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状况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5 2例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情况 ,并用免疫组化法对全部标本用CD34抗体进行肿瘤血管内皮染色 ,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乙酰肝素酶mRNA与MVD及其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 2 5例 (4 8.1% ) ,MVD平均值为 73.2± 2 2 .8;阴性表达 2 7例 (5 1.9% ) ,MVD平均值为 4 4 .8±11.9,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和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0 5 )。结论 乙酰肝素酶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乙酰肝素酶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Liu ZZ  Zhang HW  Wei B  Cui SD 《癌症》2004,23(11):1342-1345
背景与目的:乙酰肝素酶是一类裂解硫酸乙酰肝素的糖苷内切酶,通过降解肿瘤细胞胞外基质及基底膜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速肿瘤扩散和转移。本研究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应用乙酰肝素酶抗体及CD34单克隆抗体检测12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并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5年生存率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Kaplan-Meier及log-rank检验。结果:①乳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阳性率为65%,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组织中MVD值为53.84±13.4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32±8.55)(P<0.01)。②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转移率、临床分期、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③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有关,乙酰肝素酶高表达组MVD值大于低表达组(P<0.05),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358,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与乳腺癌血管形成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牛保华  吴萍  赵卫 《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0):759-761,816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9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全部标本进行CDl05染色,记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95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49例(51.57%),MVD平均值为(72.1±20.6);阴性表达46例(48.42%),MVD平均值为(41.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酰肝素酶tuRNA表达与大肠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MVD有关(P〈0.05)。结论 乙酰肝素酶可促进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乙酰肝素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ESCC术后组织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分析乙酰肝素酶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存在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表达,并定位于肿瘤细胞质和(或)细胞膜中。55例ESCC组织中有40例乙酰肝素酶基因mRNA表达阳性(40/55,72.7%),癌旁组织有19例表达阳性(19/55,34.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染色ESC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阳性率63.6%(35/55),癌旁组织阳性率21.8%(12/5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乙酰肝素酶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检测均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乙酰肝素酶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Ⅳa的癌组织表达高于Ⅰ~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CC组织乙酰肝素酶基因及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与ESCC的转移和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乙酰肝素酶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4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结果:45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22例(48.88%).26例大肠癌伴淋巴结转移者,其原发灶内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1).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大肠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乙酰肝素酶可能在大肠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搜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6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结果60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31例(51.66%)。34例大肠癌伴淋巴结转移者,其原发灶内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大肠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乙酰肝素酶可能在大肠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VEGF-C mRNA)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分析MVD和VEGF-CmRNA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9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VEGF-C mRNA的表达;CD105(细胞膜糖蛋白)标记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并观察MVD.结果: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IDC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VEGF-CmRNA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1;VEGF-C mRNA表达阳性组MVD明显高于VEGF-C mRNA表达阴性组,P<0.001;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组织中MVD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EGF-C mRNA表达阳性组(高MVD组)较VEGF-C mRNA表达阴性组(低MVD组)5年生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C mRNA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MVD密切相关,检测乳腺癌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及观察MVD可能预测乳腺癌预后.  相似文献   

8.
畅昶  邓青  张勇峰 《癌症进展》2021,19(8):806-809,813
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样DNA结合蛋白(KNSL4)、p21ra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8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依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48)、淋巴结未转移组(n=34).收集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KNSL4、p21ras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NSL4、p21ra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NSL4、p21ras的表达情况,比较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未转移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NSL4、p21ra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KNSL4、p21ras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KNSL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21ras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NSL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而p21ras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NSL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组,而p21ra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KNSL4表达量呈负相关,但与p21ras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KNSL4、p21ras基因表达密切相关,KNSL4、p21ras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147和MMP-9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癌及加例癌旁组织中CD147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抗体标记乳腺癌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为60%(30/50);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6%(33/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D14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CD147、MMP-9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P<0.01).CD147、MMP-9阳性的乳腺癌组织MVD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D147、MMP-9的高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CD147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3b(eIF3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取45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eIF3b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e IF3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析e IF3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eIF3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IF3b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和eIF3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IF3b mRNA相对表达量和e IF3b蛋白阳性表达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IF3b mRNA相对表达量和eIF3b蛋白阳性表达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IF3b表达增高不仅可能参与了乳腺癌发生过程,也可能在乳腺癌的增殖、转移和侵袭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中微血管新生及其生成因子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军  廖和和  苏清华  马建仓 《癌症》2001,20(3):266-269
