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所致口腔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将40例60~70岁经口气管插管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垫及3M胶带固定,治疗组在传统固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康惠尔泡沫敷料固定,观察气管插管7 d口腔压疮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10.0%)口腔破溃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0.0%),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泡沫敷料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所致口腔破溃的预防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文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5-236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检验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化验的4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回顾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保存及抗凝剂使用量等方面。结果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来源、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标本采集后的送检时间和保存条件等都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应该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将最为可靠准确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2012年6月-2012年12月共采集血液标本32 567份,观察血液标本采集部位、时间、标本量及送检时间等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35 267份样本发生检测误差67份(0.19%),其中由于采集部位、体位引起检测误差13例(19.40%),血液标本量导致检测误差23例(34.33%),标本放置时间导致检测误差22例(32.84%),患者心理因素导致检测误差9例(13.43%)。结论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对血液检验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医院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血标本采集质量,提高医院血液检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104例患者血液标本,随机将10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不同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状态等处理,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不同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状态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结论为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采集血液标本时为控制误差,减少不合格标本,实施有效的管理干预血液标本的采集,会明显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建立规范化标本采集规范。方法实验室血液标本200份,分别从采集时机、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4方面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采集时机、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影响。结论血液标本质量直接影响着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是确保检验结果可靠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影响临床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份开展血常规检验的血液标本,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质控,筛查检验结果不准确的血液标本,并分析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检验, 2000份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中,检验准确1957份,检验不准确43份。检验结果不准确血液标本的溶血、凝血、抗凝剂使用不当、标本送检不及时、样本量不足、输液侧采集血液、采集不规范、操作不规范占比分别为97.67%、100.00%、93.02%、90.70%、62.79%、69.77%、88.37%、86.05%,高于检验结果准确血液标本的0.51%、0.41%、0.56%、0.36%、0、0.10%、0.26%、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溶血、凝血、标本送检不及时、输液侧采集血液、操作不规范是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临床要据此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积极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李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60-361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检验前护理工作影响因素,加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联系,提高血液标本送检质量。方法通过对影响血液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的护理因素分析,找出问题,加强护理管理,提高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结果在血液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会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结论只有通过医、护、技各方面的相互协作,杜绝标本采集缺陷,才能提高血液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探讨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方法 随机抽取ICU、妇科、儿科等9个临床科室990份血液标本,统计标本采集-接收时间间隔和对分析2011年1076份不合格标本退检原因.结果 9个临床科室的血液标本采集-接收平均间隔时间为4 ~ 38 min,2011年血液标本退检率为0.07%,退检原因约50种.结论 正确采集与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的产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经口气管插管是危重患者常用的抢救技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在气管插管期间口腔一直用胶布固定气管插管,不但不能从口腔进食,也不能进水,使得口腔干燥,大量细菌容易在口腔繁殖,易引起口臭及口腔溃疡并发症。我院ICU应用0.05%碘伏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护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的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分别从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采集体位、溶血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结果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采集体位、溶血等因素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为保证血液标本对于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有价值,掌握正确的采集方式极为重要,是临床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检验标本采集要重视的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886-1887
标本采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质量控制的第一环节。正确掌握检验标本的采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提高医疗诊断质量的基础。临床护士、医生和检验人员应该重视以下检验标本采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1造成标本凝固和溶血是最常见的标本采集错误。据我院统计(43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关于临床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营养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血液样本检验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标本调查,统计其中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发生率,并根据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标本当中存在33例标本被判定为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的发生率为27.50%;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不当15例,标本保存不当10例,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大8例,分别占45.45%、30.30%、24.24%。结论临床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时导致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方式、标本的保存方式和抗凝剂比例等,需要严格的把控各个环节的检验质控工作,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8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根据研究结果 ,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为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抗凝剂与血量的比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保存条件等。结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准确性的因素比较多,临床中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门诊病人血液标本采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门诊病人满意度和检验标本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固定护理人员负责血液标本采集,加强与门诊医生、检验科人员沟通,让患者做好准备,选择合适采样时间,正确选择标本容器,准确采集标本血量。结果门诊采血病人满意度从原来的88%提高到98%,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结论要提高门诊采血病人满意度、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需要合理设置门诊采血流程,需要门诊医生、检验人员和护士的共同协调,共同把好分析前的检验质量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标本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5日至2017年4月6日期间于本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00例,分析采血部分、送检时间以及血液标本溶血状况是否为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血标本采集过程中,不同采血部位、血液标本溶血状况以及不同的送检时间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均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血标本采集过程中的采血部位、送检时间以及血液标本是否存在溶血情况均会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不利于临床对疾病的判断,在临床中应严格遵照标准进行血液采集操作,使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生化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1500例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13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分析生化血液标本质量受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130例生化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中,溶血标本由44例,占33.8%;标本量较少的有23例,占17.7%;标本的放置时间过长的有20例,占15.4%;餐后抽血16例,占12.3%;将EDTA2K混进血清标本中有8例,占6.2%;在输液中同侧手臂采集的血液标本有4例,占3.1%;另有15例因其他因素导致检验不合格,占11.5%。结论生化检验人员应深入分析血液标本检验前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将薄弱环节找出,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充分促进生化血液标本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血液检查是判断机体功能正常与否及异常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他不仅可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也可协助临床明确疾病的诊断,对观察病情、制定防治措施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以及将标本及时送检、保管,将直接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周俊 《中国当代医药》2013,(4):137-138,144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的优化固定方法。方法使用纱布绷带打成双套结,固定气管插管。分为两个时间段来研究:第1阶段为2012年1~3月,28例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方法,为对照组;第2阶段为2012年4~6月,28例使用双套结固定气管插管,为实验组。对两组气管插管后意外拔管率.、患者舒适度、皮肤受损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使用双套结固定气管插管的优化固定方法,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意外拔管率下降,固定效果好,患者舒适满意度高,固定方法操作简便,口腔溃疡和压疮发生率降低,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和节约了医疗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套结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方法,减少了非计划性拔管,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安全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性,探讨提高临床细菌检验准确性的措施。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该院接受临床细菌检验的患者400例,针对采集的临床细菌标本,使用常规的K-B纸片扩散法(Kri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临床细菌检验准确性的分析,统计检验合格率。结果对送检的6种临床细菌标本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合格率依次为尿液细菌(97.1%)、血液细菌(96.4%)、创伤组织细菌(95.2%)、痰液细菌(93.8%)、生殖道细菌(89.6%)和粪便细菌(86.7%)。尿液标本检验的合格率高于粪便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遵守细菌标本的采集规范,规范标本在保存运送过程中的操作,加强对标本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提高临床细菌检验的合格率,保证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口气管插管在机械通气治疗中不断加深的推广应用,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依靠插管维持自身呼吸功能的正常运行,由于其口腔长时间处于开放状态,因此其口腔较常人干燥,自洁能力与抗感染能力也相对较弱,引起炎症、黏膜溃烂等多种口腔问题。因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必须得到重视。本文笔者阐述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几种方法,并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分析擦拭法与冲洗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些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以求能提高插管口腔护理质量,达到口腔护理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