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莫替丁致房室传导阻滞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 1:女性 ,6 5岁 ,因上腹部不适 ,柏油样便 2日入院。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5年 ,长期服用消炎痛等非甾体抗炎药。检查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 ,P -R间期 0 .18秒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入院后给予口服奥美拉唑 4 0mg ,法莫替丁 2 0mg ,肌注 ,每天两次。用药至第 5天 ,在静注法莫替丁 30分钟后出现心前区不适 ,急查心电图示P -R间期延长至 0 .2 8秒 ,为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第一度AVB) ,10小时后查心电P -R间期恢复正常 ,为 0 .18秒。于次日距上次静注法莫替丁后 2 0小时 ,再一次静注法莫替丁 2 0分钟后…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13岁。临床诊断,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心电图(见附图):窦性心律,P_1—P_9匀齐,心房率为75次/min,P_1—R间期0.34S,QRS时间0.10S,呈不完全性左束阻滞型,P_2未能下传心室,结束一次房室传导的文氏周期。P_3—R间期0.24S,QRS时间0.125,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型。P_4—R间期0.32S,QRS时间0.  相似文献   

3.
<正> 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患者,女性,31岁。患风湿性二尖瓣狭窄5年,因心悸、胸闷,气喘加重,下肢浮肿,不能平卧5天,收治入院。心电图检查发现,P波规律出现,P波形态一致,P-P间期相等,频率为150次/分。R-R间期相等,频率为75次/分。P-R问期固定为0.14秒,房室传导比例为2:1。诊断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未做任何处理,在做心电图过程中,患者不自主咳嗽后,房室传导突然得到改善,呈1:1下传,P-R间期固定为0.14秒,频率为167次/分,P与QRS波形态未变,为典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持续2秒钟后,突然又转为2:1房室传导。后反复多次咳嗽试验,又复为1:1房室传  相似文献   

4.
PR间期进行性延长是不典型房室传导文氏现象的基本特征。现将不典型文氏现象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房率94次/分,P-P间期0.64S,房室传导呈文氏现象,传导比例为4:3,文氏周期中第一个P-R间期0.32S,第二个P-R新间期0.60S,呈跳跃式增长,增量为0.28S.QRS时间0.13S,V1呈M型,心电轴+99°.  相似文献   

6.
周民  陆凌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34-2734
单独表现的窦-房或者房-室文氏型传导阻滞较常见。但二者同时出现文氏型阻滞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为V1、V2、V3导联同步记录。窦性P-P间期长短不一。但呈逐搏缩短、突然延长的特征。P-R间期呈逐搏延长至QRS波群脱落,R-R间期“短-长”相间类似“成对”现象,为3∶2文氏型房室阻滞的特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度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4∶3);度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3∶2)。2讨论凡是心脏传导经路均可能发生传导阻滞,其阻滞程度均可分成度、度、度;其中度又可分为型即文氏型和型…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6岁,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因反复心悸、气促2 d入院.入院时心电图长Ⅱ导联连续记录示:P波倒置,P--P-间期规则,心房率162次/ min,R-R间期固定两种,分别为0.81 s和1.43 s.房室传导比例为2:1、4:1两种,在2:1房室传导时,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发生连续3个P-波脱漏,呈4:1下传.从梯形图中可见:传导系统中存在两个阻滞区域,P-波在上部呈2:1阻滞,下传的激动在下部遇到另一个阻滞区域而呈3:2文氏型传导.心电图示:房室传导比例为2:1、3:1两种,在2:1房室传导时,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发生连续2 个P-波脱漏呈3:1下传.从梯形图可见:房室间存在两个阻滞区域,文氏周期阻滞区域在上部,2:1阻滞区域在下部.据此心电图诊断:房性心动过速,A、B型并存的交替性文氏.  相似文献   

