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榄香烯是从姜科植物温郁金和温莪术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一类倍半萜烯类化合物,主要以β-榄香烯、γ-榄香烯和δ-榄香烯的油状混合物形式存在,其中β-榄香烯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榄香烯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具有抗肿瘤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等特点。榄香烯注射液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乃至破坏,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和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等。榄香烯注射液还可直接干预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文章对榄香烯注射液的来源、诱导细胞凋亡和联合化疗协同增效等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榄香烯对肿瘤治疗的重要作用,以及榄香烯研究的不足,例如蛋白水平及线粒体等方向上的作用靶点和相关基因研究较少,作用机制不明;缺乏榄香烯与放化疗药物间的最佳配伍方案研究。文章对莪术、郁金等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1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癌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榄香烯注射液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照30例,采用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CR+PR)达61.3%,对照组43.3%,比较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在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和肝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转移癌能提高客观疗效,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等。  相似文献   

3.
胥瑞婷  马音  朱炜炜 《陕西中医》2021,(9):1317-1320
中医认为肿瘤病机与“痰”“毒”“瘀”“虚”关系密切,治疗肿瘤应遵循“抗癌解毒”以治毒; 调和气血、疏肝散积以治瘀; 祛邪扶正以治虚。榄香烯(Elemene)是从传统中药姜科植物温郁金中提取的萜烯类化合物,郁金入组方常用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治疗,中医机理为散结化血以除瘀。临床研究证实,榄香烯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多种实体瘤、脑转移瘤等方面发挥重要疗效。进一步研究证实,榄香烯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途径、多通路、多靶点的过程。榄香烯乳注射液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联合放化疗有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增高,也能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单用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现就榄香烯乳注射液在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榄香烯乳注射液提供参考,并推动其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是否能够抑制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化疗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榄香烯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肠道状况、骨髓抑制反应、肝肾功能和神经毒性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在骨髓抑制情况、临床疗效、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和神经毒性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基于真实世界榄香烯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优效方案。方法: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创建的来自全国21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疗电子数据仓库中的235例使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的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合适的模型,基于Louvain聚类方法构建的复杂网络来分析研究临床诊疗优效方案。结果:(1)榄香烯注射液可以与多种抗肿瘤的中药、西药联用增强疗效;(2)可以与双膦酸盐及三阶梯止痛药治疗骨转移癌并发症;(3)可以与相关药物联用治疗抗肿瘤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4)在其他方面可根据症状的不同联用不同的药物。结论:基于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用药的复杂网络分析可挖掘出榄香烯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联合用药优效方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榄香烯乳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和抑制癌性胸腔积液的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建立胸腔积液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对照(A)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榄香烯(B)组将榄香烯乳1ml注入胸膜腔内;热疗(C)组将胸水加热至41℃持续胸膜腔灌注40min;榄香烯并热疗(D)组在胸水中加入榄香烯乳1ml加热至41℃,持续胸膜腔灌注40min.1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A组胸膜无变化,B、C组出现部分胸膜粘连,D组全部出现广泛胸膜粘连,其粘连程度与前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B和C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榄香烯乳注射液与热疗形成协同作用,能有效地促进胸膜腔粘连,抑制胸腔积液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榄香烯注射液是以从姜科植物温郁金(莪术)中提取的β-榄香烯为主要成分的抗肿瘤药物,对多种实体瘤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现将我国学者应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经验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抑制作用及微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分为对照组(未加药物)与实验组(不同浓度β-榄香烯注射液0.02,0.04,0.08 g·L-1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β-榄香烯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肿瘤细胞周期时相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β-榄香烯处理的HepG2细胞内微管的表达、分布;逆转录-多聚酶连反应技术(RT-PCR)观察微管蛋白βmRNA水平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微管蛋白β蛋白水平的表达、聚合和未聚合微管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0.1,0.08,0.06,0.04,0.02,0.01 g·L-1的β-榄香烯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效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将细胞阻滞在S期.激光共聚焦分析表明,β-榄香烯不同浓度作用的HepG2细胞微管网络异常;β-榄香烯注射液抑制HepG2细胞β微管蛋白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蛋白免疫印迹显示β-榄香烯能抑制微管蛋白β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内微管蛋白的聚合,呈浓度依赖性.结论:β-榄香烯注射液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下调微管蛋白β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内微管的聚合可能是造成HepG2细胞生长抑制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周围神经毒性是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对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甚至会限制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剂量,影响患者的化疗效果~([1])。铂衍生物制剂、紫杉醇和长春碱类是临床常见的引起周围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影响运动功能~([2])。中医药防治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具有相对更好的效果,具有方法简便,费用低廉的优势~([3])。本文采用护周汤防治奥沙利铂  相似文献   

10.
