIF-1α、Rac1 与原发性肝癌癌变及进展有关,联合检测两者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肝癌的病变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KM2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Huh7和SMMC?7721)PKM2的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肝癌细胞PKM2表达,分析其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研究PKM2 siRNA对Hippo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显示PKM2在肝癌组织表达较癌旁组织表达明显升高,在肝癌细胞较肝细胞(L02)中表达明显升高;PKM2 siRNA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进一步证实肝癌细胞中Hippo信号通路被抑制,PKM2 siRNA可有效提高Hippo信号通路活性,且抑制Hippo信号活性能明显逆转PKM2 siRNA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PKM2可能通过抑制LATS1和YAP磷酸化,进而抑制Hippo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和22例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HBx、HIF-1α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光镜下记录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阳性表达率为73.81%(62/84)。62例HBx阳性表达组中的HIF-1α阳性率为69.35%(43/62),明显高于HBx阴性组40.91%(9/22)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36.36%(8/22)(P<0.05)。HBx阴性表达的乙肝相关性肝癌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HIF-1α阳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HBx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73,P<0.01);HBx和HIF-1α在高分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织(P<0.05),且转移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HBx阳性表达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HBx阴性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P<0.01),有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P<0.01);有门脉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P<0.05)。结论 HBx和HIF-1α广泛表达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二者呈正相关;HBx可能通过上调HIF-1α的表达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曹跃鹏  李东恩  宋甫春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435-436,439,F0002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VEGF和MVD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及肝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HIF-1α在肝细胞癌、肝正常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HIF-1α与VEGF和MVD在肝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HIF-1α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在肝癌肿瘤血管生成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HBx蛋白调控SAMHD1降解,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收集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SAMHD1的表达;通过CRISP/Cas9基因技术构建敲除SAMHD1的稳定细胞系,检测SAMHD1敲除后,HBV稳定肝癌细胞系HepAD38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周期蛋白表达的变化和Akt/p27通路的影响.检测HBx蛋白过表达对SAMHD1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影响,通过放线菌酮和MG132处理,以及免疫共沉淀手段,进一步探索HBx调控SAMHD1蛋白降解的分子机制.结果 ①研究发现SAMHD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1).②成功构建稳定敲除SAMHD1的肝癌细胞HepAD38,MTT实验表明稳定敲除SAMHD1的细胞组较对照组增殖加快(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敲除SAMHD1的稳定细胞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发生改变,敲除组G2/M期细胞数(28.16±0.36)较对照组(22.52±0.56)升高(P<0.01).③Westem blot检测表明敲除SAMHD1的稳定细胞系与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周期蛋白表达量发生了改变,实验组细胞p27蛋白表达水平减弱,p-Akt蛋白表达水平提高.④Huh7.0细胞中过表达HBx后,SAMHD1蛋白表达减弱.⑤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HBx与SAMHD1相互结合;放线菌酮及泛素化IP实验表明HBx引起SAMHD1蛋白衰减时间提前,并使SAMHD1的泛素化程度加强.结论 HBx与SAMHD1相互作用,通过调控SAMHD1泛素化修饰降解SAMHD1,从而影响Akt/p27通路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陈江  杨柳明  赵延龙  崔彬  王丽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32-33,35,16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雄激素受体(AR)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肝细胞癌组织(HC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Bx、A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和癌旁组织中HBx及AR的表达率为63.8%(37/58)、58.6%(34/58)和20.9%(12/58)、27.6%(1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阳性和HBx阴性的HCC组织中AR的表达率分别为72.3%(27/37)和33.3%(7/21),在HCC组织中HBx表达与AR表达正相关(r=0.4532,P〈0.05)。HBx染色的阳性率与AFP水平和Edmondson分级相关;AR染色的阳性率与性别及肿瘤直径相关。结论在HCC组织中HBx蛋白可上调AR的表达,HBx—AR信号传导途径可能促进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Bx)与肝癌细胞组蛋白H3K4位点甲基化修饰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表达HBx基因的HepG2-hbx及载体对照细胞系HepG2-vc,同时培养用于阳性对照的肝癌细胞系HepG2.2.15及阴性对照细胞系HepG2;用酶标法检测各组细胞组蛋白H3K4位点甲基转移酶活性,比较HBx对H3K4位点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H3K4位点特异性甲基转移酶SMYD3 ( 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3 )基因转录水平变化;Western-blot 检测SMYD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4例肝癌组织(包含:HbsAg(+)58例,HbsAg(-)26例)中SMYD3与组蛋白H3K4me3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稳定表达HBx基因的肝癌细胞系其组蛋白H3K4位点甲基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 < 0.05),且SMYD3表达上调(P < 0.05);肝癌组织组蛋白SMYD3表达与患者是否存在HBV感染有关,并且促进H3K4甲基化修饰?【结论】 HBx上调肝癌细胞组蛋白H3K4位点甲基转移酶活性,这可能与其介导的SMYD3表达上调有关,并且在肝癌组织中由HBx介导的SMYD3上调也增强了组蛋白H3K4甲基化修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小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对HBV基因转录和复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压射体内转染法将野生型HBV重组质粒、HBx表达缺失的HBV重组质粒及HBx表达质粒DNA通过尾静脉快速注射入小鼠体内,应用Southern和Northem印迹分别检测小鼠肝组织中HBV DNA复制中间体及HBV mRNA水平.结果 野生型HBx表达缺失的HBV重组质粒注射组小鼠肝组织中均检测到HBV的复制与转录;HBx表达缺失的HBV重组质粒注射组HBV基因转录和复制水平较野生型HBV重组质粒注射组、HBx表达缺失HBV重组质粒与HBx表达质粒共注注射组弱,生理盐水注射组未检测到HBV的转录与复制.结论 HBx的表达缺失可导致体内HBV基因转录和复制水平的下降,而外源HBx的表达可逆转这种因HBx表达缺失引起的HBV复制及转录的减弱,提示HBx增强小鼠体内HBV基因转录和复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将HBx相关的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异常变化联系起来, 研究二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高通量芯片及qRT-PCR证实HBx在肝癌细胞和组织内下调miR-338表达.通过系列蛋白/mRNA/表达分析, 启动子甲基化检测来研究HBx下调miR-338的机制.结果 芯片及qRT-PCR显示HBx在肝癌细胞和组织内下调miR-338的表达.HBx在HepG2肝癌细胞内显著上调DNMT 1和DNMT 3A的表达.HBV阳性肝癌组织中miR-338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去甲基化处理能挽救肝癌细胞中miR-338表达.结论HBx在体内外显著抑制肝癌中miR-338表达并上调肝癌细胞中DNMT 1和DNMT 3A表达.miR-338启动子过甲基化是其沉默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