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茶博士答疑     
《健康天地》2010,(9):68-69
<正>如何冲泡龙井才不会破坏营养问:我喝茶的习惯有两年多了,开始接触茶是因为同事们都说喝茶能减肥,所以一直都是喝普洱茶,偶尔也会喝点红茶。对于珍贵的龙井,一直未有机会品尝。最近有朋友到杭州出差回来,送了一盒上等的龙井给我,我都舍不得喝呢。我想请问一下,冲泡龙井有什么技巧  相似文献   

2.
你别发神经了好不好?我烦透你了!”当妻子因为丈夫小赵说她什么也不懂,在外边乱讲话,正在掉眼泪时,小赵恨恨地说了这么一句。结果妻子更来劲儿了,坐在地板上大哭起来,还滚到桌子下。小赵知道她的作为,不理睬她。过了一会儿他冲好一杯麦乳精送过去,并连声哄她,结果她马上又破涕为笑了。邻居们都知道小赵妻子有个哭笑无常的毛病,说她是“歇斯底里。”许多人都听说过“歇斯底里”这个词  相似文献   

3.
一泡茶,8克茶叶,最多就喝那么几杯,能贵到什么程度?11000元。每逢佳节,就会出现“天价岩茶”。茶商们互相攀比,闭眼定价,对准的是那些想买“奢侈品”“高端品”的消费人群。“买茶的人不喝茶”,真正喝茶的人,品的是武夷岩茶茶汤的香气、滋味,而不是价格。  相似文献   

4.
唐莉 《健康天地》2011,(8):32-32
<正>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喝茶,看了很多茶可以养生的书以后,更是饮水必有茶。可是喝了一段时间,不但没有其他茶友身体健康神清气爽的感觉,反而经常不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自己的体质不适合喝茶?原来,他最喜欢喝的茶是龙井和铁观音,而且口味很重,泡得非常浓。龙井是绿茶,铁观音是乌龙茶,这两种茶都是寒性的,如果老是喝这两种浓茶,尤其对老年人来说,会伤脾,脾伤了自然会生  相似文献   

5.
笑话百出     
《健康必读》2005,(7):58-59
一杯不喝在一酒吧间里,一位老顾客在喝酒。他总是两杯两杯地喝。招待员问他:“为什么你不要一杯大的?”“我已经戒酒了,一杯不喝”老顾客笑着说。漫长的付款期一个人走进信用社,为一张婴儿床交最后一笔分期支付的款项。“谢谢,”经理说,“现在这孩子怎么样了?”“哎,”这个人回答说,“我很好。风味小吃顾客:“刮这么大风,也不关窗户?”服务员:“你没看见招牌吗?我们这儿是‘风味小吃店’嘛!”猪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到乡下去和他的亲戚一起度过假日。他的亲戚住在一个农庄里,孩子尽情的玩,看见里许多从未看见过的事物。当他回到家里时,他把一切…  相似文献   

6.
父亲每天一杯茶是多年的习惯了,怎样对喝茶感兴趣的,里面有一小段典故。父亲第一次登母亲家的门,母亲为父亲泡了一杯茶,父亲由于紧张,咕咚咕咚几口便喝下了,那时还不明白茶应该是慢慢的品,喝完随口说了句:是龙井吧!其实父亲在这之前从不喝茶,只凉开水解渴,  相似文献   

7.
梅辰 《大众健康》2007,(8):37-37
说法一:“晨饮一杯茶,饿死卖药家” 梅辰:早晨喝茶真有好处吗? 陈宗懋:我想,关键是一天中能够保证一定的饮茶量,就可以了。同样是这些物质,你说早晨喝就一定比下午、晚上喝要好,这没什么科学根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杨秀梅 《健康天地》2010,4(3):63-63
<正>父亲每天一杯茶是多年的习惯了,怎样对喝茶感兴趣的,里面有一小段典故。父亲第一次登母亲家的门,母亲为父亲泡了一杯茶,父亲由于紧张,咕咚咕咚几口便喝下了,那时还不明白茶应该是慢慢的品,喝完随口说了句:"是龙井吧!"其实父亲在这之前从不喝茶,只凉开水解渴,  相似文献   

9.
和朋友相聚,免不了喝上几杯,侃上几句。这不,刚酒过三巡,朋友便一反常态,连连摆手示意,不再喝了。 我心里挺纳闷:“这是咋了,怎么不喝了?”朋友愁眉不展,仿佛有一肚子话要说。 见此状,我忙安慰:“有啥话,说出来就好受了。” 朋友再一再二地终难鼓足勇气,羞于启齿。 我说:“你总该相信我这个医生吧?”  相似文献   

10.
问:我和老伴平时都有喝茶的习惯,前段时间我儿媳出国进修了,儿子就把小孙子带过来跟们住。这小孙子有天放学回来,竟然拿起他爷爷的茶缸就喝起来。喝就喝了呗,问题是他这一喝还喝上了瘾,每天都问我们要茶喝,还邀偶尔过来陪他玩的表姐一喝。我们喝了这么多年的茶,知道茶水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可是我这小孙子只有八岁,喝茶会不会对发育不好呢?对此我们有些担心。(珠海,陈阿姨)  相似文献   

