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正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和冲动性对复吸倾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和冲动性量表第1 1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 version,BIS-11)分别对戒毒人员进行测量,并采用复吸倾向量表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进行考察.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模型,考察正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和冲动性与复吸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变量无关.②运动冲动性、负性情绪和主观社会支持对复吸倾向存在显著影响(R2=0.087,F=15.056,P<0.05),且运动冲动性和负性情绪越高、主观社会支持越低,复吸倾向越明显.③运动冲动性在注意冲动性和复吸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无计划冲动性和复吸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主观支持在支持利用度和复吸倾向之间起完全的中介作用.结论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负性情绪、主观社会支持和运动冲动性直接影响其复吸倾向;而注意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和支持利用度间接影响其复吸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大麻使用特征,为我国大麻禁毒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6年公安部重点城市毒品滥用规模评估项目数据,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5个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中大麻使用者社会人口学、毒品使用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人群中大麻、海洛因、合成类毒品和混合毒品使用率的差异,以及大麻使用者中多药使用情况及地区间的差异。 结果 共纳入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员25 366人,大麻使用率为2.2%(546/25 366)。在大麻使用人群中,男性占83.5%,少数民族占41.0%,初中及以上学历占30.8%,无业人员占44.1%,平均年龄为(33.3±8.2)岁,平均首次吸毒年龄为(24.8±7.7)岁,首次吸毒到首次强制隔离戒毒的平均间隔时间为(5.4±4.6)年。35岁及以下、少数民族、在职、新疆的强制隔离戒毒人群大麻使用率较高。使用大麻的546人中,91.4%人存在多药使用情况,13.6%只合用海洛因,42.1%只合用合成类毒品,35.7%混合使用海洛因和合成类毒品。49.6%的大麻使用者集中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江苏和上海三个地区。新疆大麻使用者中少数民族和初中及以下人群所占比例较高,有79.6%大麻使用者合用海洛因;江浙沪地区大麻使用者中汉族和高中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较高,有92.7%大麻使用者合用甲基苯丙胺。结论 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中大麻使用率较监测吸毒人群中的大麻使用率高,并且存在地域聚集性和较高的多药使用现象,提示宜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加强对大麻使用情况的监测,加大对大麻的管控力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禁毒政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部分地方实行由公安机关安康医院承担公安强制隔离戒毒职能,这一举措集中了强制医疗和公安强制隔离戒毒的资源,在实践中形成了新的模式,同时也对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改革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是,由于全国安康医院和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布局及发展的不平衡,新模式既有特色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而安康医院原本就有着经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大麻使用特征,为我国大麻禁毒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6年公安部重点城市毒品滥用规模评估项目数据,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5个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中大麻使用者社会人口学、毒品使用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人群中大麻、海洛因、合成类毒品和混合毒品使用率的差异,以及大麻使用者中多药使用情况及地区间的差异。 结果 共纳入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员25 366人,大麻使用率为2.2%(546/25 366)。在大麻使用人群中,男性占83.5%,少数民族占41.0%,初中及以上学历占30.8%,无业人员占44.1%,平均年龄为(33.3±8.2)岁,平均首次吸毒年龄为(24.8±7.7)岁,首次吸毒到首次强制隔离戒毒的平均间隔时间为(5.4±4.6)年。35岁及以下、少数民族、在职、新疆的强制隔离戒毒人群大麻使用率较高。使用大麻的546人中,91.4%人存在多药使用情况,13.6%只合用海洛因,42.1%只合用合成类毒品,35.7%混合使用海洛因和合成类毒品。49.6%的大麻使用者集中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江苏和上海三个地区。新疆大麻使用者中少数民族和初中及以下人群所占比例较高,有79.6%大麻使用者合用海洛因;江浙沪地区大麻使用者中汉族和高中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较高,有92.7%大麻使用者合用甲基苯丙胺。结论 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中大麻使用率较监测吸毒人群中的大麻使用率高,并且存在地域聚集性和较高的多药使用现象,提示宜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加强对大麻使用情况的监测,加大对大麻的管控力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禁毒政策。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测验量表(EPQ)综合分析福建省1000例男性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省在所的经过生理脱毒后的强制戒毒人员中随机抽取1000例进行SCL-90及EPQ评定,SCL-90评定分值与全国常模”刮进行对照分析,结合EPQ均分结果制定出干预措施。结果①吸毒人员的SCL-90的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②吸毒者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与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吸毒者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心理有选择性相关,在戒毒者心理健康中宜予以测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调查强制戒毒人员的父母教养方式状况,探讨其对人格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问卷(FUSQ)、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对353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障碍各维度之间呈现一定的负相关(P<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其人格障碍形成有显著相关,不良父母教养方式是吸毒行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团体咨询干预模式,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及血
