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燕妮 《海南医学》2011,22(10):128-129
目的通过与传统手工魏氏法比较,探讨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高、中、低三组血沉值各10份标本进行重复性试验,采用两法测定180例患者血沉,以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魏氏法为标准,评价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准确性。结果重复性:1例CV为9.1%,其余29例CV均小于5%。准确性:ESR值在2~100mm/h的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R值〉100mm/h时的两法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仪法数值与魏氏法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5)。结论 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性较高,检测迅速,结果与魏氏法结果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对于ESR〉100mm/h时建议用魏氏法复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两种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并与经典魏氏法进行比较,评价三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用传统魏氏手工法和两种自动血沉仪法对随机选择的21例体检血液样本同步平行测定,分析检测结果并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了解三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及仪器法的测定重复性。结果魏氏法与THME ESR-2040和VES-MATIC20自动血沉分析仪所测得的血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血沉分析仪与魏氏法相关性较好,准确性好,重复性好,且具有测定时间缩短、能自动记录、批量测定的优点,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C-A30A型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重复性、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高、中、低三组血沉值共27份进行重复性试验,对做血沉检查的198例患者,采用两法测定,以统计学方法分析仪器法的准确性,抽取10例贫血患者标本(压积〈0.30)和10例压积正常且魏氏法ESR值在21~100 mm/h的标本对照,分析贫血标本用仪器测定的可行性。结果重复性:除1例(CV为16.1%)外,其余26例CV均〈5%。准确性:ESR值在2~100 mm/h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R值〉100 mm/h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标本采用两法测定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C-A30A型全自动血沉分析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性较高,贫血标本用该仪器测定准确性也较高,适合医院快速准确的报告血沉结果。但对于ESR〉100 mm/h时建议用手工法复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NF-9910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与经典魏氏法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血沉仪方法学的重复性、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魏氏手工法与全自动血沉仪法对随机抽取的156例样本进行同步测定分析。结果:NF-9910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与经典魏氏法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9910全自动血沉动态分析仪在血沉分析测定上具有简便、快速、批量、记录等优势,且其测定的血沉正常值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LIFAX-TEST1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的重复性、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高、中、正常3例标本进行重复性测定,以传统魏氏法为参考方法来分析仪器法的准确性;分析血沉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性;分析贫血患者用仪器测定的可行性。结果重复性:均CV%<5%;准确性:各组样本用仪器法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测定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仪器法ESR值与红细胞压积呈负相关;贫血标本用两法测定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贫血组两法测定离手工偏差较大。结论 ALIFAX-TEST1全自动血沉仪用于血沉测定重复性良好,精确性较高,但对于ESR>60 mm/h时建议用手工法复核;与压积相关性好;需一个纠正参数K,贫血的标本也同样可用该仪器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红外线探测技术法和魏氏手工法对221例样本进行同步测定分析,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全自动血沉动态分析仪仪器重复性检测,CV值均小于10%,重复性好,精密度符合卫生部临检中心要求.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所测结果与魏氏手工法的结果在正常范围之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测得的血沉结果在60 mm/h以上时,与魏氏手工法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测定正常值范围之内的标本结果,与手工法比对结果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其在血沉正常值范围的测定可靠性高.测定结果在60 mm/h以上时,测定结果偏高,需以魏氏手工法校正.提示,临床在使用新的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时,需做偏态评价.  相似文献   

7.
刘咏梅  周博峰 《广西医学》2009,31(9):1323-1324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对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血沉压积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魏氏法和血沉压积仪对100例血标本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ESR均〈20mm/h47例。ESR〉20mm/h53例,两方法符合率为100%,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4),但ESR高于90mm/h,魏氏法有2例,而血沉压积仪结果显示均小于90mm/h。结论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种方法符合率达100%,当FBR大于90mm/h,两者结果有差异时,宜用魏氏法来复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DRAGONMED 2 0 1 0型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45例,分别应用自动血沉仪及魏氏法同时测定ESR ,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并有良好的相关性(γ=0 .9688)。结论DRAGONMED 2 0 1 0型自动血沉仪检测ESR与魏氏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样本均数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用于日常ESR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英杰  邵磊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527-2528
目的对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与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价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的精密度。比较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器法和传统魏氏法对500例临床血液标本同步进行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结果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中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变异系数(CV)〈5.0%。两种方法测定ESR结果升高有237例,都正常263例,两法符合率为100%。但分析升高样本时,发现魏氏法沉降率超过90 mm/1h的有20例,而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超过90 mm/1h只有2例。结论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和魏氏法测定ESR正常和升高的结果符合率为100%,但在ESR超过90 mm/1h时,两者结果有差异,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两种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方法原理有关。  相似文献   

