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瘢痕疙瘩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生长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瘢痕疙瘩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生长实验研究徐少骏王志刚鲍卫汉瘢痕疙瘩在外观上可分为三个部位,即处于边缘向外浸润正常皮肤的发红部位、处于中央静止状态或有老化趋向的部位及处于前两者之间不断增生的部位(即浸润部、老化部和增生部)。这些病理结构存在差异〔1〕的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MTT法检测 HFFB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Ⅰ、Ⅲ型胶原合成情况,RT-PCR 检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在0~1mg/ml浓度范围内,氧化苦参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P >0.05);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受到明显抑制,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P <0.01);RT-PCR结果 显示Col α1(Ⅰ)、Col α1(Ⅲ)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缺氧条件下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与HIF-1α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设立不同O2浓度组,在常氧(20%)、不同缺氧(10%、5%、1%)条件下,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4 h后,应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技术和羟脯氨酸比色法,分别检测各组中成纤维细胞的活力、细胞周期和胶原合成水平.结果 不同程度缺氧各组中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均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且S期比例也增高;随着O2浓度的降低,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水平逐渐增加.结论 缺氧条件下能增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提高胶原合成水平.这一结果 很可能是通过HIF-1α及其调控的缺氧通路产生作用.提示阻断瘢痕疙瘩内HIF-1α调控的缺氧通路有望成为预防及治疗瘢痕增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奈洛尔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选择本院瘢痕疙瘩患者病理组织,分离培养,获取成纤维细胞,并分别于含有普萘洛尔的培养基(实验组)和单纯培养基(对照组)中进行培养,应用CCK-8法检测两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酶标仪检测450~630nm的吸光度值。结果:实验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且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可明显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为整形外科中瘢痕疙瘩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过度合成所致,近年来,很多实验发现瘢痕疙瘩表现为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与低凋亡的特性,导致局部细胞沉积,形成瘤样增生。但是成纤维细胞本身是否异常尚不清楚。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过度合成的原因可能与基因的结构异常及功能异常有关。多个基因表达及其相互之问信息传递及调控上的某种异常可能是引起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过度合成的原因。现将近年来从基因学角度对成纤维细胞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寻找瘢痕疙瘩致病相关基因,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生机理。方法 利用含1100个人类肿瘤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cDNA—microarray)对耳垂和胸部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检测,初步分析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基因总体表达的差异,并筛选出差异基因。结果 在耳垂及胸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有8种和17种特异性表达基因被检出。在正常皮肤中特异性表达的细胞增殖抑制基因Mda-7,在耳垂及胸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均未被表达。结论 多种基因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形成过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之间存在基因表达的差异,增殖因子受体PAR-1和增殖抑制基因Mda-7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激素和干扰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氢化可的松和干扰素α-2b对瘢痕疙瘩浸润、增生和老化各部分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是否相同,对6例瘢痕疙瘩不同部位和6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培养基中加入氢化可的松(0.1mg/ml和0.5mg/ml)及干扰素α-2b(1000μ/ml)后的增殖情况作了初步研究。结果:氢化可的松浓度为0.1mg/ml时,所有细胞均被抑制;当氢化可的松浓度升至0.5mg/ml时,几乎所有的细胞均不能存活。干扰素α-2b对瘢痕疙瘩各部分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反应略有不同,瘢痕疙瘩老化部的成纤维细胞不受影响,而其它细胞均被抑制。提示瘢痕疙瘩老化部成纤维细胞对干扰素α-2b的敏感性与其它成纤维细胞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独角莲根茎水提取物(AEoTGE)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半数抑制浓度及凋亡率.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以透射电镜鉴定细胞超微结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EoTGE(3.125、6.250、12.500、25.000、50.000、100.000g/L)作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4 h后的抑制率,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法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凋亡率.结果 ①应用不同浓度(3.125~100.000 g/L) AEoTGE作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4 h后,随AEoTGE浓度增加对细胞抑制作用增强,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AEoTGE作用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0.27) g/L;③EdU染色示35 g/L AEoTG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FITC-Annexin V/PI示AEoTGE组凋亡率为(72.07±0.70)%,对照组为(23.48±1.63)%(P<0.05).结论 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AEoTGE作用24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0.27) g/L,并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为(72.07±0.7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53蛋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明确p53蛋白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取自于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标本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腺病毒介导法,将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至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B组:未将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至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检测A、B两组成纤维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用TRAP-ELISA法检测A、B两组成纤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结果A组的成纤维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而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3蛋白能够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分子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Smad4和Smad7的表达,对阳性信号分子采用RT-PCR进一步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TGF-β1,TβRⅠ,T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对Smad3蛋白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RT-PCR结果显示,Smad3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真皮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真皮提取物在0.25mg/ml以上浓度时即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浓度与抑制作用成正相关。