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个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将100名有抑郁情绪的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团体咨询干预组50名,对照组50名。通过文献检索、咨询专家、个别访谈等方法确定团体咨询模式,对干预
组进行2个月8次的团体咨询干预。结果:团体咨询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即时、3个月、6个月、1年所测SDS得分,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团体咨询组干预前与干预后各时间点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干预后任
意两个时间点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1年所测治疗依从性得分,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团体咨询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各时间点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咨询模式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强迫游泳抑郁模型类P300电位改变及其与行为变化的关系。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强迫游泳7d模型组(S1组)、强迫游泳14d模型组(S2组)和2组对照组(C1组、C2组)。观察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和液体消耗实验等行为学指标。在麻醉状态下采用听觉oddball模式刺激诱发大鼠类P300电位,测定N1、N2、P3潜伏期和P3波幅。对大鼠类P300电位变化和行为学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增长率降低(F=253.60,P<0.01),蔗糖水摄入率下降(F=128.38,P<0.01),旷场实验中水平得分(F=124.73,P<0.01)和垂直得分(F=41.09,P<0.01)减少,修饰次数(F=15.04,P<0.01)增加。与对照组比较,S1组和S2组P3潜伏期显著延长[S1组:(469.7±30.69)ms,S2组:(498.9±25.54)ms,C1组:(389.6±49.43)ms,C2组:(378.5±39.77)ms;F=71.534,P<0.01],P3波幅明显降低[S1组:(19.60±10.62)μV,S2组:(16.00±11.98)μ... 相似文献
13.
对抑郁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方法的条件,探讨在不同条件下小鼠对这种抑郁模型的敏感性是否有差别。方法采用ICR雄性小鼠,分为给药组(盐酸丙咪嗪)和对照组,通过强迫游泳实验,观察预先训练、体重和水深对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经过游泳训练的小鼠给药组的不动时间比对照组短,未经游泳训练的小鼠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体重20~24g的小鼠中,给药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体重24~28g的小鼠中,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水深为10cm时,大剂量(10mg·kg-1)、小剂量(5mg·kg-1)给药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水深为6cm和15cm时,仅大剂量(10mg·kg-1)给药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以选择体重20~24g的ICR雄性小鼠、经过训练、水深为10cm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后抑郁(PSD)的心理药物于预效果。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Hamilhon抑郁量表(HAMD)确定老年PSD共132例,对所有患者行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心理治疗42例,心理加抗抑郁药物治疗51例.未做特殊治疗39例.治疗1个月后再用SDS和HAMD量表检测,并前后比较。结果(1)老年PSD患者可影响预后;(2)心理治疗可使抑郁症状减轻,帮助疾病恢复;(3)心理加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使抑郁症状明显减少,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心理加抗抑郁药物对老年PSD的干预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脑卒中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东莨菪碱对大鼠强迫游泳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靶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630-635
目的 阐明东莨菪碱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可能脑区和靶点。方法 明确东莨菪碱的抗抑郁样作用:将正常Sprague Dawley (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和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腹腔注射25 μg/kg东莨菪碱或等体积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24 h后进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以评价东莨菪碱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明确东莨菪碱发挥抗抑郁效应的脑区:在腹腔注射25 μg/kg东莨菪碱前1 h向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立体定位注射γ-氨基丁酸-A (γ-aminobutyric acid-A,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Muscimol)1.25 μg,24 h后观察东莨菪碱的行为学效应是否被阻断;探索东莨菪碱抗抑郁的作用靶点:通过微量给药系统分批次分别向大鼠侧脑室注射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2(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2,M2)选择性拮抗剂(methoctramine,MCT)0.5、1和2 μg,对照组均给予2 μL 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24 h后利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测试评价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 腹腔注射东莨菪碱24 h后,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旷场总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向mPFC注射Muscimol可明显增加东莨菪碱组大鼠的不动时间(P<0.01),旷场总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侧脑室注射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相比,0.5 μg MCT不影响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P>0.05),1 μg MCT可明显降低影响大鼠不动时间(P<0.01),而2 μg MCT则可明显增加影响大鼠不动时间(P<0.05)。