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Ⅱ号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FLK-1)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模型,分别给予2.5,5,10 g.kg-1桃红四物汤Ⅱ号水煎剂、环磷酰胺0.05 g.kg-1及联合用药桃红四物汤Ⅱ号10 g.kg-1+环磷酰胺0.025 mg.kg-1,检测各组肿瘤体积、重量、VEGF和KDR/FLK-1表达及肿瘤MVD值。结果:桃红四物汤Ⅱ号5,10 g.kg-1及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重量、VEGF和KDR/FLK-1表达及肿瘤MVD值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Ⅱ号能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的生长,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抗血管生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沙苑子黄酮( FAC )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蓝( MTT )法观察正常条件培养基和肿瘤条件培养基下 FAC 对细胞 ECV304 增殖的作用;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模型和裸鼠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观察 FAC 对肿瘤新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FAC 对裸鼠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因子 (VEGF) 及其受体 Flt-1 、 Flk-1/KDR 、 Flt-4 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内皮抑素 (ES) 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FAC 对经人肝癌 SMMC-7721 细胞上清液处理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较低; FAC 明显抑制 CAM 新生血管生成, FAC-a ( 400 mg·L-1 )组的血管指数为 67.5% ;裸鼠移植瘤 MVD 和 VEGF 及其受体 Flt-1 和 Flk-1/KDR 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ES 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强。 结论 FAC 可抑制肿瘤组织血管形成,其作用机制与下调 VEGF 及其受体的表达和上调 ES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抗肿瘤中药提取物蟾毒灵有无抗血管生成的活性,并检测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蟾毒灵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观察其量效、时效关系;并以鸡胚绒毛尿囊膜为模型观察蟾毒灵在体内组织器官水平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蟾毒灵对ECV304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24、48、72hIC50分别为1.104、0.355、0.0905μg/mL。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表明蟾毒灵可显著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蟾毒灵具有明确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计数,MTT法测定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结果:川芎嗪直接作用于ECV304细胞,其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川芎嗪作用于VEGF诱导的ECV304细胞,其A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能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对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异甘草素与光甘草定抗肿瘤转移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和光甘草定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比较2种药物的抗肿瘤转移能力.方法:以20,40,60,80,100,120μmol·L-异甘草素和光甘草定作用于小鼠黑色素瘤B16F1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干预48 h,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评价B16F1和ECV304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明胶酶电泳和酶联免疫法(ELISA)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活性和表达量,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荧光染色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管腔样结构形成实验评价血管新生能力.结果:异甘草素和光甘草定均能显著抑制B16F1细胞和ECV304细胞增殖,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但光甘草定对B16F1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异甘草素.80 μmol·L-时,异甘草素与光甘草定的愈合面积分别为19.1%和27.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能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 P-2)分泌与表达,药物组能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光甘草定对B16F1细胞迁移,MMP-2分泌与表达,以及对ECV304细胞官腔形成的抑制能力低于异甘草素.结论:异甘草素和光甘草定都均具有抗肿瘤转移活性,80μmol·L-时,光甘草定抗肿瘤转移作用弱于异甘草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苦参总碱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测定苦参总碱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流室系统检测生理剪切流场下(1.5Pa)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结果用0,0.5,0.75,1,2.5,5g·L-1苦参提取物培养ECV304细胞24h后,其增殖抑制率分别是0,6.97%,11.37%,29.27%,35.43%,39.26%。在生理剪切流场下,苦参总碱可显著抑制ECV304细胞的迁移(P<0.01)。结论苦参提取物抑制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损伤后的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丹参酮ⅡA保护VEC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15%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损伤正常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丹参酮ⅡA(10、20、40μg/mL)作用于损伤后的细胞24h,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细胞DNA的损伤;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内皮细胞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20 μg/mL和40 μg/mL的丹参酮ⅡA能增加内皮细胞的活性(P<0.05);3个质量浓度的丹参酮ⅡA均能减轻内皮细胞DNA的损伤(P<0.01);3个质量浓度的丹参酮ⅡA都可以下调TM mRNA表达(P<0.01);20 μg/mL和40 μg/mL的丹参酮ⅡA可以下调vWF mRNA表达(P<0.01).