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目前宁波市镇海区儿童人群上消化疾病流行情况与反流性食管炎组织学改变情况.方法 2005年7月-2010年6月采用分层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波市镇海区2岁以上的常住城乡儿童625例进行调查,均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异常后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共检出反流性食管炎35例,发病率5.6%;A级20例,B级12例,C级3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乳头延伸、细胞间隙增大、上皮内嗜酸性粒细胞跟正常食管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基底细胞增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间的基底细胞增生、细胞间隙增大、上皮内嗜酸性粒细胞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乳头延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波市镇海区儿童人群上消化道疾病构成以反流性食管炎多见,反流性食管炎组织学有改变,尤其是在细胞间隙增大和上皮内嗜酸性粒细胞方面有显著改变,可作为判定反流性食管炎并进行分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双通道24h食管p H监测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50例接受双通道24h食管p H监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近端和远端食管酸反流的相关性。结果:经监测发现双通道24h食管p H测定显示近端食管病理性酸反流与远端食管病理性酸反流具有相关性。结论:双通道24h食管p H监测能客观反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内的p H变化,提示近端和远端食管酸反流具有相关性,临床应用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小剂量皮质激素对脓毒症休克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nceDirect、Ovid、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标准筛查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4.2.9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研究,均为英文,共92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共471例,对照组4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剂量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用量或相当量<1 000 mg·d-1)治疗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休克逆转率(OR值为1.74,95%CI为1.06 ~2.85,P=0.03),但并不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OR值为0.77,95%CI为0.50 ~1.19,P=0.25),也不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OR值为1.17,95%CI为0.66 ~2.06,P=0.59).结论: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休克不能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但可以提高休克逆转率,且不增加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黄鹍  黄鹏  彭永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95-1796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动力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胃肠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96例胸痛、 烧心和反酸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观察对象食管远端pH<4情况和酸反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C、D组与对照组相比,食管远端pH<4情况指标以及酸反流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诱发原因较为复杂,但与食管动力异常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近端胃切除术后食管胃前壁吻合术及幽门成形术治疗早期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2例早期贲门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接受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食管胃后壁吻合术及唇式包埋术重建消化道,观察组术后接受食管胃前壁吻合术及幽门成形术重建消化道。对比两组手术时长、肠蠕动恢复时间、胃液引流量及住院时长,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短于于对照组,胃液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6.52%(3/4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2.174%(1/46)]低于对照组[23.91%(11/46)、17.39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贲门癌患者近端胃切除术后施行食管胃前壁吻合术及幽门成形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单纯针刺治疗慢性下腰痛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2009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纳入的针刺治疗慢性下腰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Co...  相似文献   

7.
慢性食管炎为消化系统的常见慢性疾病,虽经临床治疗,仍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容易导致食管上皮增生、甚至癌变。2008-2009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食管炎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反流性食管炎(RE)的流行病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采用RE问卷调查、胃镜黏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技术,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RE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胃镜检查共发现26例RE患者(26/412,6%),RE洛杉矶分级B级为主(23/26).412例接受胃镜检查的居民中,327例接受问卷调查,其中RE患者21例;RE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烧心(33%),反酸(32%),反胃(30%).以胃镜检查正常者21例为正常对照,RE患者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和间变(DYS)的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未检出食管癌、肠上皮化生和Barrett's食管;RE患者食管下段上皮乳头高度和密度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RE患者食管下段黏膜病变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正常对照无浸润.结论:食管上皮乳头升高和乳头密度增大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RE主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常伴有BCH和DYS改变以及极少的Barrett's食管发生率,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的发生模式可能与西方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疗效,并探讨其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使用布地条德喷鼻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奇霉素.两组随访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上皮化时间和复发情况,测定嗜酸性粒细胞个数.