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佑清 《上海医药》2013,(10):58-5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干预组120例,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给予全产程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增强初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促进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缩短产程并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探讨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提前5~7d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6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分娩前SAS评分、SDS评分及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及非自然分娩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对初产妇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及产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观察2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分娩行整体护理可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探讨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提前5~7d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6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分娩前SAS评分、SDS评分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娩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及非自然分娩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对初产妇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入选的200例在我院实施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自然分娩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和分娩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分别为51例、39例、10例;对照组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分别为38例、41例、21例;观察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21%;观察组分娩疼痛中的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产程时间、第2产程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的第1产程时间、第2产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3产程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初产妇自然分娩产程,使产程顺利进程,能够减轻分娩疼痛,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了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而寻求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 ,保障产妇健康安全。方法妇产科初产妇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分娩情况。结果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结局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减轻了初产妇的心理压力,缓解了产妇的焦躁情绪,增强了其对自然分娩的自信心,进而增高了自然分娩的产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4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激励式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精神状态、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及SD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妇在最佳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陪护配合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入住本院的15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助产、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用助产士全程陪护配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分娩结局与初产妇分娩的各产程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于入院时与分娩后24h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71例初产妇为自然分娩,7例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91.23%;对照组初产妇43例自然分娩,35例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55.13%。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6,P0.05)。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总产程用时(7.89±1.52)h,明显低于对照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总产程用时(12.47±2.0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86,P0.05)。两组产妇入院时,均有轻中度的焦虑、抑郁,两组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2,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陪护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初产妇的负性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受到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展开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展开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与产科的护理质量,有效改善母婴的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拉玛泽(Lamaza)呼吸减痛分娩法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8例健康体检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给予常规产程护理治疗;观察组7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在产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的舒适满意度为9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4%(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与焦虑的程度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控制感程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指导产妇,可明显缓解产妇的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孕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可有效地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了产妇的剖宫产率,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可靠较方便的非药物性减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响,探讨提高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临床效果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中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为84.5%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疼痛总有效率为77.6%高于对照组的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中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励护理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产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激励护理干预)和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程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激励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自然分娩,加快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了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从产前至产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于入院当天和产后14d对所有产妇进行心理评估,观察2组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前与产后14d的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14d SDS与SAS评分均高于入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4d 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并运用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2组产妇产后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可大大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产后出血率,增加产妇产后舒适感,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分娩结局的影响,进一步减少母婴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共18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予以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予以干预,观察两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及心理诱导对促进初产妇产程进展和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3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2,每组各100例进行比较观察.对照组1按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并给予静脉点滴催产素加强宫缩;对照组2按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正常的产程观察;而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外给予乳头按摩及心理诱导.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4%、总产程时间平均值为5.93 h、产后2 h出血平均值为222.78 ml、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乳房按摩及心理诱导能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2h出血量,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和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配合治疗程度和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配合治疗程度和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科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对降低产妇分娩后投诉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0例由未参加疼痛知识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观察组120例由参加过疼痛知识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价、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产妇分娩后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2.12±3.98)分、90.00%、(89.21±4.32)分、0.2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8.21±2.12)分、56.67%、(72.12±2.12)分、3.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可以显著提高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的发生,对提高本院产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