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通脉胶囊对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脉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成药活血通脉胶囊对腔隙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因病死亡、致残和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以及因病致贫、返贫者不计其数。笔者2001年6月~2004年6月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降纤酶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肖飞  卢森泉 《云南医药》2007,28(4):389-390
对象与方法本院2003年1月~2006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72例,均在发病72h内入院,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9~73岁,平均54±12.6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胶囊对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VD)患者疗效观察,旨在探讨奥拉西坦对 LI 合并 VD 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LI 合并 VD 患者12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治疗组服用奥拉西坦胶囊,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其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各亚项得分的改变。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治疗前后 MMSE、ADL 及 MoCA 总分、各亚项均有改善(P <0.05),但治疗组 MMSE 评分、ADL 评分、MoCA 总分、各亚项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 <0.05)。结论奥拉西坦胶囊可改善 LI 合并 VD 患者的认知功能,副作用小,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杜学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20-1021
笔者对本院1998年月~2003年11月门诊及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用川芎嗪综合治疗(治疗组)与丹参综合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甘露酵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12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发病时间<24h)随机分成甘露酵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第5天、第15天的疗效评定比较。结果 治疗组第5天、第15天的基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露酵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8.
通心络胶囊防治老年多发腔隙性脑梗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常健 《医药导报》2009,1(1):77-78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防治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 60例急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两组给予尼莫地平、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及控制血压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po,tid. 治疗15 d后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改服复方丹参片,治疗组继续服用通心络,并追踪观察1 a. 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及梗死灶数目变化情况; 随后观察服用通心络和复方丹参片1 a 后腔隙性脑梗死的复发情况. 结果 治疗组15 d后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P<0.05). 治疗组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治疗和预防急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99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144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80例,观察组64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81.4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疗法的应用,能有效地稳定和改善生命体征,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在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颅内微小血管病变越来越受到广大神经科工作者的关注。我们进行了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4月至2006年8月我科住院的3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MRI检查证实。发病时间1~72 h,平均(40.35±8.21)h;年龄35~80岁,平均(63.2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各指标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能有效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情况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经头颅CT或/及MRI检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患者(≥65岁)268例作为观察组,207例单纯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疾病特点及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部位、性质及相应血管狭窄情况.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紊乱、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斑块发生部位以颈动脉窦部较多见、且左侧较右侧多发;硬斑较多,其中,颈内动脉虹吸部硬斑较多,软斑以颈动脉窦部最多;轻度狭窄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结论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中,动脉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起重要作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对控制老年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发展,防止腔隙性脑梗死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脑活血汤加减:两组均用针灸配合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s-CRP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ACI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依达拉奉组、阿加曲班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30例.观察3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 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Hcy)水平.记录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依达拉奉组和阿加曲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hs-CRP和Hcy低于依达拉奉组和阿加曲班组,而促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Barthel指数高于依达拉奉组和阿加曲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应用阿加曲班和依达拉奉可有效提高ACI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7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同时行CT灌注成像(CTPI)检查,检测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测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GCS评分、CBF、MTT、GO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具有良好疗效,能改善脑微循环,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腔隙性脑梗死扩管治疗与扩管扩容联合治疗疗效的比较,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使用两种血管扩张剂,第二组使用一种扩容剂和一种血管扩张剂,治疗后24 h和2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第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第1组,加重病例数少于第1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扩管扩容联合治疗优于单用两种扩管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高于对照组的81.1%(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周幼峰 《中国药师》2016,(5):917-919
摘 要 目的:观察吡啦西坦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LI合并V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单用吡拉西坦片(1.2 g tid),观察组联用吡拉西坦片(1.2 g tid)和丁苯酞软胶囊(0.2 g qid),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MMSE积分、SOD含量变化,比较两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积分、血清SOD水平均较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6.0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用丁苯酞可有效改善LI合并VCI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通过提高SOD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腔隙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并探讨α-硫辛酸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糖尿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配在A组(30例,每天静脉使用α-硫辛酸)和B组(30例,一般治疗)中,对照组(30例)选用健康体检人群。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发病后3天、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脑梗死发病后3天,两组患者均出现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延迟记忆、注意力和计算能力、语言、定向功能障碍,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在发病后3个月,使用硫辛酸组各项评分较一般治疗组高,总分及注意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定向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伴有糖尿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损害广泛,α-硫辛酸对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疗效。方法对76例高血脂患者采用辛伐他汀10~20mg/d,晚上睡前服用,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的血脂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6例高血脂患者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出现轻微腹痛腹胀,2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好转。结论辛伐他汀临床降脂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用于降脂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