8.
房室交界区的文氏现象为第二度房室阻滞的一种独特类型,在心电图上有其特有的表现规律。因其多与隐匿性传导或其他传导干扰现象伴存,故常使其表现形式复杂多变。过去对房室交界区文氏现象的各种变异多有论述,意见比较一致。但对所谓典型与不典型文氏现象的分型问题尚有异议,对其发生率的观察资料也不多见。本文分析自发和诱发的房室交界区文氏现象的心电图,旨在了解两型文氏现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正> 心电图资料患者男性,24岁,诊断风湿性心肌炎于1988年4月7日入院。心电图系住院当天描记,基本节律为窦性,心房率113~115次,P~P间期基本均齐,部分P波后的QRS脱漏,房室比例4:3至6:5不等。QRS多为正常传导,呈左心室肥厚图形;部分QRS多为右束阻滞图形,均出现于1次QRA脱漏的长间歇之后。心电图改变在多数导联比较典型,以V_5及aVL导联为例,按梯形图分析(见图A及B),P波下传心室有逐渐延长趋势,其增量进行性减小;R~R间期先缩短后突然延长,长R~R间期分别为0.96秒及0.98秒,构成典型的文氏周  相似文献   

10.
1 文氏现象 在一系列P波中 ,P -R间期依次呈进行性延长 ,R -R间隔依次逐渐缩短 ,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室 ,发生心室漏搏 ,在漏搏后的第一次搏动中 ,P -R间期又形缩短 ,而R -R间隔又形延长 ,以后又重复上述过程 ,这种现象称之为文氏现象。2 发生机制  (1)心脏跳动时 ,窦房结每次发放冲动的间隔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即每隔 0 8秒就发放一次冲动。在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过程中 ,房室传导时间一次比一次慢 ,依次为 0 2秒 ,0 4秒 ,0 46秒 ,0 48秒 ,而窦房结并不因为房室传导时间减慢而延迟发放冲动 ,而是按原来固有的时间间隔发…  相似文献   

11.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因阵发性心悸一周就诊。临床诊断:心悸待查。1997年2月23日心电图Ⅱ导联(见附图)示:开始记录P波顺序发生,P—P间距0.48秒,部分P与T融合,P—R间期逐渐缩短,最短R—R间距为0.36秒,且中间夹有逆行P波(R—P’为0.14秒,P’—R为0.26秒),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不典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房性反复心搏。约五分钟后记录第二次心电图以上现象消失,P—P间距0.80秒,P—R间期0.18秒,为正常窦性心律(图略)。2、讨论  相似文献   

