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君  郑朝敏  聂智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210-2211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任务是全麻术后恢复早期,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利用各种设备和监测仪器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预防,并早期发现手术、麻醉后并发症,保证手术和麻醉的安全,确保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手术患者的周转依赖于手术室是否能有效运转,我院于2012年12月17日创建了麻醉苏醒室。麻醉后恢复室又称麻醉后监护室,是对手术麻醉后患者进行严格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将术后患者苏醒的工作转移至麻醉苏醒室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室的运营效率、缩短接台时间,同时有专职人员严密监测患者术后苏醒的情况,有效地减少了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保障术后患者的安全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开展苏醒室前后我院外科各种常见手术的平均总时间进行了对比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七氟烷麻醉的效果和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时候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随机选择在医院中进行手术的年老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各72例的采取异氟烷吸入麻醉的对照组和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治疗组两组。分别测量麻醉前后的患者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患者从插管后和手术开始的两点血压出现显著的差异(P<0.05)。拔管后2 h治疗组意识开始恢复,对照组则3 h后意识才恢复,这也就意味着治疗组的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认知功能恢复较快,是老年患者手术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后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患者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单位。麻醉和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并不因手术的结束而终止;虽然大多数患者恢复过程很平稳,但有些患者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本院PACU成立于1997年。开始,本室们的任务不但是外科的麻醉后患者的恢复,而且还承担着外科的重症的抢救和治疗。11个春秋过去了,随着当今麻醉工作的日益增多,麻醉医生的工作繁重,有时就显得人手不足;  相似文献   

5.
吴昕 《淮海医药》2013,31(2):131-132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本组90例下老年肢手术患者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患者麻醉效果满意,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无痛和肌松,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下肢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对进入麻醉复苏室的大多数患者而言,从麻醉中恢复是一个平稳的过程,但术后即刻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可能是突发并危及生命的,尤其多见于高龄患者。老年人机体细胞逐渐退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按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法,用静脉泵入丙泊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维持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能力和手术状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均引起认知能力的降低,而观察组术后认知能力恢复更快;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选择全凭静脉麻醉较安全可行,术后认知能力恢复快,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利斌 《中国药业》2012,21(15):90-91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医院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异氟烷吸入麻醉,治疗组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后监测血压、心率,并应用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定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和手术开始后血压有明显差异,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拔管后2 h恢复认知,对照组在拔管后3 h恢复认知,治疗组恢复快于对照组。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安全有效,认知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少,是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全身麻醉结束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患者应意识恢复,容易唤醒,能够维持自主呼吸,循环呼吸稳定,通气充分,且术后疼痛得到良好的控制。手术麻醉结束后患者苏醒时间变化很大,它取决于患者自身病理生理状况、麻醉用药、管理以及手术种类、手术时间等许多因素。手术后苏醒恢复时间通常在60~90min,超过此时限者,可视为苏醒恢复延迟。这里探讨了麻醉苏醒恢复延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胸外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七氟烷麻醉组和丙泊酚麻醉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27例,根据分组对七氟烷麻醉组采用七氟烷进行手术麻醉,对丙泊酚麻醉组采用丙泊酚进行手术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期认知功能障碍,无躁动、恶心、呕吐、寒战等发生,但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量表评价后发现,丙泊酚麻醉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明显比七氟烷麻醉组更快,丙泊酚麻醉组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也明显比七氟烷麻醉组更快。结论:与七氟烷麻醉相比,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手术麻醉,可以缩短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加快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腰椎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后的麻醉恢复速度及围手术期的镇痛药需求。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择期行腰椎间盘手术患者(ASAⅠ~Ⅲ级)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瑞芬太尼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芬太尼组患者接受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监测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围手术期阿片类镇痛药及止吐药的需求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所用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瑞芬太尼组患者术后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的用药量多于芬太尼组。结论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后,麻醉恢复速度相同,但前者对镇痛药的需求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麻醉术式对于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不同影响。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老年手术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56例老年手术患者,术前经过准确评估,选取合适的麻醉方式,没有出现1例死亡,2例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分别出现寒战和躁动。56例老年手术患者中,4例神经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效果都为优;33例普外、下肢骨折,以及妇科手术的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30例达优,3例达良;7例上肢骨折的颈丛、臂丛麻醉患者,5例达优,2例达良;12例肛肠手术的局部麻醉患者,4例达优,6例达良,2例为差。结论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麻醉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13.
仲勇  项金慧  汪静  李兴 《中国医药》2022,(2):223-227
目的 探讨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361例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根据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分为延迟组和非延迟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术前情况、术中情况及术后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恢复情况也比对照组较好(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手术中有着比全身麻醉更好的麻醉效果,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淑萍 《中国药业》2013,(23):76-77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麻醉后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麻醉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围手术期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针对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增加术后未苏醒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和体位护理,并对患者术中和术后突发情况给予应急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60 min时的血氧饱和度和OAAS意识评分、术后不良麻醉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不同护理后试验组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0 min时的血氧饱和度和OAAS意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基础上,结合呼吸道护理和体位护理,有利于患者尽早苏醒和恢复术前生命体征水平,同时能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手术麻醉配合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麻醉配合对患儿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 38例患儿手术进行顺利,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结论麻醉配合在小儿阑尾炎手术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麻醉恢复是指患者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的过程,建立麻醉恢复室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苏醒条件,可有效地减少麻醉后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与安全性。全身麻醉是小儿麻醉的主要方式,麻醉恢复期是小儿麻醉及术后较脆弱的一个时期,患儿的变化不易预测,35%的围手术期严重心肺意外发生在麻醉恢复期。因此加强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尤  相似文献   

18.
续蕾  侯辉 《河北医药》2013,(19):3029-3030
麻醉苏醒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随着施行麻醉和手术的增加,手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再加上手术麻醉期间已发生的循环、呼吸、代谢等功能的紊乱未能彻底纠正,患者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麻醉苏醒期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1],因此麻醉复苏期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是确保患者预后的保障,本文通过分析了部分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手术后患者进行集中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这对于减少术后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和麻醉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行膝关节置换术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与全麻组比较,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术中平均出血量少,平均手术时间及患者术后恢复至借助拐杖行走所需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与应用全麻方式比较,采用硬膜外麻醉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和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