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天大约有70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2秒就有一人死亡)。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我们应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尤其是脑卒中的影响最为严重。我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地区,呈现出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根据2008年我国国民死因调查结果,我国每年因脑血管病死亡约165万人,脑血管病已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有200万例,且还在以每年近9%的速率迅速增长;我国脑卒中死亡率是  相似文献   

3.
<正>伤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有700万人死于伤害与暴力,至少有3亿人发生一次以上伤害,伤害致死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0%。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我国伤害病死率大约为65.24/10万,占死亡总数的11.0%,位居第4位[1]。伤害(本文所指的伤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第二大非传染性疾病,全球COPD患者超过6亿人,每年死亡300万人,其中我国每年死亡100万人,致残500~1 000万人.COPD在"人类最大负担"的排名将从第12位上升到第5位,在"全球疾病死亡率"的排名将从第6位上升到第3位.因此,该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最重要手段.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措施,综合治疗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康复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康复治疗内容很多,除对症药物治疗外,尚包括控制呼吸技术、胸部物理治疗、长期氧疗、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营养支持以及心理治疗等.  相似文献   

5.
自从 1950以来已有 62 0 0万人死于烟草有关的疾病 ,目前全球 5亿烟民中 ,将有 1/ 2过早死亡。 2 0 0 0年 ,发达国家将有2 0 0万人 ,而发展中国家将有 4 0 0万人因吸烟过早死亡。预计到 2 0 30年 ,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将是 30 0万 ,发展中国家达到10 0 0万。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区烟草流行最为严重 ,有烟民 4亿 ,他们的烟草消费几乎占了世界烟草消费的一半 ,而且消费增长速度很快。中国的烟草流行形势更为严峻 :中国烟草公司年产香烟 170 0 0万亿只 ;中国有 3.2亿人吸烟 ,占世界吸烟者的 1/ 4。据估计 ,中国每年有 75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 ,…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全球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5700万例死亡中约有3600万例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死,近80%发生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抗流感药物开发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淑娟 《黑龙江医药》2006,19(2):133-134
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流感)每年都在全世界流行,其波及范围之广,造成经济损失之大位于传染性疾病之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北半球每年1亿人感染流感,500万次就诊,30 万次住院,1万人死于流感,每年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流感不仅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是我国重点预防与控制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身体抵抗力减弱、合并疾病多等原因,老年人易成为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其中,结核病即是一老年人易感的传染病。结核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传染性死亡疾病之一,全球1/3人口已被结核菌感染,每年新发结核病人800万~1000万,死亡200万~300万。老年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呈增加趋势。2001年,日本65岁以上新登记结核病人比已占到近50%。美国过去25年结核病年龄分布峰值推后10年,达到70岁。英国1987~1989年登记的结核病人上升6%,但75岁以上男性增加16%,女性增加13%。我国结核病疫情同样不容乐观。我国是世界上22…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的现状和合理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结核病形势急剧恶化,结核病患者急增,现有肺结核病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死亡约200万。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600万,其中约有150万人涂片阳性,带有传染性,每年死亡约25万,是严重危胁人民健康的一种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根据其生长环境和生长速度可分为4类,对药物选择有重要意义。 A群:生长繁殖旺盛,存在于细胞外,致病力强,传染性大,多在疾病早期的活动性病灶内,空洞壁或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药》2011,(5):35
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每12秒就有一人因中风或心肌梗死而倒下。据相关心脑康复专家介绍,每年我国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左右。近5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仍  相似文献   

11.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我国约有60%的人群感染过乙肝病毒,有10%以上的人群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也就是说我国约有HBsAg阳性携带者1.5亿,每年有200多万例的急性肝炎发生,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数约35万,每年用于乙肝治疗的费用高达300~500亿元[1,2].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现有结核病患者人数约450万,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约150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肺结核[1]。糖尿病是全球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升高。有研究表明肺结核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罹患肺结核的危  相似文献   

13.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 心血管疾病属于循环系统疾病,以冠心病为主,又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此外,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都属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疾病则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俗称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常见的脑血管病大致可以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世界心脏联合会宣布,全世界每3个死亡的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80%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且这些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继续呈上升之势。心脑血管疾病每年至少造成全球1700万人死亡,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我国,每年都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亡。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提要》显示,国内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合计死亡率位居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民众健康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14.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COPD,简称慢阻肺)为主。在病理学上,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肺血管疾病以及各系统疾病的肺部并发症等。目前,我国约有2500万人患有慢阻肺,每年导致100万人死亡,  相似文献   

15.
鲍远程 《华夏医药》2008,3(5):327-332
脑血管病、心脏病和肿瘤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脑卒中发病率高:世界平均水平为200/10万,中国120—180/10万,中国每年新发生病例超过200万。死亡率高:2002年脑卒中导致全世界大约550万人死亡。在疾病谱中因脑血管而死亡者,在日本占第二位,在美国占第三位,中国每年因卒中死亡约150万。据2007年5月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最新资料,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以脑卒中为代表的脑血管疾病都是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肿瘤。  相似文献   

16.
正由英国漫步者步行慈善会和麦克米兰癌症援助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每天只需走路20分钟,每年就能帮助3.7万人远离癌症、心脏病和中风导致的过早死亡。此项名为"走路有益"的报告指出,如果每个人按照权威的建议,每周走路150分钟,即每天21分钟,每年能够防止3.7万人过早死亡,减少近3万个糖尿病患者,并帮助1.2万人降低前往医院急诊的风险。研究同时发  相似文献   

17.
按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规定,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非感染性腹泻发病轻而缓和,不会发展到急诊抢救的地步,而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急,危害大,诊断、抢救不及时易导致死亡,是世界重点研究课题。感染性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疾病,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及真菌引起,多带有传染性,被卫生部列为丙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据WHO统计(不包括中国),全世界每年有30亿人患腹泻病,其中5亿发生在第三世界,每年导致500万小儿死亡。  相似文献   

18.
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27日在日内瓦通过了《2013-2020年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草案》,推动非传染性疾病不再成为人类福祉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本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这一行动计划重点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4类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希望通过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开展多部门协调与合作,减少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可预防和可避免的发病率、死亡  相似文献   

19.
姜燕 《华夏医药》2008,3(3):222-226
世界上许多危害很大的疾病,如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大都是通过蚊蝇小咬等昆虫的侵扰,造成大范围或大面积疾病的传播或引发疫病流行。蚊媒病在预防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据统计,世界上每30秒就有一人由于蚊蝇虫咬引发的疾病造成死亡,每年仅疟疾流行就会导致300万人死亡,登革热的感染每年也多达8000万。  相似文献   

20.
陶立军 《中国药房》2008,19(15):1197-1199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与结核分支杆菌接触中有一半人会被感染,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终生都将有成为结核病患者的危险性,在结核菌感染者中有10%的人会发病。当前,全球结核病疫情再度上升,全世界现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有80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是当今世界单一致病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世界总死因的第7位^[1]。我国结核病患者人数居世界第2位,每年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