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玉真 《江苏医药》2013,39(9):1070-107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社区艾滋病患者9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实施患者及家属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沟通、心理疏导及生活指导.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比较心理干预前和4周后的得分.结果 观察组心理干预4周后,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对社区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梅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208-2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干预组70例,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精神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及残留期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将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心理治疗,将进入缓解期及残留期精神分裂症的234例患者分成综合干预治疗组及用单纯药物治疗组各1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缺陷和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3.78、3.15,均P<0.05).观察组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2.58,P<0.05).进入缓解期及残留期后,综合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总分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t =8.97、2.27,均P<0.05).结论 综合干预有利于减少精神分裂症缓解期及残留期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7,(6):96-9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结果住院时两组患者BPR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PRS总分及各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情感等维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出院现居住在徐汇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8例,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康复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延续护理.用一般资料问卷、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SQL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干预前(P<0.001),不良反应和症状、精力和动机及心理社会3个维度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即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对改善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从而增加患者回归社会机会,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运用精神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苏州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组实施精神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均有改善(均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的不良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精神康复护理既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的不良行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日记式心理教育结合分层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治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日记式心理教育结合分层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同维度应对方式评分差异不显著(P> 0.05);干预后,观察组在回避以及屈服维度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而观察组在面对维度应对方式评分方式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BPRS评分与MRSS评分在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干预后,观察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MRS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日记式心理教育结合分层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并使其应对方式更加倾向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精神科护理基础上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量表)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量表)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PSP评分相比,统计结果均无差异,均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PRS、IPR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人文关怀可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128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66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3个月,观察结束后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积分、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总消极积分及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积分降低,NOISE总积极积分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能积极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物护理干预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维持治疗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干预组合并药物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WHO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的评定。结果跟踪3个月到1年,干预组患者在WHOQOL的生理、领域、领域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药物护理干预保证了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开展利伯曼康复训练程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态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符合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由病区护士和利伯曼康复训练师进行系统的利伯曼训练12周.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和用药态度量表(DIA)在入组前、第4周、第12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NOSIE的社会兴趣因子得分分别为(23.85±9.77)、(15.48±8.85) (P<0.01),迟缓因子得分分别为(1.22±2.48)、(3.43±3.28)(P<0.05),总积极因子得分分别为(88.00±18.14)、(75.19±16.35) (P<0.05);SQLS仅有精力/动机因子[得分分别为(24.00±18.60)、(42.50±1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IA得分分别为(6.68±2.39)、(3.0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伯曼康复训练程式能有效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态度,迸一步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采用简明烧伤量表(BSHS-A)评分评价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总评分为(264.55±33.38)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总评分为(285.72±29.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关系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67.48±9.22)分、(65.85±8.65)分、(67.65±8.76)分、(63.62±8.18)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73.36±7.65)分、(73.66±7.44)分、(75.33±6.84)分、(68.34±7.8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治疗依从性为8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确诊的肺癌并进行化疗的14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RF的发生情况,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评估其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中CRF的发生率为79.17%,Piper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PFS)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行为、感觉、认知、情感.SRSS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CRF患者PFS各维度均与SRSS的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而情感维度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CRF发生率较高,且社会支持度较低,应加强CRF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们随机抽取康复期出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出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IPRO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并与未采取综合干预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综合干预的康复期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分数、症状自评量表分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可提高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水平的措施。方法选择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上述患者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BPRS评分和NOSIE-30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给予以社会功能训练为主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康复状态量表( MRS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RSS评分、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招玲  王黎玲  戈阳华 《江西医药》2021,56(6):749-750,754
目的 观察社区综合性居家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将60例符合产后抑郁诊断标准的产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庭产后照护,观察组在家庭常规产后照护基础上进行社区综合性居家干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比干预后2、4、8周产妇SSRS、EPDS的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2、4、8周后观察组SSRS得分(32.83±7.35分,40.63±3.38分,46.87±5.62分)高于对照组(26.06±7.50分,31.93±5.42分,35.03±6.18分),观察组EPDS评分(9.83±0.35分,7.03±0.38分,5.27±0.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26±0.55分,10.23±0.42分,9.23±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性居家干预对提高产妇社会支持水平,改善产后抑郁症状效果显著,且全面、便捷、产妇和家属依从性高,群众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住院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行为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0例住院慢性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入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冬眠灵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实施3个月的心理行为干预,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干预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NOSIE、IPRO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行为,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