结论 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损伤后的ECV-304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减轻细胞的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免抑瘤颗粒剂(Zengmian Yiliu Granule, ZMYLG)抗SKOV3卵巢癌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SKOV3卵巢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ZMYLG高、中、低剂量组(简称ZMYLG高、中、低 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10天。采用细胞膜分化抗原34(CD34)抗体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法,计算皮下移植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法、RT-PCR法检测皮下移植瘤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FLK-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紫杉醇组和ZMYLG高、中、低剂量组移植瘤内MV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 ZMYLG各剂量组均能下调瘤组织中VEGF、FLK-1及HIF-1α蛋白 及mRNA表达量(P<0.01, P<0.05)。结论 ZMYLG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表达,改善荷瘤小鼠缺氧状态,抑制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清络通痹颗粒(QLT)时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外周血IL-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制备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模型(CIA),检测QLT对胶原性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外周血IL-1的影响,MTT比色法检测QLT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QLT 7.2,14.4g/kg剂量组全血粘度及血浆黏度、外周血IL-1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并且可显著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结论 QLT3个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从而达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增生和血管生成,这可能是清络通痹颗粒治疗RA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木贼大孔树脂提取物对单个核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木贼大孔树脂提取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单个核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获取木贼提取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木贼大孔树脂提取物作用于ox-LDL诱导的ECV304细胞12 h,观察人单个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及ECV304细胞的IL-8和VCAM-1蛋白表达,并通过RT-PCR观察IL-8和VCAM-1的基因表达.结果 高、中、低剂量(100、50、25 μg/mL)的木贼大孔树脂提取物均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单个核一内皮细胞的黏附,下调ox-LDL诱导的ECV304细胞IL-8和VCAM-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以中剂量(50 μg/mL)效果最明显.结论 木贼中总黄酮和总酚酸是木贼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有效部位之一,两者抑制IL-8和VCAM-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抑制单个核-内皮细胞黏附及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HD)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ECV)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复氧造成ECV损伤,同时加入不同剂量BHD,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结果ECV304缺氧-复氧后,与空白组比较,LDH、MDA及ET-1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NO含量显著下降(P<0.05).当加入低、中、高剂量的BHD或尼莫地平阳性对照药后,与缺氧-复氧模型组比较,LDH、MDA及ET-1含量下降(P<0.01或P<0.05),而NO含量升高(P<0.01).结论BHD能抑制缺氧-复氧对ECV的损伤,对缺氧-复氧环境下的ECV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川芎嗪、丹参二种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川芎嗪和丹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采用苔盼蓝染色排除法活细胞计数,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川芎嗪注射液1.5μg/ml、15μg/ml、150μg/ml作用于ECV304细胞,其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丹参注射液150μg/ml、15μg/ml对ECV304细胞仅有减少趋势.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丹参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欧明娥  唐利文  邓常清 《中草药》2008,39(10):1514-15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组分生物碱、苷对凝血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功能改变及蛋白激酶C(PKC)活化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10 U/mL)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同时加入药物,24 h后测定上清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细胞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酶调节蛋白(TM)mRNA表达及PKCα蛋白表达。结果凝血酶作用内皮细胞后,tPA释放增加(P<0.01),TF、TFPI mRNA表达增强(P<0.05),而PAI-1释放及TM mRNA表达无显著性变化(P>0.05);PKCα表达增强(P<0.05)。补阳还五汤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tPA释放增加(P<0.01),生物碱对tPA释放增加无显著影响(P>0.05);苷(1.25 mg/mL)可使凝血酶诱导的tPA分泌增加(P<0.05);原方、生物碱(2 mg/mL)和苷(5 mg/mL)均可抑制内皮细胞分泌PAI-1(P<0.01)。原方、生物碱(1,2 mg/mL)和苷均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TF mRNA表达增强;生物碱(0.5和1 mg/mL)可抑制TFPI mRNA表达(P<0.05);各药对TM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原方、生物碱和苷均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内皮细胞PKCα表达的增强(P<0.01)。