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乔月华  薛杨  李培华  刘稳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575-1577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对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小鼠内耳组织病理改变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变化。方法:40只新生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建立MCMV小鼠颅内感染模型,然后分别进行双黄连及更昔洛韦腹腔注射治疗,用药14d后,行ABR检查,测试Ⅰ波潜伏期、波幅、听觉阈值。取两侧听泡,分别做MCMV-PCR分析和病理学观察。结果:双黄连治疗组新生小鼠ABRⅠ波潜伏期、波幅、听觉阈值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更昔洛韦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MV-DNA PCR无明显阳性条带,耳蜗内炎症变化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更昔洛韦治疗组相比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组耳蜗组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双黄连能够明显减轻MCMV感染小鼠内耳相关组织的炎症损害并且能够改善小鼠的听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配伍双黄连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每天10mg/kg,静脉点滴,每天1次,双黄连每天60mg/kg,静脉点滴,每天1次,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每天5mg/kg,双黄连每天60mg/kg,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用7d。如并发细菌感染加用青霉素每天10万U/kg,静脉点滴,每天1次。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退热平均天数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配伍双黄连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症状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且脑脊液(CSF)CMV DNA阳性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治疗,45例)与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45例)。应用PCR法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SF CMV DNA载量,并于出生1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生后6个月及1 a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CSF CM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SF CMV DNA载量、听力筛查阳性率、听力损伤率均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17±0.56)比(3.35±0.68),77.8%比84.4%,66.7%比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有效降低了脑脊液巨细胞病毒载量和患儿听力损伤率,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蒜新素在体内对鼠巨细胞病毒 (m urine cytom egalovirus,MCMV)感染小鼠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 BAL B/c小鼠 MCMV重组病毒 (插入 L ac Z基因 )性肝炎模型 ,采用 X- gal染色测定β- gal在肝、肾及肺组织中的表达。 70只雌性 BAL B/c小鼠随机分为大蒜新素预防 +治疗组 (n=2 0 ) ,大蒜新素治疗组(n=2 0 ) ,更昔洛韦治疗组〔6 0 m g/(kg· d) ,n=10〕,安慰剂组 (n=10 )及空白对照组 (n=10 )。其中前两组又各均分为低、高剂量组〔2 5 ,75 m g/(kg· d)〕,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 (AL T)水平和评估肝组织组织学活动性指数(HAI) ,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 MCMV DNA水平。结果 大蒜新素预防 +治疗组及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较 ,AL T、肝脏 HAI评分及 MCMV DNA杂交的积分光密度均明显降低 (P<0 .0 5 ) ,与更昔洛韦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大蒜新素预防用药及加大用药剂量并不能显著降低 AL T、肝脏 HAI评分及 MCMV DNA积分光密度水平。结论 大蒜新素能减轻 MCMV性肝炎模型鼠肝功能损害 ,改善肝脏病理变化和降低肝组织内病毒 DNA负荷量 ,其治疗效果与更昔洛韦无显著差异 ,大蒜新素预防用药及加大用药剂量不能增加其病毒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佃军 《重庆医学》2011,40(13):1307-1308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进行统计,记录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更昔洛韦治疗HCMV感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抑制WBC和PLT发生率分别为17.75%、4.33%,并可致ALT升高(发生率为8.30%)。其中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2.08%,肝损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0%,其影响因素不明。结论更昔洛韦治疗HCMV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治疗过程中需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血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变化及病理学改变。方法:建立单纯疱疹病毒-1感染的小鼠病毒性脑炎模型,将模型分为模型组、阿昔洛韦治疗组和更昔洛韦治疗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病死率、血清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变化和电镜下小鼠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单纯疱疹病毒-1DNA均为阳性,正常对照组为阴性;电镜下模型组神经细胞内可见单纯疱疹病毒-1病毒颗粒;阿昔洛韦治疗组和更昔洛韦治疗组小鼠死亡率、血清一氧化氮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比未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更昔洛韦治疗组白细胞介素-1β下降水平较阿昔洛韦治疗组明显(P〈0.01)。电镜下更昔洛韦治疗组小鼠神经细胞,髓鞘病变均较轻。结论:更昔洛韦可能通过降低单纯疱珍病毒-Ⅰ型脑炎小鼠血清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且降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作用较阿昔洛韦明显,减轻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达到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封云 《河北医学》2001,7(8):701-703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疗效。方法 :将 50例HCMV感染新生儿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2 5例 ,对照组 2 5例。治疗组用更昔洛韦 ,每次 5mg/kg ,每日 2次 ,连用14d。对照组用干扰素 ,每次 1× 10IU ,每日 1次 ,连用 7d。二组均用FQ -PCR法检测血HCMVDNA判断疗效。结果 :更昔洛韦组用FQ -PCR法检测HCMVDNA转阴率 76% ,干扰素组转阴率 4 8% ,X =4 .16(P <0 .0 5) ,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组资料表明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HCMV感染疗效优于干扰素 ,但应注意其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低。  相似文献   

8.
