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总摄氟量与氟斑牙发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燃煤型地氟病不同流行强度的5个有代表性的病区乡和对照区调查,发现其主要氟源均来自煤烟污染,从煤炕玉米、辣椒中摄入氟量占总摄氟量的74.25-94.92%;总摄氟量与氟斑牙率,尿氟均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8-15岁氟斑牙率与总摄氟量、尿氟均值呈半对正相关,8-15岁缺损型氟斑牙率、乳牙氟斑牙率分别与总摄氟量、尿氟均值呈直线相关,总摄氟量与尿氟均值呈直线相关,推算出7个回归方程式。中国燃煤地氟病区划分标准进行了讨论。建议选用总摄氟量、8-15岁氟斑牙率、8-15岁缺型氟斑牙率、乳牙氟斑牙率、尿氟均值作为病区划分指标,并提出了病区划分建议标准。  相似文献   

2.
燃煤污染氟中毒病区居民室内空气氟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守仁 《卫生研究》1992,21(2):75-79
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盛产高氟、高硫煤,居民以落后的烧煤方式——室内堆煤做饭、取暖,由于没有炉灶及烟囱,燃烧不完全,排出大量含氟煤烟,污染室内空气及粮食、蔬菜、饮水,造成严重的氟中毒。室内空气中氟化物及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为10.5~304μg/m~3及0.2~122.7mg/m~3,其日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大气卫生标准的几倍到几十倍。在一些病区居民总氟摄入量为2.43~11.3mg/d·人,超过规定水平。摄氟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所有病区居民从呼吸道摄氟量均超过国家标准,而从消化道摄氟量仅重病区超过规定。由此看出,从呼吸道摄入氟对氟斑牙的患病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燃煤污染型氟中毒中等病区安化县清塘镇久泽村连续 5年监测结果表明 :学生氟斑牙患病率逐年下降 ,居民氟骨症 X线片无明显变化 ,但程度明显减轻 ,学生氟斑牙指数已下降到 0 .5 7以下 ,流行强度达到阴性流行标准 ,学生尿氟含量已稳定在 2 .0 mg/L 以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遵义县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综合防治前后8~12岁儿童氟斑牙流行变化分析,初步评估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于2010年,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遵义县抽取1/5的乡镇,在抽取的乡镇中抽取1/5的村作为调查点,用Dean法对抽中村全体在校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与1986年、2000年的历史病情进行纵向比较。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3.76%(202/850),与综合防治前(2000年)[34.20%(7805/228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37.81,P<0.01);2000年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与1986年[34.29%(9463/275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为0.045,P>0.05);8、9、10、11、12岁年龄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20.25%(16/79)、21.60%(27/125)、22.89%(46/201)、23.26%(50/215)、27.39%(63/2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5,P>0.05)。结论:病区综合防治效果明显,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已降至病区控制标准30%之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现况,为合理防治地氟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即罗城县和合山市,抽取全部未实行改炉改灶的病区村。采用Dean’s法对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入户调查并每个村随机采集5户居民的玉米、辣椒及饮用水测定氟含量。结果共检查8~12岁学生5 367名,入户调查24 778户,检测玉米123份,辣椒18份,水样137份。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1.85%,氟斑牙指数0.63;玉米含氟均值为51.97±186.54mg/kg,超标率为71.54%;辣椒含氟均值为403.71±1 166.72mg/kg,超标率100%。结论当地居民摄氟途径已发生改变,但目前病情仍不乐观,应采取以降氟改炉改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区存在已久。 1982年我们调查了地区所辖的 8个县、市中的 16 0个乡、镇 2 8912 1人 ,迄今已查清了流行范围、病区类型、影响因素、临床表现等 ,并开展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等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为了解轻病区目前病情消长变化 ,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1998年 7月进行了专题调查。1 内容和方法1 1 选点 选择海拔高度 10 0 0米左右的原燃煤污染型轻病乡 4个 :雅安市的沙坪和观化乡、天全县的思经乡与大河乡。该 4乡均为产煤区 ,原主食均为玉米 ,都以煤火烘烤玉米为其干燥方式。1 2 方法 对 4乡中心校的 …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掌握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氟炉灶使用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燃煤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对安康市岚皋、平利县6个自然村进行监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2个监测县实施改炉改灶的病区村中各随机抽5个病区村,在抽中的每个病区村和6个监测村各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调查监测村所有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法。同时对8~12岁学生每年龄段采集10份尿样,检测尿氟,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30-1996),依据《人群尿氟正常值》WS/T256-2005进行评价。对监测村25周岁以上人群,按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7)。结果:病区普遍使用铁炉和改良灶,铁炉、改良灶的合格率及正确使用率均较低;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和保管率均不高;玉米、辣椒加工前淘洗率均在95.00%以上;6个检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9.00%(118/200);共采集儿童尿样200份,尿氟在0.55~2.02 mg/L,几何均数1.09 mg/L;X线共拍片576人,氟骨症检出率为16.23%(93/576)。