据此结果,讨论了真皮提取物在瘢痕防治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真皮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了真皮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皮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真皮提取物在025mg/ml以上浓度时即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浓度与抑制作用成正相关,据此结构,讨论了真皮提取物在瘢痕防治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真皮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真皮提取物在0.25mg/ml以上浓度时即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浓度与抑制作用成正相关。据此结果,讨论了真皮提取物在瘢痕防治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野生型 p16基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keloidfibroblasts,KFb)生长增殖及DNA合成代谢的影响。 方法 构建含p16c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p16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 ,将其导入体外培养的KFb中 ,并用G4 18筛选阳性克隆。随后对已转染及未转染的KFb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观察p16蛋白的表达 ,并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采用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3 H TdR)掺入法 ,比较转染前后细胞在生长增殖及DNA合成代谢方面的变化。结果 经酶切鉴定证实 ,pcDNA3 p16构建成功。已转染的KFb经G4 18筛选 ,出现阳性克隆 ,并有 p16蛋白表达 ;与正常KFb比较 ,其生长增殖速度明显减缓 ,DNA合成代谢能力明显减弱 (P <0 .0 5 )。 结论 p16基因对KFb的生长增殖及DNA合成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功能的影响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作用,了解其对瘢痕疙瘩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瘢痕疙瘩行体外细胞培养后进行细胞处理。实验组加入20μmol/L和40μmol/L的苦参碱;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分别通过四甲基噻唑蓝(MTT)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AV-PI染色检测其凋亡情况;Transwell检测其侵袭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其生物功能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苦参碱处理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时间的依赖性;AV-PI染色发现,苦参碱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导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且对其侵袭和迁移有抑制作用;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功能相关蛋白Cyclin D1、Bcl-2、LC3、Beclin-1、MMP2、MMP9的表达水平具有调节作用。结论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影响瘢痕疙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 p5 3基因第 4~ 8外显子的突变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 取瘢痕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标本各 12例 ,并设患者自身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为对照。体外分离、培养上述组织标本的成纤维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分析方法和基因测序法 ,检测各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中p5 3基因的突变情况。  结果  12例瘢痕疙瘩标本中有 9例p5 3基因外显子 4、5、6、7出现点突变和移码突变 ,增生性瘢痕标本、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中均未检出突变。 结论 p5 3基因突变是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是否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从细胞分子学角度为进一步研究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以人瘢痕疙瘩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块贴壁法获得成纤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29、CD34、CD44及CD90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波形蛋白、Oct4的表达;将体外诱导细胞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瘢痕疙瘩标本中获得成纤维细胞;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呈高表达CD29、CD44、CD90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波形蛋白、Oct4呈阳性表达;体外诱导分化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可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分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能是瘢痕疙瘩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Smad3反义寡核苷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Smad3反义寡核苷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mad反交寡核苷酸(antisense-Smad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测定^3H-TdR掺入量、TMM反应A值及Smad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结果:1μM、5μM antisense-Smad3均能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量及MTT反应A值降低(P<0.01),并下调Smad3蛋白表达。结论:Smad3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Smad3蛋白的合成,阻断Smad蛋白的信号转导过程,从而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19.
电子线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及其有效的安全剂量。方法 分别用5,10,15,20Gy的电子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然后观测其生物学效应。结果 5Gy以上的放射剂量即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但剂量超过20Gy,成纤维细胞即被杀死。剂量在10~15Gy之间,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的合成明显增加。结论 10~15Gy的电子线应是安全有效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及其有效的安全剂量。方法 分别用 5 ,10 ,15 ,2 0Gy的电子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然后观测其生物学效应。结果  5Gy以上的放射剂量即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但剂量超过 2 0Gy ,成纤维细胞即被杀死。剂量在 10~ 15Gy之间 ,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的合成明显增加。结论  10~ 15Gy的电子线应是安全有效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