目的:以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碱性纤维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为指标,探讨微血管新生及 VEGF、 bFGF的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用抗 FⅧ因子多抗、 VEGF多抗及 bFGF单抗对 47例胰腺癌组织切片进行 MVD的测定,并观察 VEGF及 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 MVD (10.32± 3.3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 (6.72± 1.73)(P< 0.01)。 47例标本中, VEGF阳性表达 27例 (57.44% ), bFGF阳性表达 30例 (63.82% ), MVD计数与 VEGF、 bFGF的过度表达呈正相关( P< 0.05)。 MVD及 bFGF、 VEGF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 0.05)。癌组织中 MVD高者及 bFGF过度表达者术后存活率较低( P< 0.05)。结论:瘤内 MVD与胰腺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并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VEGF与 bFGF的过度表达在胰腺癌微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提示两者及其受体可作为抗血管生成以治疗胰腺癌的靶点,或监测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郭丽梅  戴守勇 《癌症进展》2018,16(5):640-642
目的 探讨叉头转录因子(FoxM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宫颈癌病理学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后宫颈癌组织标本90例(宫颈癌组)及正常宫颈组织45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FoxM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FoxM1蛋白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5年随访结局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的FoxM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P﹤0.01);宫颈癌组织中的FoxM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发生肌层浸润有关(P﹤0.05);FoxM1蛋白阳性表达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 FoxM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MVD count in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breast to clarify the association of VEGF expression and MVD count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ER, PR, C-erbB-2 and MVD count in 88 cases of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breast were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SP-method). Results: Sixty-two out of the eighty-eight specimens of breast carcinoma (70.45%) showed positive expression of VEGF. The positive rate of VEGF in case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VEGF in stage IIb-Ⅲ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tage Ⅰ-Ⅱa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VEGF in C-erbB-2 positiv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erbB-2 negative group (P〈0.05). Higher expression of VEGF was observed in cases with higher tissu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P〈0.05). Also, significant higher MVD count was observed in cases with higher tissu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P〈0.01). The MVD cou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xpression of VEGF (P〈0.01). Conclusion: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in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breast,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were mediated mainly by VEGF.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MVD might be reference predictors for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breast carcinoma. The antiangiogenic therapy which used VEGF as a target would become a new method to treat patients who were C-erbB-2 positiv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RHI基因与胰腺癌组织血管密度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3例胰腺癌石蜡标本作为实验组,27例正常胰腺石蜡标本作为对照组.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ARHI、CD34蛋白表达情况;分析ARHI、CD34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的关系;分析ARHI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标本中ARHI阳性率分别为88.9%(24/27)、21.7%(5/23),实验组标本中ARHI基因表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VD值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HI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其中肿瘤分化程度越低,ARHI表达缺失概率越大;实验组标本中CD34阳性表达较高,多数具有管腔结构,且MV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腺癌组织中,MVD与ARHI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所有统计病例中,ARHI阴性者比阳性者的MVD值高,且MVD与ARHI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 ARHI可能通过抑制胰腺癌微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胰腺癌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前列腺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81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染色,观察两种组织中VEGF、MV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VEGF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与MVD之间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69.14%)显著的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2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MVD计数为(36.7±8.2)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19.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具有显著关联(P<0.05)。VEGF表达阳性的癌组织中MVD(40.3±7.5)显著多于VEGF表达阴性的癌组织(28.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高表达,MVD生成增多,VEGF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关系,VEGF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增生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疱疹病毒相关性泛素特异性蛋白酶(herpesvirus-associated 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HAUS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去泛素化蛋白酶.最近的研究表明,HAUSP能在体内外使p53去泛素化,避免其降解,提示HAUSP可能通过稳定p53蛋白发挥胜瘤抑制功能.本研究旨在观察HAUSP在乳腺癌组织及非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探讨HAUSP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3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及13例癌旁组织中HAUSP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9例乳腺痛组织和40例非癌组织以及13例新鲜乳腺癌组织中HAUSP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AUSP mRNA转录量为1.85±0.04,癌旁组织为2.74±0.03,HAUSP mRNA在乳腺癌中的转录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ItAUSP蛋白在乳腺癌及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4%和75.0%,乳腺痛组织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HAUSP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瘤体大小、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HAUSP蛋白表达与其mRNA转录一致;HAUSP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同时具备HAUSP蛋白阳性和p53蛋白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高于HAUSP蛋白阴性或p53阳性的患者.结论:乳腺癌HAUSP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提示删USP基因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同时评价HAUSP蛋白和p53蛋白的状态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Fas、CTLA-4和RhoBTW2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原发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30例乳腺正常腺体组织中Fas、CTLA-4和RhoBTB2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Fas、CTLA-4及RhoBTB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9±0.285、1.045±0.302和0.625±0.160,而在乳腺正常腺体组织中分别为0.502±0.178、0.418±0.140和0.843±0.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腋淋巴结转移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as基因的表达(0.782±0.313)显著高于无转移患者(0.557±0.146,P<0.01),Ⅱ期患者乳腺癌组织中CTLA-4基因的表达(0.978±0.330)低于Ⅲ期患者(1.134±0.240,P<0.05),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癌组织RhoBTB2基因的表达(0.597±0.157)低于浸润性小叶癌(0.717±0.145,P<0.05).Fas、CTLA-4和RhoBTB2的mRNA表达均与乳腺癌患者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和生存时间无关,且3者间亦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Fas、CTLA-4和RhoBTB2的mRNA表达均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Fas mRNA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CTLA-4 mRNA表达与乳腺癌分期有关,RhoBTB2 mRNA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KAI1/CD8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6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KAI1 mRNA和CD82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69例原发性乳腺癌中,癌旁组织中KAI1基因在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KAI1基因在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CD82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以及PR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ER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KAI1/CD8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及某些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