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0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0例。A组术前5min宫颈注射利多卡因,5min后再行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术前30min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40μg,30min后行丙泊酚静脉麻醉;C组单纯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3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丙泊酚的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3组镇痛显效率均为100%。A、B组宫颈软化程度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丙泊酚用量均多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C组,出血量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该2种方法都能改善宫颈松弛度,丙泊酚用量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效果好,不良反应小,但两药作用方面各有特点,临床医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宫颈松弛作用.方法 要求无痛人工流产且无禁忌证的早孕妇女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对照组各100例,A组于人工流产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B组于人工流产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应用单纯无痛人工流产术.结果 A、B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显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追加丙泊酚例数均低于对照组,A组追加丙泊酚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400μg的宫颈松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陈艳  徐青  岳红  叶宁荷 《江苏医药》2007,33(5):513-514
目的 观察无痛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宫颈扩张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 6~12周早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18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A组单用丙泊酚行无痛人工流产;B组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前2 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C组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前2 h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观察患者麻醉无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结果 B组和C组患者宫颈松弛度明显好于A组,且C组优于B组(P<0.05);B组和C组麻醉满意度优于A组,且C组好于B组(P<0.05);副作用方面,C组恶心及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可扩张宫颈,提高丙泊酚麻醉满意度,阴道给药效果优于口服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宫颈松弛作用。方法要求无痛人工流产且无禁忌证的早孕妇女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对照组各100例,A组于人工流产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B组于人工流产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应用单纯无痛人工流产术。结果 A、B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显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追加丙泊酚例数均低于对照组,A组追加丙泊酚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400μg的宫颈松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40例。A组给予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B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口服,C组未给予米索前列醇。观察3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结果 3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软化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C组,A、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能充分改善宫颈松弛度,有效避免了手术副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丙泊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早孕妇女300例随机分成A、B、C组各100例,A组于术前给予间苯三酚和米索前列醇镇痛,B组术前给予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镇痛,C组采用分散注意力的心理安慰疗法。观察3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缩宫素使用率。结果 B组镇痛效果显效率高于A组,2组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1)。A、B组宫颈松弛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均高于C组(P〈0.01)。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少于C组(P〈0.01)。A、B组体动、人流综合征、缩宫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低于C组(P〈0.05和P〈0.01);A组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痛头昏头痛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与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镇痛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适用于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0例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者分为两组,A组空服口服米索前列醇及丙泊酚,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术后宫缩痛例数及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米索前列醇较单一丙泊酚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用量少,损伤小,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宫腔推注应用于基层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到珠海平沙计生服务所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38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实验组)100例,于人工流产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术中宫腔注入2%利多卡因3ml;B组(米索前列醇组)140例,单纯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C组(利多卡因组)140例,术前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于术后比较A、B、C三组术中宫颈扩张的程度、镇痛效果、手术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的发生率。结果:A组的宫颈扩张程度有效率、镇痛效果均为100%,明显优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及RAAS发生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宫腔推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方法简便易行,镇痛效果显著,适合基层无条件开展静脉全麻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丽 《淮海医药》2006,24(6):471-472
目的 观察丙泊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5年1~12月来我院要求人流术的早孕妇女160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作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于术前加用米索前列醇为手术组(A组);单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作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为对照组(B组).观察术中扩宫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A组术中无阻力扩宫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麻醉药物用量减少,术中副反应下降,但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术,具有扩张宫颈,便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优点,并能减轻人流术所造成的孕妇身心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直肠应用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性扩张宫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280例早孕妇女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前3~4h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280例仅行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且术前不用米索前列醇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人工流产时间、出血量、宫缩幅度、追加用药量.