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给予心内电生理检查以明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及消融的靶点后行射频消融术。结果所有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3例,占47.8%;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7例,占52.2%,消融成功86例,成功率为95.6%。2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及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断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快速心率失常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应用体表心电图检查方法,研究组在应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心率失常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房室结双经路检出16例,房室旁路8例,室内心动过速5例,房性心动过速5例,预激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及房室扑动4例,心率失常检出率为95.6%,对照组房室结双经路检出13例,房室旁路4例,室内心动过速6例,房性心动过速3例,预激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及房室扑动2例,心率失常检出率为66.7%,研究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心率失常患者应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该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的体表心电图检查方法,应当在临床诊断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快速静脉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门、急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80例,用腺苷由周围浅表静脉快速推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起始剂量为6mg,无效时增加腺苷用量,最大单次用量为18mg。观察复律时间、心电图变化、药物不良反应,而后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分析腺苷对不同病因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总有效率为72.77%。腺苷终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与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不适宜窦性心动过速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快速静脉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是一组疾病的诊断,包括多种心律失常,但90%以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主要由折返机制造成,少数为自律性增高或平行心律,其发生率为1/25 000,是小儿时期严重心律失常之一,若不及时治疗易致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VR导联ST段抬高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梅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成功实行射频消融术的8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AVNRT)53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AVRT)29例,分析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电图中aVR导联ST段的振幅表现。结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53例AVNRT患者有15例aVR导联ST段抬高,占28.3%,29例AVRT患者有22例aVR导联ST段抬高,占75.86%,左侧旁道20例,其中1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发生aVR导联ST段抬高,占76%。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有助于判断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尤其是左侧旁道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如处理不及时,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我院采用上海天丰药厂产品重酒石酸间羟胺(间羟胺)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7例,复律成功2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2%。治疗好转后,25例做电生理检查.其中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3例,房室结旁路折返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君实  范寿年 《贵州医药》1994,18(3):135-136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显性旁路和隐匿性旁路各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均成功接受射频消融术.参与折返环路的旁路和房室结慢径均被阻断,术中不再能诱发心动过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无症状复发;无自发心动过速.表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及其-717A/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江苏南通地区人群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及其-717M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92例心房颤动患者和60例非房颤对照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分析房颤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应用免疫比浊法测hs-CRP,PCR-RFLP法检测CRP-717MG基因型.结果:房颤患者CRP浓度与左房内径(LAD)呈正相关(r=0.58,P<0.01),房颤组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阵发性房颤患者hs-CRP浓度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2组间A/A与G/A+G/G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等位基因在房颤组中表现为低频率(P<0.05).结论:hs-CRP浓度与房颤及房颤亚型相关,hs-CRP浓度与LAD呈正相关,炎症有可能通过结构重构来影响房颤的发生,CRP-717A/G多态性与房颤的关系尚需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江荣炎  吴桥  汪慧敏 《医药世界》2009,(11):714-715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的电生理机制、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102例PSVT患者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PSVT类型及消融的靶点,并实施RFCA术。结果:102例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5例,占44.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7例,占55.9%。发生永久性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无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RFCA是根治PSV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者的熟练程度、消融靶点的位置、患者的配合等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30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170例、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130例.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170例,其中房室结双径路慢快型169例,慢慢型1例.AVNRT中还包括合并房室旁道5例,合并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2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合并Koch三角房性心动过速(房速)1例;手术成功率100%,随访6个月到3年,复发3例,复发率1.8%.房室旁道130例,其中左侧旁道100例(左前游离壁旁道65例,左侧壁旁道28例,左侧双旁道1例,左后间隔旁道3例,左中间隔1例,左侧心外膜旁道2例),右侧旁道30例(右侧游离壁旁道18例,右后间隔旁道5例,右侧Mahaim旁道1例,右后间隔慢旁道2例,右后侧壁旁道2例,希氏束旁道2例).手术成功率99.2%,随访6个月到3年,复发4例,复发率3.1%.发生心包积液1例.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心电图分型和药物治疗情况,总结药物治疗经验。方法:分析38例婴儿PSVT入院后的临床资料和药物治疗情况。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7例(44.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2例(31.6%),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2例(5.2%),未分型7例(18.4%),合并器质性心脏病11例(28.9%)。AVRT患儿用普罗帕酮转复率为100%,ATP为75.0%,地高辛为37.5%;AVNRT用普罗帕酮转复率为90.0%,ATP为83.3%,地高辛为40.0%,胺碘酮为66.7%。结论:正确的心电图分型对婴儿PSVT治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意义,不同药物对不同类型的PSVT的治疗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心内科治疗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有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67.2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率、房颤次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A峰峰值流速(VA),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左心房内径(LAd)之外与治疗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较为明确并且优于一般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老年和94例非老年动态心电图的结果,观察两组临床特征和心律失常的类型,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老年组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减低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最常见的症状为胸闷,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Ⅱ度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中左房增大者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房正常组(P<0.05);老年组中LVEF<45%者室性心动过速、Ⅱ度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比率明显高于LVEF≥45%者(P<0.05)。结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其次是冠心病,左房内径增大可致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永久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11例、12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降至(261.3±25.7) ng/L,对照组降至(330.3±26.4) ng/L,观察组hs-CRP降至(3.08±0.70) ng/L,对照组降至(5.78±1.37) ng/L,治疗后两组虽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显著降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曾益华  张世杰  胡爱民 《中国医药》2011,6(9):1056-1057
目的 比较普罗帕酮和胺碘酮静脉用于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6例完全随机分成普罗帕酮组(44例)和胺碘酮组(42例),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70 mg静脉注射(5 min注完),若无效,20min后重复1次;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5~7 mg/kg加入100 ml 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30 min滴完,继之以1 m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分别为93.2%(41/44)和88.1%(37/42)(P>0.05);平均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组[(12.4±7.8)min]明显短于胺碘酮组[(30.7±10.3)min](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普罗帕酮组为[29.5%(13/44)]明显高于胺碘酮组[11.9%(5/42)](P<0.05).结论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用于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基本相同,但普罗帕酮起效快,更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疾患者,胺碘酮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疾患者较普罗帕酮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速阵数,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率、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速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速阵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心电图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伴发房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毛花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室率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室率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室率和对照组治疗后心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伴发房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心室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32例行RFCA的PSVT患者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9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83例,消融总成功率90.2%。随访(87±20)月,AVNRT消融复发率13.3%,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4.1%;AVRT消融复发率4.0%,永久性Ⅲ°AVB发生率1.2%。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安全、有效;熟练的心导管技术、仔细的电生理检查、耐心地寻找最满意的靶点图以及合适的消融能量和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