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探讨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的救治方法。报告ICU中13例重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MOF的临床处理和结果。其中累及2个器官者4例(30.8%),无一例死亡;累及3个器官者2例(15.4%),无一例死亡;累及4个器官者3例(23.1%),死亡1例(33.3%);累及5个器官者4例(30.8%),死亡3例(75.0%)。病死率为30.8%(4/13)。另≥4个器官衰竭者病死率为57.1%(4/7)。救治成功的体会是:①治疗原发病是控制MOF的关键,包括及时手术清除胰腺和胰周合并感染的坏死组织和腹内脓肿,以及手术后通畅的灌洗引流。②加强胰外各器官功能监测和支持、及时处理。两者结合能降低AHNP并发MOF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肠道屏障功能损害易致肠源性脓毒症 ,机体因此而并发的MODS(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科近5年来对肠道屏障功能损害并发MODS34例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6例 ,女8例 ,年龄24~82岁 ,平均57.6岁。均经血培养发现血中存在与肠道常驻菌相似的细菌 ,且符合有关MODS的诊断标准[1]。累及2、3、4、5个脏器的分别为21例、8例、3例及2例。1.2治疗方法及疗效见表1。34例病情改善28例 ,死亡6例 ,病死率为17.6%。表1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分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白黄液”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或胃管注入“白黄液”。结果:观察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5例(8.2%),死亡4例(6.6%);对照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病死分别为21例(42.9%)和11例(22.4%)。2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白黄液”能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为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0例肝硬化合并MSOF,好转15例(30%),死亡33例(66%),2例恶化自动出院(4%)。2个器官衰竭19例(58%),死亡8例(42.1%),3个器官衰竭14例(28%),死亡11例(78.6%),4个器官衰竭14列(28%),死亡11例(78.6%),5个器官衰竭2例(4%),均死亡,6个器官与系统衰竭1例,死亡分析与讨论肝硬化合并MSOF对防治MSOF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造成大鼠一次打击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所需的创伤条件。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低血容量性休克组(S)、2处创伤合并休克组(B)、4处创伤合并休克组(C)和6处创伤合并休克组(D),用各脏器生化检测指标及脏器受损数来评价各组动物各脏器的功能。结果:N、S组复苏后72小时内无一只动物死亡,不发生多器官损伤(MOI)和衰竭(MOF);B、C组72小时内极少死亡(仅C组死亡1只),MOI发生率分别为37.5%和87.5%,MOF发生率分别为0和12.5%;D组均于72小时内死亡,复苏成功的动物平均存活(32.3±9.3)小时,且全部发生MOI,MOF的发生率达95.0%。结论:6处创伤合并休克可导致一次打击型MOD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白黄液”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或胃管注入“白黄液”。结果:观察且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5例(8.2%),死亡4例(6.6%),对照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病死分别为21例(42.9%)和11例(22.4%)。2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白黄液”能有效  相似文献   

7.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过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过程、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对一个综合性ICU中连续发生的110例MODS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6%的患者表现为单相速发型,76.4%为双相迟发型(P<0.01)。全部患者都发生了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两种类型MODS的病死率分别为30.8%和44.1%(P>0.05),总病死率40.9%。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全身性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发生率、人均受累脏器个数及受累脏器功能分期均有显著差异。结论:MODS发病过程表现为两种类型,以双相迟发型为多。两种类型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全身性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受累脏器个数及功能失常的程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气和酸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1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表明:(1)25.2%(23/91)患者PaO2〈8.00kPa(1kPa=7.5mmHg);40.6%(37/91)患者PaO2〈9.33kPa,其中11例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PaO2〉9.33kPa者(P〈0.05)。PaO2〈8.00kPa的11例患者中9例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PaO28.00~9.33kPa者(P〈0.01)。(2)91例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卫星DNAs的遗传不稳定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急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基础PCR银染方法对9例加速期和8例急变期CML患者的骨髓细胞与其慢性期标本位于染色体17p的Mfd41和18q的DCC两个微卫星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7例CML加速期或急变期患者中有8例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或杂合性丢失(LOH),占总病例数的47.5%。