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输液时如何避免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地分析3年间80例老年患者在输液治疗中出现输液并发症的原因。结果80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有47例(58.8%)出现渗漏性损伤,21例(26.8%)发生静脉炎。结论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壁薄,静脉输液后易出现渗漏性损伤,工作人员在为老年患者输液操作时应谨慎,勤于观察,拔针后延长按压局部的时间,减少渗漏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护理干预用于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中,分析其对于不良反应的减少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患者中选取200例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不同予以分组研究,将常规护理措施予以参照组100例患者,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予以实验组100例患者,计算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数据、护理满意总计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数据(1.00%)和参照组患者(8.00%)比较,统计计算后p<0.05,统计学处理意义形成,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总计数据(95.00%)和参照组患者(87.00%)比较,统计计算后p<0.05,统计学处理意义形成.结论:在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中应用有效护理干预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值.  相似文献   

3.
唐召  武颖 《中国保健》2008,16(14):656-657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健侧和患侧肢体输液漏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80例脑出血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患侧输液组和健侧输液组,各40例.患侧组采用瘫痪上肢进行静脉输液,健侧组采用健侧上肢静脉输液,比较两组输液10d内静脉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静脉渗漏发生率患侧组为25%,健侧组为10%;静脉炎发生率患侧组为15%,健侧组为3.3%.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输液更容易发生静脉渗漏和静脉炎,从而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影响儿童输液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探讨提升儿童输液安全性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预设调查方案,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 542例0~7岁患儿出现的输液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及统计,分析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类型构成及累及器官,总结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特点。制定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可能因素调查方案,跟踪收集测评所有静脉输液患儿的可能相关因素。按照是否出现静脉输液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04例)和对照组(1 338例),分析可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分析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对策。结果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3%,其中发热137例、循环负荷过重39例、静脉炎24例、空气栓塞4例,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其次为呼吸系统;可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有:药物类型、药物配置时间、抗生素皮试、配伍禁忌、遵医用药间隔时间、药物质量、输液器材、输液速度、输液环境、输液季节、患儿性别、患儿年龄(P0.05);影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注射液、抗生素、药物配置时间≥30 min、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女性患儿、免疫相关性疾病患儿为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结论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所用药物、输液方案执行情况及患儿自身情况是影响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加强儿童静脉输液风险的评估,合理制定静脉输液方案,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护理相关规程,降低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儿童静脉输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科自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186例老年住院患者,对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套管的留置效果。结果使用时间达48-110h以上,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为老年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性高,可有效保护静脉,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012年5月2日-2012年8月30日收住院的发生输液渗漏的大面积烧伤的32例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及治疗,从而分析输液渗漏的原因,进而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1例患者因输液渗漏发生局部组织肿胀疼痛,11例因输液渗漏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感染;原因有药物因素、物理因素、穿刺部位及技术因素、血管因素及感染因素;通过充分稀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等方法可预防输液渗漏的发生;通过局部的热敷、冷敷、中药制剂及外敷烧伤制剂等措施对输液渗漏进行治疗。结论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发生的关键是预防,护理工作者应该积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以防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何佾秋 《药物与人》2014,(10):306-306
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致渗漏性损伤的预防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行静脉输液的新生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静脉输液致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致外渗性损伤发生率5.36%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1.57±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0.3±2.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生儿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渗漏性损伤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所在医院门诊2015年2月——2016年3月60例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指出药物不良反应防治方法。结果:本组60例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中,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发热、静脉炎、过敏反应、疼痛、胃肠道反应,其中疼痛反应所占比例(53.33%)最高,与其他反应类型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使用的静脉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消化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为充分预防、减少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规范,充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人静脉输液所致肿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6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其实行预防输液后肿胀的措施,具体措施有制定周密的预防方案,掌握药物注射的注意事项,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并将护理结果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间的64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对照组)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局部肿胀的发生率为7.8%,其中轻度3例,中度2例,无重度患者,对照组的局部肿胀的发生率为15.6%,其中轻度5例,中度3例,重度2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实施预防局部肿胀的措施十分必要,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本组381例次患者行CT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碘海醇注射液,碘浓度为300g/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2.5~4.0ml/s,注射总量根据患者体重及不同检查要求调整,在85~100ml之间.结果:本组381例次CT增强检查中共发生对比剂局部渗漏6例次,总发生率为1.57%.其临床表现为局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麻木、疼痛,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全部患者症状均在2~4d内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比剂渗漏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出现对比剂渗漏,应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针对我院40例静脉输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其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并探究防治措施,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间收治。结果:静脉输液共计出现5种不良反应,分别为胃肠道不适、发热、过敏、静脉炎、疼痛,其中疼痛所占比例最高,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其情况展开防治。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在静脉输液中的表现较为多样,我们应该针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在输液前利用预见性的方法合理进行穿刺,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治疗新生儿静脉外渗性损伤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应用湿敷、局部封闭、按摩等手段对150例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进行治疗,找出原因,检索文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4~48h内142例皮肤恢复正常:6例因机械损伤导致皮肤色素沉着1星期后恢复正常;2例头皮损伤皮肤坏死后遗留疤痕,无功能障碍。结论多种方法结合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造成的损伤,减少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3.