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vs 70.0%,P<0.05);治疗组患者均上皮化,随访期无复发,对照组22例上皮化,3例复发,治疗组上皮化时间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个数与手术时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结论 阿奇霉索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临床疗效,并且对嗜酸性粒细胞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反流性食管炎发展到食管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涛  龚均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2):146-149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酸性胃液或碱性肠液长期反复流入食管内 ,所造成的食管粘膜的慢性炎症。 Barrett食管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长期胃食管反流导致柱状上皮替代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的一种病理现象 ,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本文就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 Barrett食管(Barrett' s esophagus,BE )及食管腺癌 (Esophagealadenocarcinoma,EAC)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关基因的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预防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1966年1月至2011年4月)、OVID(1993年1月至2011年4月)、EMBASE(1974年1月至2011年4月)、CNKI(1979年1月至2011年4月)、VIP(1989年1月至2011年4月)等数据库有关唑来膦酸盐与安慰剂降低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随访2~3年且提供骨折发生率的文献纳入研究。评价入选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25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11 947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唑来膦酸可降低75%的椎体骨折(RR=0.25,95%CI:0.18~0.36)、33%的髋部骨折(RR=0.67,95%CI:0.52~0.85)和24%非椎体非髋部骨折(RR=0.76,95%CI:0.67~0.87)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唑来膦酸和安慰剂治疗后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每年注射5mg唑来膦酸可有效预防绝经妇女发生各种骨质疏松性骨折,且不增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颈部透明层(NT)增厚在产前超声筛查染色体异常(特别是21-三体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Springer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08年8月)中的中英文文献,按照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收集所有相关的诊断试验文献,应用Meta-DiSc 1.4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检查胎儿共计162 992人.11篇文献对孕早期胎儿NT≥第95百分位对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汇总灵敏度、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8.8%、92.1%和0.891;12篇文献对孕早期胎儿NT≥第95百分位对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汇总灵敏度、特异性和AUC分别为81.3%、92.6%和0.883.结论:孕早期NT增厚对染色体异常(特别是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的准确性均较高,可用于孕早期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渗盐水是否比甘露醇治疗脑水肿颅高压更安全有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8年)、EMBASE数据库(1985—2008年)、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8年第2期)、互联网上注册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08年),文献语种不限。纳入比较高渗盐水与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和质量评价.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高渗盐水在降颅压幅度、起效时间、最大效应时间和维持时间上均优于甘露醇.不降低颅内灌注压且不增加全身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高渗盐水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比甘露醇更安全有效,是一种可供选用的脱水剂。  相似文献   

14.
重型阑尾炎术后非腹腔引流与腹腔引流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重型阑尾炎术后非腹腔引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8.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10),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8.10),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8.10),MEDLINE(1966~2008.10),EMBASE(1974~2008.10),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和SCI(1974~2008.10),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按照纳入排除和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最终纳入15个研究,包括28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腹腔引流与腹腔引流在切口感染率[OR=0.43,95%CI(0.29,0.65)]、肠粘连发生率[OR=0.26,95%CI(0.18,0.37)]和住院时间[WMD=-0.38,95%CI(-4.96,-1.20)]方面有统计学差异,而脓肿发生率[OR=0.77,95%CI(0.39,1.51)]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当前研究显示,与腹腔引流相比,非腹腔引流能显著减少重型阑尾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和肠粘连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预防糖皮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作用及副作用.方法: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teroid)、泼尼松(predonisone)、甲泼尼龙(methypredo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儿童(children)等为主题词,通过电子检索MEDLINE(1963.1~2007.3)、elsevier(1997.1~2006.8)、OVID数据库(1993.1~2006.8)、Springer数据库(1994.1~2007.3),Cochrane对照实验登记处(Cochrane图书馆,2006,2期)、Cochrane肾脏专业登记组(2006年8月)、EMBASE(1980.1~2007.3)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1~2007.3)等,同时辅以手工检索并从参考文献中筛选,包括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GC应用治疗儿童(3月~18岁)PNS的临床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实验,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对结果进行合并统计分析,计算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PNS复发及副作用的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作用及副作用.结果:本次评价中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总样本量为868例,其中5篇比较初发病例诱导缓解阶段的治疗2个月与大于3个月的疗效.