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4-1165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4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STE MI组,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NSTE MI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非抬高组冠状动脉病变以3支病变为主,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抬高组,抬高组单支病变所占比例较大,大大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而抬高组易发生心律失常;再灌注心肌治疗率明显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容易反复心绞痛发作,冠脉病变多为多支,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甲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另52例首次急性非ST段抬高性患者纳入乙组.对比两组患者发症及心功能,同时对两组患者行冠状动脉CT检查,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 甲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2.00%、10.00%、16.00%、14.00%,均明显高于乙组的1.92%、0.00%、3.85%、1.92%(P<0.05);甲组心功能指标LVEF、LVEDV、LVESV、LVEDD分别为(58.72±11.35)%、(123.81±13.69)mm、(58.62±12.38)mm、(51.85±10.34)mm,与乙组的(59.31±12.06)%、(125.93±13.91)mm、(59.13±13.06)mm、(53.02±11.1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为(2.06±0.68)支,明显少于乙组的(2.65±0.83)支(P<0.05);甲组侧支循环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乙组的26.92%(P<0.05).结论 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多,冠状动脉病变相对较轻,而首次急性非ST段抬高性患首发症状类型多,且冠状动脉病变较为严重,故应针对性的给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患有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就诊的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54例,对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相关检验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吸烟、胸痛、心律失常的人数明显多于B 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的CK -M B、cTnI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结论:对患有S 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使临床对上述两种病症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4.
温永生 《吉林医学》2012,33(18):3823-3824
目的:对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就诊的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5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相关检验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吸烟、胸痛、心律失常的人数明显多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的CK-MB、cTnI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结论:对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使临床对上述两种病症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5.
杨学成 《中外医疗》2014,(31):74-75
目的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区别、特点及临床特征等。方法选取100例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将所有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其中48例为非ST段抬高患者作为A组;另52例为ST段抬高患者作为B组。对比研究两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检查两组患者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3支病变较多,其余为B组较多,P〈0.05;A组CK-MB、c TNT水平低于B组,P〈0.05;基础病中,A组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均较多,心率失常为B组较多,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常伴有心绞痛,常见于多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9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44%vs14%,P<0.01),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54%vs20%,P<0.01);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减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0.01)。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连续住院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STEMI患者57例和NSTEMI患者19例,于梗死后7~14d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病变的类型、范围、部位、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等。结果:NSTEMI组的多支病变≥90%的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比率均高于STEMI组,而完全闭塞率则低于STEMI组,两组病变类型无差异。结论:NSTEMI组的多支病变率多于STEMI组,且前者的远期预后有可能较后者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均行动态心电监护、冠状动脉造影及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检测。结果 STEMI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及3支病变率低于NSTEMI患者,心律失常率、单支病变率及再灌注心肌治疗率、CTNI、CK-MB水平高于NSTEMI患者(P〈0.01),两组患者双支病变率及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EMI和NSTEMI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有所不同,可据此对两种形式疾病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NSTEAMI与STE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 NSTEAMI组的多支病变率为63.34%,其中大于75%的严重狭窄率为78.33%,侧支循环率为30.00%,三者均高于STEAMI组,而完全闭塞率为8.33%,低于STEAMI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血管的构成上组间无差异。结论 NSTEAMI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于STEAMI,完全闭塞率低于后者,二者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顺义区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的154例NSTEMI和16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STEMI患者相比,N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NSTEMI组既往心绞痛与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多见(32.5%vs13.3%,11.7%vs 2.4%,P<0.01),NSTEMI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及女性所占比例较STEMI组高(70.8%vs 53.0%,P<0.01;27.9%vs 16.9%,P<0.05);NSTEMI组梗死后心绞痛比STEMI组增多(19.5%vs 1.8%,P<0.01)。NSTEMI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650.7±625.4)vs(1825.8±1318.1);(77.2±71.4)vs(208.5±147.5),均P<0.01]。NSTEMI组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比例较STEMI组高(56.5%vs 42.2%,13.6%vs 6.0%,P<0.05);NSTEMI组中度狭窄(76%89%)、重度狭窄(≥90%)病变较STEMI组多(14.3%vs 7.2%,P<0.05;55.2%vs 27.1%,P<0.01);NSTEMI组完全闭塞病变较STEMI组少(24.0%vs 61.4%,P<0.01);NSTEMI组侧支循环比STEMI组多(23.4%vs 10.8%,P<0.01)。结论 NSTEMI组患者危险因素较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及严重狭窄病变发生率高,梗死后心绞痛常见,应重视对其治疗。  相似文献   

11.
Ever  D  Grech  David  Ramsdale  李崇剑 《英国医学杂志》2005,8(5):301-30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通常没有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持续性ST段抬高)。本文将重点讨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顺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52-153
目的分析总结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以便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其认识。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其中N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66例、STEMI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60例,对两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STEMI组糖尿病、反复心绞痛病史率高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TEMI组CK、TNI峰值均低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TEMI组多支病变率高于STEM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TEMI组的肌酸肌酶(CK)、肌钙蛋白I(TNI)峰值均低于STEMI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则高于STEMI组。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医学》2017,(4):318-319
目的探讨和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于2014-01—2016-01间收治的3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15例患者。乙组患者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甲组患者通过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溶栓成功时间。结果甲组患者的再通率、胸痛消失情况、ST段回至等电位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死亡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溶栓成功时间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很好,提高了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患者胸痛症状,促进患者ST段回至等电位线,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评价其作为潜在生物标记物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设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23例)、慢性心绞痛组(38例)及非冠心病对照组(19例),对临床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外周血内脂素、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总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测,分别观察血浆内脂素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各指标、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的相关性.结果 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慢性心绞痛组及非冠心病对照组,且分别与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NT-proBNP、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及单核细胞总数呈正相关,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 <0.05).②血浆内脂素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的增加而升高,与单支血管病变及双支血管病变组分别比较,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升高与心肌损伤标记物、左室射血分数及冠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一种潜在性标记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陈易 《吉林医学》2015,(7):1369-1370
目的:分析地西泮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的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最新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地西泮,每次肌内注射10 mg,1次/d。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严重心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试验组患者严重心性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737,P<0.05)。结论:地西泮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的治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电图,且严重心性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少数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期ST段短期压低或正常化的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急性期ST段短期压低或正常化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因对此现象及机制了解不足,1例差点影响溶栓进程,1例考虑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错过最佳溶栓时机.结论 基层医院医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对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复查心电图,以便及时正确诊治急性期ST段短期压低或正常化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后,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最为有效的措施,目前采取的方法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在没有条件直接进行介入治疗的医院,目前仍是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血栓闭塞冠状动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的10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并发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观察组)42例,非心源性休克组(对照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探讨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左心室内径、肌钙蛋白及心肌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既往吸烟史及糖尿病史、A型与B型冠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病变、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糖尿病史、前降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室性心律失常等均可导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差异。方法:将2018年6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ST段抬高组(3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非ST段抬高组(30例),检查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MB、CK,CK-MB以及LD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TNI、MB、CK,CK-MB以及LDL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缺血修饰蛋白水平(IM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8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病变1支组15例、2支组23例及3支组3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血浆Hcy联合IMA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四组受试者的血浆Hcy和IM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cy和IMA水平比较中,冠状动脉病变3支组高于2支组,2支组高于1支组,1支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联合IM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浆Hcy联合IMA水平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