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脂异常患者的证候要素及靶标的分布规律,以期对其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1019例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89个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等),建立数据库矩阵,根据初始模型分析提取因子,得到特征根大于1.0的公因子,通过方差最大旋转后得到各指标在公因子上的新的因子载荷,得到若干公因子,归纳出一定数量的证候要素,并得到其靶标情况,按患者在各证候要素及靶标的得分,将其分组,计算各组得分,统计出各证候要素和靶标的分布情况。结果共提取得到38个公因子,归纳出14个证候要素,最主要的证候要素有6个,包括3个实性证候要素:痰浊284例(25.07%)、血瘀130例(11.48%)、内热109例(9.62%);3个虚性证候要素:气虚170例(15.00%)、阳虚164例(14.47%)、阴虚108例(9.53%)。得出8个证候要素靶标,最主要的有4个,分别为脾508例(40.38%)、肺269例(21.38%)、心218例(17.33%)、肝190例(15.10%)。结论血脂异常的基本病性为本虚标实,实者为痰浊、血瘀、内热,虚者为气虚、阳虚、阴虚,主要的证候靶标(病位)为脾,涉及肺、心、肝。提示其治疗宜化痰、活血、清热与益气、温阳、滋阴为主,主张从脾论治,兼顾肺、心、肝等脏腑。  相似文献   

2.
确定证候要素,并从临床需求出发对其进行应证组合是解决证候规范化问题的基本思路之一。证候要素的提取是这一思路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已有的证候规范研究成果出发,以具有权威性的4部现行证候标准为基础,讨论了证候要素提取的方法,提出临床代表性是确定证候要素基本判别条件的观点,并对文献中1653条记录进行分析,初步给出了证候要素的范围。初步证明利用证候要素对证候进行规范化的可行性,给出了证候要素提取的一种思路,为证候要素进一步地确定与完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四诊症状的分析,提取中医的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1787例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7个四诊症状,采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未经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到39组四诊症状的组合,经初步诠释,发现存在有肾阳虚、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气阴两虚、心气虚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心、肝、脾、胃、肾,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湿、热。[结论]通过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危险程度的高血压病患者中医症状、舌脉象及证候要素分布。[方法]收集129例单纯高血压病与296例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和(或)糖尿病患者的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5%的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由2名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对公因子辨证,作为高血压病的证候要素。[结果]经因子分析发现22个公因子,分别是火、痰、瘀、风、气、血、阴、阳虚,单纯高血压病以气虚(16.28%)、火(15.50%)、瘀血(15.50%)为主要证候要素,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和(或)血脂异常以火(18.92%)、痰(17.23%)、瘀血(14.19%)为主。[结论]高血压病证素不外乎虚实两端,高血压病由相对低危到中高危,始终以火与瘀血为主。  相似文献   

5.