6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4例)出现DCC改变,占总病例数的35.3%;2例(加速期和急变期各1例)出现Mfd41改变,占总病例数的11.8%。结论:微卫星DNAs的遗传不稳定性可能参与CML加速或急变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心脏术后多脏器衰竭护理体会锦州市中心医院(121000)陈丽多脏器衰竭(MSOF)是心脏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护理困难,死亡率极高。自1987年1月至1994年5月我院开展心脏手术600例,发生3个以上脏器衰竭4例,发生率0.6%,2例治愈,2例死亡...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变化。方法:因输液致感染性休克患者8 例,入ICU后置入Swan Ganz导管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用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CO),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于入ICU 后1、2、3、4 和5 日内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氧输送(DO2 )、氧耗量(VO2 )、氧摄取率(O2extr)、肺内分流率(Qs/Qt)、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P(A- a)O2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和心排指数(CI)。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入ICU 后1 日内MAP和CVP分别降低38.5% 和42.8% (P均< 0.01);入ICU 后3 日内PaO2 降低30.6% ~43.2% ,〔P(A- a) O2 〕和O2extr分别升高38.8% ~50.3% 和8.0% ~32.0% (P均< 0.01);入ICU 后5 日内CI、PVRI、MPAP、DO2 、VO2 和Qs/Qt分别升高12.0% ~22.3% 、35.3% ~58.2% 、17.2% ~24.8% 、11.9% ~20.9% 、14.9%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气和酸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1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表明:①25.2%(23/91)患者PaO2<8.00kPa(1kPa=7.5mmHg),40.6%(37/91)患者PaO2<9.33kPa。PaO2<9.33kPa的37例中11例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PaO2>9.33kPa者(P<0.05)。PaO2<8.00kPa的11例患患者中9例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PaO28.00~9.33kPa者(P<0.01)。②91例患者中82例发生不同类型酸碱失衡(90.1%),38例混合型酸碱失衡者13例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性酸碱失衡者(P<0.01)。pH>7.500者14例中9例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pH7.300~7.500者(P<0.01)。③91例患者pH为7.465±0.069。提示:动脉血气分析有利于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和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受损的动态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肺功能受损的动态诊断方法,以达早期诊治,降低患者病死率。方法:将我院感染内科1981年1月~1996年12月收住的200例MODS患者按肺功能受损的程度分为4组,即0组、1组、2组、3组分别代表肺功能评分为0、1、2、3分的患者。首先,筛选出0组与1组、1组与2组、2组与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其次,将这些有差异的指标作自变量,用分级诊断得分作因变量,分别在0组与1组、1组与2组、2组与3组之间作多因素逐步判别分析,进一步筛选出能反映肺功能受损程度动态变化的指标。结果:呼吸频率(RR)的增快和动脉血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的降低是1组与2组患者最主要的变化;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降低和RR增快是3组患者的最主要变化。结论:《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基本上反映了肺功能受损程度的变化;对肺功能受损尤其是初期患者,除PaO2/FiO2值外还应根据a/APO2的降低情况判断其受损程度;动脉血肺泡氧分压差、呼吸指数、肺内分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X线胸片可作为判断病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伴染色体t(8;21)为特征的四倍体克隆的急性白血病二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报道2例以染色体t(8;21)为特征的四倍体克隆白血病。方法:用R显带法对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AML-M2)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除正常细胞外,各有3个相关异常克隆:46,XY,t(8;21)(2%)、46,XY,add(7)(q31),t(8;21)(6.8%)和92,XXYY,add(7)(q31)×2,t(8;21)×2(80.6%),见于例1;46,XX,t(8;21)(13.4%)、47,XX,+4,t(8;21)(46.3%)和94,XXXX,+4×2,t(8;21)×2(39.1%),见于例2。2例化疗后均未获完全缓解且分别生存4和6个月。结论:四倍体或近四倍体克隆与M2/t(8;21)白血病有特别的联系且为其继发性改变,通常意味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8例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分析,其发生率为31.34%,男性居多,病死率为47.10%。病死率随着衰竭器官数增多而上升,≥4个脏器衰竭的病死率70.00%,≥5脏器衰竭的病死率达100.00%。各器官衰竭的发生率序次是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肾、凝血和纤溶系统、心、内分泌及代谢、肺;病死率序次是肺、肾中枢神经系统、凝血和纤溶系统、内分泌及代谢、心脏和消化道。分析肝硬化并发MOF相关  相似文献   

16.