应用GC 8周与12周或超过12周比较,在12~24个月时12周组相对于8周组的复发风险比(RR)为0.7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60~0.89,而无副作用(side effect,SE)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持治疗的时间与复发风险(risk,R)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r2=0.66,P=0.05).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GC对于初发NS患儿应用大于12周效果显著优于8周者,能够减少半年内复发率,最初GC应用时间较长者,较能减少复发的风险;(2)标准治疗方案与隔日治疗相比,能够减少副作用,总疗程大于1年与短疗程比,能够减少2年复发率.通过本系统评价,支持对于初次应用者,首先用足量激素12周,隔日应用,总疗程大于1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Tai Chi (Chinese shadow boxing exercise) for improving the lower-limb muscle strength in elderly people. Methods: The PUBMED database (from 1950), EMBASE-ASP database (from 1974), Cochrane Library (from 1991), Elsevier sciences database (from 1990), OVID full text database (from 1997), Springer-link database (from 1997), The National Research Register database, ISI Web of knowledge (from 1963), Chinese Medical Citation Index/Chinese Medical Current Contents (CMCI/CMCC, from 1989), 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Integrated Database (CNKI, from 1915),VIP database (from 1989), and Wanfang database (from 1977) have been searched only for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iteratures updated to 10-30-2010. Two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assessed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tudies, extracted and checked the data one another according to the include/exclude standards. Disagreement was resolved by discussions or with the third person. The Review Manage Software 5.0 was used for Meta-analysis. Results: Eventually, 2 randomized controled studies and 2 non-randomized controled studi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ith 163 subjects involved in the present meta-analysis. The meta-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ai Chi exercise could improve the ankle flexor/extensor muscle strength and the knee extensor/flexor muscle strength, tested with an isokinetic dynamometer. The limb muscle strengt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ai Chi exercise (P<0.01). Conclusion: The meta-analysis favours Tai Chi exercise for improving the lower-limb muscle strength in the older peopl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妊娠合并胰腺炎的患者确定一个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案. 方法 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4期)、Medline(pubmed网站1990-01~2008-12)和http://www.guideline.gov/检索,检索主题词为:Acute pancreatitis;in pregnancy;Antibiotic therapy;Somatostatin;Endoscopic retrograde 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enteral nutrition or parenteral nutrition;RCT;Meta-analysis review;pracrtice Guideline. 结果 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14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32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患者制定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案. 结论 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妊娠合并胰腺炎患者确定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案,可取得较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梁惠萍 《医学综述》2012,(22):3846-3847
目的观察高血压孕妇在妊娠期实施早期药物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就诊的125例患者作为在妊娠期未进行药物干预的对照组,2008年6月至2012年1月就诊的175例患者作为在妊娠期进行早期药物干预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方面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药物干预,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eytic leukemua,AP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及其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EMBASE、CBM、CNKI和CMAC,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09年3月.获取比较ATO和ATRA治疗APL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以完全缓解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治疗开始到获得缓解的时间、复发率、病死率及治疗相关副反应为结局评价指标,使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鉴定并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共包括243例APL患者,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全部为中等程度偏倚,研究目的均为比较ATO与ATRA治疗APL的疗效和副反应发生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ATO与ATRA治疗初治APL比较,针对CR、复发率、病死率等结局指标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结局指标的比值比(OR)及其95%C1分别为0.96(0.50~1.86)、0.86(0.45~1.63)和1.15(0.45~2.95);开始治疗到获得CR的时间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数差值及其95%CI为0.60 d(-12.34~13.53);无病生存率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比率(HR)及其95%CI为2.76(0.71~10.66).针对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结局指标比较的OR及其95%CI为3.03(1.25~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采用ATO治疗初治APL患者与ATRA疗效相当,但ATO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15日比利时制定了无过错医疗制度条例,原定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后推迟至2009年1月1日生效。这个条例的特点是:患者不再需要证明过错责任即可得到赔偿;医生的个人责任被免除;除非是故意或者特别严重的过错,医生被诉诸法庭的现象将不再发生;对于一般类型的损害,设定最低和最高的赔偿额度;无过错赔偿基金由国家和医院共同支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