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siRNA沉默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增强鼻咽癌细胞HNE1/DDP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HNE1和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及siRNA转染沉默MCT1在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和MCT1 siRNA联合顺铂对HNE1/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Mcl-1、Bak、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MCT1在HNE1/DDP细胞中高表达,抑制MCT1的表达可增加HNE1/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部分逆转鼻咽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此外,抑制MCT1的表达可增强HNE1/DDP细胞对顺铂诱导凋亡的作用,MCT1 siRNA与8μmol/L顺铂联合作用于HNE1/DDP细胞24 h的凋亡率为(51.23±2.86)%,较单用MCT1 siRNA、顺铂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下调Mcl-1、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结论 抑制MCT1的表达可增强鼻咽癌HNE1/DDP细胞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cl-1、Bcl-2和上调Bax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rPA)增强人鼻咽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3-BrPA和顺铂对鼻咽癌HNE1细胞增殖的影响。集落克隆形成实验观察3-BrPA和顺铂对HNE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分析细胞早期凋亡情况。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ATP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Mcl-1、Bak蛋白的表达。结果3-BrPA(20、40、80、160、320 μmol/L)、顺铂(2、4、8、16、32 μmol/L)以及80 μmol/L 3-BrPA联合不同浓度顺铂都能明显抑制HNE1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 μmol/L 3-BrPA+0.8 μmol/L顺铂组细胞集落数明显低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P < 0.01)。80 μmol/L 3-BrPA+8 μmol/L顺铂组细胞红色荧光向绿色荧光转变明显;细胞核碎裂及核固缩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P < 0.01);细胞内ATP水平明显低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P < 0.01);Bcl-2、Mcl-1蛋白的表达降低,Bax、Bak蛋白的表达增高,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3-BrPA能诱导HNE1细胞凋亡,并能增强HNE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ATP水平以及下调Mcl-1和Bcl-2表达、上调Bak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邓远斐  王江林  李丹  赵青 《广东医学》2016,(8):1109-1112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WIN)联合金诺芬(AF)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分别用5 μmol/L WIN、0.25 μmol/L AF、5μmol/L WIN联合0.25μmol/L AF处理HepG2细胞24h和48 h后,MTS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AnnexinV-FITC和PI双染色法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ip、ATF4、PARP、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的变化.分别用5μmol/L WIN联合0.25 μmol/L AF、Z-VAD-FMK以及Z-VAD-FMK预处理1h后再用5 μmol/L WIN联合0.25 μmol/L AF处理HepG2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蛋白PARP、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变化.结果 与两药单独使用相比,WIN联合AF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可以引起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蛋白Bip、ATF4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以及活化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引起PARP蛋白的切割.加入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处理细胞后,能部分逆转联合用药的细胞凋亡比例.结论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联合AF能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下调、内质网应激反应和Caspase系统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雷  杜媛鲲  米源  廖海江  王林 《重庆医学》2016,(29):4050-4052
目的 研究Gli抑制剂GANT61对人胃癌细胞AZ521和AGS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0、10、20μmol/L)的GANT61处理AZ521和AGS细胞24 h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GANT61作用于AZ521和AGS细胞后对Gli-1、Gli-2、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ANT61可以剂量依赖性显著下调AZ521和AGS细胞Gli-1、Gli-2和Bcl-2蛋白表达和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0 μmol/L GANT61作用AZ521,AGS细胞后凋亡率为(19.37±0.81)%和(16.1±0.26)%,显著高于0 μmol/L GANT61凋亡率(4.23±0.35)%和(6.00±0.87)%(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GAN761的AZ52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55.33±10.12、312.67±7.37,与0μmol/L GANT61 423.33±11.37相比显著降低(P<0.05);10μmol/L和20 μmol/L GAN761的AGS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06.67±4.16、273.33±8.02,与0 μmol/L GANT61388.33±11.06相比显著降低(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GANT61的AZ521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05±9.64、360.24±8.54,与0 μmol/L GANT61 261.12±11.53相比显著增高(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GANT61的AGS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55.00±6.56、310.67±8.50,与0μmol/L GANT61 198.33±2.50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 GANT61通过特异性抑制Gli-1,Gli-2蛋白表达从而调节AZ521和AGS细胞中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熊果酸诱导人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熊果酸诱导人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0、5、10、15、20 μmol/L的熊果酸作用于U937细胞6、12 h,观察昔效关系.