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国卫  施恩华 《临床荟萃》2000,15(11):497-498
现将我院11年来(1988~1998年)收治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6例,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本组36例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有间歇性或持续性蛋白尿2次以上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并且除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者。1.2 一般资料1.2.1 性别与年龄 3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38~73岁,平均58.5岁;50岁以上27例,占75%。1.2.2 病程 2型糖尿病病程≤1年2例,占5.6%;1年<病程≤5年13例,占36.1%;病程>5年21例,占58.3%,平均病程6.2年。1.2.3 血糖 空腹血糖<8mmol/L3例,占8…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临床防护对策。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70例T2DM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其中32例并发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38例单纯T2DN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T2DM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前清蛋白(PA)、血浆清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及胱抑素C(Cys-C)等指标。结果通过分析,T2DM病程、ALB、LDL-C、TG、UA、Cr、Cys-C及BUN等与T2DM并发肾病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2DM病程、TG、Cr及Cys-C是T2DM并发肾病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并发肾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在治疗中应加强相关指标监测,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就我院 5 a来收治 180例糖尿病肾病 (DN)并发低血糖症 42例诊治体会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80例 DN中男 89例 ,女 91例。年龄 2 3~ 84岁 ,平均 6 1.5岁 ;1型糖尿病 13例 ,其余均为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病程平均为 10 .8a。发生低血糖症 42例 ,发生率为 2 3.3% ,其中男 19例 ,女 2 3例 ,肾功能测定 :42例中血 BUN>2 1.42 mmol/L ,Cr>44 5μmol/ L ,占 6 1.9% ,血液透析治疗 17例 ,腹膜透析治疗 3例。1.2 临床表现 昏迷 12例 ,嗜睡、打鼾 6例 ,其中误诊为脑血管疾病 5例 ;饥饿感、出汗 11例 ;胸闷、心悸 9例 ;心前区闷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肾穿刺活检在诊断T2DM合并肾损害时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T2DM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肾穿刺活检的病理资料。结果 177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占同期全部肾穿刺活检患者的6.7%(177/2653),其中女性56例,男性121例。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3.4岁。病理诊断糖尿病肾病(DN)62例,非糖尿病肾病(NDRD)106例,DN合并NDRD 9例。62例DN中,I型DN 2例,IIa型5例,IIb型8例,Ⅲ型41例,Ⅳ型6例。106例NDRD中,Ig A肾病27例,膜性肾病2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1例,高血压肾损伤7例,肾小管间质性炎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和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各5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性肾损伤4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例,淀粉样变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各1例。9例DN合并NDRD中,Ⅲ型DN+Ig A肾病、IIa型DN+膜性肾病和Ⅲ型DN+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各2例,Ⅲ型D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Ⅲ型DN+ANCA相关性血管炎性肾损伤和IIb型DN+Ⅳ型狼疮性肾炎各1例。结论 T2DM合并肾损害可以是DN也可以是NDRD,还可以是DN合并NDRD,不同的病理类型在临床治疗和预后上有很大的差异。肾穿刺活检可以从组织学上明确诊断,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患者尿微量清蛋白非同日连续2次测量结果,将70例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DM)组35例和2型糖尿病肾病(DN)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DN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餐后半小时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高于DM组,空腹及餐后C肽值均显著低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是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空腹C肽为DN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维持正常C肽水平是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1]。在我国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尿毒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对DN患者血清sCD163水平的测定,探讨其在D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已明确诊断的T2DM患者180例,其中男99例,女81例,年龄(54.62±4.16)岁,平均病程(8.32±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不同类型肾脏损伤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分型,探讨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分析1998年12月-2008年12月53例接受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8例,女15例,平均52岁,糖尿病病程0~22年,平均5年。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和肾脏损伤程度。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以中老年多见,年龄50-74岁,其中糖尿病肾病(DN)34例,44.1%的患者肾脏损害出现在发现糖尿病5年后;非糖尿病肾病(DM+NDRD)16例,81.3%的患者肾脏损害出现在发现糖尿病5年内;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DN+NDRD)3例,平均糖尿病病程均〈5年。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的肾脏病理类型多样,除DN(占64.2%)外,17.0%的患者为膜性肾病,7.5%的患者为系膜增生性肾病。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以DN为多,亦可出现DM+NDRD或DN+NDRD,通过肾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2型糖尿病(T2DM)肾损害是糖尿病(DM)主要并发症之一[1]。但并不是所有T2DM肾损害都是糖尿病肾病(DN),T2DM还可以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RD,包括单纯DNRD和DN合并NDRD)[2]。T2DM合并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包括单纯IMN(简称IMN)和DN合并IMN(DN+IMN)]就是T2DM合并NDRD其中的一种病理分  相似文献   

