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梁兴盛 《当代医学》2014,(36):121-122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20 mg/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2%)显著高于对照组(65.6%),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1.09±0.63)次、发作时间(2.31±1.35)min显著少于对照组(2.09±0.83)次、(2.76±1.46)min,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缓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及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片对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和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曲美他嗪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抗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洋地黄、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盐酸曲美他嗪。疗程结束后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合用,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增加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的临床疗效.方法:25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数、6min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52±5.48)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8±5.22)d (P<0.05);发作次数和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min钟步行距离和LEV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曲美他嗪能显著缓解SAP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苏红丽 《中外医疗》2011,30(20):121-121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盐酸曲美他嗪20mg,3次/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程度、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及心肌耗氧量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2周,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程度、频率、硝酸甘油用量上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显著(P〈0.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分析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16%(47/51)、3.92%(2/51),与对照组的80.39%(41/51)、13.73%(7/5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缓解心绞痛,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钱雪松 《当代医学》2013,(31):43-4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5%(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5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45-45,52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53例,除不使用曲美他嗪外,其他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5%(P〈0.05);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并使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减轻等方便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加服曲美他嗪60天)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以平板运动试验等为考察指标;结果治疗后60天平板运动试验显示治疗组总运动时间(min)、最大代谢当量(MaxMET)明显增加,峰运动ST段平均下移(mV)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应用盐酸曲美他嗪片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的药效学。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试验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心电图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仅能够减少其发病次数,且持续时间较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痛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冠心痛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及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4周后观察心绞痛、心电图、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有效率为8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痛心绞痛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显著,临床耐受性好,安全性高,适合冠心痛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的血清BNP及hs—CRP为(77.2±23.9)ng/L、(6.0±2.9)mg/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NP(101.4±22.5)ng/L、hs—CRP(9.5±3.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斑块大小、斑块厚度及IMT分别为(0.06±0.01)cm^2、(1.84±0.46)mm、(1.29±0.64)mm均低于对照组斑块大小(0.07±0.02)cm^2、斑块厚度(2.02_-q).41)mm及IMT(1.58±0.6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可靠,不但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斑块大小及斑块厚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一定的阻断和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及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6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介入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非血管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心绞痛、猝死及症状缓解时间、症状缓解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康复时间为(18.5±3.8)d,对照组患者临床平均康复时间为(30.5±8.5)d,两组患者在临床康复时间上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性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创伤小、临床治愈效果理想及临床康复时间快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常规对症治疗及曲美他嗪每次20 mg,每日3次。观察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每次20 mg,每日1次,疗程2周。结果两组心绞痛症状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显效率61.1%、总有效率达94.4%,分别高于对照组47.2%、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达88.9%,分别高于对照组33.3%、7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卡托普利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4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和治疗方案的不同,将5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7例,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2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分级、血压、心率及运动耐量和缺血反应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分级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运动耐量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是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良好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运动耐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hs-CRP的影响.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口服,疗程4周.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hs-CRP分别为(8.18±1.56) mg/L、(9.15±2.13) mg/L,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s-CRP分别为(2.64±0.34)mg/L、(5.18±1.23) mg/L,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考虑可能是通过改善由hs-CRP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过程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厉娜  顾兴建  郑鳕洋  吴宗贵 《疑难病杂志》2014,(11):1168-1170,1175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症状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障碍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均显著改善,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均有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在心绞痛稳定状态和心绞痛发作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3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通心络治疗较常规治疗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8.
崔燕  付英杰  吴晓蓉  陈翔  谢春毅 《河北医学》2011,(11):1440-1443
目的:观察醋柳黄酮对绝经期女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5例绝经期女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醋柳黄酮组(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耗量,HOTER检查中ST段压低>0. 1my的总时间(∑ST)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0.25my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