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68岁。以“下腹痛、腹泻1月”为主诉入院。自诉1月前无诱因出现下腹部间断性隐痛,无放射性疼痛,伴有腹泻,3~5次/日,呈黄色稀糊状便,无粘液脓血性分泌物,排便与腹痛无关,伴纳差,渐消瘦,伴乏力。辅助检查结果:血尿便常规、肿瘤标志物、传染病四项、凝血机制、甲功均未见异常。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2.
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1周前左上腹疼痛入院,无其它不适,既往体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粪常规无明显异常,皮质醇测定、血管紧张素I测定、血管紧张素Ⅱ测定、肾素两项以及醛固酮检查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性,56岁。间歇性胸痛1年余入院。心电图:正常。胸部CT检查:可见中纵隔区肿块位于左心房上方,升主动脉后方,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肿块边缘斑片状强化,静脉期对比剂进一步填充(图1~4)。手术及病理:常规开胸后打开心包,肿块呈暗红色,富含血管,周围分界清楚,起源于上腔静脉和左心房外膜,直径约3cm,切除后送病理。病理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4.
5.
<正>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angioma,CCA)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属隐性血管畸形,占脑血管畸形的1.9%~6.0%,占隐匿性血管畸形的11%~20%。本文回顾性分析49例脑内CCA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及MRI表现,探讨其影像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发生于上颌窦者25例,前组筛窦3例,蝶窦2例。30例均可见病变向邻近的部位蔓延,压迫相应结构,但分界尚清楚,MRI较CT显示更清楚。CT表现为受累的鼻窦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窦壁骨质受压、变形,28例骨质不连续并形成缺损,以上颌窦内壁最常见(21例),残端骨质伴硬化8例,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其中10例见静脉石影;16例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有散在、形态不一的明显强化区域。与脑组织比较病变在MR T2 W1呈低信号4例,中等信号14例;在T2 WI呈高信号16例,中等信号2例,但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形态及数量不一的低信号影;增强后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外观呈蜂窝状8例,斑驳状10例;8例动态增强扫描均显示渐进性强化。结论典型骨质改变加静脉石可提示该病诊断;MR T2 WI不均匀高信号、渐进性强化、斑驳状或蜂窝状表现,也是诊断该病的特征性征象;联合使用CT和MRI可为该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对肝血管瘤的认识。方法对25例患者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影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大多数肝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结节样、环形、斑片状强化,随时间进展呈向心性强化,部分直至完全充填,然后强化逐步减退,表现为快进慢出特征。结论肝血管瘤CT表现大多数有典型特点,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侧肾上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接受了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其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平扫显示左肾上腺区有一大小约12cm×11cm×9cm的等低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肿块内有斑片状及条带状钙化影。增强扫描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于动脉期肿块边缘有斑片状明显强化灶,于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灶逐渐向中心扩大。结论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在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12~65岁,平均44岁)经病理证实的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术前CT平扫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观察肿瘤的形状、密度、边界、MRI信号变化、增强表现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根据颅骨外板是否破坏,将肿瘤分两组,比较肿瘤最大径的组间差异。结果:所有病例术前均表现为无痛性皮下肿物。7例(64%)位于额骨,顶骨和枕骨各2例。病变均表现为椭圆形,边界清晰,边缘无硬化。CT值自117~1048HU不等。7例(64%)外板破坏的肿瘤最大横径为(2.7±0.80)cm,与4例(37%)外板无破坏的肿瘤大小(2.33±0.88)cm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88)。MRI平扫均表现为高低信号混杂影,增强后强化不均匀,强化幅度不一。周围软组织和脑实质信号正常。结论:颅骨海绵状血管瘤表现出一定的破坏颅骨外板向颅外生长倾向,综合CT和MRI检查有助于更好地显示该病的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10.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2例,其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21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1例。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13例行MRA检查。结果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钙化占72.7%,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 T1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脑外型病灶位于中颅窝、鞍旁,MRI呈类似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见明显均匀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结论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结合CT和MRA可明确诊断;脑外型者易误诊,对CT和MRI表现类似的中颅窝脑膜瘤,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病例资料女,47岁。因左耳流脓10余年入院,曾有左中耳炎,无头昏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颅脑CT平扫示左侧额叶区大脑镰旁最大径约2.3 cm 之密度稍高影,密度不均匀,其内见多数斑、点状高密度影,周围薄层水肿(图1a)。MRI示左侧额叶体积缩小,左侧额叶眶回及直回为主区域片团状混杂信号影,信号不均匀,边界不清,呈稍短 T1、稍长 T2,高FALIR 为主信号,DWI 上呈低信号,病变内多数斑、点状低信号,病灶未见明显强化,病变周围可见小斑片状长T1、长T2、高FLAIR信号,DWI 上不高,病变后外份并可见一最大径约18 mm之长T1长T2信号(图1b-e);MRI诊断:肿瘤样病变脑膜瘤可能,血管畸形(arterio venous malformation,AVM)待排。术中所见:左额叶局限性脑萎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影像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资料,经CT检查18例,6例增强扫描,MR检查28例,10例增强扫描,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做伽马刀治疗,14例随诊证实。