更昔洛韦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体外抑制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作用方式.方法:根据病毒复制周期设计3种作用模式来观察更昔洛韦对HCMV的抑制作用:模式Ⅰ将病毒与细胞混合后,再加入药物;模式Ⅱ将药物与细胞混合后,再加入病毒;模式Ⅲ将药物与病毒混合后再加入细胞.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确定该药物治疗指数.结果:更昔洛韦对人胚成纤维细胞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 685.23 mg/L.在模式Ⅰ中,更昔洛韦对HCMV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255 mg/L,治疗指数为47.8;在模式Ⅱ和Ⅲ中,更昔洛韦对HCMV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更昔洛韦对HCMV感染细胞后显示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增强,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同时,体外实验显示,更昔洛韦对人胚成纤维细胞感染HCMV无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 感染的BALB/c小鼠模型基础上,研究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状态.方法 建立先天性潜伏感染的老龄小鼠(平均月龄≥18个月)模型,分别为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组(A)、先天性潜伏感染再激活组(B)及正常对照组(C),每组小鼠数均为6只.分别取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进行病毒分离、PCR和RT-PCR检测HCMV UL83基因DNA和相应mRNA来验证模型小鼠感染状态.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A组和B组小鼠病毒分离出HCMV,C组为阴性.A组小鼠可以用PCR检测出HCMV UL83 DNA,但RT-PCR检测不出相应的mRNA;B组小鼠用PCR、RT-PCR均可检测出相应产物;而C组均为阴性.A、B、C三组小鼠外周血中CD3+细胞构成比值分别为0.3305、0.0658和0.4318,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B、C三组中CD4+细胞的构成比值依次为0.6608、0.5998、0.6578,B组与A组及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在A组和C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D8+细胞比在A、B、C三组中的构成比值依次为0.2327、0.1150、0.1862,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D4+CD8+细胞在A、B、C三组中的比值依次为0.0990、0.1682、0.119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及 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再激活均可使老龄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尤以后者显著.表明HCMV对先天性潜伏感染再激活老龄小鼠的细胞免疫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复发次数>6次/年)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Ⅰ组:阿昔洛韦400 mg,每d 2次6个月;Ⅱ组:伐昔洛韦500 mg,每d 1次6个月;Ⅲ组:伐昔洛韦500 mg,每d 2次3个月;Ⅳ组:伐昔洛韦500 mg,每d 2次3个月,500 mg,每d 1次3个月。对患者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并检测患者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DNA病毒载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4种治疗方案均能明显减少患者疱疹的复发次数,其中Ⅳ组减少复发次数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伐昔洛韦500 mg,每d 2次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后续的减量抑制疗法可以进一步抑制病毒复制。结论伐昔洛韦能有效预防患者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并且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观察清营解表合剂改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病毒性肺炎的情况。[方法]采用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A/PR/8/H1N1)滴鼻感染小鼠制作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随机分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变程度并留取照片,同时计算小鼠肺指数,比较同一时相不同组间及不同时相同一组内肺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中剂量清营解表合剂与银翘解毒颗粒改善小鼠肺炎的效果相当,高剂量清营解表合剂组小鼠感染病毒后第5d肺指数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高剂量清营解表合剂对小鼠病毒性肺炎的疗效优于中剂量清营解表合剂与银翘解毒颗粒。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观察清营解表合剂改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病毒性肺炎的情况.[方法]采用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A/PR/8/H1N1)滴鼻感染小鼠制作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随机分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变程度并留取照片,同时计算小鼠肺指数,比较同一时相不同组间及不同时相同一组内肺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中剂量清营解表合剂与银翘解毒颗粒改善小鼠肺炎的效果相当,高剂量清营解表合剂组小鼠感染病毒后第5 d肺指数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高剂量清营解表合剂对小鼠病毒性肺炎的疗效优于中剂量清营解表合剂与银翘解毒颗粒.  相似文献   

13.