结论 东莨菪碱可能通过阻断mPFC的M2受体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考察以认知性团体辅导和八段锦为代表的东西方抑郁干预模式对改善中医院校新生抑郁的有效性和各自特点。[方法]采用试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按照一定标准,将筛选出的有轻度抑郁的大一新生分为3组:团体辅导组、中医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团体辅导组和中医干预组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认知性团体心理辅导和八段锦训练,每周1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试验前后对3组被试分别进行症状自陈量表(SCL-90)的测量,对各分量表和量表总分进行每组前后测和组间干预差异的比较。[结果]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类型对抑郁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团体辅导前后,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干预前后,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得分和SCL-90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性团体辅导和八段锦可能促进轻度抑郁的自我修复能力,并在原理和用途上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产后抑郁症动物模型,观察抑郁母鼠产后异常的母性行为,建立产后抑郁症动物模型的评估方案。方法将32只受孕大鼠随机分为3组:地塞米松组(/2=10),自受孕第1天起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Kg·d),第15天起,注射地塞米松0.2mg/(kg·d)至分娩;生理盐水对照组(n=8),孕全程给予生理盐水1ml/(Kg·d);空白对照组(n=5),自然饲养。母鼠分娩后,观察其对幼崽的关爱行为及自身积极和消极行为,行强迫游泳实验,记录幼崽第1周内的体重增量。结果地塞米松组母鼠与空白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比较,产后对幼崽关爱行为减少(P〈0.05),崽鼠生后1周内体重增长低(P〈O.01),自身积极活动较少(P〈0.05,P〈0.01),消极活动较多(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地塞米松组母鼠挣扎自救行为持续时间短(P〈0.01),较早进入不动绝望状态(P〈0.01),持续较长时间(P〈0.01)。结论孕晚期短期低剂量的地塞米松注射可诱导母鼠出现产后抑郁症状:观察母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表现及其对幼崽的关爱行为能够对母鼠抑郁行为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或抑郁症状及产后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登记的孕妇200名,采用随机、单盲的前瞻性队列研究。200名孕妇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为期6周的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在孕期每月随访1次,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评估;产后3、42 d和3个月,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HAD进行评估,EPDS≥13分或HAD中A或D项分≥9分用《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4版(DSM-Ⅳ)配套的诊断问卷(SCID)进行产后抑郁评估。结果对照组孕期总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7.0%和5.0%,干预组分别为3.2%和3.2%,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产后42 d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P<0.05)。结论孕期集体心理健康教育能降低产后42 d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孕期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的抗抑郁药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5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28例,常规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干预组每日口服帕罗西汀20~60mg或西酞普兰10~40mg,均观察8周。结果:干预组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并可提高心绞痛缓解率(P<0.05),但对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无改善作用(P>0.05)。结论:抗抑郁药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道家认知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伴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高血压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将60例HAMD评分阳性者(HAMD≥1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道家认知疗法及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降压效果、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抑郁情绪有显著缓解,8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由(30.27±5.09)下降至(16.23±3.41);治疗组收缩压由(163.6±15.1)降至(126.5±14.1)mmHg,舒张压由(99.8±12.3)降至(73.5±11.6)mmHg,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总分由(66.42±5.67)上升到(71.57±7.28)。结论道家认知疗法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对伴发抑郁情绪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不仅能更好的控制血压,且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