运用因子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候要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28例,观察中医四诊信息,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得出26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对428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血瘀占17.5%、阴虚、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崩漏古代文献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为崩漏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崩漏古代文献的研究,提取崩漏的证候要素和靶位,应证组合规律。结果:通过对崩漏古代文献进行研究,提取的主要证候要素是:气虚、内火、血虚、阴虚、血瘀、气郁、阳虚。其靶位为:脾、冲任、肝、心、肾。证候要素组合与临床证候诊断符合率的研究发现7种证候要素可以组合成36种证候形式,涵盖了90.60%病案例数,临床涵盖率较高。结论:虚、热、瘀是崩漏的基本病机;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为核心完善辨证方法体系"构建崩漏辨证体系的新思路,其核心是证候要素。证候要素及其应证组合规律的研究,将功血证候规范的研究回归到根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因子分析的心悸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心悸的中医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522例古今医案中患者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15%的四诊信息,应用因子分析降维处理提取心悸主要证候要素。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得到11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可反映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痰、火等病理性质,病位在心、肾、脾、肺、肝等脏腑,可归为心神不宁、阴虚火旺、心阳虚、心血不足、痰火扰心等证型。结论:运用因子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心悸证候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州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中医体质分型的证候要素,为疲劳性亚健康体质调养提供辨证诊疗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疲劳性亚健康女性385例,从中医诊断学角度四诊和参,并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提取相关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得出19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再根据证候要素对385例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体质情况进行分型,结果发现:湿热质占42.6%,血瘀质占13.2%,阳虚质占11.9%,气郁质占11.2%,阴虚质占9.4%,气虚质兼湿热质占5.2%,阳虚质兼气郁质占3.1%,痰湿质占2.1%,痰湿质兼血瘀质占1.3%。结论:广州地区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主要病理性质为湿、热,次要病理性质为血瘀、血虚、气滞、气虚、阳虚、阴虚、痰湿。病位脏腑主要涉及肝、脾,次要为胆、胃。主要体质类型是湿热质,其余依次为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兼湿热质,阳虚质兼气郁质、痰湿质、痰湿质兼血瘀质。广州亚健康女性以单纯体质类型为主,部分为复合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证候分布及证候要素组合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283例中晚期NSCLC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70项中医四诊信息,对每一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并作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283例中晚期NSCLC中共有25种辨证分型,出现比例较大的有:气阴两虚型、气虚型、气虚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气虚、血瘀是主要证候要素,分别占65.7%、48.4%,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阴虚、痰湿、饮停胸胁、痰热、气滞、阳虚;常见两两证素组合依次为:气虚与血瘀、气虚与阴虚、痰湿与血瘀、气虚与痰湿、阴虚与血瘀。结论初诊中晚期NSCLC证候分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以辨证素为切入点,证素间相互组合成证的辨证思路比较符合中晚期NSCLC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采集4个研究单位诊治的929例DR患者的四诊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事先未经经验辨证的四诊指标提取证候要素。结果:得到23个公因子(即证候要素),经合并后,初步诠释为阴虚、气虚、血瘀、阳虚、痰、血虚、精亏、气滞、湿、热(火)10种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阴虚、气虚、血瘀、阳虚位居前4位,为DR的多见证候要素,此与中医关于DR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结论:因子分析是确定DR常见证候要素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取的证候要素,可作为DR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因子分析探索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集193例PPPD病例症状、舌象、脉象,将每一症状、舌象、脉象作为一个统计变量,“有”则赋值为“1”、“无”则赋值为“0”,计算四诊信息的频数和频率,运用因子分析对高频症状、舌象及脉象进行非线性降维并提取公因子,得出病性、病位证素及中医证型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频率排名前3位症状的依次为头晕(90.67%)、心烦(54.40%)、倦怠乏力(51.30%),舌象中舌质频率最高者为舌质暗红(22.28%),舌苔频率最高者为白苔(31.09%),脉象频率最高者为滑脉(41.97%)。利用因子分析共提取1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798%。整合相同的证素,共得到5个病性证素,依次是气滞(71.50%)、阴虚(24.35%)、血虚(22.28%)、气虚(17.10%)、痰湿(15.03%);5个病位证素,依次是肝(93.26%)、肾(24.35%)、脾(16.58%)、心(0.52%);6个中医证型,依次是肝郁气滞证(56.48%)、肝肾阴虚证(21.76%)、肝郁脾虚证(15.03%)、肾阴虚证(2.59%)、脾肾阴虚证(1.55%)、气血两虚证(0.52%)。