用20 μmol/L熊果酸作用U937细胞1、3、6、9、12、24 h,观察时效关系.采用AnnexinV/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Caspase-9及Bcl-2家族基因Mcl-1、Bcl-2、Bcl-xL、Bax、Bad的表达,用β-actin做内参照.20 μmol/L熊果酸作用于不同类型的急性自血病细胞(U937、Jurkat、HE60)12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Caspase-3、Caspase-9、PARP的表达.结果 熊果酸作用于U937细胞引起细胞发生凋亡,并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熊果酸引起凋亡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的降解/活化增加,促进凋亡作用底物PARP的降解增加.熊果酸还可引起抗凋亡蛋白Mcl-1的表达降低,但对Bcl-2、Bcl-xL、Bax、Bad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熊果酸可诱导多种急性白血病U937、Jurkat、HL60细胞发生凋亡.Mcl-1的下调可能在熊果酸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熊果酸引起Mcl-1的下调,随后引起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降解/活化及PARP的降解,最终促进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阿霉素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过程中Mcl-1含量的变化以及Mcl-1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Mcl-1、Bcl-2、β-actin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cl-1、Bcl-2、β-actin蛋白变化;转染pcDNA3-Mcl-1质粒使细胞高表达Mcl-1、Bcl-2;采用Caspase3/7活性试剂盒检测Caspase3/7活性.结果 骨肉瘤细胞在阿霉素作用下,Mcl-1和Bcl-2的mRNA水平无变化,而蛋白水平下调;过表达Mcl-1可以明显抑制凋亡标志物PARP的剪切,而Bcl-2不具有抑制效应;同样,过表达Mcl-1可以抑制阿霉素作用下Caspase3/7的活化.结论 阿霉素作用下,Mcl-1蛋白水平下降是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原因,并且该凋亡过程与Caspase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霉素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过程中Mcl-1含量的变化以及Mcl-1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Mcl-1、Bcl-2、β-actin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cl-1、Bcl-2、β-actin蛋白变化;转染pcDNA3-Mcl-1质粒使细胞高表达Mcl-1、Bcl-2;采用Caspase3/7活性试剂盒检测Caspase3/7活性。结果骨肉瘤细胞在阿霉素作用下,Mcl-1和Bcl-2的mRNA水平无变化,而蛋白水平下调;过表达Mcl-1可以明显抑制凋亡标志物PARP的剪切,而Bcl-2不具有抑制效应;同样,过表达Mcl-1可以抑制阿霉素作用下Caspase3/7的活化。结论阿霉素作用下,Mcl-1蛋白水平下降是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原因,并且该凋亡过程与Caspase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抑制剂ABT-263对鼻咽癌细胞5-8F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不同浓度下Bcl-2抑制剂ABT-263对鼻咽癌细胞5-8F增殖的影响; 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ABT-263对鼻咽癌细胞5-8F凋亡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抑制剂ABT-263对Bcl-2、Bcl-xL、髓细胞白血病1(Mcl-1)及佛波醇-12-肉豆蔻酸-13-乙酸酯诱导的蛋白质1(又称Noxa)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Bcl-2抑制剂ABT-263处理细胞后,0. 125、0. 25、0. 5、1、2、4、8μmol/L组吸光值低于0μmol/L组(0. 696±0. 020,0. 527±0. 015,0. 465±0. 022,0. 323±0. 010,0. 133±0. 004,0. 057±0. 002,0. 028±0. 002比0. 856±0. 017)(P <0. 05)。在0. 5μmol/L浓度下诱导约6%鼻咽癌细胞的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正调控促凋亡蛋白Noxa完成的,在1μmol/L ABT-263的作用下能够引起鼻咽癌细胞中Noxa近7倍左右的升高。结论 ABT-263可以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Noxa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凋亡,具有应用于鼻咽癌治疗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酮(TPN)单独或联用甘草次酸(G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TPN单独或TPN(0.3、0.6、1.2μmol/L)联用GA(2、10、20μmol/L)对HepG2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增效指数(q值)判定协同药效;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给药后细胞凋亡率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PN、GA单独作用对HepG2细胞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28±2.13)和(26.56±6.32)μmol/L。