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广荣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1):39-40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存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发现脑卒中患者继发抑郁发生率极高 ,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甚至加大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作者对 14 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 ,对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 6 5例患者进行了疏导心理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为 2 0 0 0年 1月~ 12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入组标准 :脑卒中前无精神病史 ;均已确诊为脑卒中并经CT证实 ;经急性期抢救后病情稳定 ,意识恢复 ,无明显失语、失认等影响检查的症状 ;病… 相似文献
2.
我院对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67例,经抗抑郁药物治疗及护理后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患者383例。诊断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经精神科专科医生会诊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障碍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47~78岁,平均61.53岁;脑出血27例,脑梗塞40例。诊断符合“CCMD-3”的抑郁发作诊断标准[2]。既往有抑郁病史2例,首发抑郁障碍65例。抑郁程度:轻度37例,中度28例,重度2例。2护理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交谈,使患者与… 相似文献
3.
朱红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6,1(9):811-8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入组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处理,心理护理组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两组在病程40天后用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分别检测两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的例数。结果40天病程后,心理护理组发生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数明显低了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抑郁在脑卒中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患者的护理:一、全面准确评估患者情况,并做好生活护理。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战胜抑郁的信心。三、减少危险因素,防止患者自杀。四、加强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五、家庭和社会的关怀支持因素。六、做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66.67%的患者有程度不同的抑郁,配合心理治疗的患者的病情达到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结论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是减轻抑郁情绪、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对抑郁康复的疗效。方法:将入住我院老年科,并明确诊断的脑卒中后抑郁病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由精通心理护理的主管护师对实验组病例实施心理护理。并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2周和4周时对2组病例进行3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HAMD-24)。然后对量表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例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入组2周时就有非常明显的下降。而对照组病例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入组2周时无统计学意义,只是在入组4周时才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跟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对其抑郁情绪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死因,成为当代卫生工作中的防治重点。脑卒中后抑郁继发于脑器质性病变之后,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有一定差异,一般在20%~60%,脑卒中后抑郁可降低康复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认知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有消极影响,使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使死亡率升高。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1]。据统计,我国脑卒中(Stroke)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很高,且大多遗留有功能障等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障碍[2]。因此在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上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使其更好地回归到家庭和社会中,是当前脑卒中后遗症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分析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发病率不断提高,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死因,脑卒中患者有许多躯体症状,抑郁是常见并发症,Roose认为脑卒中抑郁具有脑部特定部位损害特征,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因此,根据人格特点,给予心理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护理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而心理护理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但心理护理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降低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11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抑郁发牛率(10.3%)也低于对照组(26.3%).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对9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并对治疗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进行客观疗效评定。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8、12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HAMD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1周末未发现差别,于治疗后4、8、12周末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在治疗前并无差别(P&gt;0.05);治疗后1周末未发现差别,治疗后4、8、12周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缩短心理障碍的病程,促进肢体功能康复,从而减轻了残疾程度,提高了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19.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1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和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