12.
(2)Ⅲb:2:1传段,传导的 P-P 间期逐步缩短,但最后出现1:1房室传导时,P-R 间期则延长。[例5]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6岁,住院号179354,1977年8月13日入院.一月前发热后又出现加重之胸闷不适,稍活动就感心悸,4年来上述症状经常于上感发热后出现。血压120/80毫米汞柱,心律不齐,似有早搏,心率48次/分,心尖区Ⅱ级收缩期杂音。血沉、粘蛋白均正常,抗“O”625单位,X 线胸片:两肺未示实质浸润,心影略大,左肺动脉段略平直。入院诊断,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第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变异型(图5)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68岁。因心悸、胸闷 1周 ,加重 2d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 10年。体检 :BP 19/ 10kPa ,两肺呼吸音清 ,心率80 /min ,律不齐 ,未闻及杂音。临床诊断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 (图 1)示房性节律 ,心房律规则 ,心房率 2 14/min ,Ⅱ、Ⅲ、avF导联可见典型的锯齿状F波 ,F波多以 2 :1下传心室 ,部分以 4∶1下传 ,当F波以 2∶1下传时 ,下传的F -R间期逐渐延长 ,最后以 3个F波下传连续受阻而结束 1个周期 ,重复出现。心电图诊断 :房扑伴房室传导交替性文氏现象。图 1 心电图2 讨论房室传导交替性文氏现…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5年,加重半年就诊。体检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预激波形。行食管电生理检查,给予基础周长400 ms的S1S2刺激。当S1-S2间期400 ms,P2-R间期0.2 s(见图1);当S1-S2间期为260 ms、255 ms(见图2 A、B)时R2脱漏,表明房室结进入有效不应期。而S1-S2间期递减至245 ms(见图3)时却见到正常波形的R2,P2-R2间期0.46 s。且R2后又继以逆行的P′波,折回P′波又下传引起QRS波,并如此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150次/分,Ⅱ导联P′倒置(见图4),R~P′间期<P′-R间期,P-P′间期80 ms。电生理诊断:(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房室传导孔隙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 临床资料:女,62岁,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心电图特征:本图上下两行系V_1导联的连续记录。图示窦性P波的形态时间正常,但P-P间距不规则,呈长短交替,长P-P间距为1.48秒,短P-P间距为1.10秒,QRS波分别呈rS型及rsR′型和rsr′型三种形态。前者形态时间均正常,但节律与P波一样呈长短周期交替出现。长的R-R间期为1.58秒,短的R-R间距为1.04秒。后二种QRS波均相随前-QRS波后0.56秒~0.58秒处出现,其前均可见一窦性P波,P-R间期为0.30~0.36秒。心电图诊断:1.双结性文氏现象:(1)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呈3:2传导:(12)加速的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伴文氏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房室传导径路中由于不同水平(如近端和远端)受损程度不同,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复合性房室阻滞,使心电图变得复杂.本文报道两例复合性Ⅱ度房室阻滞,分别表现为PR间期延长的文氏周期和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并简要讨论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房室结内双径路和多径路传导,多系经心房调搏过程中得以证实,本例于常规体表心电图上记录到,特报告如下: 男性,46岁,因偶感心悸,于1986年4月30日门诊求治。临床诊断“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不齐,P—R间期0.16秒,Ⅱ导联连续描记发现图中P_4—R0.16秒,P_5—R为0.20秒,P_6—R突然延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0岁.2000年3月5日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天加重并恶心呕吐入院,入院时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94次/分,P-R间期0.28秒,Ⅱ、ⅢaVF导联呈Qr型,在上述导联ST段与T波融合呈弓背型单向曲线并有不同程度抬高.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Ⅰ房室传导阻滞;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再次复查心电图所示,仅示以Ⅱ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P-P间距0.56秒,频率107次/分,多数P波后无QRS波,QRS波群为两种形态:一种为Qr型,时限0.06秒,(较窄为窦性P波下传的室上型);另一种呈qR型,时限较宽,于前一QRS波后1.56秒出现,其前无有关P波为室性逸搏,在其室性逸博后均出现2个窦性P波1:1下传,心室逸博后第1个下传的P-R间期均固定为0.51秒(韦金斯基现象).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速;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高度房室传导沮滞;4)室性逸搏伴韦金斯基现象(超常传导),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16岁,主因发热、心悸3天于1981年6月9日就诊。临床诊断风湿热。附图为就诊当天6pM同步描记的aVR、aVL、aVF及V_1导联心电图,示窦性P波,频率100次/分,P_2~P_5及P_13~P_16分别两组出现P-R间期逐搏延长至P波后R波脱落,房室传导比例4:3。QRS波呈4种形态:①长间歇后(0.144秒)第一个心搏(R_2,R_ν)之P-R间期固定为0.22秒,QRS波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 图形;②当R_3~R_4间期缩短为0.78秒时,QRS波呈不完全性LBBB图形(R_4);③而当R_2~R_3间期再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性 ,72岁 ,因阵发性胸闷近一月入院 ,每次持续时间约数分钟。体检 :BP12 0 /80mmHg ,体形消瘦 ,轻度贫血貌 ,颈静脉充盈 ,肝颈静脉返流征 (- ) ,心界不大 ,心率 84次 /分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心脏彩超示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临床拟诊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见图 1)于清晨 5点 5 3分可见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 (AVB) ,图中可见P -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呈Ⅱ°Ⅰ型AVB ,其后出现Ⅰ°AVB (P -R间期 0 .2 8s)伴 2∶1AVB下传 ,8个QRS波群后P -R间期逐渐延长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