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TACE联合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择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共22例,行TACE联合氩氦冷冻消融术;B组共20例,单纯行TACE治疗。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及血清AFP水平变化,同时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同期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结果 TACE联合氩氦冷冻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TACE治疗组,TACE联合氩氦冷冻治疗患者AFP水平显著低于单纯行TACE组患者;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8+T细胞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CD8+T细胞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ACE联合氩氦冷冻治疗后患者CD3+、CD4+、CD4+/CD8+T细胞值显著增加(P均<0.05),CD8+T细胞显著下降(P均<0.05);单纯TACE治疗后患者CD3+、CD4+、CD4+/CD8+T及CD8+T细胞值变化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 TACE联合氩氦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氩氦冷冻治疗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胎盘多肽联合TACE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经导管介入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个TACE疗法周期的1~14 d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8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3.64%、3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arnofsky评分、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arnofsky评分、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减少、贫血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联合TACE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下咽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下咽癌37例,根据有无使用胎盘多肽注射液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胎盘多肽注射液,均治疗3个周期.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检测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评估患者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记录1、3年存活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 +/CD8+、NK细胞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SCCAg、CEA、CA19-9、CYFRA21-1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功能状态评分高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下咽癌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6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TACE手术为治疗组,共32例;单纯TACE手术为对照组,共30例.观察两组病人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病人免疫功能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随访两组病人2年,对病人半年、1年、2年生存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组32例病人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8.1%与对照组的56.7%比较,Uc=1.936,P=0.053;治疗组病人治疗后时间段的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WBC) 、T细胞亚群(CD4 /CD8、CD+4 、CD+3)、自然杀伤细胞(NK) 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指标方面,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1、2 年生存率分别为67.65%、36.74%,高于对照组的37.38%、10.10%,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在改善生活质量、保护肝功能及延长病人者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6周外周血IgA、IgM、IgG、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gA、IgM、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uEPO能显著提高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及对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治疗.测定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IL-10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IFN-γ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8+、CD4+/CD8+、IFN-γ、IL-10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此类患儿的免疫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伟  金伟  叶孟  倪曙明 《医药导报》2009,28(2):213-214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碘油栓塞(TACE)术后免疫功能和保肝降酶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TACE术开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持续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CD+ 3和CD+4 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AST和ALT轻度升高;对照组CD+8升高,CD+4/CD+8降低(P<0.05),AST和ALT升高程度较治疗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13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谷草转氨酶(AST)、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ALT、TB、AST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研究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53,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对血型抗体高效价孕妇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效价孕妇(ABO抗体效价≥256,Rh抗体效价≥16)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抗体效价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观察新生儿溶血情况,并对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BO和Rh抗体效价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及4个月时CD4+/CD8+、CD16+/CD56+、CD4+和CD19+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4个月时低于2个月时(P<0.05);CD8+高于治疗前,且治疗4个月时高于2个月时(P<0.05).治疗2个月及4个月时观察组CD4+/CD8+、CD16+/CD56+、CD4+和CD19+均低于对照组,而CD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新生儿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能够有效抑制孕妇的免疫功能,对血型抗体高效价孕妇具有较好的临床辅助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选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10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化疗后贝伐单抗静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DC-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相关细胞(CD3+、CD4+、CD4+/CD8+)比例.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5% vs.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骨髓抑制35例、皮肤症状3例、胃肠道反应17例、神经毒性反应5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9例、12例、36例、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应用于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效果好,能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减少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于术后1个月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分别于化疗前1d及化疗1周后检测患者外周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 +/CD8+高于化疗前,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且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低于化疗前(P <0.05,P<0.01).2组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增强、调节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并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喜炎平为主三联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解放军105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小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共15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大便次数与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水平、粪便球/杆菌比例、粪便sIgA水平、血IgA和IgM、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大便次数与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粪便球/杆菌比例及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A、IgM、CD3+、CD4+、CD4 +/CD8+和粪便sIgA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喜炎平为主三联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已经实施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CD3+、CD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XELOX方案化疗过程中,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犬急性肝衰竭模型,在传统血浆灌流基础上,对血浆预先进行蓝光照射后回输,验证该方法是否提高血浆胆红素下降幅度。方法选用健康雄性Beagle犬12只,通过外科手术诱导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犬随机分为两组:A组(n=6)予以血浆灌流治疗,B组(n=6)在血浆灌流前将血浆照射15min蓝光。在灌流前和灌流后的第24小时采血一次,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B)、球蛋白(GLB)、白蛋白(ALB)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4dA组和B组ALT、AST、Tbil、Dbil均显著性上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GLB和ALB则变化不明显;A组和B组在治疗后ALT(A:119.3±69.8;B:112.9±102.2)、AST(A:103.5±20.9;B:118.0±32.6)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Tbil、Dbil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但B组Tbil(22.1±7.8)、Dbil(11.4±3.1)显著低于A组Tbil(95.6±21.5)、Dbil(48.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治疗后血浆总蛋白(A:36.8±4.6;B:39.9±6.9),球蛋白(A:23.5±2.9;B:23.0±2.6)和白蛋白(A:25.0±4.QB:28.8±3.0)均有下降,但B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血浆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血浆灌流比传统的血浆灌流更能提高单次治疗的血浆胆红素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甘露聚糖肽预防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接受骨折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甘露聚糖肽,1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 L中,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胎盘多肽注射液,8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渗出液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皮肤愈合时间、骨骼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等。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CD~(3+)、CD~(4+)、CD~(4+)/CD~(8+)和NK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住院时间、渗出液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皮肤愈合时间、骨骼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IL-6、CRP、WBC均显著降低,CD~(3+)、CD~(4+)、CD~(4+)/CD~(8+)、NK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甘露聚糖肽预防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骨折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且观察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组感染性休克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基础上结合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两组均以7d为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前与治疗7d后血乳酸、降钙素原(PCT)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试验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73%比46.34%,P<0.05).两组治疗后血乳酸浓度和PCT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乳酸浓度和P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效果明显,且能够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时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91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在TACE当天开始给予异甘草酸镁(150mg/d)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于TACE当天开始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疗程为15d。分别在治疗4d、8d、15d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对照组TBIL在第4天、8天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15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ALT和AST在第4天、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15d均基本正常;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ALB在第8天时开始明显下降(P<0.05),15d有所回升,但不能达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降低肝动脉栓塞化疗时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庄秀娟 《安徽医药》2017,21(12):2218-2221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和内环境监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0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采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术中常规监测,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凝血功能和内环境(血气)监测,且在换血前后从外周同一静脉抽血测定生化指标K+、Na+、Cl-、Ca2+6、Mg2+离子;凝血因子: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血气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H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前和换血后生化指标、血气指标、凝血因子、免疫状态(CD3+、CD3+ CD4+、CD4 +/CD8+)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结果 换血后,两组患儿同换血前比较,对照组血清K+、Na+、Cl-、Ca2+、Mg2+离子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观察组的K+、Na+、Cl-变化亦不大,但Ca2+、Mg2+离子的变化较大;组间比较,换血后Ca2+、Mg2+离子有显著的变化(P<0.05),而p(O2)、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换血前后BE的变化较大,且观察组的pH值在换血前后也有大幅变化.观察组换血后较换血前凝血四项异常人数占比均偏低,而对照组仅两项有降低无明显改变;换血后观察组CD3+、CD3+ CD4+、CD4 +/CD8+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CD3+、CD3+ CD4+、CD4+/CD8+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机体血气分析、内环境及凝血常规有一定影响,治疗安全有效,但这些影响不对新生儿构成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