11.
生时 《健康文摘》2009,(6):36-36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喝茶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有句俗语,“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说的就是.茶虽有益健康,但错误的饮茶习惯却会带来相反的结果,“不勤洗茶杯”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你可能想不到,老茶客们很喜欢把茶"煮"着喝. 喝茶本是悠闲之事,特意去煮,多麻烦啊. 但是,老茶客陈燚芳老师说:"煮茶是一种'偷懒'." 煮一壶茶,能喝一整天,不必一遍遍泡茶. 煮老白茶,比泡茶更香 把茶叶搁在沸水里煮,这样的茶汤,难道不是又苦又涩的吗? 并不是.适合煮饮的茶,煮出来,醇香扑鼻,滋味很好.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国家里,对饮茶和咖啡可能影响到铁的吸收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土居在加拿大的奥杰布华人和克里人,他们体内的铁贮存量普遍都很低,他们中间中度和重度贫血的发病率很高。这些居民对茶的消耗量很大,从婴儿期一直到老年,每人每天都要喝5~10杯茶,一杯茶约10~16英两不等。婴儿在2~3个月时就开始喝茶,从6个月到两周岁,喝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习惯。那么,饮茶和咖啡对铁的吸收有什么影响呢?一些研究资料结果表明:茶和咖啡中的鞣酸能明显地降低非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率。茶  相似文献   

14.
茶博士答疑     
《健康天地》2011,(4):62-63
<正>"醉茶"是怎么回事问:近来迷上了喝茶,但听老"茶民"张姐说,喝茶有很多讲究,喝多了还会醉人喝茶也会醉?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太原,郑瑾)答:"宁可终身不饮酒,不可三餐不饮茶",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喝茶一直是重要的养生之道。但喝茶也必须适量,否则不仅对健康无益,久而久之甚至可能"醉茶"。  相似文献   

15.
童趣无极限     
ANTED肖玉达男,2000年6月28日出生,北京。如此孝顺晚上爱人非逼我喝茶,我摇头拒绝:"不喝,喝了睡不着觉."我那孝顺的儿子马上过来对我说:"睡不着觉?那爸爸我替你睡吧."离家出走爱人训儿子,儿子郑重地对爱人说:“你再说我一次,我就离家出走。”爱人颇感吃惊:“你去哪?”儿子答:“我去爷爷的床上睡。”赤脚医生一天,儿子光着脚在屋里玩给病人看病的游戏。我怕他着凉,让他赶紧把鞋穿上。儿子不以为然,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这是赤脚医生。”赵瑞烽,男,2004年11月19日出生,上海。祝福宝宝:送宝宝一件外套,前面是平安,后面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  相似文献   

16.
<正>厦门自古就是中国第一输出茶口岸,当地民众酷爱喝茶,称茶叶为"茶米",意谓在生活中,茶和米是同样重要的。在厦门喝茶是件很天经地义的事,就如吃饭睡觉一样,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走进厦门大街小巷,你会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缕缕茶香。在炎热的夏季,在热闹的中山街,几乎家家店铺都摆放着茶台茶杯。除茶叶店、茶社外,有些店铺的茶是自己喝不出售的,这也是厦门一景。不过,如果远道而来,大汗淋漓的客人口渴得不行,进门讨一杯茶喝,好客的厦门人是不会拒之门外的。因此,若要到厦门游玩,喝茶是不容错过的事。  相似文献   

17.
从此以后     
《健康必读》2007,(5):38-38
在一次酒宴上,一位朋友称胃不舒服,要求暂时退席到主人的沙发上休息一会。当别人继续兴高采烈地喝着白兰地的时候,我随手为那位朋友端去了一杯热茶。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封没贴邮票的信——是他特意跑来投进我家的信箱的,信上说:“你的那杯茶,给我留下了温暖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茶在世界     
欧美人并不都是喜欢喝咖啡的,有的地方喝茶的比喝咖啡的多得多,所以生活中有"下午茶"或"午后茶会"之说,而不说"下午咖啡".当然,外国人喝茶的方式与中国人不同.据国外茶叶界人士统计资料表明:英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喝1 355杯茶,新西兰人889杯,俄罗斯人325杯,美国人只有154杯.  相似文献   

19.
秀秀 《健康天地》2011,(5):31-31
<正>一、不茶:就是根本不喝茶。茶,现已被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又为国饮,且有保健之功效,不喝者(除因客观条件不能喝者)实在可惜。二、厌茶:虽能喝,但是不喜欢喝茶。不喜欢喝茶的人较多为习惯了可乐之类软饮料的年轻人,茶在他们而言没有刺激的味道,又需要时间来泡,自然不受欢迎。三、惰茶:会喝,也不讨厌喝,但是却懒于花时间坐下  相似文献   

20.
阳光 《健康天地》2011,(7):39-39
<正>喝茶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尤其是老人,每天喝几杯香茶,确实有很多好处,但可能你对喝茶的好处还不是很了解,那么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喝茶的好处吧!据国外媒体最新报道,每天喝三杯茶,可发挥多种抗病保健效果。专家建议,早中晚各一杯茶,泡茶时间至少5分钟,让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溶于热水中。红茶、绿茶、白茶和乌龙茶四种主要茶叶中都含有促进健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