结论 PPPD的病性证素以气滞为主,病位证素以肝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证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诊治ASD的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154例ASD患儿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资料,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确定ASD的中医证型并进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 中医证型分布当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43.51%)、心肝火旺(20.13%)、脾肺气虚(18.18%)、心脾两虚(13.64%)、肾精不足(2.60%)、脾肾阳虚(1.95%)。结论 ASD儿童中医临床证型以实证和虚实夹杂为主,肝郁脾虚、心肝火旺、脾肺气虚、心脾两虚为ASD的4个主要证候分型,肾精不足、脾肾阳虚证并不是ASD儿童的优势证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厦门地区10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中医证素变化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证素辨证方法,观察胰岛素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时证素的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 10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病位证素以肾、肝证素居多。病性证素中,以热、阴虚、气虚、湿证素为主。治疗6周、12周后,仍以肾、肝证素频数及积分较高;实性证素居前两位的仍为热、湿证素,虚性证素前两位为阴虚、阳虚。结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胰岛素可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证素分布发生变化,肾、热、肝、阴虚、湿频数下降,其中气虚频数及积分明显下降,而阳虚频数及证素积分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4例慢性AA患者的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 AA患者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与细胞分子的关系分析,IL-2在肾阳虚组中明显升高,在肾阴虚证中明显降低(P=0.008)。中医证型与观察指标分层讨论中显示,肾阳虚型和肾阴虚型在细胞因子的变化上有明显不同,这可能进一步说明包括IFN-γ、TNF-α、IL-2、IL-3、IL-10和TGF-β在内的多种细因子与中医辨证的内在关系,虽然不是所有的一一对等,但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证型与IFN-γ、TNF-α、IL-2、IL-3、IL-10和TGF-β存在明显相关性,IFN-γ、TNF-α、IL-2、IL-3、IL-10和TGF-β可能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我院1976~1987年收治的11例雅克什综合征。其病因是由于营养缺乏,长期慢性反复感染史、严重营养性贫血、肝脾肿大,尤以脾大明显,有明显佝偻病表现,周围血白细胞增多,出现幼粒、幼红细胞。11例中90%来自农村,因此提出:加强农村儿童保健,合理喂养是防止本征发生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一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有明显的低T_3,正常或高rT_3、T_4、TSH在正常范围。临床上无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显著低T_3者,病情重,预后不良。最近研究证明,这种低T_3综合征不是机体的适应保护性机制,而是危重疾病的损伤性后果。治疗应以原发病为主。  相似文献   

17.
辅助食品补充物对改善婴幼儿贫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充微量元素的辅助食品对婴幼儿血红蛋白(Hb)和贫血的影响。方法通过基线调查从岳阳楼区选取4~12个月Hb及贫血率具有可比性的婴幼儿1480名,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保留其家庭习惯的辅助食物添加的前提下,每天再补充25g自制的A、B两组补充物,其中A组补充了微量元素,B组未补充,观察期为18个月,终点为2岁,并且每隔6个月对儿童进行一次大剂量维生素A补充和Hb测量。结果随访12个月后,A组儿童Hb的增加高于B组,贫血率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儿童满2岁时,A组的Hb增加值大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充微量元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A可以增加婴幼儿的Hb,降低其贫血率。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中医基本证型的相关文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艾滋病中医基本证型,为研究艾滋病中医证型规律及辨证施治奠定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查阅我国1986~2005年涉及到艾滋病中医证型方面的文献129篇,从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方药治疗(以方测证)进行研究.结论:艾滋病的基本证型依次为脾气虚、脾肾两虚、脾肺气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湿热内蕴6种证型.  相似文献   

1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临床多有发热、衰弱、体重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贫血等。常并发多种条件致病性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原虫或多发性出血性肿瘤。病原可能是人类嗜T细胞病毒III型感染,选择性破坏或抑制 OKT_4~ 淋巴细胞,结果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全世界已有数十个国家先后发现此病。本文报告国外病例4例,结合文献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112-114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末梢血中钙、铜、锌、镁、铁的水平,探讨与贫血的关系,为指导儿童营养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3~6岁儿童,进行钙、铜、锌、镁、铁5种微量元素及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在5种微量元素中,锌的缺乏率最高,占15.3%。其次是钙、镁,占9.9%和8.9%,铁、铜两种微量元素缺乏较少;不同年龄组之间微量元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与健康组微量元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丽水地区学龄前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并且微量元素缺乏对儿童贫血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定期对儿童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微量元素缺乏的儿童要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或者药物补充,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