9.
王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534-6535
本文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_2DM)各期肾病的血清CIV、CRP水平,以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收集2006-09~2007-08在江苏省高淳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T_2DM患者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60±13)岁,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根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对Ⅱ型糖尿病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世界有 2亿多 型糖尿病 (T2 DM)患者 ,T2 DM合并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为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高血压为大血管病的一般危险因素 [1 ] ,但与 T2 DM微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关系研究不多。为此 ,我们探讨了高血压对 T2 DM患者上述并发症的影响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 2例 T2 DM患者 ,男 6 4例 ,女 98例 ;年龄 (5 3.32± 7.98)岁 ,均为住院患者。 T2 DM的诊断为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微血管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神经病变包括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心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致病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30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DM组)患者,30例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3、CD4、CD8的表达.结果 DM组和DN组外周血CD3+T细胞数量(58.5±7.5)%、(54.8±5)% 低于NC组(65.1±8.6)% (P<0.05);CD4+T细胞数量(39.5±2.1)%、(42.1±1.6)%均明显高于NC 组(34.3±5.1)% ( P<0.01);CD8+T细胞数量(19.6±2.2)%、(17.1±2.6)% 低于NC组(21.1±3.2)% ( P<0.01);CD4+/CD8+比值(2.01±0.5、2.65±0.21)高于NC(1.79±0.72) (P<0.01);DN组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高于DM组(P<0.05);DN组外周血CD3+T、CD8+T细胞数量低于D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N组外周血CD4+/CD8+比值高于DM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较糖尿病无肾病患者表达失衡更为严重,提示自身免疫调节异常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但并非所有的T2DM肾损害都是DN,还有非糖尿病肾病(NDRD)和DN合并NDRD(DN+NDRD)[2]。国内报道,T2DM患者NDRD患病率为13.44%-82.9%[3],DN+NDRD患病率小于50%[4]。本文总结我院359例2型糖尿病肾活检患者资料并进行病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徐金升  张静  单保恩  马惠慈 《临床荟萃》2003,18(14):787-789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肾病 (DN)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PCR RFLP)检测 175例河北地区汉族人 [12 3例为 2型糖尿病患者 (T2DM ) ,其中 6 9例合并糖尿病肾病 (DN +) ,5 4例不伴肾病 (DN - ) ,5 2例为健康对照者 (HC) ]MTHFR基因第6 77位碱基多态性。分别测定各组MTHFR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 ,比较各组间频率分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糖尿病肾病 (DN +)患者MTHFR基因纯合突变型 (TT)和等位基因 (T)频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DN - )患者及健康者 (HC) ,分别为 30 .4 3%vs 16 .6 7%、13.4 6 % ,Ρ <0 .0 5 ,和 5 4 .35 %vs 36 .11%、37.5 0 % ,Ρ <0 .0 1。结论 MTHFR基因 6 77C→T突变为河北地区汉族人T2DM患者发生DN的一个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
243例确诊的糖尿病人中 ,并发糖尿病肾病54例。现将此 54例 (肾病组 )与无肾病并发症的糖尿病 1 89例 (对照组 )对比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肾病组 54例男 2 4例 ,女 30例 ,年龄 1 8~ 72岁平均为 50 6岁 ,蛋白尿微量 30例 ( ) 1 5例 ,( ) 7例 ,( ) 2例 ,2 2例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对照组 1 89例 ,男 1 35例 ,女 54例 ,年龄 1 7~ 72岁平均 46 6岁。两组的其它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两组病程及并发高血压等资料分析组别例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类型依赖型非依赖型病程<10年 >10年肾病组 5 42 8 12 /30 12 42 42 12对照组 18946…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 S)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 T)增厚被认为是A S的早期改变。本文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T 2DM)患者C-IM T增厚的相关危险因素。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从2003-01~2005-12住院患者中,选取T 2DM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43~78(56±12.6)岁。分为3组:(1)病程<10 a组26例,年龄(55±10.6)岁;(2)病程≥10 a组28例,年龄(59±12.5)岁;(3)合并高血压组36例(不分病程),年龄(58±11.8)岁。1.2方法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GE公司生产的GE 4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 z),扫描范围包括左右颈总…  相似文献   

16.
刘江  杨敏 《浙江临床医学》2005,7(6):661-661
大于10年病史的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经常并发微血管病变,逐渐发展成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即糖尿病肾病(DN),为了提高2型DM血尿病因的诊断,作者自1999年5月至2004年5月对诊断为2型DM合并血尿的32例患者(约占同期住院2型DM的31.2%),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外(AMI)多数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现将本院自1988年以来收治该病例18例,并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AMI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预后对比分析。以加强对其认识和正确处理,对指导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糖尿病(DM)并发AMI者18例(占9.33%)。男10例,女8例,年龄40~77岁,平均59岁。Ⅰ型DM 3例、Ⅱ型DM 15例,既往有糖尿病史者10例。病程2~10年。平均4年,AMI后诊断出DM 8例,死亡7例(占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DM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报道检测血清p_2—微球蛋白(p_2-M)可判断早期肾脏的损害情况,为此我们对86例DM患者进行血p_2—M的测定,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DM患者86例,男38例,女48例,年龄18~68岁,按WHO规定DM诊断标准确诊。DM分组:①根据病程分3组:0~5年26例;5~10年40例;≥11年20例。②根据血糖浓度分4组:≤10.8mmol/L者24例;10.8~14mmol/L者24例114~17.2mmol/L者26例;≥17.2mmol/L者12例。正常对照组46例,无DM、肾病、高血压等疾病,男22例,女24例,年龄20~60岁。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进入临床期的DN发展较快,预后差,最终需肾脏替代疗法。积极防治DN有重要临床意义,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DN有较好疗效。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28例DN患者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按1985年WHO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并符合Mogensen分期标准[1]。本组选2000 ̄2004年本院住院患者共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2 ̄76岁,平均54.4岁;病程6 ̄18年,平均(10±2.6)年;治疗前均做血压、血糖、血脂、血流变、24h尿蛋白定量、肾功检测。1.2临床表现1.2.1肾外表现28例中伴…  相似文献   

20.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2-03~2003-04于我院临床确诊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3]需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33~57岁,平均(40.3±7.2)岁,病程3~11 a,平均(6.9±3.3)a,并发糖尿病肾病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例,高血压13例,冠心病6例,脂肪肝3例.所有患者均无心功能不全、转氨酶升高等.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