结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稍高或混杂密度影,边界清晰,病灶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点状或斑片状钙化,少数可表现为血肿密度,增强扫描轻度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MR典型表现为T2WI及T1WI高低不均匀信号,呈"爆米花"样,周边可见低信号环,部分病灶为T2WI中央高、周边低信号,T1WI略低信号,边界模糊;T2WI为高信号,T1WI中央高、周边低信号;少数病灶表现为T2WI、T1WI均为高信号且信号均匀。DWI呈中间混有高信号的不均匀黑色低信号或均匀黑色低信号且较T1WI及T2WI范围加大,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以MRI表现更典型,MRI检查T2WI及DWI序列是诊断及随访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颅中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底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影像定性诊断率。方法:总结11例颅底鞍旁海绵状血管瘤(CA)病例,对其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呈圆形略高密度均一肿块,增强后强化明显;MRI平扫T1WI、T2WI呈底向外的葫芦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后同样明显强化;DSA呈棉絮状染色,MRA不显影。术前影像定性诊断准确率45.5%(5/11)。结论:CT表现与其它实体肿瘤相比无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MRI表现呈底向外的葫芦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较具特征性;“脑膜尾”征改变并非为脑膜瘤所特有,脑外CA同样常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强化扫描在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3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均行MSCT平扫及三期强化扫描。结果 :8例肿瘤密度均匀 ,5例显示钙化 ;1 0例肿瘤显示不均质“渐进样强化” ,3例显示均质持续性强化。结论 :MSCT三期强化扫描能有效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渐进性强化”和持续性强化是具有诊断意义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5.
宋丹  梁斌  肖恩华 《放射学实践》2005,20(9):791-794
目的:探讨非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HCH)的CT表现及相关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共21个非典型HCH的CT表现,包括病灶大小、平扫密度、动态增强模式及邻近改变。结果:有13个病灶CT平扫呈非均匀密度。共出现4种非典型动态增强模式:Ⅰ型(5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快速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Ⅱ型(13例)动脉期肿瘤周边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向心性强化,但不能完全填充整个病灶;Ⅲ型(2例)动脉期病灶呈中央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向周边呈离心性强化;Ⅳ型(1例)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度周边强化或不规则强化。HCH邻近区域的改变:有9个病灶周围可见动脉-门静脉分流(APVS),4个病灶邻近可见肝包膜回缩(HCR)征。以上非典型CT表现的出现在不同大小的病灶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CH非典型CT表现的出现与病变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认识其非典型表现对HC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宏磊  韩悦  白玫 《放射学实践》2008,23(4):393-395
目的: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CT及MRI征象,探讨各影像技术对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超声、CT及MRI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超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内回声多且分布均匀,声衰减少,轻度可压缩性,内部缺乏血流信号;CT显示肿瘤位于肌锥内,边缘清楚,软组织密度,根据眶尖处是否存在透明三角区可判断是否向颅内蔓延,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征象;MRI能清楚显示肿瘤与眼外肌及视神经的关系。结论:超声能够揭示海绵状血管瘤的组织学特点,CT及MRI可对肿瘤准确定位,揭示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选择超声与CT或超声与MRI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可对海绵状血管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家族遗传性疾病。该病为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综合征,它系神经外胚层发育异常所致。可发生于小脑、脑白质、脊髓、肝脏、胰腺、肾脏及附睾等多器官的多发血管瘤和囊肿。它的特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腹腔脏器内同时发生多发肿瘤。现就我科经病理证实四例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予以提示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螺旋CT评价经腹腔镜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的效果。方法27例共50个病灶在全麻下行腹腔镜RFA治疗。术前1周内、术后1个月及6个月,分别进行全肝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50个病灶均位于肝脏表面或邻近胆囊等空腔脏器,瘤体直径2.5~11.0cm,平均5.5cm。腹腔镜RFA治疗后1个月,86%(43/50)病灶直径增大,14%(7/50)病灶直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6个月,所有病灶均缩小,病灶区直径为原病灶直径的60%,病灶周围环状增强均消失。7例较大病灶RFA治疗后出现膈下及右侧胸腔少量积液。未发现肝内胆管扩张、肝段局部萎缩、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肝动脉-门静脉瘘等并发症。结论HCH经腹腔镜RFA治疗后具有特定的CT表现,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以准确评价腹腔镜RFA治疗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颅内非典型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提高颅内非典型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正确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2例颅内非典型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在12例病人中,11例作CT检查,10例作MRI检查,CT和MRI同时检查9例。结果本组12例中,1例位于鞍内,1例位于四脑室内,5例位于脑内,4例位于中颅窝,1例位于后颅窝。出现脑水肿3例、囊变1例,伴脑出血4例。本组定位诊断100%,定性诊断,11例错误,1例未作定性诊断。结论非典型海绵状血管瘤定性诊断较困难,应强调影像学与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24岁。于2004年3月11日因“感冒”行抗炎治疗,症状时有反复,即来本院就诊。病人自发病以来无明显咳嗽、咳痰、胸闷、乏力、消瘦等症状。查体:颈部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