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自制腹腔双套引流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敏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18(4):474-474
通畅引流是外科的基本原则。我院肝胆外科自1997年以来使用自制腹腔双套管闭式低负压引流患者76例,对术后大出血、胆漏、感染的防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在高位肠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在高位肠瘘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总结 10例高位肠瘘早期使用双腔引流管予以恒力负压吸引 ,并持续以生理盐水冲洗 ;瘘口采用暴露法 ,以及加强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吸引压力容易调整并恒定 ;使用双腔引流管引流无出现堵管现象 ;瘘口周围皮肤暴露法便于观察瘘口有无漏出消化液至体表 ,及局部皮肤被消化液刺激情况 ;无出现长期禁食的并发症 ;引流液回输 ,恢复消化液的胃 -肠循环及胆盐的肝 -肠循环 ;重新利用消化酶。结论 对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在高位肠瘘的应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肠外瘘是各种腹腔手术或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治疗的原则是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营养支持及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的应用。引流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治疗的进程及预后,引流管的护理是重点。2007年1月-2009年8月我们对12例肠外瘘患者使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长引流管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后放置长引流管对促进术后伤口愈合、预防和减少继发感染的效果;方法:共观察72例乳癌根治术病例,每例病人在术后均放置前端多侧孔长度90cm乳胶引流管,以负压吸引对创曲渗液进行引流;结果:本组病例中没有发生一起与放置长引流管有关的皮瓣感染,仅有2例出现术后切口轻度感染;结论:长引流管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管预防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取存在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剖宫产手术的标准程序进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管进行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存在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术中放置自制的简易负压引流管能有效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双腔引流管在腹部消化道吻合手术中预防冲洗引流的作用和优点。方法:用10号脑室引流管套入剪去短臂的T管制成双腔引流管,将其放置于667例腹部消化道吻合口下方进行预防性冲洗引流,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均引流通畅,无放置引流管后引起的并发症,5例吻合口瘘的患者获得满意的灌洗引流。经全身支持等综合治疗,瘘口在1个月内一期愈合。结论:在腹部消化道吻合口下方应用双腔引流管进行预防性冲洗引流,安全,有效,且双腔管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乳癌根治术中自制Y型负压引流管的应用体会(附67例报告)李胜生王刚邱锋(吉林市中心医院132000)作者从1994年2月开始于行乳癌根治术的病例中,对引流管及其术后管理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良好效果。既保证通畅引流,对切口的愈合起到了促进作用,又缩短了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低负压吸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实验组)与2007年前采用创面放置两条引流管接驳Y型管后连接电动负压吸引机进行间隙引流的5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对照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9例(18%),皮瓣坏死8例(16%),病人术后3d内活动受限,护理工作强度大,实验组出现皮下积液2例(4%),皮瓣坏死2例(4%),病人术后12~24h可下床活动,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两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病人舒适度、护理工作强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的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并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同时,减少每次护理时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自制双套管引流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自制双套管及引流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553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双套管外管选用直径0.8cm左右普通橡胶管,内管取直径0.3cm硬塑料管,长度一般35-40cm,于手术室消毒备用,术中视具体需要制作。内外管的腹腔端分别剪成“鱼口状”,外管距末端4-8cm以内不同方向旋转剪4-7个椭圆形侧孔,其孔大小相当于该管直径1/3左右。内管距末端2-3cm外剪一小孔。在外管体外部分戳一侧孔,由此插入内套管,内管腹腔端不超出外管口。两者相距0.5cm,内外管侧孔位置呈交叉状。术后外管接负压吸引,内管接酒精过滤瓶或腹腔透析液冲洗。结果:自制双套管引流彻底、效果良好,并成功利用双套管局部冲洗治愈22列吻合口漏。结论:自制双套管及引流技术符合直肠癌手术的引流要求,并且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手术起源于1987年的胆囊切除术,但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更新,手术器械的应用和手术技巧的提高,腹腔镜手术例数和种类已迅速扩大。自1990年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以来,经过十余年来的发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由于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而成为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一种新术式。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术后双引流管负压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我国治疗乳腺癌采取以手术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手术创面大,易发生皮下积液,术后需留置引流管,以排出积血积液,促进皮瓣与胸壁及腋窝组织黏附,减少皮下积液,这对创面愈合极为重要。笔者总结了五年余临床护理经验,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181例。通过加强双管负压引流的护理,是保证术后切口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负压引流管在处理肥胖患者剖宫产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改进当前剖宫产切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来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计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取剖宫产后常规缝合。试验采用脂肪层与筋膜层之间留置负压引流管,然后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层,1~2d拔管,7d拆线。2组缝合后均沙袋压迫6h。比较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后观察两个月,脂肪液化试验组1例,对照组4例。切口皮下硬结试验组2例,对照组5例。切口裂开试验组无,对照组2例。切口皮下血肿试验组无,对照组1例。愈合时间试验组平均(25.5±2.5)d,对照组平均(40.8±4.3)d。各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均较对照组低,愈合时间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置负压引流管对肥胖患者剖宫产产妇切口愈合临床效果好且操作简单,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双绑带复合悬吊牵拉法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术中应用双绑带复合悬吊牵拉法暴露视野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术中应用止血钳牵拉法暴露视野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直肠充气试验阳性率、医师术中视野满意度)、术后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4h应激反应[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师术中视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充气试验阳性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 Cor、NE、CRP水平较术前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外科单肺通气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胸外科需在单肺通气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n=50)使用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对照组(n=50)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肺隔离时间、平卧位时定位时间以及肺萎陷情况及术后声嘶和咽疼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肺隔离时间及平卧位时定位时间均降低(P<0.05),而且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术后声嘶和咽疼发生率下降.结论 在单肺通气中使用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麻醉效果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近,具有插管方便、定位简单、双肺分隔完全、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