结论: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呈流行态势,防氟炉灶损坏较为严重,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加强病情监测、防氟炉具后期管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是防治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某小学8~12岁儿童工作记忆水平及其与年龄、氟斑牙程度的关系,探讨氟中毒对学龄期儿童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3月对贵州省284名8~12岁儿童(包括地方性氟中毒病区167人,对照区117人)进行氟斑牙诊断,并使用工作记忆量表测定其工作记忆水平,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氟斑牙程度的儿童工作记忆水平情况及三者间相关关系。结果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3.9%,高于对照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病区氟斑牙患病指数为0.59,属于氟中毒边缘流行地区。病区儿童工作记忆总分及词语、空间、视觉形状、视觉顺序记忆各单项分数均低于对照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9岁儿童词语记忆和11岁儿童空间记忆外,其余各年龄段儿童各指标得分均为病区低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儿童不同氟斑牙程度的工作记忆总分及各单项分数无明显规律性变化(P0.05)。病区儿童年龄与工作记忆总分(r_s=0.247,P=0.002)、词语记忆(r_s=0.168,P=0.033)、空间记忆(r_s=0.189,P=0.016)、视觉形状记忆(r_s=0.192,P=0.014)间均呈正相关。结论氟中毒可能损伤学龄期儿童的工作记忆水平,但具体原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氟化物来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江西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氟化物的来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调查地区8~12岁儿童采用Dean法进行氟斑牙普查,并采集调查地区饮用水、地表水、室内外空气、食物(大米)、煤、粘土进行氟含量的测定。结果 8~12岁儿童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为34.12%(58/170),非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为10.05%(37/368),病区村与非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Ⅹ2=44.67,P<0.001)。8~12岁儿童病区村尿氟含量几何均数为1.07 mg/L,非病区村为0.7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01)。病区村室内空气平均氟含量为0.056 mg/m3,而非病区村为0.015 mg/m3,且病区村室内空气氟含量高于非病区村(t=2.33,P=0.031)。病区村的原煤、蜂窝煤、拌煤粘土平均氟含量分别为296.08 mg/kg、327.11 mg/kg、935.56 mg/kg,拌煤粘土氟含量最高达1 350.00 mg/kg,病区村原煤、蜂窝煤、拌煤粘土的氟含量高于非病区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  相似文献   

11.
饮水氟化物和钙含量与地方性氟中毒关系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饮水氟化物和钙含量及其比值与地方性氟中毒的关系。本文报告了济宁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非病区居民生活饮用水中F^-和Ca^2+含量,并对当地1160名11 ̄15岁的中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无论病区还是非病区居民饮水中F^-和Ca^2+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病区和非病区居民饮水中F^-和Ca^2+含量分别为3.06±1.22mg/L,112.70±56.60mg/L和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掌握宜春市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病学现状,为今后合理规划和改进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儿童氟斑牙用丁氏法进行判定;玉米、辣椒、生活用煤、室内空气、生活饮用水及尿氟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按GB/T5009-1996判定;逐户调查病区村燃煤情况、房屋结构、燃烧方式;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标准和氟骨症X线诊断标准。结果总计调查3个县市区,71个乡镇,919个行政村;调查8~12岁儿童137 277人,查出氟斑牙人数8 021人,氟斑牙平均患病率为5.84%;袁州区、万载县煤氟低于全国煤氟水平,水氟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玉米、辣椒、旺火期空气含量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检测了647份小学生尿样,均值为0.71 mg/L;调查了52个病区村,总计33 278户;对89 212人进行了氟骨症调查,未发现氟骨症患者。结论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呈较大幅度地下降,未发现有氟骨症患者,调查结果说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找出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更好地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食物中毒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食物中毒发病的规律性。结果2000~2005年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325起、中毒8 998人、死亡85人。中毒场所以家庭发生最多,占总中毒起数的45%,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最多,中毒原因中以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最高,占总发生起数的45%,全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植物性食品。食物中毒的高发地点在乡村,占总起数的90%。结论应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增强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阜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掌握降氟改水工程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安徽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12年修订)"要求开展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各项监测工作。结果高氟区改水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4.83%,氟斑牙指数为0.29;未改水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3.23%,氟斑牙指数为0.39;降氟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未改水病区监测结果与既往调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陆华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37-1838