40例多器官衰竭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多器官衰竭(MOF)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更为有效的防治手段,防止和阻断其进一步发展,改善MOF的预后。方法:对40例MOF合并ARF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MOF的主要原发病因是感染(70.0%),其次是创伤(22.5%),其它占7.5%;本组患者的病死率65.0%,且随衰竭器官的数目增多而病死率升高。ARF表现为少尿型87.5%,非少尿型12.5%。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22例中存活12例,死亡10例,病死率54.5%;非HD治疗18例中存活2例,死亡16例,病死率88.9%,比较此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HD组明显高于非HD组(P<0.01)。结论:对于MOF时ARF的治疗,首先应针对各器官衰竭的治疗;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早期充分的血液净化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辅助支持疗法,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组织缺氧,禁止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对改善本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烧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临床防治的经验。方法:将我科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MODS临床救治工作分为3个阶段,分析3个阶段MODS监测技术和防治措施的进步对降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作用。结果:90年代以来,由于我科采用了一系列新的监测技术和早期防治措施,烧伤MODS总发生率以及总体表烧伤面积(TBSA)>50%伤员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70年代和80年代(P<0.05或P<0.01)。90年代以来,尽管MODS脏器衰竭个数多于70年代和80年代,但TBSA>30%患者的病死率(47.1%)却显著降低(P<0.01)。结论:烧伤休克后及时和充分复苏、清除坏死组织和控制伤后感染、加强脏器保护与支持是降低烧伤后MODS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0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54.3±8.6)岁。溶栓时间放宽至24小时内。结果: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为62.0%(31/50),其中3小时内溶栓冠脉再通率为84.0%(21/25),~4小时为71.4%(5/7),~6小时为40.0%(2/5),~24小时为23.1%(3/13);再梗塞16.1%(5/31);出血并发症为18.0%(9/50),其中应用肝素组较高28.0%(7/25),有1例发生脑出血而死亡;非肝素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为8.0%(4/50)。结论:早期大剂量短时程尿激酶静脉给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可提高相关血管再通率。合用肝素不会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及再梗塞率,有可能增加出血并发症甚至脑出血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不同病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D34阳性细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APAAP法对3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和(或)骨髓单个核细胞(MNC)CD34抗原进行检测。CML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外周血MNC的CD34抗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8%±3.59%(n=20),17.55%±1.92%(n=6)和21.25%±8.25%(n=8)。慢性期与加速期、急变期相比差异显著(P<0.001)。CML慢性期患者低、中、高危组外周血MNCCD34抗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6%±2.01%(n=8).8.30%±2.16%(n=8),11.65%±2.35%(n=4),差异显著(P<0.05)。CML初诊者外周血MNCCD34抗原阳性率较马利兰治疗者高。外周血和骨髓MNCCD34抗原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延迟时间分布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胡大一  顼志敏 《急诊医学》1996,5(4):195-196,203
11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到溶栓时间为232.5±124.0min,其中发病到来院时间144.2±119.2min,来院到溶栓时间(DNT)87.6±52.3min。79例溶栓血管再通患者DNT短于32例未溶通者(77.4±47.9比112.8±53.6min,P〈0.002);DNT中,就诊到入院时间未通组长于溶通组(87.0±48.9比55.1±43.8min,P〈0.002)。溶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