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引起小鼠脑部畸形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昆明小鼠的敏感性,建立HCMV致畸的动物模型。方法:昆明系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只)和接种病毒组(32只),病毒感染途径为脑内注射。在接种病毒7,15,30,60d后不同时期分别以病理学方法观察动物脑部发育特点,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病毒抗原,PCR方法检测动物脑组织中HCMV基因。结果:接种HCMV AD169株的小鼠脑组织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病理改变和脑部发育畸形,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PCR方法在脑组织细胞内检获HCMV抗原和基因。结论:HCMV ADl69株可引起小鼠脑部发育畸形,这对研究HCMV感染致畸的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昆明小鼠的敏感性 ,建立HCMV致畸的动物模型。方法 :昆明系小鼠 4 0只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8只 )和接种病毒组 (32只 ) ,病毒感染途径为脑内注射。在接种病毒 7,1 5 ,30 ,6 0d后不同时期分别以病理学方法观察动物脑部发育特点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病毒抗原 ,PCR方法检测动物脑组织中HCMV基因。结果 :接种HCMVAD1 69株的小鼠脑组织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病理改变和脑部发育畸形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PCR方法在脑组织细胞内检获HCMV抗原和基因。结论 :HCMVAD1 69株可引起小鼠脑部发育畸形 ,这对研究HCMV感染致畸的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更昔洛韦并IVIG治疗HCMV婴儿肝炎综合征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3~2005年住院的76例HCMV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GCV)联合静脉用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对照组单用GCV治疗。两组其他辅助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及病毒载量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t=2.334~3.580,P<0.05)。结论GCV联合IVIG治疗HCMV婴儿肝炎综合征优于单用GCV。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 ART)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溶剂对照组(M组,10%DMSO)、阳性药物组(P组,奥司他韦1.25 mg/kg)、ART高剂量组(ART-G组,ART 120 mg/kg)、ART中剂量组(ART-Z组,ART 60 mg/kg)和ART低剂量组(ART-D组,ART 30 mg/kg),每组6只。除C组不进行病毒干预和腹腔注射外,其余5组小鼠鼻腔滴入感染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12 h后按分组剂量进行每日一次腹腔注射;治疗过程中观察小鼠体征、体质量和存活情况;治疗7 d后,取小鼠肺组织,计算肺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中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p6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C组比较,M组小鼠体征变差、体质量和存活率降低,肺指数增加,肺组织出现严重病理变化,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TNF-α、IL-6和IL-1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组比较,ART各组小鼠体征明显改善、体质量和存活率升高,肺指数降低,肺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改善,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TNF-α、IL-6和IL-1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变化以ART-G组最显著。  结论  ART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活化和抗炎相关。  相似文献   

17.
