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蔡晓清  常晓云  郭乐乐  裴飞  孙强 《癌症进展》2018,16(8):1028-1031
目的 探讨中药抗癌汤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口腔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中晚期口腔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抗癌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并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为8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3.3%(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中发生PD患者8例,观察组中发生PD患者2例;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CD4+细胞比例、CD4+/CD8+均低于本组治疗前,CD8+细胞比例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的CD56+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4+细胞比例、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CD8+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56+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癌汤联合化疗可以有效改善中晚期口腔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提高中晚期口腔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张力  胡玥 《癌症进展》2017,15(12):1480-1483
目的 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加减对胃癌患者肿瘤异常蛋白(TAP)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养正消癥方加减口服联合全身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4个周期治疗中每2个周期治疗后的TAP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的TAP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中,治疗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和4个周期后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第4个周期后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养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全身化疗可降低与胃癌转移复发相关的TAP水平,升高与起积极免疫作用相关的CD4+/CD8+、CD4+水平,较单纯化疗可更好地降低胃癌患者的转移复发风险,改善胃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陈舲  马耀凯  李鑫 《癌症进展》2016,14(4):357-359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方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明确病理诊断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采用m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30例在mFOLFOX6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扶正抑瘤方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KPS评分、体质量变化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为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虽较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指标CD3+、CD8+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胃肠道反应及血液毒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瘤方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可提高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胃癌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2周为1个疗程,每位患者化疗4个疗程以上。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化疗前胃癌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高于Ⅲ~Ⅳ期,CD8+显著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疗效的胃癌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R+PR组、SD组、PD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R+PR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高于SD组和PD组,CD8+显著低于SD组和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能够有助于评估胃癌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王丽森  余辉  程建中  吴豪杰  陈运芳  郭勇 《癌症进展》2017,15(12):1460-1463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相关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联合组采用TACE+RFA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TACE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02%(P﹤0.05);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5.92%,与对照组患者的91.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FP、CA-199、GGT、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AFP、CA-199、GGT、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儿的近期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化疗前、化疗后、化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CD25+CD127-、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82.0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5)。化疗后,两组患儿CD3+、CD4+、NK细胞水平均低于本组化疗前,CD8+、CD4+CD25+CD127-水平均高于本组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D3+、CD4+、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CD8+、CD4+CD25+CD12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儿CD3+、CD4+、CD8+、NK细胞、CD4+CD25+CD127-水平均逐渐恢复至化疗前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90%,与对照组患儿的20.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近期疗效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4+CD25+Treg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王亚豪  刘洪洲  刘苗苗 《癌症进展》2021,19(21):2199-2202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辅助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晚期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GP组(n=48,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和联合组(n=54,采用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NK)、血清学指标[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均高于GP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GP组,CD8+水平低于G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9、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G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均低于G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心律不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G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对晚期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患者血清中MMP9、VEGF表达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李素彩  史中州  余花艳 《癌症进展》2023,(19):2170-2173
目的 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化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NES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替吉奥治疗,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总生存时间,检测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NES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ES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ES1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NES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95%CI:8.64~9.36),明显长于对照组的5个月(95%CI:4.51~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胃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升高血清NES1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昂丹司琼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治疗。手术前及术后6、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手术前后,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观察组患者IFN-γ、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手术前,IL-10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IL-10、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GP方案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将137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GP方案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GP方案治疗,2个疗程化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级别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方案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NSCLC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管洁  韩文慧  王辉 《癌症进展》2017,15(12):1453-1456
目的 研究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2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n=64)与SBRT组(n=64),SBRT组行SBRT治疗,联合组行SBRT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D3+CD4+、CD3+CD8+、CD4+/CD8+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PLT、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PLT、FIB、D-D水平均较SBRT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CD3+CD8+水平较SBRT组低,CD3+CD4+、CD4+/CD8+水平较SBRT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ORR(78.13%)、DCR(92.19%)高于SBRT组ORR(56.25%)、DCR(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RT联合化疗可有效缓解机体血液高凝状态,解除机体免疫抑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唐鹏 《实用癌症杂志》2016,(7):1084-1087
目的探讨芪珍胶囊对乳腺癌化疗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医嘱接受化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芪珍胶囊。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WBC和PLT指标高于对照组,但均属正常范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CD3^+、CD4^+、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珍胶囊具有活血解毒、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能够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潘敏  赵爽  彭雪梅  王梅 《癌症进展》2016,14(6):587-590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86例中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98例给予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有效率及受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化疗效果及免疫功能,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变化、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2组Karnofsky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Karnofsky评分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63.41%)显著高于对照组(35.90%)(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CD8^+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检测来探讨化疗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组对照研究,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验组)41例,分别在化疗前及化疗2 个周期结束后10d 两次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目。正常健康组35例(对照组)。 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与正常健康组相比,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CD3+、CD4+比例和CD4+/CD 8+比值及NK细胞明显下降,CD8+比例及CD4+CD25+调节性T 细胞(Tregulatory cells ,Treg )明显升高(P<0.05)。 经过2 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化疗有效组化疗后CD3+、CD4+比例、NK细胞比例、CD4+/CD 8+比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比例、CD4+CD25+Treg 明显下降(P<0.05)。 化疗有效组化疗后除CD4+、CD8+比例外,其他指标与正常健康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患者化疗后CD4+比例、CD8+比例、CD4+/CD 8+比值、NK细胞数目比化疗前则进一步下降(P<0.05)。 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NK细胞明显下降。有效化疗可通过杀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轻肿瘤负荷,减少CD4+CD25+Treg ,排除某些免疫抑制因素;改善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化疗无效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则继续恶化。通过检测患者的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效果及其与临床病理、肿瘤类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9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CD3+、CD4+/CD8+水平分别为(55.63±11.25),(1.32±0.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96±12.63),(1.59±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4+、CD8+水平(33.67±8.14),(26.02±4.67)与对照组的(34.12±8.33),(25.67±4.5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D3+、CD4+/CD8+水平分别为(54.63±11.36),(1.22±0.65)和(55.52±12.02),(1.34±0.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96±12.63),(1.59±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D4+、CD8+水平分别为(33.78±8.23),(25.74±4.88)和(33.62±8.74),(26.32±4.85)与对照组的(34.12±8.33),(25.67±4.5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恶性淋巴瘤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52.66±12.47),(28.25±6.32),(1.30±0.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96±12.63),(34.12±8.33),(1.59±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恶性淋巴瘤患者CD3+水平为(58.63±11.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96±12.63),而CD8+水平为(29.63±3.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67±4.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可以作为诊断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情、分期以及免疫状态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