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0):1516-1519
目的:探析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以治疗形式的不同之处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8.58±3.58)岁;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9.05±3.66)岁。对照组应用骨... 相似文献
2.
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用锁孔手术治疗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中15例术后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均生存;1例死亡。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病人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治愈53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1.7%。结论 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具有较多优势,属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一种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常规开颅与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死亡率、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总体恢复良好的比例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比于常规开颅手术更具有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13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生存率为86.7%,手术良好率为73%.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积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可预防再出血及血肿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提高脑出血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也是脑血管病患者中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一种疾病。我国脑出血占脑卒中的21%~48%。对于Ⅱ~Ⅲ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状态。手术方法有多种,当前更趋于应用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现就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治疗3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萍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0,1(3):10-11
目的:了解喉癌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87例喉癌术后1年内的复发转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同时期死亡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本组患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率为20.7%。(18/87),占3年复发转移率的75%(18/24)。这些患中3年、5年死亡发生率分别为55.6%(10/18)及61.1%(11/18),占全组3年、5年死亡率的76.9%(10/13)及64.7%(11/17)。结论:喉癌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是导致患近期死亡,降低远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7年3月至1990年3月对40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进行了血肿清除手术。男22例,女18例;年龄27~72岁,平均59岁。术后三个月均得以随访,手术后近期疗效为:死亡10例(25%);达自理者20例,半自理者7例,卧床者3例。本文对患者术前意识状况、血肿 CT 分型以及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与近期疗效进行比较。提出将患者术前意识状况、血肿大小以及血肿扩延程度结合起来选择手术适应症。本文还对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及止血治疗,治疗患者术后随访1年,对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80例患者中治愈78例,病死率2.5%,术后随访1年并进行评估,临床疗效患者满意.结论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间短,处理时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对脑组织牵拉较轻,手术操作简单、快速,患者失血量少,随访患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关永昌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5):442-444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60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中度脑水肿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而对照组重度脑水肿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意识清醒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77.50%vs.62.50%,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巴氏指数(BI)、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可代替甘露醇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降低颅内压,且其具有对脑的保护及促醒作用,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良好率(64.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7.92%),实验组(6.2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意识恢复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可明显减小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通大学附属东台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BDNF水平、神经功能情况及治疗后7、15 d脑水肿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第7、15 d绝对脑水肿体积、相对脑水肿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BDNF与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mRS评分呈负相关(r=-0.452、-0.441、-0.512,P<0.05),与BI评分呈正相关(r=0.487,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可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BDNF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状况,减轻脑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14.
15.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正确护理方法在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对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病人进行护理分析,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和早期的康复训练.结果:对收治的49例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进行了ADL分级,完全恢复生活能力26例,占52%;恢复生活能力1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碎吸术后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微创碎吸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同时选10例健康者血清作健康对照,连续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动态变化。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1β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TNF-α及IL-1β含量达峰时间早,对照组患者的TNF-α及IL-1β含量达峰时间较晚,且水平均较高;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碎吸术后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可降低血清中TNF-α及IL-1β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的应用及对小儿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行扁桃体手术的9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采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段心率、血压等情况、苏醒情况、插管条件以及疼痛程度、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出诊现场联合应用小剂量甘露醇与纳络酮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及呼吸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出诊现场诊断为高血压急性脑出血伴昏迷、呕吐但自主呼吸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小剂量甘露醇(对照组182例)治疗和联合小剂量纳络酮(研究组181例)治疗,观察2组患者GCS评分及呼吸变化。结果:2组患者出诊现场脑功能GCS评分均较低,表明脑功能受损严重,治疗后对照组的GCS评分有所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的GCS评分(6.85±1.16)显著高于对照组(5.99±1.41),表明研究组脑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主呼吸变化方面,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显著优于对照组,其自急救现场至回到急诊科60min内发生呼吸停止的患者仅为4.97%,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8.86%(P<0.05)。结论:出诊现场联合应用小剂量甘露醇与纳络酮有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功能的改善和自主呼吸的维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REM)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SUF)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手术血流动力学和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实施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REM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SUF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T3)、切皮劈胸骨后(T4)和阻断开放后(T5)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两组患儿手术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新生儿术后疼痛评估量表(CRIES)评分以及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1、T2、T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