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primary immu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类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特点、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际工作组于2007年10月就ITP达成新的共识[1],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名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根据诊断ITP的时间、临床及实验室结果将ITP分为新诊ITP (诊断3个月以内的ITP)、持续性ITP (诊断ITP病程持续3~12个月)和慢性ITP (诊断ITP病程超过12个月);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及出血表现将其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关于ITP病情轻重的判断,提出临床出血程度是最主要的依据。将重症ITP定义为:有需要治疗的出血症状、发生新的出血症状需加用其他药物或需增加现有药物的剂量。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引起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我院对1例ITP住院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及中药治疗,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健康对照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结果ITP、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数较健康对照明显减少(P<0.01),ITP组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较健康对照明显减少(P<0.01),ITP较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小板GPⅡb/Ⅲa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GPⅡb/Ⅲa对ITP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用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免疫综合征,传统治疗易复发,费用高,有的因出现严重的感染而危及生命.我科2002年6月~2008年2月采用益气补血片联合脾脏三维适形放疗治疗ITP 32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后对血小板参数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免疫综合征,传统治疗易复发,费用高,有的因出现严重的感染而危及生命.我科2002年6月~2008年2月采用益气补血片联合脾脏三维适形放疗治疗ITP 32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后对血小板参数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巨核细胞改变特点.方法 包括30例急性ITP及38例慢性ITP初诊患者,其骨髓片经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巨核细胞.结果 急慢性ITP的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及裸核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尤其是急性ITP.急慢性ITP的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均减少,急性ITP更为显著.慢性ITP易见血小板型幼巨核细胞.结论 急慢性ITP巨核细胞增多,且显著成熟障碍,尤其是急性ITP.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方法86例ITP患者进行Hp检测,对Hp阳性患者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根除Hp治疗,监测血小板数的恢复情况。结果25例Hp阳性的ITP患者在治疗ITP同时加用抗Hp治疗与对照组的25例Hp阳性的ITP患者的血小板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后血小板数恢复明显。结论Hp感染是ITP诸多发病因素之一,根除Hp治疗可能为Hp感染的ITP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疾病的30%。目前随着现代医学对ITP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认为其病理机制除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之外,另存在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血小板生成不足[1],而治疗上采取了单克隆抗体、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低值血小板计数与镜检法计数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73例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 L-1的静脉血标本,采用电阻抗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并与显微镜手工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仪器法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仪器法计数大多数偏低.结论 电阻抗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相对手工计数法有偏差,建议初次就诊的ITP患者用手工法核实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Non-ITP)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抗GPⅠb/Ⅸ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表达,并比较其对IT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检测ITP患者、Non-ITP患者抗GPⅡb/Ⅲa、抗GPⅠb/Ⅸ特异性抗体。结果 ITP组抗GPⅡb/Ⅲa、GPⅠb/Ⅸ抗体的总阳性率均高于Non-I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2,P<0.05)。男、女及急、慢性ITP患者间抗GPⅡb/Ⅲa及抗GPIb/Ⅸ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抗GPⅡb/Ⅲa、抗GPⅠb/Ⅸ特异性抗体检测对ITP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二者对ITP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无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网织血小板(RP)、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改良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捕获血小板抗原试验(MAIPA)测定ITP(86例)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30例)患者血浆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GPⅡb-Ⅲa以及P-选择素自身抗体,同时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相应的RP%及PAIgG.结果 ITP组MAIPA、RP%和PAIg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79%、80.23%和70.93%;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分别为6.67%、23.33%和36.67%;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三种方法检测ITP结果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MAIPA是ITP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多种抗体应用可以提高其敏感度.MAIPA联合PAIgG及RP测定有益于ITP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刘冯  肖丁华 《淮海医药》2011,29(5):377-379
目的 探讨泼尼松、硫唑嘌呤联合咖啡酸片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将20例诊断为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泼尼松、硫唑嘌呤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评估2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PLT)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ITP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抗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及血清TPO水平,同时检测其PLT及骨髓巨核细胞数。结果抗GPⅡb/Ⅲa及GPⅠb/Ⅸ抗体吸光度(A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TPO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组血小板计数与两种特异性抗体水平呈负相关;ITP患者血清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对确定ITP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TPO检测对探讨血小板生成的调节机制及辅助ITP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不同,探讨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观察132例ITP患者及48例非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2例ITP患者中巨核细胞数量正常者35例,增多者78例,77例ITP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58例。结论由于血小板抗体生成使ITP患者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中是必要的检查,血小板抗体与巨核细胞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科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特征[1:1].内脏出血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2].我科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ITP1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登科  李沁 《贵州医药》2006,30(11):1024-102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内脏的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及成熟障碍;存在血小板抗体等。临床分为急性或慢性ITP。幽门螺杆菌(Hp)现已被证实与慢性ITP、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7.
廖若男  李卓江 《贵州医药》1993,17(3):129-131
本文报道应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1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相关IgG(PAIgG)进行定量检测,以评价PAIg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其他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鉴别以及ITP发病机理的探讨、治疗选择及疗效判断等的价值。结果发现52例ITP中47例PAIgG显著高于正常(占90.4%),而39例其他血小板减少症仅10例PAIgG高于正常。两者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PAIgG对ITP的诊断有价值,并有助于阐明ITP的免疫机理,13例PAIgG动态测定与同日血小板计数相比较,显示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提示动态测定PAIgG及血小板计数对ITP的疗效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50例妊娠合并ITP患者、50例GT患者、50例正常妊娠女性、50例非妊娠期育龄女性ITP患者及50例正常育龄女性的外周血,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并分离血清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致血清中产生血小板抗体(主要为PAIgG),使循环中血小板破坏增加所致.随着血小板检测仪器的改进,我们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4项参数,旨在探讨血小板参数在ITP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已证明血小板表面相关IgG(PAIgG)值,在ITP患者中及某些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均明显增高。它可作为ITP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估计的指标。我们采用悬液相放免法测定了64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PAIgG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