TPN(1.2μmol/L)和GA(2μmol/L)联用组的q值(1.505)最大,细胞抑制率为(62.28±6.13)%;该联用组对HepG2细胞的总凋亡率高于单独使用TPN(P<0.05),同时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使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人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及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丙戊酸钠对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Bcl-2,Mcl-1及Caspase-9,Caspase-3表达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丙戊酸钠作用于肺癌SPC-A1细胞48 h,均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SPC-A1细胞的IC50为1.8 mmol/L;丙戊酸钠能显著抑制SPC-A1细胞克隆形成,且导致显著的细胞凋亡,8 mmol/L的丙戊酸钠作用细胞48 h,细胞早期凋亡率达60.44%,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Bcl-2,Mcl-1表达减少,Caspase-9,Caspase-3蛋白酶切活化。结论丙戊酸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显著抑制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P)增强肝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3-BP、顺铂对HepG2、
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选择低于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100 μmol/L的3-BP和8 μmol/L的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细
胞,PI 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 3 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3 的活性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ATP
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XIAP、PARP蛋白的表达。结果3-BP 在50~400 μmol/L 浓度范围内对HepG2、SMMC7721 细胞具有
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作用48 h 的IC50分别为238.9±13.9 μmol/L、278.7±11.7 μmol/L;顺铂在2~32 μmol/L 浓度范围
内对HepG2、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作用48 h的IC50分别为16.4±0.9 μmol/L、20.9±1.8 μmol/L。
100 μmol/L 3-BP与8 μmol/L顺铂联合作用于HepG2、SMMC7721细胞48 h 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0.6±2.2)%、(56.8±2.3)%,明
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P<0.01)。100 μmol/L 3-BP与8 μmol/L顺铂联合作用于HepG2、SMMC7721细胞48 h 的凋亡率
分别为(51.1±4.3)%、(46.5±3.9)%,较单用3-BP、顺铂的凋亡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3-BP 能增强肝癌细胞HepG2、
SMMC7721对顺铂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细胞内ATP缺乏、下调XIAP蛋白的表达以及增加caspase-3的
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氯喹对人鼻咽耐药细胞的逆转耐药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检测不同浓度的顺铂(2, 4, 8, 16, 32 μmol·L-1)
以及不同浓度的氯喹(5, 10, 20, 40, 80 μmol·L-1)处理HNE1细胞,HNE1/DDP细胞48 h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q-PCR方法检测5,
10 μmol·L-1 氯喹处理HNE1/DDP后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的表达;PI单染方法检测氯喹(10, 20 μmol·L-1)处理HNE1/
DDP后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氯喹处理HNE1/DDP后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的表达。结果MTT
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氯喹(5, 10, 20, 40, 80 μmol·L-1)对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q-PCR结果表明,氯喹
作用细胞后能明显降低MDR1 mRNA水平;PI 结果显示,氯喹作用细胞后,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通过western blot 实验表
明,氯喹能明显降低MDR1和P-gp 蛋白水平。结论氯喹能逆转人鼻咽癌细胞HNE1/DDP的耐药,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
mRNA表达及抑制P-gp的功能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调miR-205-5p对3-溴丙酮酸诱导的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鼻咽癌CNE2Z细胞株为研究 对象,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转染组(转染miR-205-5p-mimic或miR-205-5p-inhibitor)、3-溴丙酮酸组(80 μmol/L 3-溴丙 酮酸)、合用组(转染miR-205-5p-mimic或miR-205-5p-inhibitor后合用3-溴丙酮酸)。MTT法检测3-溴丙酮酸和miR-205-5p对 CNE2Z细胞增殖的影响;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情况;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以及 细胞晚期凋亡情况;Annexin 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Mcl-1、Bak蛋白的表达。 结果3-溴丙酮酸对CNE2Z 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越明 显;80 μmol/L 3-溴丙酮酸处理CNE2Z细胞24、48、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45.7±1.21)%、(64.4±2.02)% 、(78.3±1.55)%;转染miR- 205-5p-mimic 后,80 μmol/L 3-溴丙酮酸作用24、48、72 h 的抑制率分别为(27.7±1.04)%、(34.8±2.10)%、(44.3±1.57)%;转染 miR-205-5p-inhibitor后,80 μmol/L 3-溴丙酮酸作用24、48、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80.5±0.94)%、(87.9±0.50)%、(93.8±1.1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205-5p-inhibitor后3-溴丙酮酸组红绿荧光的相对比例明显降低;DAPI荧光检测结果显 示,转染miR-205-5p-inhibitor后3-溴丙酮酸组的细胞核碎裂及核固缩明显增加;Annexin 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转 染miR-205-5p-inhibitor 后3-溴丙酮酸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处理组的凋亡率(P<0.01);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转染 