《rrjk》2017,(16)
目的 :探讨分析白血病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80例,全部患者化疗期间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化疗药物给药治疗,分析全部患者化疗过程中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针对各种并发症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全部80例患者在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期间,其中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形成4例、发生率5.0%,局部渗液3例、发生率3.75%,局部感染3例、发生率3.75%,导管脱落4例、发生率5.0%。针对各种并发症拟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以及避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结论 :白血病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化疗治疗过程中,可发生静脉炎、局部组织感染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加强护理监督管理,可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静脉输液微粒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2157例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静脉输液微粒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6例出现输液微粒反应,发生率为0.28%均得到及时治疗好转,主要表现为热原样反应、血管栓塞、过敏反应、静脉炎等.结论:静脉输液微粒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产生原因有多种,应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危害发生,确保患者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5.
周晓琳 《医疗装备》2013,26(8):35-36
目的:总结减少妇产科输液治疗不良反应的对策,保障患者静脉用药治疗安全合理。方法:阅读文献,分析对策,观察应用对策前后输液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未应用本文对策前,对照组300例发生中度不良反应13例,应用对策后,观察组300发生轻微不良反应1例。结论:应用对策效果明显,对策可保障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安全,对策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应用于临床抢救、治疗最常用的无菌技术操作之一,患者静脉穿刺处皮肤消毒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静脉输液皮肤消毒的两种方法的效果,我们做了80例静脉输液穿刺部位对照监测和实验,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第1组:患者选自门诊输液室,3%碘酊、75%酒精、试管内装有10毫升灭菌生理盐水和棉拭子,灭菌棉签、普通营养琼脂平板、4%吐温80中和剂两种。第2组:患者仍选自门诊输液室,1%稀碘酊、试管内装有10毫升生理盐水和棉拭子,灭菌棉签、普通琼脂平板、0.4%吐温80中和剂两种。1.2 静脉输液皮肤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方法。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输液治疗的100例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针眼愈合时间≤2h率。结果:观察组穿刺部位疼痛、皮下瘀血、药液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针眼愈合时间≤2h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病人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输液质量,保护输液血管,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急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选择2013年7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急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为观察组,进行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效果。结果:护理人员在实施干预护理后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干预护理前的评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静脉与对照组在静脉穿刺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的输液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干预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减少患者的痛苦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rrjk》2017,(8)
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科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老年科展开静脉输液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8例),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为1例,占2.63%,患者满意度为98.3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4例,占6例,占15.79%,患者满意度为81.58%,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科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60例胃肠术后颈内静脉留置针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预防颈内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方法 对260例胃肠术后颈内静脉留置针维护方法、时间、及时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皮肤干燥等预防感染的措施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260例患者颈内静脉输液,无一例发生感染;有22例占8.5%患者静脉穿刺针局部皮肤处发红,原因均是由于夏季患者出汗刺激穿刺点皮肤所致.结论 胃肠术后颈内静脉穿刺留置时间长,患者术后因卧床活动不便,洗漱颈部出汗等容易浸湿敷料,造成留置针局部贴膜卷曲,针眼外露,引起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敷料,保持颈内静脉留置针局部干燥等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