10.
Ves-matic2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血沉结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Ves matic2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对照测定病人红细胞沉降率(ESR),以验证该仪器测定血沉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就诊病人78例(男29例,女49例),分别采用Ves matic2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同时测定ESR,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男性仪器检测血沉结果均值22.6,魏氏法均值19.9;女性仪器检测血沉结果均值29.3,魏氏法均值24.9。两种方法比较差别无显著性;r=0.98,相关性好。结论:应用Ves matic20自动血沉仪测定血沉与魏氏法结果相关性好。由于该仪器用血量少于魏氏法,且25min出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CRP、WBC和ESR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沉(ESR)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为细菌感染组35例、病毒感染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CRP快速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及ESR测定仪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ES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CRP、WBC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砌.01),但ESR无显著差异(P〉0.05);病毒感染纽CRP、WB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ESR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时,CRP、WBC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而ESR阳性率低,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早期鉴别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唐红  姚锁良  董昭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10-1411
目的:对DRAGONMED-2010全自动血沉仪和手工魏氏法测定血沉,进行方法学评价,及快速血沉仪法在骨科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骨科门诊患者170例,分别应用DRAGONMED-2010自动血沉仪及魏氏法同时检测血沉(ESR)。按魏氏法结果分组,A组0mm/h≤ESR<10mm/h、B组10mm/h≤ESR<20mm/h、C组20mm/h≤ESR<30mm/h、D组30mm/h≤ESR<40mm/h、E组40mm/h≤ESR<50mm/h、F组ESR≥50mm/h,比较这两种方法测定血沉的相关性及结果差异。结果:DRAGONMED-2010全自动测定结果与魏氏法比较,A组、B组、C组、D组、E组、F组t值分别为0.96、1.12、1.63、1.72、1.39、2.57,R值分别为0.687、0.637、0.884、0.823、0.797、0.189;P值分别为>0.05、>0.05、>0.05、>0.05、>0.05、<0.05。A组、B组、C组、D组、E组差异无显著性;F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当ESR<50mm/h时,自动血沉仪检测血沉快速、准确、可靠;而ESR≥50mm/h时,必须应用魏氏法复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的性能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随机抽样的160例Ret检测标本,并与手工法进行比较.结果 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法)检测160例标本所得的Ret值与手工法(显微镜目测法)呈正相关(r=0.997),且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et具有重复性好、精密度及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快捷、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提供较多的Ret相关参数,标本不需特别处理,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副正常模型的128层螺旋CT测量结果与传统手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128层螺旋CT系统的可靠性、可重复性、精确性。方法应用128层螺旋CT机对正常模型进行容积扫描、数据采集,并进行函数重建得到0.6 mm层厚图像,传送至配套3D工作站、Dental(齿科软件)、Inspace(4D无间断实时互动三维成像技术)等软件,利用轴位图像、MPR(多平面重建)、CPR (曲面重建)、VR(容积重建)等方法测量正常模型的上、下颌牙的牙齿宽度,牙弓长度、宽度等相关指标;同时用游标卡尺手工测量上述指标,将两种测量方法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测量方法具有相似的平行效度。CT系统的测量误差为-0.02~0.02 mm,精确度较高。结论128层螺旋CT可以满足临床正畸需要。  相似文献   

15.
谢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77-1379
目的:探讨室温下正常及病理水平血标本存放时间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体检健康人员(对照组)以及20例血液疾病患者(血液病组)血标本,在20 min内检测,然后分别测定室温(25±0.5)℃放置8、9、10、11、12和24 h血细胞参数值。以20 min内测定结果为对照,所有时间点测定结果与之比较。结果: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测定值与对照组相比,PLT呈下降趋势,11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降低明显;对照组血标本检测结果中,WBC分类变化显著,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比例升高(P<0.05);血液病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中,RBC、PLT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室温放置10 h内标本,重复性较好,结果可靠,可为临床样本检测、复查核对,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贾天明  李文杰 《医学综述》2014,20(19):3612-3613
目的对来氟米特与雷公藤多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惠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S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字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来氟米特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每组29例。来氟米特组给予来氟米特片,第1周每日30 mg,分3次饭后口服;第2周后每日20 mg,分2次饭后口服。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每日60 mg,分3次饭后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VAS、BASDAI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变化,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来氟米特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为(5.21±0.84)分、BASDAI(5.34±0.68)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32.29±9.61)mm/h,6个月后的VAS评分为(2.45±0.13)分、BASDAI(3.19±0.27)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17.56±4.31)mm/1h;雷公藤多苷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4.11±0.79)分、BASDAI(5.41±0.67)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31.77±8.96)mm/h,6个月后的VAS评分(2.51±0.22)分、BASDAI(3.35±0.31)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18.91±4.29)mm/h。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氟米特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雷公藤多苷治疗组的41.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雷公藤多苷治疗AS的临床疗效相似,但雷公藤多苷的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