汪国宏  吴建贤 《安徽医学》2008,29(2):106-109
目的 探讨HCMV感染Balb/c小鼠对椎间盘退变及病理学改变的模型研究,活体Balb/c小鼠模型导入组织学、基因表达、免疫学的研究,确定人巨细胞病毒注射到腹腔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不同剂量的对照性研究。方法 (1)随机选取6-8周SPF级Balb/c小鼠84只,建立五个不同感染量HCMVAD169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雌雄各6只为感染组(A组),同时设立病毒灭活组(B组)和细胞对照组(C组)雌雄各6只;(2)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IgM抗体水平,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采用PCR和RT-PCR分别检测HCMVUL83基因和UL54基因转录产物;(3)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A组和B组小鼠IgG抗体均为阳性,C组为阴性,小鼠IgM抗体仅A组中2×106PFU/ml和2×105PFU/ml感染组雌性小鼠为阳性;上述两感染组小鼠病毒分离、PCR及RT-PCR均为阳性,病理学可见椎间盘组织髓核细胞数目减少,排列不均匀,纤维环结构紊乱;雄性小鼠、其余A组、B组和C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CMV注射后似乎能逐渐诱导椎间盘退变,出现病理学改变;该模型对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水平研究有显著的优势;进一步研究将会阐述HCMV介导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分子学等机制和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因子T-bet/GATA-3在支气管哮喘小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观察地塞米松干预后T-bet、GATA-3 mRNA的变化.方法:建立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地塞米松腹腔注射(2 mg/kg)给药.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T-bet、GATA-3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IL4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GATA-3 mRNA表达显著增Dn(P<0.05).T-bet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地塞米松干预后,肺组织GATA-3、T-bet mRNA均有所降低,以GATA-3 mRNA降低更为明显,IL-4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IFN-γ水平有减少倾向.结论:支气管哮喘小鼠T-bet/GATA-3表达失衡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地塞米松通过抑制GATA-3和T-bet的表达,调节IL-4/IFN-γ比率并纠正Th1/Th2平衡失调,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山药多糖对小鼠CCL_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对小鼠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山药多糖组,每天分别给予50 mg/kg、100 mg/kg、200 mg/kg剂量的山药多糖灌胃,连续8 d,末次灌胃2 h,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4调和油溶液,24 h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取肝脏,称重计算肝体指数;制备肝匀浆,按试剂盒要求测定MDA、SOD、GSH的含量。结果:山药多糖可减轻实验性肝损伤所致炎性反应,降低肝体指数,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P(0.05)和MDA的含量(P(0.01);提高肝细胞中GSH的含量(P(0.01)及降低MDA的含量(P(0.01)。结论:山药多糖对CCL4造成的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山药多糖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氯化镧拮抗内毒素效应的小鼠体内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ang Y  Hu F  Guo F  Yuan K  Hu Y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3):242-247
目的 探讨氯化镧对内毒素 (LPS)体内效应的拮抗作用 ,寻找新的有效内毒素拮抗剂 ,为防治内毒素血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观察不同方式给予氯化镧处理对半数致死量LPS(17 5mg/kg)攻击小鼠的死亡率的影响。 (2 )观察氯化镧对LPS(12 5mg/kg)攻击后小鼠血浆肿瘤坏死因α(TNFα)及肝脏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胸腺细胞凋亡状况、肝肺的病理损伤状况的影响。结果  (1)经 5、10、2 0mg/kg氯化镧处理的半数致死量LPS攻击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 0、0和 8%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 (6 7% ) (P <0 0 1)。 10mg/kg氯化镧预防性给药 ,半数致死量LPS攻击小鼠后死亡率为 2 0 % ,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 (5 5 % ) (P <0 0 5 )。 (2 )经氯化镧处理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浆TNFα含量为 0 4 4± 0 2 15ng/ml,肝组织TNF αmRNA表达量为 (3 9± 0 6 )× 10 5拷贝 / μgRNA ,明显低于内毒素血症小鼠 [0 99± 0 2 4ng/ml,(1 9± 0 3)× 10 7拷贝 / μgRNA],P <0 0 0 1;经氯化镧处理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胸腺细胞DNA片段百分率为 30 35 %± 6 4 2 % ,明显低于未处理小鼠(5 5 38%± 3 88% ) (P <0 0 0 1) ;内毒素血症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百分率为 15 5 6 %± 0 5 9% ,明显高于氯化镧处理小鼠 (6 0 5 %± 0 71% ) (P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