β-榄香烯是从莪术中提取的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并且与放疗和热化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就β-榄香烯及联合放疗、热化疗抗肿瘤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558-1561
化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然而化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性是一个获得临床成功治疗的主要障碍。β-榄香烯是中药莪术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抗肿瘤单体,且因其有效、安全、广谱、价廉等优点而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最近有学者提出β-榄香烯可有效逆转化疗药物耐药,与其他化疗联合增敏等功效,现就β-榄香烯抗耐药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榄香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0,10,5,2.5,0g·L-1榄香烯注射液处理CNE1细胞12,24,48 h后,Prestoblue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ehst-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榄香烯注射液对CNE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处理12,24,48 h的IC50值分别为(10.70±0.26),(7.06±0.11),(5.52±0.10) g·L-1;光镜下显示,给药后细胞大量凋亡,折光性下降;榄香烯注射液可诱导CNE1细胞凋亡.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能抑制CNE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研究β-榄香烯体内外抗肺癌药理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抗肿瘤实验采用MTT法,检测浓度12.5~200μmol·L-1的β-榄香烯对人肺癌细胞株SPC-A-1,A549及人正常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抗肿瘤机制研究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时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体内以裸鼠移植瘤为模型,肿瘤生长抑制率为指标,检测β-榄香烯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β-榄香烯作用48 h时SPC-A-1,A549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6.0,134.1μmol·L-1,但对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有促进增殖作用,表明β-榄香烯对肺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β-榄香烯对人肺癌细胞株SPC-A-1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干预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549.7,126.0,21.2μmol·L-1;Hoechst 33258染色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β-榄香烯孵育后出现凋亡细胞核固缩,浓染,着色深而呈亮蓝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β-榄香烯可诱导SPC-A-1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给药剂量为45,135 mg·kg-1的β-榄香烯在体内对裸鼠移植性人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01%,49.57%。结论:β-榄香烯具有选择性抗肺癌作用,提示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其毒副作用小,而且该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研究抗肿瘤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过程中,发现β-榄香烯乳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如人非小细胞肺癌、脑瘤、直肠癌等;因此,作为放射增敏剂,β-榄香烯乳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已经报道的作用机制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影响肿瘤细胞中DNA双链损伤修复和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形成等。本文就放射增敏机制方面,对β-榄香烯乳在放射增敏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灌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癌性腹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腹腔穿刺放尽腹水,观察组于腹腔内注入榄香烯注射液后进行微波热疗,每周2次,连续2周;对照组单纯腹腔内注入榄香烯注射液。4周以后,评价两种方法对癌性腹水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7.8%,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显著性;KPS评分及体重的稳定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生存期方面,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和3个月、6个月、1年的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其中6个月、1年的生存率上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仅少部分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灌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可以控制癌性腹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轻微,对于癌性腹水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对晚期胃癌癌性腹腔积液患者腹腔热灌注后的治疗及副作用。方法42例晚期胃癌出现癌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2组,两组均接受腹腔热灌注(治疗组方案:榄香烯单药,对照方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腔积液对比情况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骨髓抑制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在治疗晚期胃癌癌性腹腔积液患者疗效与顺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骨髓抑制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17.
榄香烯联合紫杉醇抗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C57BL/6雄性小鼠皮下接种构建Lewis肺癌小鼠模型。将50只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A、B、C、D、E 5组,A组予生理盐水对照,B组予紫杉醇,C组予榄香烯低剂量+紫杉醇,D组予榄香烯高剂量+紫杉醇,E组予榄香烯高剂量。2周后摘除眼球取血,并处死动物,切除瘤灶,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肿瘤组织中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1(VEGFR1)、VEGF受体2(VEGFR2)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抑瘤率、微血管密度、VEGF受体1和2表达、血清VEGF浓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D组与B、C、E组在抑瘤率、微血管密度、VEGFR1及VEGFR2表达、血清VEGF浓度比较也均有显著差别(P<0.05或0.01)。结论①榄香烯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作用。②榄香烯可增强紫杉醇抗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效应。③榄香烯可能通过降低Lewis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成、抑制瘤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结肠癌细胞(SW-480)耐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SW-480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β-榄香烯和VCR对SW-480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β-榄香烯和VCR对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分析β-榄香烯对细胞中WEE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采用pc DFNA-WEE1质粒过表达技术对SW-480细胞中WEE1蛋白进行过表达。结果:β-榄香烯可以诱导VCR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β-榄香烯+VCR联合组SW-480细胞凋亡率为(35.12±6.39)%,高于VCR干预组的(22.66±5.37)%(P0.05);β-榄香烯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SW-480细胞中WEE1激酶的表达(P0.05);pcDFNA-WEE1质粒转染能明显上调SW-480细胞中WEE1激酶表达,并且降低了β-榄香烯+VCR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β-榄香烯通过抑制WEE1表达,增强VCR对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能力,并促使结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荷瘤鼠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榄香烯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以H22荷瘤C57BL/6小鼠为模型,系统地研究榄香烯对化疗荷瘤鼠瘤重和脾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榄香烯对荷瘤鼠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显著提高化疗荷瘤鼠T细胞转化能力,明显促进化疗荷瘤鼠IL-2产生能力;并能协同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提高疗效。结论:该结果对临床联合应用榄香烯与化疗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β-榄香烯对人胃癌细胞中COX-2、VEGF和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试验观察黄芪甲苷、β-榄香烯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加药后人胃癌细胞C0X-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基中VEGF、PGE2的表达情况。结果黄芪甲苷、β-榄香烯能抑制人胃癌细胞生长,呈一定的量效特征;并能抑制人胃癌细胞COX-2、VEGF和PGE2的表达。结论黄芪甲苷、β-榄香烯抗肿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进而抑制其下游产物PGE2的表达及使VEGF表达下调,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