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刺激内皮细胞后,PKCα被激活(P<0.01);PKC抑制剂H7作用于PMA刺激的内皮细胞后,PKCα表达增强不明显,PAR-1受体抑制剂CATG作用于凝血酶刺激的ECV304细胞后,PKCα表达显著抑制(P<0.05)。结论凝血酶可诱导内皮细胞抗血栓性发生变化。补阳还五汤原方、生物碱和苷对凝血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抗凝、纤溶功能的改变具有调节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纤溶作用趋于正常,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诱导的PKCα的激活而介导的。生物碱和苷类有效组分可能为该方抗血栓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致伤ECV-304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按空白对照组、血瘀证组、TanⅡA40、20、10、5μg/mL组分组,MTT法检测ECV-304活性。结果:24h和48h血瘀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1);24h和48h TanⅡA 10μg/mL组与血瘀组比较,细胞活性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可以损伤内皮细胞,丹参酮ⅡA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重仪 《中药材》2012,(2):288-291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脂质过氧化及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黄芩苷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联合维生素D3建立AS模型,给药组在建立模型同时给药4 w。检测血脂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另采用H2O2体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对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血清CHO、TG、LDL-C、MD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SOD和NO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芩苷可以剂量依赖地减少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结论:黄芩苷对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促血管新生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减大黄(庶虫)虫散(KWⅠ号、KWⅡ号)活血通络祛积法抑制肿瘤作用及其对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方法观察KWⅠ号、KWⅡ号不同剂量对移植肝癌H22瘤株的昆明种小鼠抗肿瘤作用以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1)KWⅠ号30g/kg组及45g/kg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3.2%和44.7%(均P<0.01);KWⅡ号30g/kg组45g/kg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2.0%和46.5%(均P<0.001).(2)KWⅠ号45g/kg组WBC为24.54×109/L(P>0.05),化疗组WBC为20.58×109/L(P>0.05).结论加减大黄(庶虫)虫散Ⅰ号、Ⅱ号大剂量组(45g/kg)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减大黄(庶虫)虫散(KWⅠ号、KWⅡ号)活血通络祛积法抑制肿瘤作用及其对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方法:观察KWⅠ号、KWⅡ号不同剂量对移植肝癌H22瘤株的昆明种小鼠抗肿瘤作用以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1)KWⅠ号30g/kg组及45g/kg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3.2%和44.7%(均P<0.01);KWⅡ号30g/kg组45g/kg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2.0%和46.5%(均P<0.001).(2)KWⅠ号45g/kg组WBC为24.54×109/L(P>0.05),化疗组WBC为20.58×109/L(P>0.05).结论:加减大黄(庶虫)虫散Ⅰ号、Ⅱ号大剂量组(45g/kg)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损伤内皮细胞白介素-8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葛根素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304(ECV304)细胞培养液中白介素-8(IL-8)含量。[结果]HCY明显增加培养上清中趋化因子IL-8的含量;葛根素高剂量组则可减少因HCY诱导损伤内皮细胞趋化因子IL-8的分泌。[结论]葛根素高剂量组可通过抑制损伤的ECV304细胞分泌IL-8,从而保护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巴戟天糖链(MOO)对ECV304细胞增殖中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通道的影响.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为研究对象,制备缺氧/复氧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OO对ECV304细胞的增殖效应;在+ 60mV指令电压刺激下,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MOO对ECV304细胞增殖中BKCa通道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MOO大剂量组(0.45 g·L-1)与麝香保心丸组均促进缺氧/复氧损伤后ECV304细胞增殖,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提示:MOO三个剂量组均能增加BKCa通道的电流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大剂量MOO组最为明显.结论 MOO可通过激活ECV304细胞BKCa通道保护受损细胞并促进其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选择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模型、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及Lewis肺癌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贝伐单抗组、扶正解毒组及其拆方扶正、解毒药物组,采用MTT法观察扶正解毒方药、贝伐单抗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药物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瘤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R-2(KDR)表达的影响。结果:扶正解毒方能够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P0.05),而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影响(P0.05),贝伐单抗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及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1),扶正解毒组与贝伐单抗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扶正解毒方能降低瘤组织VEGF表达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VEGFR-2表达(P0.05),扶正解毒方组VEGFR-2表达水平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相近。结论:扶正解毒方能够选择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与调控VEGF/VEGFR-2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