目的了解泰安市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与规律,旨在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泰安市1991-2008年食物中毒报表及1991-2008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泰安市1991—2008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78起,中毒人数1926人,死亡1人,中毒死亡率为0.52‰;中毒原因主要为细菌性和化学性,分别占中毒总数的53.93%和41.57%。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为第3季度,占52.06%;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为多,占55.06%;引起中毒的食物以果蔬类、熟食类为多,分别占35.39%和31.46%。结论泰安市发生的食物中毒以集体食堂发生的细菌性和化学性中毒为主,加强监管力度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道县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为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对策。方法利用1996~2005年道县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调查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道县食物中毒的发生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生地点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为主,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为主,中毒原因以致病菌引起的中毒为主。结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河滩工业区人群氟斑牙患病情况及流行因素。方法在西宁市甘河滩工业区采集尿样2392份,集中式供水样20份,泉水样2份,井水样12份,茶水样18份,以及小麦、白菜、土壤、空气样品,均检测其中的氟化物的含量,按国家统一标准调查了2722名5~60岁居民的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7392名居民的尿氟化物水平[(1.91±1.39)mg/L]高于非病区人群(约0.5mg/L)。2722名居民氟斑牙患病率达86.4%,高于《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30%)。除2个井水样氟化物含量为(1.39±0.08)mg/L外,其余32个水样的氟化物含量为0.05~0.30mg/L。小麦、白菜、土壤样品的氟化物含量均未超标。空气氟化物浓度3.12~11.20μg/(dm2·d)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0μg/(dm2·d)]0.04~2.73倍。茶水中氟化物浓度为0.22~2.96mg/L,茶水氟化物较低的村氟斑牙患病率也较高。结论空气氟污染和饮用含氟量高的茶水可能是甘河滩工业区人群氟斑牙高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面掌握三门峡市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及分布情况,为氟病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三门峡市各县(市、区)饮用水水氟测定和超标自然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全市5691个自然村的13053份饮用水.22个乡镇有高氟水源.188个高氟自然村.77个病区自然村.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饮水高氟地区农村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影响因素,为综合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2006年山东省农村饮用水源高氟筛查结果,确定嘉祥县3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于2008年5月分别采集3个自然村12户饮用水水样各1份,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测定pH值、氟化物、硬度。同时抽取3个自然村学龄儿童110人,按Dean法诊断氟斑牙并计算氟斑牙检出率;并对调查儿童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3个自然村饮水水样pH值、氟化物、硬度均值分别为7.01,1.24mg/L,494.00mg/L;学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63.6%;儿童氟斑牙患病单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父母亲文化程度低、家庭年经济收入低、营养知识得分低和每日食物种类少与氟斑牙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父亲文化程度高、家庭年经济收入高和每天都能吃到肉类、奶类、蛋类、豆类和新鲜蔬菜水果能降低氟斑牙的发病。结论济宁高氟区农村学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较高,氟斑牙患病与家庭经济状况差、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及营养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20.
2001—2006年湖南省化学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湖南省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2001—2006年湖南省食物中毒报表资料中,收集有关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全部个案报表按年度分布、季节分布、城乡分布、场所分布、中毒因子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1—2006年湖南省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129起,中毒3249人,死亡34人,分别占湖南省同期食物中毒报告总数的37.83%、35.69%和58.62%,且病死率(1.05%)显著高于同期食物中毒总体病死率(0.62%)水平(P〈0.05)。主要中毒因子是有机磷(占39.53%)和毒鼠强(占37.98%);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占51.94%),其次是集体食堂(占31.01%);误食(占58.14%)和人为投毒(占32.56%)是导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农村发生中毒的起数(占83.72%)远高于城市;2003—2006年中毒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进一步加强对有关剧毒化学品的监管,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法制观念、卫生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