结果 研究组宫口松弛总有效率及人工流产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镇痛总有效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追加用药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出血量及宫缩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直肠应用米索前列醇可较好地起到药物扩张宫口的作用,且缩短人工流产时间,使追加用药量减少,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术前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前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初孕妇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A组:无痛人工流产既不口服米非司酮也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B组:无痛人工流产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C组:无痛人工流产前15~20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同样静脉全麻下行人工流产手术,术前、术中观察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药物不良反应,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与B、C 2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无痛人工流产前15~20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可以帮助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扩张,并减少单独应用米索前列醇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前舌下含服、阴道放置或直肠放置三种途径加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B组阴道放置湿化米索前列醇;C组直肠放置湿化米索前列醇;D组作为对照组,术前未子任何药物。A、B、C组用药量均为400μg,用药后3h行人工流产术。记录观察对象用药后宫颈扩宫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和术中出血量。结果A、B、C组术前阴道出血、下腹痛发生率及术中宫颈扩张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B、C组(均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舌下含服、阴道放置或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均可有效扩张宫颈,阴道或直肠放药虽然胃肠道反应小,但舌下含服方便。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5,(3):311-313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应用米索前列醇对无痛人流术患者手术指标及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宫内早孕以无痛人流术终止妊娠的患者2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65、71、66例),分别于术前30、60、90 min口服米索前列醇片0.4mg。观察3组患者的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时间、术前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子宫收缩情况、丙泊酚诱导负荷量和总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B、C组患者宫颈松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患者宫颈松弛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C组(P<0.05);B组患者术前出血量与A组相似(P>0.05),A、B组患者术前出血量均显著少于C组(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B组C组>A组(P<0.05);患者丙泊酚诱导负荷量及总使用量B组0.05)。结论:术前60 min应用米索前列醇相比术前30、90 min应用具有更理想的效果和相似的安全性,并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14.
郭建彪 《江苏医药》2013,39(7):853-854
目的 探讨无痛人流术前阴道应用米索前列醇对丙泊酚起效时间和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术前阴道应用米索前列醇0.4 mg;对照组未用米索前列醇.两组均行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丙泊酚的起效时间和负荷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丙泊酚的起效时间明显延长[(36.25±5.27)s vs.(31.46±4.24)s](P<0.05),负荷剂量明显增加[(126.25±19.42) mg vs.(110.68±15.26) mg] (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者,丙泊酚静脉麻醉的诱导时间应适当延长,负荷用量也应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B超证实宫内孕6~10周要求终止妊娠孕妇31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观察组)与利多卡因组(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前1~2h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结果两组孕妇在手术时宫颈松弛度、镇痛效果、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满意、宫颈松弛度好、手术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小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20-212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40例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米索前列醇组(A组,N=80);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组(B组,N=80)和未使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C组,N=80).A组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B组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C组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用药的不良反应,宫颈扩张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宫颈粘连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B两组宫颈扩张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宫颈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分别于C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口服和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均可作为人工流产术前的给药方法,推荐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小的阴道放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无痛人流术前宫颈软化效果及术中出血量。方法选择要求无痛人流的病例,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术前2h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化与阴道给药对宫颈的软化作用及术中阴道出血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宫颈扩张平均值大于阴道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舌下含化组少于阴道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及芬太尼的无痛人工流产术,快捷、安全,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比较理想的人工流产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5,(33):4631-463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宫腔吸引管在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方法:214例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A组(71例)、B组(71例)、C组(7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静脉麻醉后,A组患者术前2 h给予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B组患者术前3 h给予米索前列醇片0.2 mg,研粉后置入阴道后穹窿;C组患者不给予相关药物。各组患者均使用一次性宫腔吸引管。观察各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宫颈扩张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0.05),A组患者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0.05);A、B组患者镇静、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5);结论 :口服或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吸引管治疗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的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当,但口服给药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佐辛配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要求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妊娠6~12周妇女606例,随机分为A、B、C3组:3组患者均于术前1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mg。A组206例地佐辛肌肉注射;B组200例为无痛人流术组,异丙酚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C组200例为对照组,不采取其它镇痛措施。观察每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宫颈松弛率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A、B组与C组比较,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组与C组间宫颈扩张松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B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比较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配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镇痛有效、简单、安全、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对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03例产妇,所有产妇均要求结束妊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产妇51例在行手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B组产妇52例经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患者宫颈扩张效果及安全性等情况。结果:B组的宫颈扩张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的腹痛、呕吐、恶心及阴道出血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宫缩幅度及异丙酚用量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无痛人工流产术产妇术前经直肠给米索前列醇对宫颈扩张效果较好,且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