miR-205-5p-inhibitor后3-溴丙酮酸组的Bcl-2、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Bak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3-溴 丙酮酸能诱导CNE2Z细胞凋亡,转染miR-205-5p-inhibitor 能增强3-溴丙酮酸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cl-1 和 Bcl-2表达,上调Bak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PHA739358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urora激酶抑制剂PHA739358抑制人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评价PHA739358对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染色体、核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AuroraA、pAurora A、Histone H3、p-Histone H3,周期特异性指标Cyclin B1,周期调节性指标Cdc2、Cdc25c、p-Cdc2、p-Cdc25c,凋亡诱导指标p21、p53,凋亡相关指标PARP、Bcl-2、Bax.结果 不同浓度的PHA739358处理细胞24h、48 h后,明显抑制T47D的增殖,IC50分别为(3.44±0.54) μ,mol/L、(0.21±0.67)μmol/L,核与纺锤体形态发生明显变化,G2/M期阻滞增加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印迹显示Aurora A、Histone H3、Cdc2、Cdc25c无明显趋势变化,p-AuroraA、p-Histone H3、CyclinB1、Bcl-2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p-Cdc2、p-Cdc25c、P21、P53、Bax、PARP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流式细胞术凋亡率由0.31% ±0.03%增加到40.6%±0.81%.结论 PHA739358抑制乳腺癌细胞T47D增殖、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喹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浓度10、20、40、80、160 μmol/L的氯喹处理细 胞,MTT法检测氯喹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试剂盒检测胞内ATP水平,PI单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此外,使用PCR检 测miR-26b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cl-1蛋白的表达。结果氯喹在10~160 μmol/L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 抑制作用,在80 μmol/L氯喹的作用下24、48、72 h的存活率分别为(71.59±0.2)%、(45.40±0.5)%、(26.34±1.4)%,随浓度增加抑 制率也逐渐增加。同时,随着氯喹浓度的增加,ATP水平相应降低。氯喹在10~160 μmol/L浓度范围内,PI单染检测结果显示早 期凋亡率逐渐增加,转染miR-26b抑制剂可降低氯喹诱导的凋亡率。PCR检测结果表明,给予80 μmol/L氯喹作用后,miR-26b 的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转染miR-26b的抑制剂后表达升高。结论氯喹能诱导肝癌细 胞HepG2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miR-26b靶向调控Mcl-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长片段非编码RNA(lncRNA)X失活特异性转录本(XIST)对人鼻咽癌细胞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及可能的 机制。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人鼻咽癌顺铂耐药HNE1细胞株(HNE1/DDP)中XIST的表达特征。采用MTT试验观察 XIST上调和下调对HNE1/DDP细胞DDP耐药性的影响,并通过EdU试验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其对HNE1/DDP细胞增殖和凋 亡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XIST上调和下调对促凋亡因子程序性细胞死亡4(PDCD4)和Fas配体(Fas-L)蛋白表达的 影响。结果XIST在HNE1/DDP细胞的表达量显著高于HNE1细胞(0.57±0.06 vs 0.1±0.02,P<0.05)。下调XIST的表达显著降 低HNE1/DDP 细胞对DDP 的耐药性(P<0.05),而上调XIST 增加对DDP 的耐药性(P<0.05)。下调XIST 的表达显著降低 HNE1/DDP细胞增殖(6.17±1.93 vs 16.59 4.86, P<0.05)并诱导细胞凋亡[(18.04±4.72)% vs(4.22±1.65)%, P<0.05],而上调XIST 增加细胞增殖(25.40±7.21 vs 13.16±3.95, P<0.05)并抑制细胞凋亡[(2.82±0.88)% vs(6.46±1.75)%, P<0.05]。下调XIST的表达 显著增加HNE1/DDP细胞中PDCD4(4.10±0.42 vs 1.0±0.12, P<0.05和Fas-L(3.07 0.29 vs 1.0±0.14, P<0.05)蛋白的表达,而上调 XIST降低PDCD4(0.36±0.11 vs 1.0±0.18, P<0.05)和Fas-L(0.17±0.09 vs 1.0±0.21, P<0.05)蛋白的表达。结论XIST在HNE1/ DDP细胞中表达升高,下调和上调XIST的表达可分别降低和增加HNE1/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PDCD4和 Fas-L蛋白表达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五味子提取物(SCEs)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考察Bcl-2、Bax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SCEs致HepG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SCEs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HepG2细胞凋亡率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Bcl-2、Bax 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各药物浓度增加,细胞抑制率有增加的趋势;五味子甲素(SchA)、五味子乙素(SchB)、SCEs及DDP的IC50分别为41.91μmol/L、350.00μmol/L、236.52μg/mL、1 792μ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chA、SchB及顺铂(DDP)组均能有效地诱导或促进HepG2的凋亡,SCEs质量浓度≥200μg/mL可明显诱导或促进HepG2细胞凋亡。SchA、SchB及一定质量浓度的SCEs作用后细胞内Bcl-2及Bax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DDP则可同时上调Bcl-2及Bax mRNA的表达。结论 SCEs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下调Bcl-2及Bax mRNA的表达,其诱导及促进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