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结核性外穿性脓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结核性外穿性脓胸全麻手术病例96例,按手术切口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AMT组)56例与传统开胸切口组(开胸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置胸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术后复发率。结果 围手术期指标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6、24、72 h的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置胸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VAMT组均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手术时间比开胸组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9/56),比开胸组的35.00%(14/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9,P=0.032);VAMT组的术后复发率比开胸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安全、有效,不增加术后复发率,同时具有术后疼痛评分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穿性脓胸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胸科医院于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外穿性脓胸7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从出现胸部首发症状到实施手术的时间分为3组,A组<2周,B组2~4周,C组>4周.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C组,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C组(P<0.05).3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穿性脓胸的最佳手术时机为从出现首发症状到手术2周以内,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肺叶切除术中传统切口、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疗效。方法对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及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切口组(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中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比传统手术方式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LT)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组)用于胸部疾病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3例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LT组(n=47)和VAMT组(n=36)。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止痛药物用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所有比较指标中,除切口长度外两组间差异无特异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于治疗胸部疾病有着相似的治疗结果和费用,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更安全、可靠,创伤小、疼痛轻,外观美观,尤其适用于青年女性,建议更多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外科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临床观察对比传统的胸外科手术切口,对其优点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住院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比对组,分别给予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治疗和传统胸外科外侧切口手术治疗。围术期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花销及住院时间,然后利用统计学分析所得到的数据。结果观察组(局限性小切口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比对组(传统胸外科外侧切口组)。结论局限性小切口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少,疼痛轻,住院花销低,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72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组和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组,其中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组30例,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颈部感觉及切口满意程度.结果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组比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疼痛评分轻、住院时间短,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组患者出现颈部感觉异常、吞咽困难程度较重,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后切口满意度评分较高,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疼痛较轻、切口美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潘家东 《安徽医药》2012,(9):1305-1306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4例食道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设立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日引流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泵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日引流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泵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在手术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小切口开胸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术后胸引管及镇痛泵留置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术侧肩关节及上肢活动障碍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谢浩  吴积  王彬彬  覃健  刘军 《江苏医药》2021,47(10):1024-1027,封2
目的 比较小切口Wiltse入路与传统开放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胸腰椎骨折患者83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小切口Wiltse入路手术(观察组,42例)和传统开放后路手术(对照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也较短(P<0.05).于术后3 d、3个月和1年,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及伤椎Cobb角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Wiltse入路与传统开放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前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全髋(MIS-THA)与微创半髋(MIS-HA)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单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MIS-THA组和MIS-HA组各4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以及术后VAS疼痛评分差异.术后复查及随访,分析髋关节正、侧位X 线片,测定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切口长度、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MIS-HA组明显较MIS-TH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P<0.05),但其术后3 d平均VAS评分明显高于MIS-THA组(P<0.05).两组术后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MIS-THA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差值、优良率均明显大于MIS-H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骨折不愈合、脱位、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MIS-THA与MIS-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MIS-HA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但MIS-THA术后疼痛程度轻,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0.
闻吉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439-439,44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25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痛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治疗肿瘤病灶较小的早期周围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较好地完成肺叶解剖学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李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41-42
目的 比较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与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7月~2012年8月人住本院的8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Sweet开胸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切除术.比较两组开胸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切缘残留、住院时间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开胸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切缘残留率、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疼痛优良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1).结论 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并与左侧开胸食管切除术比较,为食管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术式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微创组(38例)和开胸组(40例),分别接受微创McKeown术和左侧开胸食管切除术并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分析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1.58±13.76)ml和(11.73±3.26)d,低于开胸组的(335.74±73.51)ml和(13.64±4.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总体淋巴结清扫个数及胸部淋巴结个数均多于开胸组(P〈0.05)。结论微创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较好,降低了术中出血,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且淋巴结清扫情况优于左侧开胸食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在慢性脓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40例脓胸患者使用电视胸腔镜治疗,40患者例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两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开胸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脓胸的患者,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相比常规开胸手术能达到更好的全盘视野,对病灶定位准确,在能熟练操作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改良式前外侧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以选择最佳胸部切口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42例行肺癌手术患者,根据手术切口选择分为两组,22例采用改良式前外侧切口的患者为观察组,20例后外侧切口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平均开胸时间、平均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5.3±3.4),对照组(7.4±2.1)分,观察组平均开胸时间为(12.2±3.5)min,平均关胸时间为(18.5±3.2)min分别比对照组短8.3min和7.9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出血量虽较对照组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前外侧切口入路是肺癌手术较理想的切入方式,可减少术中对患者肌肉、支配神经及肋间的损伤,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外伤后血胸的优劣势,总结应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血胸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列为观察组;4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胸壁创伤轻微,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5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常规开胸组(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电视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常规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以及传统开放手术( Open discectomy, 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29例为MED组,行传统开放髓核摘除术33例为OD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出血和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切口疼痛JOA以及术前、术后3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MED组相比OD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切口长度减小、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以及1月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明显改善,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术后3月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6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术前的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经过3个月的随访提示两组手术对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微创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